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陳彬:「互聯網+」時代中國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當前,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面臨著增長放緩、生產過剩、外需不振等嚴峻挑戰,「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創新驅動正在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通過多年創新發展的互聯網企業已躋身世界前列,為信息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互聯網具有打破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專業化分工、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勞動生產率的特點,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的途徑和發展機遇。

一、「互聯網+」的內涵及其特徵

「互聯網+」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它代表一種先進的生產力,推動經濟形態不斷的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發展、創新提供廣闊的網路平台。通俗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台,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它代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於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互聯網+」有六大特徵:一是跨界融合。「+」就是跨界,就是變革,就是開放,就是重塑融合。敢於跨界了,創新的基礎就更堅實;融合協同了,群體智能才會實現,從研發到產業化的路徑才會更垂直。融合本身也指代身份的融合,客戶消費轉化為投資,夥伴參與創新,等等,不一而足。二是創新驅動。粗放的資源驅動型增長方式早就難以為繼,必須轉變到創新驅動發展這條正確的道路上來。這正是互聯網的特質,用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來求變、自我革命,也更能發揮創新的力量。三是重塑結構。信息革命、全球化、互聯網業已打破了原有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地緣結構、文化結構。權力、議事規則、話語權不斷在發生變化。「互聯網+」社會治理、虛擬社會治理會是很大的不同。四是尊重人性。人性的光輝是推動科技進步、經濟增長、社會進步、文化繁榮的最根本的力量,互聯網的力量之強大最根本地也來源於對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對人體驗的敬畏、對人的創造性發揮的重視。五是開放生態。關於「互聯網+」,生態是非常重要的特徵,而生態的本身就是開放的。我們推進「互聯網+」,其中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要把過去制約創新的環節化解掉,把孤島式創新連接起來,讓研發由人性決定的市場驅動,讓創業者有機會實現價值。六是連接一切。連接是有層次的,可連接性是有差異的,連接的價值是相差很大的,但是連接一切是「互聯網+」的目標。

二、「互聯網+」給帶來的發展機遇

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業務和新生態的發展,各行各業正在以互聯網為平台進行融合創新,進入到了「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

(一)將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與融合創新

互聯網正在重塑傳統產業,推動信息通信技術與傳統產業的全面融合。在廣度上,「互聯網+」正在以信息通信業為基點全面應用到了第三產業,形成了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交通、互聯網教育等新業態,並正在向第一和第二產業滲透,如工業互聯網正在從消費品工業向裝備製造和能源、新材料等工業領域滲透,將全面推動傳統工業生產方式的轉變;農業互聯網也在從電子商務等網路銷售環節向生產領域滲透,將為農業帶來新的機遇,提供廣闊發展空間。在深度上,「互聯網+」正在從信息傳輸逐漸滲透到銷售、運營和製造等多個產業鏈環節,並將互聯網進一步延伸,通過物聯網把感測器、控制器、機器和人連接在一起,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的全面連接,促進產業鏈的開放融合,將工業時代的規模生產轉向滿足個性化長尾需求的新型生產模式。

(二)將促進產業生態共贏與創業創新

創新是互聯網發展的生命線,譬如「快速迭代式」的創新模式,迅速滿足用戶需求、解決用戶痛點,同時通過開放介面和開放平台,推動了「生態協同式」的產業創新,帶來了新產品、新模式與新生態,促進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阿里巴巴、百度、小米等一批平台型的互聯網企業已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生態系統,基於這些平台又創造出了新業態,如O2O(線上與線下結合)、移動支付、可穿戴設備等。各平台將用戶資源和技術資源開放給合作夥伴,通過大數據分析和個性化營銷,降低了中小微企業與創業者進入市場的門檻,提高了創業成功率,形成了互利共生的生態系統。

(三)將促使公共資源配置整合與優化

「互聯網+」通過打破信息不對稱、減少中間環節,提升勞動生產率,從而提升資源使用效率。通過「互聯網+」的發展,將公共服務輻射到更多有需求的群體中去,提供跨區域的創新服務,為實現教育和醫療等公共稀缺資源均等化提供全新平台。如互聯網教育打破了國內地域限制,並連接了全球的優質教育資源,為三、四線城市及偏遠農村的學生提供了新的選擇。另外,「互聯網+醫療」的模式為民眾就醫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解決方案。同時,「互聯網+公共服務」的模式可以提升政府服務能力,提高效率,便利民眾,提升了公共服務效率和水平。

(四)將推動共享經濟成長與發展

共享經濟的核心是提倡互利共享,高效對接供需資源,提升閑置資源利用率,提供節能環保與資源再利用的創新模式。當前,以商務專車、拼車、房屋互換、二手交易、家政服務為代表的共享經濟模式正在快速發展,例如商務專車服務正在探索通過「汽車共享」優化利用社會閑置資源、提升服務品質、緩解城市交通擁堵,解決市民出行難的問題。同時,通過供需雙方的高效對接,提高了閑置資源利用率、減少空駛率,在提高勞動生產率、推動城市節能環保上做出了貢獻。未來將形成汽車共享、計程車、公共交通等多元融合的移動交通解決方案,大大便利了民眾出行,並提供了大量就業和創業機會。據測算,2014年信息消費規模達到2.8萬億元,同比增長18%,對GDP貢獻約0.8個百分點。

三、「互聯網+」在發展面臨的挑戰

互聯網進入不過二十年,卻已經日益介入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呈現出高速發展的勢頭,為經濟社會創新發展提供了新的平台。為了確保「互聯網+」的持續創新發展與廣泛滲透,需要關注「互聯網+」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融入「互聯網+」的積極心態尚未確立

首先,相當一部分企業和個人缺乏對「互聯網+」的正確認知,主要表現為:一是對「互聯網+」認識不足,缺乏在現實中主動運用「互聯網+」的理念和模式;二是視「互聯網+」為洪水猛獸,擔心「互聯網+」成為自身商業模式和生活方式的顛覆性力量;三是「互聯網+」在不同產業中的認知程度存在很大差異,「互聯網+」模式在商業零售、金融、交通等服務行業有較高的認知度,在工業製造業中也得到部分認同,在傳統農業、部分傳統製造業中認知度則普遍較低。

其次,由於缺乏對「互聯網+」的正確認知,融入互聯網的積極心態尚未在全社會得以確立,主要表現為:一是一些企業對「互聯網+」存在懷疑心態,擔心對其現有商業模式造成衝擊和顛覆;二是一些企業對「互聯網+」抱有觀望心態,不相信「互聯網+」所具有的巨大力量和積極作用;三是一些企業雖然有意願利用「互聯網+」提升效率、促進原有商業模式的革新,但由於自身惰性、歷史慣性等原因而不願主動做出改變,不想承擔革新原有商業模式帶來的成本,不願放棄固有的企業經營方式和既得利益。

(二)實施「互聯網+」的基礎設施條件尚不完善

「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包括三個層面:網路基礎設施、數據基礎設施和標準介面的基礎設施。首先,在網路基礎設施上,還需要加快實施「寬頻」戰略並加強寬頻移動通信網路的建設,確保在網路基礎設施上能夠趕超其他互聯網發達國家。其次,公共數據的開放成為數據基礎設施的基石,相互連接和數據共通的重要渠道,因此,需要打破各領域的信息孤島,開放公共數據資源,推動全社會對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最後,新興行業生產服務標準的滯后和相關介面不統一是「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屏障,在跨界融合中已遇到了諸多因介面不統一而導致的重複開發和效率低下的後果。

(三)運用現有「互聯網+」平台的潛力尚需挖掘

當前很多企業還沒有對現有的互聯網平台進行充分的應用,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對信息化需求非常高,但同時信息化成本也是一項沉重的負擔。因此,如何更好的利用低成本、高效率的互聯網平台提升中小微企業競爭力變得尤為重要。第一,互聯網的入口為企業提供了觸及數億級用戶的平台。互聯網的網路規模效應將海量的用戶集中到了一起,為企業、公共服務、創業者提供了重要的入口,也成為企業產品和服務觸及海量用戶的核心突破口。但是,目前各行業對於通過互聯網觸及用戶還應用不足;第二,互聯網金融通過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供需雙方高效對接並逐步建立徵信體系,可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第三,大數據、雲計算可為企業數據存儲與精準推送提供良好的技術手段和平台;各類社交網路、新媒體平台為企業社會化營銷提供了新渠道和全新的用戶體驗;但是,仍然面臨挖掘不夠的問題;第四,互聯網平台可為企業管理提供良好的應用,能夠簡化政府機關、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的管理流程,大幅提升組織間協同運作的效率,但目前在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對其利用程度依然不高。

電子政務理事會秘書處

《電子政務年鑒》編輯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太平街6號富力摩根中心E316

郵編:100050

聯繫人:於麗麗

郵箱:[email protected]

覺得不錯請分享點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