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知乎 | 中國環保力度過大了?

環保力度是否過大了?

先說結論,力度還不夠大。

這個問題,放在以前,我感覺是不會出現的。而恰恰相反,出現一些「為什麼不加大環保力度?」、「我們村那XX廠污染怎麼就沒人管?」之類的問題才是正常的。

那為什麼這個問題會出現呢。我認為是最近環保督查把環保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導致的。具體兩個方面。

一是現在的環保力度,這是一個很正常的力度,之所以看起來可能不正常,那也是因為以前的力度很不正常而已。一句話,不適應,以前環保都靠忽悠,環保欠債太多。

二是突然加大力度,新的機制(比如環保督查)帶來了一些體質內部的不適應(因為大家都沒搞過,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有些地方就整偏了),從而產生了一些負面的影響(抓不住主要矛盾,一刀切,部分企業停產,一些工人失業)。還是不適應。新事物嘛,難免會有瑕疵,但是相信以後會改良的。

我想主要從兩個方面論證下我的觀點:一是環保其實幫很多部門背鍋了,在幫他們還債;二是環保加大力度以後產生的一些負面影響。這些影響都是怎麼產生的,以後可以預測,都會消失。

一、環保幫其他部門背鍋。

環保這個概念,其實分為大環保和小環保。也就是廣義的環保和狹義的環保。

狹義的環保,水、大氣、固體廢物、物理污染、土壤的污染防治,以及衍生的一些東西。

環保這個專業,和幾乎所有專業都有關係,和大部分專業都可以產生衍生學科。

我們現在暴露出來的很多環保問題。其實不是環保部門主管的。不是他們的鍋。

比如說,有個地方建設了高壓電線和變電站(電磁輻射污染,不過其實是不存在的)、有垃圾焚燒廠、風景區里建設賓館,和環保有沒有關係,肯定有。起碼你要先過環評是吧,環評要管這個。但是這個事情,最該負責的是城市規劃部門和國土部門等。

城市垃圾隨意堆放、雜訊擾民、建築工地揚塵、下水道污水溢出、路邊燒烤油煙、機動車尾氣,這些的第一責任單位應該是城管局、市容局、水務局和交通局。

化肥過度施用導致水體氨氮超標總磷超標、網箱養魚導致湖泊富營養化,這些該找水務和農業部門。

國家產業政策淘汰的XX噸鍋爐產生大氣污染、XX企業生產工藝落後造成污染物排放,這些是發改、經信這些部門的事情。

甚至我打個比方,512地震以後,為了災后重建,大量的小水泥廠、磚廠,未批先建。現在開始嚷嚷環保污染,這能使環保的鍋嗎。最起碼第一口鍋不是環保的。

然而。很多老百姓分不清楚大環保和小環保都誰誰是第一責任部門。這次環保督查,查出很多這些問題來,都怪環保管太寬。這不合適。這些都是其他部門本該做好的事情,是他們的力度太小了。

然而我們從污染總量的角度來看,這些大環保的問題其實不是環保最重要的問題。為什麼大部分暴露出來的是這些問題呢,我後面要講到。

二、環保加大力度以後產生的一些負面影響。這些影響產生原因是什麼,以後可以預測,都會消失。

昨天回答了一個問題,叫如何看待成都地區查環保。我在裡面提出了觀點是:

總的來說,我認為環保督查首先出發點是好的,這點毋庸置疑。

然後,由於是新事物,由於各級官員在處理過程中,對其認識不夠,自身水平有限,體制問題,新事物自身的機制不夠完善,等種種原因。包括現在的工業(延伸到一些作坊、洗車場、養殖場什麼的亂七八糟的)行業的環保現狀欠債太多。導致了環保督查在執行中走向了一些誤區,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

最後,我認為長遠來看,在經歷一個短暫的陣痛期以後,環保督查這個長效機制,會讓的環境更美好,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支撐,並且督查本身帶來的負面作用會降低到接近於零的狀態。

如何看待成都地區「查環保」?

鏈接如下:

下面是複製的這個答案:

(一)、執行者(或者說制度本身)短期內帶來的不利影響

環保督查這個新事物,和以往的環保相關的政策來比較,我認為有2個最主要的特點。一個是政府部門的全面參與;一個是前所未有的執行力度。這本來是好的,但是帶來了一些負面的東西。

1、政府部門的全面參與

首先,政府部門的全面參與是好事,體現了督查的重要性,保障了督查的力度,很多事情環保一家是搞不定的。

由於政府部門的全面參與,去一個市州,往往是某省級領導帶隊,各個相關部門(發改啊國土啊什麼的)來一個處級幹部參與,環保廳去一個起碼處級的領導,然後帶幾個廳里的小兵,環保下屬系統再抽調一些小兵湊數(某市局某下屬單位等)。

我們先來看,我們的督查隊伍,真正能算環保專家的有幾個人。這裡我們不說懂不懂環保,這個標準太飄忽,而是用專家這個定義。首先,省領導和其他廳局的是肯定不行的。然後,是環保廳的工作人員,幹了多年工作肯定也是內行了,政策層面把握能力也很強,但是大部分人有些領域技術上的東西還是比較難判斷的。下面市縣抽調的小兵呢,大部分水平肯定不如他們。

這導致了什麼問題呢,抓不住問題關鍵。或者說過多的抓住了一些皮毛的東西。比如說,我看過今年一期的某市環保督查簡報,找到3個問題,其中一個,讓我印象很深,是一個綠化帶旁邊有一些棄土沒有及時運走,簡報上還專門配了照片,說某地這個問題很嚴重,會產生揚塵。一個立方的棄土,是不是個問題?嚴格說算吧。但是他對全市的揚塵能貢獻到十萬分之一嗎?他值得算全市環保督查的三個問題之一嗎。有點荒唐了。

另外一個例子。現在環保督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最典型的是停產,你來了,我本來污染的不規範的,我停產嘛。你看不到污染,咋辦?你走了我再生產,你能咋辦?然後還有比如在線監測作假啊(這個現在少了畢竟玩多了大家都有經驗了),高硫煤換優質煤啊(甚至可以使二氧化硫不處理就達標,這種就很隱蔽了),降低生產負荷啊,等等不計其數。我可以負責任的說2點,1是我們的督查隊伍,一部分這種問題是看不出來的;2是這些問題其實是可以檢查出來的。

我在這裡不是怪我們的隊伍專業技術不強,你能怪其他廳局的領導不懂環保嗎?你能怪環保系統的搞行政的公務員看不出來企業在自己的專業里的一些弄虛作假嗎?由於每個行業的工藝各種各樣,環保涉及的知識面太寬,環保可以與幾乎所有專業產生關係,很多大專家也不見得能搞懂他不熟悉的領域。

然而,我們環保問題,從一個總量的角度來看,總量可以理解成總的污染物排放比例,最厲害的還是工業企業(生活污染相對很規範了),特別是偷排、違規生產、工藝落後的工業企業。這些企業在督查的時候基本都停產了,然而我們的隊伍又不能把毛病全部找到(因為沒有證據)。所以被迫找一些農民養的豬啊、建築工地啊、老王家一天產20塊豆腐的家庭作坊啊、菜市場殺豬的啊。這些作為了環保督查的受害者,導致部分涉及到的老百姓怨聲載道。

我不是說這些環保就合格了。但是一個佔地20畝的黑心工業企業(算小了的吧)產生的污染,絕對比你全城的建築工地和豆腐作坊強吧?這裡還只談污染量。說道污染物種類的區別,就更嚇人了。二噁英、二甲苯什麼的的污染能和揚塵啊做早點的廢水啊比嗎?

2、前所未有的力度

力度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對污染企業,這個沒毛病。好事。

二是體現在體制內。這個本身沒毛病,實際呢,毛病大了。

不要以為環保督查只有社會上一部分人有意見,環保系統內部,很多人也是有意見的。

前段時間某縣有個環保工作人員,由於督查,加班太多,猝死。

加班成了常態。大家超負荷工作。不過這個目前為止,並沒有帶來很多延伸的社會問題。

我要說的是另外一個現象。現在有句話叫:環保督查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什麼意思呢,出了問題,是要追責的。比如說,這個地方有個皮革廠,檢查到有暗管往河裡偷排,我估計環保局長和分管縣長日子會不好過。比如說,這個企業,對周圍環境產生巨大隱患,當初誰批的環評?有可能是要抓出來追責的。

有個說法,環保督查到過的地方,都有官員被免職或者其他比較嚴重的處分。而且這些官員,往往是一把手。

那麼問題來了,現在很多縣長啊縣委書記啊環保局長啊,在環保督查達到之前,會責令相關重點污染行業全部關閉!請注意,是關閉,不是停產!關閉的意思,你這廠就沒了。當然,最次都是停產或者整改或者停產整改,我都不說整改的投入了,單說停產,很多企業也是承受不了的,有些行業有生產周期的,一年就那幾個月賺錢,大賺,其他時候虧錢或者保本,關鍵時候來2個月,等於宣布他們的死亡。就算沒有周期的行業,小企業也是承受不了按月計算的停產的。

為什麼停產整改呢?縣長為了環境?憂國憂民?並不完全是,大多是為了帽子。

還是拿皮革廠打比方,縣長不懂環保,但是他知道當地皮革廠多,而皮革廠又是當地典型重點污染行業,一句話,來了肯定要重點查的。那我為了保住我的帽子,你們全部關了嘛。不就結了。

不關?先縣環保來檢查,你過得了關嗎,有的企業說,我們有環評,水、大氣、固體廢物的污染治理設施也有。而且污染物全都能達標排放,而且我也不作假,我們工藝也先進,我們全程清潔生產(其實這種良心企業是不多的)。縣長有時間去研究你的環保治理水平嗎?縣環保局敢為企業說話嗎?縣長一句話:出了事你負責?誰敢!

而且我環保督查來了,萬一發現你花壇外面有點棄土,說你有環保問題,影響到我帽子,那不是不好嗎?萬一督查組來了,看到你們廠看大門的在做飯冒了點煙子說對當地PM2.5產生貢獻了,那不好嘛。

還是關了穩當!

好,你不關,我環保也治不了你,你都達標排放了。那我明天稅務來,後天消防來,你總有點問題吧。罰款都罰死你,一人停你兩天,合理合規有理有據,和關也差不多了。反正我小兄弟多,國土、經信、質檢、工商等等等等輪著來。都找不出來你問題,那不可能,在不存在這麼牛逼的企業。

有人說,那當地GDP不就沒了嗎?稅收不就沒了嗎?縣委書記說GDP算什麼,能讓我直接下課嗎?我先保住帽子再說。

不能一概而論啊。但是這個情況肯定是存在的。

這當地典型污染行業是皮革廠,要是只有屠宰場、養豬場,甚至豆腐作坊。對不起,那一樣。

(二)大量的環保欠債導致的影響

這個相對很好理解了。

環保的各種標準,雖然說一直在提高,但是標準一直是有的。環保以前屬於鬧得厲害。實際呢,對企業的震懾力,相對稅務、工商這些部門,是很差的。

所以說,最近有的環保局對企業開出幾十萬的罰單啊,什麼的,都能上新聞,都能在朋友圈看到轉發。其實呢,這些制度,一直都是有的。

鄧小平說了,以經濟建設為核心。是發展家,經濟,還是第一位的。其實很多環保問題,國家是看到的,或者說是預測到了的。但是,國家考慮的是綜合國力,一切是有取捨的,你總不能把家園建設得跟5A級風景區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然而由於綜合國力不濟,被某強國殖民了吧?

而且政策是自上而下的,很多縣,有一些支柱產業,污染很嚴重。因為規模小,生產工藝落後,本來污染物產生就多,然後呢上了污染處理設施的話,我成本就會增加,我就會虧本。怎麼辦呢,要麼敷衍了事,要麼偷排。縣裡為了GDP為了稅收,為了官員政績,為了就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常態。

這裡我順便科普下偷排有多可怕。我個人認為,我們國家解決環保問題最大的難處,就是對付小企業的偷排。我們算一筆賬。假設你一天產生500的污染物,污染治理設施的去除率是95%,剩下5%呢,就達到國家的排放標準了。我們的環境統計數據就用這個算的。我們的所有規劃、政策都按這個算的。有些企業降低污染治理設施功率,處理設施運行時間不給夠,處理一些悄悄排放一些,藥劑少加一些等等手段,你最終排往環境的污染可能會從5%變到10%、20%。這都沒什麼。但是如果你偷排。就是100%。100%對5%,污染物增加20倍。20倍什麼概念,什麼統計數據都沒用了,國家什麼減排規劃都失效了。關鍵是國家還不知道。有很多污染物實際處理效率還不止95%。也就不止20倍。如果是97.5%,就是40倍!然而,晚上我偷排,你是沒有辦法監管的。就每個縣環保局那幾個人,晚上還能去盯著全縣幾百上千上萬個污染物排放源???

扯遠了,說回來。所以說,我們的環保欠債是很多的。很多企業覺得環保忽悠忽悠就行了,這個觀念根深蒂固了。突然有這麼一天。忽悠不動了。自己沒有準備。沒有意識。要達到標準。怎麼辦?有的要改造污染治理設施,有的要重建設施。有的,要改變生產工藝,不然現有的垃圾工藝產生的污染物全部處理的話,產品的成本會高於出廠價。

小企業,無法承擔這筆費用的,實在太多了。很多老闆在投資一個企業的時候,就根本沒有計算環保的投資和運行費用,如果要投入,就算加上環保運行費用產品仍然有利潤,由於一次性環保投資和流動資金多了運行費用這一塊,資金鏈也很可能會斷裂。

所以,造成了環保督查關掉那麼多企業。部分企業應該是死了。有些工人失業了。導致社會上一些言論產生了,環保督查不要人生活了。怎麼說呢,這難道不是應該的嗎。早幹嘛去了。

(三)長遠來看。環保督查絕對是好事。而且副作用會無限接近為零。

這個觀點,我有點不負責任了。畢竟我沒有能100%判斷對這件事情的能力。但是我個人感覺應該是這樣。

首先我們看環保督查帶來的正面效應,現在就能看到的正面效應。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有2點。

1是環保的地位徹底提高了。我們常說,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吧。以前環保就是典型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環保系統可不想這樣,誰不想牛逼啊是不。但是這不條件不允許嘛。現在好了,地位徹底提高了。我相信根本的權利得到保障以後,我們的環保隊伍以後會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2是企業老闆們的意識。前面講了,以前都是忽悠。現在就我接觸的老闆們來看,他們是深刻意識到了,環保是必須搞好的。當然有些人意識到了也沒什麼用了,他的企業是不可能活下去了。以後要開廠的老闆,應該起碼的環保意識是有的了。

OK,大環境有了。那麼說現在帶來的一些弊端。

有的人說屠宰場都關了,沒人賣肉了,以後會不會沒肉吃了。沒地方上班了,以後會不會失業了。很明顯,這不可能。

環保督查只是帶來一個短暫的陣痛。首先,我們要相信我們國家,這麼大的政策,出來之前,都是嚴謹論證的。

我個人不負責任的推測,國家這政策也是因為現階段反正GDP無法保證高速發展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一直是一個互相平衡取捨的問題。現階段,國家時機的偏向了環保而已。

其實有一個政策和目前環保督查帶來的效果很相似,那叫產業政策。產業政策那麼多年,關了的企業千千萬萬。環保是欠債太多,一次暴露出來了,引起的反響就大了一些。

什麼叫產業政策,比如年產幾萬噸的某類化工廠,XX年之前或者XX五之前,必須關閉。X噸的燃煤鍋爐,XX年之前,必須淘汰。生產XXX的XXX工藝,XX年之前必須淘汰。不是說他們不能用,在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了,你就必須淘汰。那什麼時候算這個階段,國家說了算。國家會評估整個行業的發展,在一個什麼階段,不需要你這麼多的落後產能了,這麼多的小作坊了,即使你們關掉了,也不影響社會物質的供給了,那麼OK,你們去死吧。

其作用呢,生產資料更加集中了,大型的企業,能負擔更先進的生產工藝,能更負責的搞污染治理,有更全面的清潔生產,更完善的安全保障。生產資料能夠被更高效的利用。這是行業的發展。是社會的進步。

環保和產業政策一樣。走到這個階段了而已。很多污染嚴重的企業都是小規模的企業。國家認為我環保逗硬了,你們都去死了,不會影響社會的物質供給。而長遠來看,供大於求的行業不論,缺失的產能會立馬產生符合環保要求的大型企業來補充,我們國家現在大量的社會資金在,你們怕什麼,一個個互聯網概念XXX項目都有那麼多資金去跟風。

從小企業失業的工人,會可以在一個更好的工作環境中工作。說真的,很多環保不達標的小企業,在裡面工作是會大大降低壽命的。而很多污染,屬於勞動防護的範疇,環保都管不了。比如雜訊,環保只管廠界雜訊,旁邊的居民不影響到,工人誰管呢。這兩年才提到的VOC,以前也不管吧,你吸入了多少有機有害氣體,誰管你呢。

最後說到我們前面提到的環保督查的體制問題,比如督查人員不夠專業,地方領導害怕背鍋亂來這些因素,新事物嘛,我們要包容的看,而且這些問題很明顯很好解決,以後督查肯定會更加專業。更加專業了,地方官員們也就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亂來了。

所以,無論對勞動者、環境中的每一個居民,環保體制內的從業者,環保督查都是好事,對消費者來說也不會有任何影響,你們購買的產品只會更好。一切的弊端,權當是為了我們大家,我們祖國的未來更加美好,一個短暫的陣痛罷了。

綜上,我認為力度是不大的,只不過由於步子稍微邁的有點大了,以前的環保欠債太多,以前的監管實在太水,導致老百姓的不適應。

而且,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難道是錯誤嗎。以前天天噴環境污染的人們,環保真的逗硬了,又站出來說三道四真的好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