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祖孫三代女人共圓「白衣天使」夢

新華社銀川3月8日新媒體專電(記者艾福梅)8日上午,在寧夏銀川,顧潔照常到崗,為患兒解除病痛。在千里之外的湖南長沙,她19歲的女兒趙欣韞匆匆趕往課堂,學習如何治病救人。而顧潔的媽媽張儒梅,也是一名退休的煤礦醫院外科護士。

這是一場沒有言說的接力。祖孫三代跨越半個世紀,在各自的崗位上踐行許下的莊重誓詞——「健康所系,生命相托」。

顧潔在給小患者檢查扁桃體。受訪對象提供

今年46歲的顧潔從小生長在寧夏石嘴山白芨溝煤礦,父母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支邊來到寧夏,媽媽成為礦上醫院的一名外科護士。

在顧潔的童年印象里,作為「白衣天使」的母親是忙碌而辛苦的。煤礦外科手術多,只要醫生晚上一做手術,作為外科護士長的媽媽就會被叫去加班。「至今仍記得很多次媽媽因夜裡加班受涼後生病的情景。媽媽工作忙家裡幾乎所有活都落到爸爸身上,而我身為老大,也必然要承擔不少。全家人對媽媽有很多不滿。」顧潔回憶說。

1987年,顧潔參加了聯考,面臨人生的重大抉擇。「媽媽一定要讓我學醫,我自己當時沒啥想法,想想就聽她的吧,所以最後就到醫學院學習了。」她說。

也許是基因使然,到了醫學院的顧潔覺得「如魚得水」。比如,她數學、物理成績平平,但對當醫生很重要的生物、化學以及後來所學的醫學基礎和臨床等學科悟性很高。

大學畢業后,顧潔自願回到寧夏,被分配到銀川市婦幼保健院,更因「文靜的外表」被安排到兒科。

「當了24年兒科醫生,到今天我依然從心底喜歡兒科這個專業。有些人覺得孩子哭鬧很煩,我從來沒有煩過,看病遇到哭鬧的孩子我總是會逗一逗哄一哄他們。」顧潔說。

時隔十幾年,顧潔依然記得自己與一名孕周26周、體重僅860克的早產兒的緣分。2003年,當時正值夜班的顧潔遇到一名焦急萬分的爸爸抱著孩子從內蒙古趕過來,他剛出生的女兒全身發紫,看起來似乎只剩一口氣了。

放輻射台、插氣管插管、鼻飼管、上呼吸機,整整搶救了一晚上才讓孩子暫時穩定下來。呼吸關、消化關、感染關……一道道關卡,這個嬰兒在銀川市婦幼保健院NICU治療將近兩個月,呼吸機撤下來了,可氧氣還不能停。

於是,顧潔又和科里的同事多方聯繫把孩子轉到北京去治療,終於挽救了一條鮮活的生命。隨後顧潔一直和孩子的父母不斷聯繫溝通,教家長做干預操,做神經系統評價,評價干預、再評價再干預,期間顧潔還和康復科的醫生兩次到患兒家裡去隨診……後來,孩子親切地稱顧潔為「顧媽媽」。

「好醫生首先是善良的人,擁有良好的醫德,一心一意想著把病人的病看好;好的管理者則可以帶領醫院往好的方向走。我的目標是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型臨床專家,既能滿足自己治病救人的職業夢想,更能創造好的環境讓更多醫生治病救人。」顧潔說。

身為醫院業務副院長,顧潔在承擔著大量院務行政以及科研、教學工作外,依然堅持坐診。近3年,她的年門急診量均在5000人次以上,年平均疑難重症病例數都在300例以上,很多外地病患家長慕名找她看病。

顧潔母親和顧潔女兒的合影。受訪對象提供

當醫生的忙碌,顧潔的媽媽深知。因此,在外孫女出生后,剛退休的她毅然承擔起照顧責任,讓女兒能毫無後顧之憂地當好醫生。

家庭和事業很難兩全,顧潔告訴記者,她至今記得女兒有次重度肺炎,老母親背著娃娃爬到五樓,就等在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外,可她忙著搶救孩子根本騰不出時間去看看自己的孩子。最後,還是同事帶著孩子去看病,輸液。

「我對她們是虧欠的。」她說,因此,在女兒參加聯考時,她希望女兒報考財經類專業,過點輕鬆的生活。然而,女兒卻告訴她:她要學醫。

如今,趙欣韞是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八年口腔專業大一學生,在不久的將來,她也會走上醫生的崗位,續寫這個家庭的「白衣情緣」。

顧潔和女兒的合影。受訪對象提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