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美麗雲南 ·穿越自然保護區|這可能是2017年最為極致的一次雲南穿越之旅

你無法想象

這也許是對雲龍天池最深的一次探究

長見識:遇見森林裡那些美麗的菌子

走進保護區之「腎」——大浪壩高原草

「紅外」里的豬獾

走進雲龍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石馬箐密林深處,監測員李施文爬上一棵長滿苔蘚的樹,拿下閃著紅光的紅外相機,連接電腦查看,收穫了近期拍攝到的豬獾夜間活動圖片。

設置在保護區里的紅外相機,在動物監測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15年在保護區南片拍攝到旗艦物種——滇金絲猴。目前,整個保護區共布設了120台紅外相機進行監測。

恢復滇金絲猴棲息地

在雲龍天池國家級保護區小坪,2015年監測發現滇金絲猴種群,是目前最南端的滇金絲猴分布區。

為擴大滇金絲猴棲息地,2016年8月開始在小坪實施滇金絲猴棲息地的生境恢復,雲龍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認為:「這是一項長期綜合的工作,目前初見成效。」

尋覓美麗精靈滇金絲猴

7月31日,雲報融媒體採訪組記者隨保護區專家團隊和護林員,驅車3小時,再3小時徒步跋涉,來到滇金絲猴棲息地—雲南雲龍天池國際級自然保護區龍馬山片區。這裡海拔3000多米,空氣稀薄,保留著完好的原始森林,人跡罕至。

大家夜宿監測站,8月1日早晨6點出發,踏著滇金絲猴足跡,進入滇金絲猴活動核心區,希望一睹這美麗的精靈。

走到龍馬山紅岩箐林地,先到的記者已經坐在幾根水泥樁上等我們。水泥樁初看凌亂,細看有規律:正方形,呈對角線。1米x1米、4米x4米、40米x40米。有什麼用呢?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所所長徐會明介紹:「這是華山松樣地,監測樣地內的草本、灌木、喬木的變化。」

隨後,記者來到滇金絲猴生活區域——雲龍天池保護區龍馬片區。這裡山高林茂,植被繁茂,一陣涼風吹過,樹林沙沙作響,走到近處,可以看到,在一片碧綠草甸上,千萬朵無名野花綻開了笑臉,這裡是猴群的大花園。

在樹林里、草甸上,甚至樹榦上,盛開著千姿百態的花兒,有紅的、紫的、白的、黃的……五彩繽紛。

保護好雲南松種質資源庫

雲龍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雲南松種質資源庫。上世紀50年代初期,著名植物學家吳征鎰先生就提出在此地保護雲南松種質資源,1983年雲南省林業廳報請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區內大大小小的雲南松隨處可見,有剛破土而出帶著嫩葉的、有十多年樹齡碗口粗細的、也有枝幹挺拔高達20多米百年樹齡的。這裡雲南松原生態系統非常典型。

一路風景一路汗水

從天池保護區林笆丫口經小坪到石馬箐口子,在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中穿行近10公里,歷時5個多小時。

一路上遇見,雲南松、華山松、鐵杉、旱冬瓜、槲櫟、馬纓花等風景。

突然,驟雨突降,汗水和雨水交織在一起,深感森林的美麗,護林員的艱辛,保護成果豐碩。

雲龍古橋印象:古橋藏深山 未有人識得

通京橋

沘江之畔的雲龍縣素有「滇西橋鄉」之稱,其中最值得探尋的古橋,莫過於長新鄉大包羅村的通京橋。

通京橋為單孔伸臂式覆瓦木樑風雨橋,全長40米,建於1776年清乾隆年間,作為銀礦運輸通道,取名通金橋。後來,都說銀子是運到京城的,所以通「金」改名為通「京」,一個「京」字便一語雙關了。

松水藤橋

藤橋為西南地區所特有,古時人們就利用野葡萄藤的韌勁編織橋樑渡過湍急的河流。

雲龍縣沘江之上,至今依舊使用著千年古藤橋,被稱為橋樑活化石。它位於雲龍縣白石鎮松水村的松水藤橋,始建於秦漢時期,該橋由四根20多米松木大梁做成橋框,用野葡萄藤編綴成承載網,在網的底部鋪設寬木板而成。

年輕的護林員·楊桂天:天池保護區就像我的家

「天池保護區就像我的家。」苗尾管護站的楊桂天今年30歲,已當了5年護林員,在人均40多歲的護林員隊伍中屬「新生代代表」。他負責的區域有1—2萬畝,職責有林區巡護、社區宣傳、科研監測。

「看到保護區的一草一木,聽到白腹錦雞鳴叫,看到麂子的身影,我都感到由衷高興。」他言談中洋溢著對森林的喜愛。

審核

蘭芳

編輯

賽嬌

來源

就愛去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