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學術研究文集摘編(十八)|宋朝麗:雄安新區產城融合實現的路徑

(一)產城融合的理論模型

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在1991年提出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邊緣模型(CP),這一模型是新經濟地理學後來許多模型的基礎。克魯德曼在模型中提到,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核心區和邊緣區兩種空間類型,核心區憑藉其資源優勢,使得資本、勞動力和技術不斷向核心彙集,從而加劇核心區與邊緣區之間的不平等。但是隨著核心區成產成本的提高,資源又向邊緣流動,兩者之間的邊界會不斷調整,最終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這一理論為城市新區的建設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撐。憑藉這一模型,學者謝呈陽構建了產城融合的理論模型,將勞動力、工業、服務業、住宅作為變數因素納入模型,基於中心——邊緣模型的三大基石:D-S壟斷競爭假設、CES效用函數和「冰山貿易成本」,通過定量分析和實證檢驗得出這樣的結論:城市功能完備程度的上升(服務業)意味著服務業勞動力和總產出的增加,帶動地區總收入的上升和對工業品需求量的增加;工業的繁榮意味著工業產出和工業勞動力的增加,將引致地區收入和對服務需求對增加,在服務短期供給不變的情況下,服務價格上升;而住宅則對工業有明顯的擠出效應,當住宅價格過高時,工業將從城市流出,服務業比重上升,產業結構升級。

結合雄安地區的規劃,雄安將建設成創新驅動型城市,弱化房產、土地等傳統因素在城市發展中的作用,上述模式中住宅對工業的「擠出效應」在此不復存在,因此對雄安的產城融合設計需要抽象出獨特的影響因素,結合「以人為本、綠色環保」的理念及「核心——邊緣」模型,本文將產業發展、空間布局、就業結構、消費結構作為產程融合的關鍵。其中,產業發展是城市發展的驅動力,產業布局將決定就業結構和消費結構,並影響城市的空間布局;空間布局是載體,職住平衡的空間布局將為產業發展提供保障,有利於就業和消費的提升;就業結構和消費結構是產城融合中最重要的「人」的因素,不同的產業需要不同的就業人群,其生活方式和消費結構也會有所區別。四個因素之間力的作用如下圖所示:

(二)雄安新區產城融合的實現路徑探討

1. 產業結構

要有明確的主導產業。國際上成功的產業城市都有明確的主導產業,如美國矽谷以微電子為主的高科技產業集群,加州的卡巴斯巴德主導產業是圍繞高爾夫球生產形成的生產裝備製造業和葡萄酒釀造業,洛杉磯的國防和航空產業等。雄安的發展也要形成明確的主導產業,結合雄安科技創新之城的定位,前期可以將國企總部、科技類企業以優惠的政策吸引到雄安,圍繞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和新材料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數字創意產業,以市場化的方式進行自由競爭,最終形成雄安的主導產業。

多業態融合發展。根據國內外科技新城的建設經驗,業態過於單一的城市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比較差,底特律汽車城的破產就是典型的例子。矽谷除了主導產業微電子技術產業外,還有生物、空間、海洋、通訊、能源材料等新興技術,所以雄安的主導產業可以是圍繞新興技術形成的產業集群。同時還要注重引進高校、研究結構及企業研發部門的引進,注重科研成果與企業的順暢對接。

注重配套產業的均衡發展。配套產業主要是服務業,包括生產型服務業和生活型服務業。生產型服務業主要是圍繞生產活動提供服務等產業,包括金融服務、信息諮詢、物流服務、交通運輸、包裝印刷、創意設計等。生活型服務業主要是為居民生活提供服務等產業,包括購物中心、醫院、餐飲店、電影院、咖啡館、文體中心、圖書館、中國小、公共交通、大劇院、維修店、洗衣店、幼稚園等設施,以滿足居民多層次的需求。

2. 空間結構

傳統的城市空間布局受雅典憲章的影響,強調城市的功能分區,居住、工作、遊憩、交通四種功能要區分開來,主張城市功能的適度集聚。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現代城市規劃更注重人本主義的發展理念,城市規劃由產業功能主導轉變為消費空間引導,更加重視人的能動性。具體來說,雄安新區的規劃可以白洋淀為中心,採用組團式的規劃布局,建立若干小的單元,每個單元產業、居住、商業、娛樂、教育功能融合發展,單元區域規模以舒適程度界定,充分考慮步行可到達的尺度範圍,保證區域內交通以步行、腳踏車和公共交通為主,居民工作和娛樂出行不超過15分鐘。採用精細化的綠化模式,避免大型綠地、綠環等格局,強調滲透性、小而密的布局方式,同時結合慢行道、城市公共設施和社區鄰里中心等設施,提升綠地的多樣性。

不同的產業類型對空間布局有不同的要求。裝備製造等大型企業佔地面積大,對產業的集聚程度要求比較高,對道路交通條件要求較高,同時噪音等因素對居民居住有干擾,可以考慮將生產區和生活區適當分開,在生產區外專門設置生活園區,將娛樂、商業、生活規劃在一起。高校和科研院所佔地面積也大,對道路交通要求不是很高,但要求環境安靜優美,生活便利,住宅最好距單位步行可達,生態、產業、居住、服務有機結合。規模較小的科技型企業,如電子信息產業、數字創意產業,單個企業佔地規模小,集群規模大,產業鏈上下游延伸較長,可以考慮在空間上與城市住宅、服務中心、生態景觀等適當融合,產業工人居住社區可以深入產業區內部。

(三)就業結構

產城融合的實質是促進產業和城市的同步發展,其核心是人與城市的和諧共處。產業結構決定城市的就業結構,就業結構又決定消費結構。根據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庫茲涅茨對配第定理的延伸,一、二、三產對勞動力的需求不同,總體趨勢是第一產業的比重逐漸減少,當第二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對勞動力的吸納也將逐步減少,第三產業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最強。雄安新區未來的就業結構將以二產中的高端產業及第三產業為主。就產業類型來說,資金密集型的產業如裝備製造、機械工程等,一般以大型企業主導,對就業人口需求量少,人群結構以企業管理人員、產業工人為主,將主要依賴未來遷入人口。技術密集型產業如研發創新型企業、高技術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經營比較靈活,對就業人口需求量大,從業人員以高級技術人員、工程師、研究員等高素質人群為主,需要從國內外吸引優秀高端人才。同時,雄安也需要勞動密集型產業從事服務工作,包括園區維護、環境維持、家政服務等,此類產業對知識和創新的要求不高,可以由雄安當地居民和外來務工人員提供。這樣雄安就形成了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就業結構,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就業群體之間的比例,就業人口與居住人口的比例,只有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相互匹配,才能真正促進產城融合的實現。

(四)消費結構

不同產業對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及能力要求不同,收入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別,帶來消費需求和對城市配套服務的要求差別很大。產城融合就要考慮到不同群體到消費需求,形成合理的消費結構。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不同產業類型的從業者對城市的需求處於不同層級,高新技術產業、科研機構的從業人員以有良好知識背景、具備高端技能的精英人才為主,收入水平較高,追求較高的生活品質,對住宅及城市配套服務的要求也較高;生產製造產業、服務型產業尤其是生活型服務業從業人員以務工人員為主,收入水平較低,對生活品質要求一般,更加註重基本生活需求的滿足;創意類產業以自由職業者和創意人才為主,追求自由寬鬆的創意氛圍,更加註重城市帶給自己的心理感受。這幾類人群形成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只有把握好就業人群的構成、消費偏好、通勤特徵,才能進行合理科學的城市規劃。不同人群特徵及需求偏好分析如下表所示。

產業類型就業人群人群特徵配套設施消費偏好住宅類型出行特徵
高新技術產業精英階層專業人才收入高、追求生活品質便捷的生活服務設施、商業設施、運動健身設施購物中心、主題化的娛樂消費場所高端住宅區、商住房、精品公寓私家車為主,通勤時間30-60分鐘
研究機構科研人員高校教師收入較高,重視工作環境與氛圍便捷的生活服務設施、休閑設施、運動健身設施安靜、有文化氛圍的消費場所教職工公寓、商住房私家車、公共交通、步行,通勤時間15分鐘內
生產製作產業務工人群收入一般,對生活品質要求低必要的生活設施沿街店鋪、超市、夜市攤點廉租房、公租房公共交通、步行,通勤時間15分鐘內
服務業城市白領務工人群收入多元化,需求多元化便捷的生活設施大眾型消費場所、KTV、商場大眾公寓、青年公寓公共交通、步行,通勤時間30分鐘內
創意設計產業創意人才自由職業者收入多元化,重視寬鬆自由的氛圍便捷的生活設施,有情調的工作設施便捷的交流場所、咖啡廳、書店個性化住宅、Loft、辦公住宅二合一型住宅步行、私家車,通勤時間0-5分鐘

表格 1不同產業類型主導人群的特徵及需求

結語

對於城市新區來說,產城融合的實現是一個系統的過程。一方面需要提前做好城市整體規劃,就新城設計的科學性進行謹慎論證,另一方面,產城融合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實現,這個過程可能是5年10年甚至20年,不能急功近利、操之過急。雄安新區能否為未來城市發展指出一條可供借鑒的道路,產城融合是關鍵。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