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通苑由於相對低廉的房價和便利的交通,成了北漂們的重要聚集地之一。
天通苑這片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超過29萬人,被譽為「全亞洲最大的社區」。同時天通苑無產業和配套設施、無優質學區,人口密集、交通擁擠也廣受詬病,被戲稱為「北京的布魯克林」。
在過去十幾年中,天通苑開發商因為更改配套設施土地規劃、存在大量空置房屋、建設大戶型經濟適用房、被疑捂盤等問題也飽受爭議。
近日,《經營報》記者在走訪調查中發現,因為天通苑開發商更改配套設施土地規劃建成公寓式商辦房屋,導致天通苑社區配套設施不完善;建成后的商辦房屋由於被改過土地規劃用途等原因,無法通過審批入市,超過百萬平方米的房屋已空置十年,至今仍未有入市跡象。
消失的配套設施
「拿了經濟適用房的土地,修建大戶型,導致部分符合條件的居民買不起,政府允許開發商補繳每平方米590元的土地出讓金轉成商品房出售。嘗到甜頭的開發商更是把屬於體育文化商業教育配套的土地全部建成商品房去銷售。」打開天通苑生活圈APP、天通苑社區網,記者發現學校、醫院、公園、商業和文化等配套設施不完善是天通苑居民詬病最多的問題之一。
「我搬來天通北苑生活了快一年,發現這裡綠化特別少,附近沒有公園,學校和醫院也不多。」在天通苑居住的趙先生告訴記者。事實上天通苑配套設施不完善,其中既有天通苑面積過大、人口密度大、公共服務不能全面覆蓋等現實原因,也有開發商更改規劃好的配套設施土地用途等歷史原因。
資料顯示,天通苑是1999年由順天通房地產開發集團建設的大型社區,由天通苑、天通西苑、天通東苑、天通北苑和天通中苑5個區域組成。從1999年到2006年底,天通苑共開發了886.15萬平方米的經濟適用房,最初售價為2650元/平方米。目前天通苑二手房價均價為4.2萬元每平方米,仍低於周邊的回龍觀等地區房價。
記者梳理髮現,開發商早在2005年就公布過天通苑社區的配套設施規劃圖,其中大部分配套設施規劃建在天通中苑,包括多塊教育、商業中心、公園、體育中心等規劃土地。
《經營報》記者在天通苑實際走訪中發現,之前規劃地圖中的教育、商業、體育文化、公園等配套設施用地大部分建成了公寓式的商辦類房屋。
就天通苑土地規劃變更一事,記者向北京市規劃委致電致函,對方稱正在報備走採訪流程,需要等一段時間,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天通苑十分之一房屋空置中
《經營報》記者在天通苑走訪調查中進一步發現,天通苑目前仍有1/10的建築物處於閑置狀態,多數建築物的閑置時間超過10年。
據了解,天通苑項目佔地11550畝,總建築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米,共有746棟單體建築物。其中閑置建築物多數位於天通中苑內,主要以商辦類產品為主,處於待售狀態的有79棟,總面積為103萬平方米,佔到天通苑項目總建築面積的1/10。
在順天通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室,一名王姓的銷售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亦承認天通苑建築空置情況基本如此。
天通苑項目另一個備受質疑的地方在於大量建設大戶型經濟適用房,而且大戶型經濟適用房銷售十分緩慢,存在較多空置情況。
這也導致了2006年9月8日北京市住建委下發的《關於對天通苑大戶型經濟適用房處理意見的通知》文件。按照處理意見,所有天通苑未售出面積超過140平方米的經濟適用房均需要轉化為商品房進行銷售。再加上原經濟適用房業主也可以補交總房款10%的土地出讓金后將經適房變為商品房,使得天通苑出現了同一棟樓、同一單元甚至同一樓層既有經濟適用房也有商品房的情況。
此外,《經營報》記者發現,開發商所說的79棟待售狀態的空置房屋主要並不是經濟適用房和商品房,而是開發商更改土地規劃用途后建成的商辦類房屋。記者在天通苑多個商辦類房屋的入口處看到貼著「空房區域,閑人免進」的字樣,部分內部道路旁雜草超過半人高。附近中介鏈家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空置房屋都是產權50年的商辦類產品,閑置有十年了。
上述王姓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審批不過等政策原因,這些房屋2008年建成后無法入市空置至今。
入市時間成謎
「政策和市場都是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我們都在不斷摸索。」就天通苑長期以來爭議頗多的捂盤、建設大戶型經濟適用房、更改土地規劃等問題,上述王姓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開發商也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就外界質疑天通苑建140平方米以上的經濟適用房的問題,王姓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經濟適用房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有它自身的特殊性,開發商也在不斷地摸索。北京市住建委去年才規定經濟適用房不能超過60平方米,天通苑的經濟適用房早在2008年就竣工了,當時並沒有政策規定經濟適用房不可以建140平方米以上。
王姓負責人告訴記者,天通苑的房子全部是手續下來后現房現賣,沒有賣過期房。天通苑至今仍有房屋空置是因為政府審批等原因賣不了,並非開發商捂盤惜售。
不過《經營報》記者就天通苑配套設施用地規劃被更改一事想進一步了解時,對方則拒絕回復。該負責人表示,這裡面開發商並沒有多大的操作空間。「能不能建、建什麼產品、怎麼建、建完后賣給誰、怎麼賣,每一個環節政府都卡得死死的,探討過去的既成事實並不能解決問題。」
在記者問及空置了十年的房屋何時會開始賣時,對方則表示,等政策允許賣了才會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