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如果日本從東方攻入蘇聯,與德國會師於西伯利亞…… | 歷史

命運攸關的多米諾骨牌遊戲

歷史無比弔詭,一場毫無意義、持續了六年之久的,在全世界經濟、社會和政治上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殺戮,幾乎重新塑造了今日關於人類的一切。

如果擁有好奇和拒絕遺忘的美德,並願意從悲慘與荒誕的歷史中吸取哪怕一丁點教訓的話,我們就必須對二戰史重新審視,結果必然會讓人大吃一驚:

僅僅在1940到1941年之間,世界主要大國、亦即主要參戰國的領導人做了一系列多米諾骨牌般的決策。這些決策如此重要,聯繫又是如此之緊密,以至於如果不能理解其中任何一個,我們就無從理解剩下的所有決策,更加無從理解二戰的所有因果,以及無從理解今日的世界緣何成為其所是的那種樣子。

更加弔詭的是,幾乎所有這些聯繫緊密、十萬火急的抉擇在今天的眼光看來,都是極端荒唐與不明智的,似乎所有大國聯起手來輕描淡寫地玩了一場命運攸關的多米諾骨牌遊戲一般。

因為無論他們的政體與決策機制是怎麼樣的,竟都在自己內外交困、命運攸關的時刻發生了種種信息誤判、互相誤解,最後全部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也本應避免的抉擇。

第一張多米諾骨牌牌面:英國下議院

自1902年起,歷任的英國首相皆同樣是下院議員

英法為何對希特勒堅持餒靖政策?英國對德宣戰後,真的一直孤軍奮戰,從未想要投降過?聲名顯赫的丘吉爾為何在國內長期受到壓制,戰後又為何會被選下台?

人們不該忘記,早在1920年,貸款餘額18.5億英鎊,卻已經對美國負債總額達到了47億美元的英國就已經極端虛弱,那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因為幾乎所有支柱產業的全面崩盤、長期的經濟衰退與失業狂潮、國內政治的嚴重危機和軍備競賽的巨大劣勢,從而處於幾乎只能採取妥協求和的尷尬處境中。

人們也不應該忘記,1939年秋季,時任英國首相、保守黨黨魁張伯倫收到了數千封請求開展和談結束戰爭的請願信,英國人的夢想是希特勒迫於經濟危機或者權力鬥爭下台,乃至當德國人民認識到希特勒的瘋狂后,從內部推翻希特勒。

即使張伯倫下野后,

在政界與保守黨內的影響力與地位依然高於丘吉爾

人們更不該忘記,繼任英帝國首相的熱門人選有兩位,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勛爵從 1937 年始就是內閣中的二號人物,張伯倫、國王喬治六世和伊麗莎白皇后屬意的接班人全是哈利法克斯。可笑的是,看到了張伯倫下台狼狽相的勛爵拒絕接替首相職位。

丘吉爾在左派政治家眼中是反動派,自己所在的保守黨則認為他是個冒險家。德軍入侵丹麥和挪威的主要責任在丘吉爾,可是付出政治代價的確是張伯倫。

所有人都明白,掌握制空權的國家可以獲得勝利,可是在軍方看來,如果戰鬥機部隊主力還留在本土,而皇家海軍的實力尚在的話,英國尚可一戰;而如果大多數戰鬥機中隊應法國的要求被派到法國參戰,那麼,法蘭西淪陷后,英國也會馬上玩完。

遭遇了太多巨大軍事挫敗的國民竟把敦刻爾克的成功撤退幾乎當成了一場勝利。沒有人會想到希特勒會在關鍵時刻愚蠢與不可思議地推遲進攻,早在5月下旬,英國遠征軍在未來的政治考量中就已經被所有人當做不存在了。

丘吉爾用他無數場雄辯動人的演講,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和他自己一樣堅韌不屈的偉岸英國形象:

丘吉爾在左派政治家眼中是反動派,

自己所在的保守黨則認為他是個冒險家

在極為不利的戰略局勢下,英國面對著一個強大、勝利、咄咄逼人的德國,孤單卻堅韌不拔,從來沒有動搖過獨自抗爭到底的決心。

這個神話幾乎全由丘吉爾的辯才塑造,可惜,神話只可以用來鼓舞或是欺騙國民士氣、世界輿論與軍隊鬥志,卻從來都與真相無關。

第二張多米諾骨牌牌面:德國伯格霍夫元首別墅

上薩爾茨堡元首總部的航空照片,1為伯格霍夫別墅

希特勒為何同時開闢西線、東線、地中海三大戰場,進行形同自殺的圓圈擴散式戰爭?

在和陸軍、空軍爭奪地位的過程中基本一直都處於劣勢的德國海軍戰略思考方式和希特勒有很大區別,希特勒的意圖是想要拉攏英國摧毀蘇聯,在東歐建立一個巨大的帝國,在遙遠的未來與美國攤牌。而海軍卻把摧毀英國作為主要的戰爭目的。在他們的整體計劃中,並無蘇聯的位置,卻希望與西班牙、義大利和維希法國共同制霸地中海,進一步削弱大英帝國。

德國所有的政權機構疊床架屋、混亂不堪,而在這個體系當中,希特勒地位超然。很難說希特勒在內政方面真正做過什麼「決策」,因為所謂決策基本上只是那些政府部長或者納粹黨領袖們在和他共進午餐的時候聽來的隻言片語,然後拿來扯大旗做虎皮,奉為「元首命令」。

但毫無疑問,希特勒在戰前對國內事務確定了一個總的方向,在外交方面,從1933年起直到1939年冒引發歐洲大戰的風險進攻波蘭,每一步都可以說是由希特勒親自做出的決定。

德國閃擊波蘭,一個月內結束即戰鬥

1940年7月31日,伯格霍夫元首別墅里,希特勒慷慨激昂地對在場將領宣稱:

一旦蘇聯被粉碎,英國的最後希望將隨之破滅。德國將成為歐洲和巴爾幹半島的主宰。我決心在這場鬥爭中毀滅蘇聯。時間將在 1941 年春季。如果我們在 1941 年 5 月開戰,我們就有 5 個月的時間完成這個任務。

這個瘋子與賭徒引導德國在追逐世界霸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所下的賭注也越來越高,卻根本沒有一個停止這種賭博的機制。德國如果無法結束戰爭,那麼對於希特勒和扶他上台的納粹政權來說,唯一的出路就只能是繼續賭博下去,鋌而走險去發動下一場戰爭,爭取像冰雹一樣橫掃蘇聯,讓世界屏住呼吸。

第三張多米諾骨牌

牌面:日本軍部

日本軍部獨立於政府、議會之外,直接對天皇負責

初戰時日本為何不願與德國結盟?結盟后又為何不願與德軍聯手對蘇聯前後夾擊?

九一八事件不僅僅對於整個東亞格局影響巨大,更可謂東亞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以華盛頓體系為基礎的戰後遠東體系於此終結。

美英由於其在太平洋的利益,堅決反對日本的侵華政策,但在國內,入侵東北建立偽滿洲國的行為無論在普通民眾還是統治階級中都受到支持,軍國主義宣傳使得國民更加憤怒於西方世界的對日本的「欺負」與孤立,這種被欺壓的地位又進一步地刺激了日本國內的反華和反西方情緒。

可笑的是,唯一可能打破國際孤立的行動是和德國結盟,但是日本政府擔心和納粹德國過於接近會疏遠西方民主國家,因此竭力避免把已有的反共條約轉變成全面聯盟關係。

既然日本無法消除西方的敵意,又不願意和德國發展密切關係,日本的孤立狀態仍要繼續。

1939年夏季,日本日本剛剛在1939 年夏季為了偽滿洲國和蒙古之間一片有爭議的領土和蘇聯苦戰了一場,這就是「諾門罕事件」,結果日本損兵折將 17000人。日本海軍從來都是堅定地主張南進,陸軍非常清楚,蘇軍人數遠多於駐紮在北方的日軍,發動對蘇聯的戰爭,集結兵力更非一朝一夕之功。

諾門罕戰役的失敗對於日軍的整個決策局

由北上轉為南下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想要靜觀其變的日本軍方在1939 年 8 月竟聽到了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的消息。日本突然發現,自己在歐洲唯一有可能做朋友的國家居然和北方的勁敵握手言歡。天皇最信任的顧問、不久前出任內閣大臣木戶幸一「對這個極端背信棄義的行為感到震驚」。由於「對歐洲無法理解的新形勢」感到困惑,日本內閣集體辭職。

就像日本後來對美國開戰讓希特勒大吃一驚一樣,德國閃擊蘇聯的舉措也讓日本欣喜若狂。然而,美國以後的石油禁運政策最終決定了日本的抉擇——雖然他們無比清楚的知道,如果南下荷屬東印度,同時與ABCD(美國、英國、、荷蘭)為敵,這是個瘋狂程度不亞於希特勒自殺般的蘇聯政策的抉擇。

第四張多米諾骨牌 牌面:義大利威尼斯廣場

墨索里尼就是在這個2樓的陽台上

向廣場上擠滿的人群發表了那場著名的「陽台演說」

豬一樣的隊友義大利都拖了德國哪些後腿?它不參戰是不是對德國更好?

當時看起來,墨索里尼做了個穩賺不賠的選擇。義大利可以不勞而獲地從德軍在西歐的成功當中分一杯羹。

義大利參戰的主要動機是確立它在軸心國內部獨立自主的權利地位。但是幾個月之內,這個目標就被證明是遙不可及的,義大利根本無力打一場自己的戰爭,很快就淪為德國征服歐洲進程當中的一個打雜的小夥計。

1939 年,義大利每年只能生產 100 萬噸煤和 240 萬噸鋼。英國的產能是 2.3 億噸煤和 1340 萬噸鋼,德國 則是1.86 億噸煤和 2230 萬噸鋼,幾乎沒有義大利人希望加入這場戰局。

「像玩偶匣中的小丑一樣跳起來」墨索里尼在威尼斯宮的陽台上向十萬群眾發表演說,他也收到了可能是自從宣布衣索比亞戰爭結束以來最熱烈的掌聲。

可是,這是因為像羊群一樣夾在法西斯黨宣傳員中間的群眾得到了命令,要對講演的每一個句子歡呼鼓掌。有組織的法西斯黨宣傳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鼓動起那些安靜的群眾歡呼。演講結束的時候,人群完全鴉雀無聲地散去。

如果義大利不參戰,德國當然不可能會對義大利施加任何懲罰措施。雖然墨索里尼一直以希特勒的導師自居,狂暴的希特拉卻一直堅持在所有場合都不給墨索里尼任何難看,只是墨索里尼偏執地認為,「一個偉大的國家如果長期中立一定會很丟臉」。

於是,儘管墨索里尼簡直有無數次對義大利在戰場上毫無建樹感覺到尷尬,可是這一點都不妨礙他在與希特勒談及條件時以盟友的身份列出一大堆要求。

義大利成功地讓軸心國的戰爭朝兩個毫不相關的方向發展,成功而且幾乎不可思議地一次又一次挑起毫無必要乃至只有副作用的災難性戰爭並成功地做到了全部潰敗,不但挑起英美的高度緊張,還讓德國只得分散部署在蘇聯兵力為自己擦屁股。

義大利無數次自取其辱的戰役結果和後來的事實都充分證明了如果它可以保持善意中立的話,德國就少了一個豬一般的隊友,這對德國只會更好,希特勒也更不會認為,「墨索里尼愚蠢的希臘戰役還有義大利人給我們造成的麻煩」是他在蘇聯失敗最主要的原因了。

第五張多米諾骨牌 牌面:美國白宮

1938年10月28日

胡適在白宮向羅斯福呈遞大使到任國書

美國為何明知與日本、德國必有一戰,卻就是不願意參戰?

小羅斯福在波士頓為他第三個總統任期進行競選演說的時候,做出了承諾:

我要告訴你們這些父母,我自己一再重複說過的諾言:你們的孩子不會被派上外國的戰場。

他的演說捍衛了美國的一以貫之的孤立政策,並為他贏得了83%的民意支持。不知有多少美國人一直認為,美國是被軍火商和外國金融家誘騙參加的世界大戰,這些人想從盟軍的勝利當中謀取私利。

儘管丘吉爾在公開場合虛情假意地讚揚美國宣戰是「在任何國家歷史上最無私的舉措」,但他私下裡對羅斯福的猶豫、謹慎和不情願的可不是這麼評價的。

在日軍偷襲珍珠港之前,羅斯福可謂一直在與民意這種在某國的政治邏輯中幾乎毫無價值的東西抗爭。

第六張多米諾骨牌 牌面 蘇共中央政治局

一次相當晚近的蘇共中央政治局

斯大林為什麼從不相信德國會入侵蘇聯?

丘吉爾後來把斯大林描繪成二戰中被欺騙得最慘的鄉巴佬」,丘吉爾認為,如果斯大林相信了他的情報,蘇聯就不會損失慘重。即便在戰後,丘吉爾還是沒能認清他好心好意送去的情報在莫斯科是被完全從反面解讀的原因。

丘吉爾也不知道,蘇聯在德國高層最好的情報來源是兩個共產主義的同情者。他們一 直在為蘇聯提供優質情報,一個叫作舒爾茨 - 波伊森,代號「老人」,另 一個叫作哈爾納克,代號「科西嘉人」。老人在 1941 年作為軍官加入了德國空軍總部,科西嘉人從 1935 年起就在經濟部工作,雖然他們都在 1942 年被揭發並被處決,但戰前他們幾乎可以接觸到德國最核心的機密情報。

雖然來自方方面面的預警不計其數,而且對德國進攻計劃的細節言之鑿鑿,甚至連入侵的日期都指出來了,但斯大林依然置若罔聞。就在進攻開始前 5 天,國家安全人民委員梅爾庫羅夫轉呈給斯大林一份來自蘇聯間諜的情報,裡面發出了軍事行動迫在眉睫的警告,斯大林的回答是:你去告訴你在德國空軍總部的那個情報員,就說見鬼去吧。 這根本不是情報,這是散布謠言。

蘇聯的官方理論一直堅持,希特勒代表了垂死的資本主義最後的絕望反撲。他們認為,未來戰爭很可能是一場世界大戰,由帝國主義國家結盟從東西兩個方向向蘇聯發動進攻。

蘇聯最優秀的將軍,「紅色拿破崙」圖哈切夫斯基被清洗

斯大林自毀長城

但從 1921 年俄國內戰結束以後,蘇共就放棄了原來「輸出布爾什維克 革命,推翻世界資本主義」的目標。德國在蘇聯戰後對外關係當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因為1922 年的《拉帕羅條約》修補了兩國關係的裂痕,為兩國進行經濟合作與秘密的軍事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已奠定了蘇聯軍事戰略理論的基礎——建立一支擁有先進武器的現代化陸軍,能夠在防禦中抗擊敵人的首次進攻,然後把防禦迅速轉化為進攻,以「大縱深行動」把戰爭轉移到敵人的國土上去。這一理論建立在戰爭將如是開始的假設之上:敵方將會有最後通牒,正式宣戰,然後雙方進行很多天甚至好幾周的全面動員,之後將進行沿著邊界的前線戰鬥。

除此之外,因為大清洗而戰鬥力急遽下降的蘇聯紅軍彼時更無與德國一決雌雄的實力,他們有充分理由預估最早到1942年甚至更晚,蘇聯才可以完成戰爭整備。1939年8月,蘇德簽訂了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條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當斯大林知道德軍入侵與蘇軍的災難性戰果時,斯大林直接垮掉了——連向全國宣告戰爭開始都交由莫洛托夫代勞,並一個人躲在郊區別墅里,幾乎處於神經崩潰的狀態,並對所有同僚的到來都感覺到高度緊張——他竟害怕他們會逮捕他!

第七張多米諾骨牌 牌面 美國國會

珍珠港事件發生第二天,羅斯福在國會向參眾兩院議員發表了著名的「國恥」演講,對日宣戰,但在此之前羅斯福根本無法對日宣戰

斯大林竟然絕望到同意美國在蘇聯駐軍?

德國1941年主宰了巴爾幹半島以後,丘吉爾和羅斯福最害怕的就是德國乘勝進攻北非和中東,而希特勒卻選擇進攻蘇聯。美國利益攸關的場合在大西洋,如果分出手來干預日本,

太平洋的每一個微小事件都意味著可用於大西洋的艦船減少。

美國特使霍普金斯此時訪問蘇聯,蘇聯開出了6000 架飛機、2 萬門高射炮,還有總價值大約5000萬美元的成套工業設備的請求援助清單,除此之外,斯大林強調蘇聯急需高射炮和大口徑機槍來保衛城市,急需 100 萬支步槍,還需要高烷值航空汽油和製造飛機所用的鋁材。他說,

給我們高射炮和鋁材,我們就能打個三四年。

斯大林甚至絕望地表示,如果沒有美國的幫助,單憑英國和蘇聯無法戰勝德國,如果美國願意派兵在蘇聯戰線上的任何部分參戰,那麼美國部隊可以完全交由美國將領指揮。

第八張多米諾骨牌 牌面 日本御前會議

天皇做為天照大神血脈,是存在於人間的人神,

即使在御前會議中也不可隨意說話

日本為何明知必敗,卻仍要對美國宣戰?日本偷襲珍珠港真的成功了嗎?

1941年,日本爭得維希法國同意,印度支那駐軍達到18.5萬,終於處於可以切斷蔣介石通過滇緬公路獲得補給線路的有利地位,並打開了攫取荷屬東印度公司石油的通道。美國由此開始了徹底的石油禁運。這意味著,日本的石油儲備只能維持不到2年。

而海陸兩軍堅決反對與美國談判,他們堅持著日本對外擴張的軍國主義目的「神聖性」,堅持「支那事變」中犧牲的日軍官兵的血不能白流,他們就獲得了道德制高點,就能阻止政府對美國做出任何有意義的讓步。

軍方強勢導致幾乎整個日本上層都形成了一種奇特的邏輯:無論戰爭結果如何,其發生都已無可避免,日本將通過軍事賭博來打破美國的壓制,至於賭博的結果是否是一場災難,那就只能聽天由命的接受。

當裕仁天皇聽聞偷襲珍珠港大獲全勝,情緒高昂地在宣戰詔書上蓋上玉璽時,他恐怕還不知道最關鍵的航空母艦因為不在港內盡數躲過了轟炸,偷襲的結果是一記重拳,而非一擊出局。

然而對日本來說,沒有把美國一擊出局,這就已經是徹底地失敗。

第九張多米諾骨牌 牌面 德國帝國國會大廈

如今的圓頂造型被稱為「英國雞蛋」,

是英國建築師諾曼·福斯特1994年新修的

希特勒瘋了嗎?為何在無義務宣戰的情況下跟著日本對美宣戰?

在德國將領被蘇軍搞得焦頭爛額的同時,戰略目標一直是先打垮蘇聯,再結束西線戰事,盡一切可能避免與美國衝突的希特勒獨立做出了一個「事先沒有向國防軍統帥部徵求意見,結果國防軍面臨著在最困難的條件下進行兩線作戰的處境」的決策。

這個純屬自殺的決策的瘋狂、愚蠢和令人費解的程度放眼整個二戰史,都找不到可以與之不相上下的。德國不但根本沒有任何必要,也沒有任何義務向美國宣戰,而且避免與美國發生衝突本應是,實際上也正是希特勒曾經不惜一切代價避免發生的。

可是1942年12月11日,希特勒竟然向全世界宣布,德國與義大利和日本一樣,被迫「為了自衛而奮起鬥爭,為了維護各自的帝國,維護其人民的自由和獨立,而與美利堅合眾國做鬥爭」。

第10張多米諾骨牌 牌面 德國黨衛隊

臭名昭著的蓋世太保頭子海因里希·希姆萊

希特勒屠殺猶太人除了種族主義考量外,有軍事目的嗎?

不管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屠殺後來被證明有多麼荒唐或者錯誤,我們還是能認識到它們背後所包 含的某種邏輯,但無論通向種族屠殺的道路當時看來多麼有邏輯——作為種族屠殺根源的那種病態的、妖魔一般的反猶主義意識形態本身就沒有任何理性可言。

但是這個決策在另一層面上也還基本上是一個戰爭決策。在納粹的思想中,決心向猶太人開展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是他們正在進行的軍事鬥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互相獨立、互不相關的。

倒塌 終局

歷史的發展本可能會完全不同。

英國政府也許會在 1940 年 5 月尋求 與希特勒和談。德國領導層也許會集中兵力進攻地中海和北非戰場,而不是向蘇聯開戰。

日本可以決定從對他們破壞性極大的戰場抽身而出, 不去冒險南進。

墨索里尼也許會在決定是否參戰前等一等,至少無論如何都要避免希臘的災難。

羅斯福也許會站到孤立主義者一邊,而不是冒政治風險去幫助英國並帶領美國走向戰爭邊緣。

斯大林也可能會注意到無數的警報,並讓他的國家更好地為迎擊德國的進攻做準備。

日本可以在德國從西方向蘇聯腹地進攻時,從東方進攻蘇聯。

希特勒也許可以控制住自己不向美國——這個他根本就不知道怎麼能打敗的敵人——貿然宣戰。

這些都是理論上可行的替代方案。任何一個都能改變歷史的進程。在這個假設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做出各種假定情景分析——這是個無害但是毫無意義的思維遊戲,完全不同於歷史學研究的「發生了什麼」 以及「為什麼」這些真正的問題。

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皇家歷史學會會員、希特勒研究權威學者、謝菲爾德大學榮休現代史教授伊恩·肖克(Ian Kershaw)爵士,在《命運攸關的抉擇》這本書中,用他無比高超的敘事技藝為我們講述了這場蝴蝶效應般精彩絕倫、卻又無比荒唐的多米諾骨牌遊戲。並在前面 10 章里,給我們分析了為什麼上述的替代方案行不通。

十張轟然倒塌的多米諾骨牌下面,不僅僅埋葬著人類野望、貪婪與自作聰明的愚蠢,更有他對於英美日德俄五國政治結構極富睿智卻又憂心忡忡的比較與思考,而這效法波西比阿著史偉意的現實與政治關懷,對於國人來說尤為可貴,畢竟因為政治邏輯的判然有別,國人往往既不易理解歐美國家普遍的政治決策過程,更容易完全誤讀整個二戰史。

2002年,伊恩·肖克因為在歷史學方面的貢獻被封為爵士

《命運攸關的抉擇》

作者: [英] 伊恩·克肖
出版社: 後浪丨浙江人民出版社
副標題: 1940-1941年間改變世界的十個決策
原作名: Fateful Choices: Ten Decision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1940—1941
譯者: 顧劍
出版年: 2017-7

責編:綴可愛的咪咪醬

鳳 凰 讀 書

主編:嚴彬(微信 larfure)

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