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學階段,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都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是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誰在這個階段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誰的智力就會得到充分的開發,誰的學習就會積極主動,誰就奠定了學習的基礎。
很多學習特別優秀的孩子,其實並不是說有聰明的大腦,也不是天生什麼東西一學就會的就是學霸,很多「天才,學霸」都是來自無數的方法和經驗的總結,尤其是很多孩子在國小主要學習語數外,而一到國中、高中增加大量其他學科,學習難度也越來越大,孩子如果不注意掌握方法總結經驗,自然會越學越困難。
很多孩子在國小階段成績優異,但是初高中卻吃了不少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注意學習方法的掌握和學習經驗的總結,實際上學習本來就是一門學問啊,學習經驗可以讓自己更加有經驗,借鑒別人的可以讓自己少走點彎路。一位家長向我反映說:老師,我家孩子對非課本內容的東西很感興趣,就是不愛學習。一拿出課本就犯困,心思根本不在學習上。監督他學習的時候就和我談條件,不答應就鬧,老師有什麼好的建議嗎?其實孩子出現這種狀況,一方面是因為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不夠嚴格,另一方面,就是孩子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太吃力,產生了強烈的厭學情緒。鑒於很多孩子一到初高中總是出現各種問題,我在這裡分享一位衡中學霸的經驗之談,非常具有借鑒意義,家長們千萬收藏。
學需要方法,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必會讓孩子學習事半功倍!而孩子學習不好,是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
親愛的家長們,我是一名教師,投身教育事業已經有10年了,專註於中國小教育,傳播優秀教育理念、分享學習技巧、培養學習習慣等。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
作者微信:qiaoxue97,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