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我躲過了哪些內容創業的好時機

屈指算來,已經在互聯網行業摸爬滾打五年有餘。放在一份較為傳統的工作上,五年可能並不能獲得技藝上的明顯精進以及和物價水平匹配的收入。但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行業,五年如果還不能看到長足的個人進步和對行業的深刻理解,恐怕就很難為互聯網的進步效力了。

五年間,我先後在一家門戶、一家明星出海公司和杭州一家創業公司做過內容編輯、內容策劃、新媒體運營、內容型產品運營。從學習和成長脈絡講,前兩份工作是實打實的臟活累活,后兩份工作側重管理,然而核心是,這些工作都和內容有關。

恐怕,現在很少有公司會站出來說,我們不需要內容,我們做的事情和內容沒有關係了。提供內容的公司需要渠道和用戶,有渠道和用戶的公司需要用內容來加強用戶黏性,甚至開始打起了內容電商和內容營銷的算盤。

當我離開上一份工作,徹底投身在內容創業的大潮中,以一個創業者的身份,而非公司職員的價值觀去判斷自己的經驗和可能存在的方向時,我明確地知道自己錯過了幾個重要的時機,在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環境下,我所做的可能是艱難的一搏。雖不敢斷言內容創業的形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流量入口重構、用戶胃口已經拒絕套路化、商業能力困難的事實擺在眼前,我們能做的是毛細血管化的滲透。

2012年,新浪微博的事件策劃能力和輿論運營能力正如日中天,我參與一家門戶的微博運營工作。當時,包括騰訊、網易、搜狐等在內的公司都提出了對微博未來展望的新見解。然而事實上用戶在用腳投票,任何一款社交產品,用戶在用就是王道,我們的微博產品艱難地徘徊在第二陣營。

那時候,幾個現在已經是主流的科技博客開始建站,拿走了「科技」這個標籤下的垂直用戶,依靠套路的媒體變現手段生存了下來。當年,也正是APP創業的火熱時期。我所在的運營部門開始自我革命,將該微博產品的運營權重降到最低,開啟了閱讀、基於地理位置的招聘、短視頻聚合等方向的內部創業。

五年後再來看,閱讀類產品層出不窮,而且一浪更比一浪浪;用人單位和找工作的兩方面的需求也都沒有完全被滿足;短視頻更是迎來了平台最強勁的支持。

也就是說,在我們內部步履膠著的時候,許多人已經開始投身微博賬號本身,通過微博內容運營來積攢潛在的售賣對象和品牌形象的時候,我則在艱難地為一個不可能突圍的微博產品續命。當然,作為入行互聯網的第一份工作,我確實學到了許多運營技巧。

當時第二個的可見的方向是「中央廚房」式的內容生產,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內容生產團隊,將生產好的標準化產品放置到各個容器裡邊去。除了開始這麼做的垂直站點,還有類似「飛碟說」,果殼的創作小組,微博的一些營銷類內容。

這些項目共同的特徵就是流量在哪裡,我的內容就在哪裡。用戶喜歡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已經是完全意義上的新媒體了。當時,我們也想過將微博產品徹底buzzfeed化,與第三方的內容輸出團隊進行合作。這場美夢持續到微信公眾號的誕生。

第二個完美錯過的時機是微信公眾號低成本用戶獲取、充滿新鮮感的草創階段。

微信公眾號的誕生讓以內容為生的門戶們都感受到了壓力,也讓更多的錯過了博客、微博的人看到了機會。

當時明顯感覺到,微信公眾號提供的通道已經鬆動了企業和個人構建的信用關係。比方說,有的同事身子在運營工作上,但是身後開始悄悄做微信公眾號了。比方說,當時在微博上合作過的內容生產者,迅速在微信公眾號里搶佔了一個身位,就像當年深圳對渴望財富的北方人的吸引一樣。

在我入行一年以後,我們的微博產品事實潰敗。一直以來將新浪微博作為競爭對手,奈何真正瓦解內容護城河的是微信公號。於是,我們將中央廚房式的內容生產方式轉到了微信公眾號里。

我們開始以團隊的形式去生產內容,由於當時的運營環境的寬鬆,可以說是較為輕鬆地拿到了數百萬訂閱用戶。在這些用戶的運營過程中,並沒有很清晰預設產品的發展方向和品牌調性,只是做了一件苦力流量搬運活,見招拆招,導致用戶低留存高流失。

而彼時,一些現在叫的上名的優質自媒體和內容創作者還在原單位碼字。

第三個完美錯過的時機是自媒體的興盛。暫時不論自媒體的準確含義是什麼,現在有人將其等同於一個微信公眾號,也有人將其等同於內容創作者。但是在WeMedia和搜狐第一波開始熱炒自媒體概念的時候,平台方的話語能力及內容的稀缺程度遠不是今天可以比擬的,至少在那時候,還不流行一個叫「洗稿」的內容生產方式,因為流量是充足的。

微博產品失敗后,我們轉向了自媒體平台。如今魚龍混雜的自媒體從業者基本上見了個遍,有的不認同這個概念,有的不對平台抱有信心,有的覺得自己不需要平台。

我們花費了很大的心裡去設計了一系列自媒體的玩法,包括主題沙龍、出版物、視頻節目,從內容稀缺性上去指導內容生產,從單純的流量支持到形象經營。可以說,三年之後的各個平台的自媒體玩法無出其右者。

然而,從我今天在做的事情往回看,心裡埋下這個種子已有多時,但並不是在合適的時間入場。現在,已經很坦蕩地和當時運營過的創作們在搶飯吃了,還不一定能搶得過。在我身後,還有許多更專業、決心更大的媒體從業者上岸投身內容創業。

凡事總有先發優勢,互聯網不是容忍「壽司之神」這樣的人物存在的世界。在錯誤的時候做正確的事,勝算可能性要小一些。如今,細切小眾內容市場還是有機會的。只要深耕細作,平台多元化則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

失敗者的經驗可能不足以醒腦,但可以鞭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