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什麼兒童都喜歡聽童話故事?

為什麼孩子都喜歡聽童話故事?根據皮亞傑的研究結果指出,直到青春期來臨前,兒童會一直相信萬物有靈,相信太陽、石頭和河流里都住著很像人的精靈,所以它們也像人一樣會動,而且有感覺。而童話進行的方式,與孩童思考和體驗世界的方式相符。舉例來說,當孩童回想起許多故事裡的主角,都因為勇敢結交乍看不討喜的人物,而在人生中獲得成功,他會相信同樣的魔法也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神話和童話回答著那些永恆的疑問,諸如: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我要怎麼在世界上過活?我要如何真正成為自己?神話給予的答案很確切,而童話給予的答案則是暗示性的;童話傳達的訊息中可能暗示了解決方法,但從不直接挑明。童話讓孩童自己在幻想中決定,那些故事所揭露,關於人生和人類本性的內容,是否要套用在自己身上,又該如何運用。

童話進行的方式,與孩童思考和體驗世界的方式相符,這解釋了為什麼童話對孩童來說如此具有說服力。童話故事能夠帶給孩童的撫慰,遠勝於任何試圖用成人的說理和觀點能帶來的安慰。孩童信任童話告訴他的,因為童話的世界觀和他的一致。

不論在什麼年紀,只有那些符合我們思考過程背後原則的故事,才能說服我們。我們成人已經懂得,理解世界的參考架構不只一種,要我們使用不是自己的參考架構來思考並非不可能,實際要做到還是很困難。如果成人尚且如此,兒童就更不必說了。他們的思維是泛靈論的。

兒童的泛靈論

和許多史前及已有文字的古代民族一樣,孩童相信萬物有靈,他認為他和無生命世界之間的關係,與他和有生命的人類世界之間的關係沒什麼不同:他親暱地撫觸所有討他喜歡的漂亮東西,一如他撫觸自己的母親,他也會大力搥打當著他的面重重關上的門板。在此應補充說明,他會這麼做,因為他相信漂亮東西跟他自己一樣喜歡受到撫觸,而他懲罰門板,是因為他認為門一定是居心叵測、故意重重關上的。

如皮亞傑指出,兒童會一直相信萬物有靈,直到青春期來臨。孩童的父母和師長會告訴他,東西既不會動,也沒有感覺,儘管孩童可能會為了取悅大人,或避免受到嘲笑而假裝相信這種說法,但他在心裡自有想法。孩童受制於其他人的理性教誨,只能將他的真知埋在靈魂深處,與理性完全隔絕開來,但這樣的真知,卻可以藉由童話傳遞的訊息來形塑和引導。

根據皮亞傑的研究結果,對八歲孩童來說,太陽是活的,因為太陽會發光(或者還可以加上,它這麼做是因為它想)。對抱持泛靈觀的孩童來說,石頭是活的,因為它會動,比如它可以滾下山坡。甚至十二歲半的孩子,也深信河流是活的,而且有自己的意志,因為河水不斷流動。孩童相信太陽、石頭和河流里都住著很像人的精靈,所以它們也像人一樣會動,而且有感覺。

對孩童來說,沒有明確的界線可以區分無生命的物體和有生命的活物,而且只要是活物,它們的生命都和人類很相像。如果我們不理解岩石、樹木和動物要告訴我們的事,是因為我們對它們的感應不夠靈敏。對於試圖理解世界的孩童而言,期待那些讓他好奇的物體提供答案,似乎也很合理。由於孩童的思考以自我為中心,他會期待動物說起他覺得有意義的事物,正如童話故事裡的動物所做,也象是孩童自己對養的動物或動物玩偶說話。孩童堅信動物理解他、而且能夠感同身受,只是動物不會公開表現出來。

既然動物在世界各地自在遊走,那麼童話里的動物,能夠在主角前往遙遠地點探尋時提供指引,也就再自然不過了。只要會動的就都是活的,那麼孩童也會相信風可以說話和載著主角去任何要去的地方,就如同〈太陽之東,月亮之西〉的情節。根據泛靈觀,不僅動物會像人類一樣思考和感覺,連石頭都是活著的,所以被變成石頭,只是表示必須有一段時間保持安靜不動。按照同樣的思維,即使先前沉默無聲的物體開始說話、提供建議,並跟隨主角四處遊歷,也是完全可信的。由於世間萬物都住著某種和所有其他靈相似的靈(換言之,即孩童將自己的靈投射在萬物上而成的靈),因此萬物都具備內在的同一性,於是就像在〈美女與野獸〉和〈青蛙國王〉里,人可以變成其他動物,反之亦然。既然活物和死物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那麼死物自然也有可能變成活物。

當孩童像偉大的哲學家一樣,試圖解答那些最初也是最終的問題:我是誰?我應該怎麼處理人生的問題?我該成為什麼?他對答案的追尋,是以泛靈觀為基礎。但孩童太不確定自己的生命究竟由什麼構成,因此他最先要面對也最重大的問題就是:我是誰?

孩童一開始四處遊走和探索,就會開始思索關於認同的問題。當他瞥見自己的鏡中倒影,他會揣想自己看見的,真的是他自己,或者只是有個和他很像的孩子站在玻璃牆后。他試著探索,想知道另一個孩子是不是真的和他一模一樣。他扮鬼臉、扭來轉去,走幾步遠離鏡子之後又跳回鏡子前面,想確定對方已經走開或留在原地。雖然只是三歲稚童,但他已經面臨最艱難的個人認同問題。

孩童會自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世界是怎麼形成的?誰創造了人類和所有動物?生命的目的是什麼?確實,他不是抽象地去思索這些大哉問,主要是從與自己相關的角度來思索。他擔心的不是每個人的公平正義,而是他自己是否能獲得公正對待。他會揣想,什麼人或東西會讓他陷入困境,又有什麼可以拯救他免於落難。除了父母親之外,還有其他仁善的力量嗎?他的父母親是仁善的力量嗎?他應該如何形塑自己,又為什麼這樣做?他可能已經做錯事了,那他還有希望嗎?為什麼這一切會發生在他身上?對他的未來意謂著什麼?童話故事為這些迫切的問題提供了解答,而其中許多問題,都要等孩童隨著故事情節逐漸開展才會有所認知。

兒童只能以主觀方式體驗世界

從成人觀點以及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童話提供的解答是幻想而非真實。事實上,由於很多成人已經距離兒童的體驗十分遙遠,所以這些解答看在他們眼裡實在太不正確,以至於他們反對讓孩童接收這些有誤信息。然而,孩童通常無法理解符合外在現實的解釋,因為他們缺乏理解這些解釋所需的抽象思維。成人以為提供孩童科學上正確的解答,就足以向他們釐清一切,但這樣的解釋其實讓兒童感到困惑、渺小無力,而且在智識上大受挫敗。孩童內心安全感的來源,絕不是會帶來新的不確定性的事實,而是深信現在的自己理解了從前令他困擾的信念。即使孩童當下接受了成人給的答案,他也會開始懷疑,自己提出的是不是對的問題。如果某個解釋對他來說沒有意義,那想必是要解答另一個未知的問題,而不是他提出的問題。

因此,我們必須記住很重要的一點,只有孩童在既有知識和情感關註上能理解的陳述,對他來說才有說服力。你如果告訴孩子,飄浮在太空中的地球因為重力吸引繞著太陽轉,但是地球卻不會像孩子跌在地上一樣落在太陽上,對此孩子會無比困惑。孩子根據自己的經驗得知,萬物都必須落在某個東西上,或是由某個東西支撐。所以只有根據這個認知作出的解釋,才能讓孩子更進一步了解在太空中的地球。而更重要的,為了在地球上活得踏實,孩子必須相信這個世界是穩固不動的。於是他在神話里找到了更好的解釋,神話告訴他地球被一隻烏龜托在背上,或是由巨人撐托起來。

如果孩子認為父母告訴他的是真的,相信地球是被重力穩住才不會落在太陽上,那麼孩子就只能將重力想象成一條線。這樣一來,父母的解釋還是沒辦法幫助他更加理解地球,或是獲得更多安全感。我們生活的地球(周圍最堅固的東西,所有東西都建立其上),是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繞著一根看不見的中軸旋轉;它同時還繞著太陽轉,甚至正與整個太陽系一起疾速穿越太空,即使如此,生活還是可以穩定安全--要理解這點,需要一定程度的成熟智識。目前為止,我還不曾遇過未滿青春期就能理解這一切運行活動的孩子,儘管我知道很多孩子能夠覆述這個信息。如果以孩子自己對世界的體驗為準,那他們鸚鵡學舌般說出的解釋只是謊言,但是他們卻必須相信是真的,因為成人是這麼告訴他們的。結果就是孩子開始懷疑自己的體驗,因此也懷疑自己,懷疑思考能為自己帶來什麼。

一九七三年秋天,科胡特克彗星再現,引起媒體爭相報導。當時一名出色的自然科教師向幾名資優的二、三年級國小生解釋彗星的原理,所有學童都細心地用紙剪出一個圓,在上面畫出行星繞著太陽運轉的路線,另外還做了一張撕出細縫的橢圓形紙片,夾在剪出的圓上,代表彗星的行進路線。孩子們示範給我看,彗星如何以某個角度朝行星移動,當我開口詢問他們手上拿的是什麼,他們指著橢圓紙片說是彗星。我再問他們,拿在手上的彗星怎麼會也在天上,孩子們全都不知所措。

困惑的他們轉頭望向老師,於是老師很慎重地向他們解釋,他們之前努力設計、當下拿在手上的,只是那些星球和彗星的模型。孩子們表示同意和理解,如果再被問到,也會給出同樣的答案。但他們原本很自豪地望著手中的圓上又有橢圓的模型,現在卻顯得興趣全失。有些孩子將紙揉皺,還有人將模型扔進廢紙簍。紙片還是彗星的時候,他們都打算帶回家展示給父母看,但現在紙片對他們來說已經沒有意義。

當家長試著讓孩子接受科學上正確的解釋,往往輕忽了探索兒童內心如何運作的研究發現。皮亞傑及其他學者對於兒童心智發展的研究極具說服力,他們發現,孩童沒辦法理解兩種重要的抽象概念:一是量的守恆,例如等量的水在狹窄容器里的水位較高,在寬闊容器的水位較低;一是可逆性,例如減法會逆轉加法過程。在理解類似的抽象概念之前,兒童只能以主觀的方式體驗世界。

但是要理解科學解釋,必須具備客觀思考。理論研究和實驗探索都證明,沒有任何學齡前兒童能夠真正掌握這兩種概念,也因此不可能進行抽象思考。在年紀尚幼、大約八或十歲之前,兒童對於自己所體驗到的,只能發展出高度個人化的概念。由於生長在大地上的植物滋養他,一如他的母親以胸脯哺育他,因此在他的思維里,將大地視為母親、女神,或至少是她的居所,也是很自然的。

即使是幼童,也多少知道自己是由父母創造的。所以對他來說,認為所有人類和他們的住處就跟他一樣,都是由和父母差不多的超凡人物,例如某個男神或女神創造的,也是完全合理的。由於父母親會照料孩童,並且在家裡滿足他所有的需求,孩童自然也會相信,有什麼像父母親一樣看顧這個世界,只是更強大、睿智而且可靠。

孩童所體驗到的世界構成,便以父母親的形象和家庭運作的方式為模範。古埃及人的世界觀就和兒童一樣,他們將穹蒼和天空視為具有母親形象的天空女神努特〈Nut〉,她俯身保護大地,將大地和古埃及人都納入她的恬靜懷抱。這樣的觀點,不僅不會阻礙人們日後發展出關於世界更理性的解釋,還能適時適所給予人們需要的安全感。正是這樣的安全感,讓人們能在時機成熟時,發展出真正理性的世界觀。對兒童來說,活在一個周圍只有無垠空間的渺小星球,似乎寂寞冷清得可怕,和他所知人生應該有的樣貌天差地遠。所以古埃及人需要包容一切的母親形象,才能感覺獲得庇護和溫暖。如果成人輕視這樣具有保護性質的意象,斥為不成熟心理的幼稚投射,就會剝奪孩童所需要的某種穩定的安全感和撫慰。

確實,如果長期沉溺於有天空母神庇護一切的認知,可能讓心理發展受到侷限。無論是嬰幼兒的投射,或是對想象的守護神(在孩童入睡后或母親不在時,看顧他的守護天使)的依賴,都不能提供真正的安全感。但孩童若是還不能自己找到充分的安全感,寧可依靠想象和投射,也勝過完全沒有安全感。體驗了這種〈部分源自想象的〉安全感,持續一段夠長的時間之後,孩童就能藉此發展出對人生的信心,這就是達到自信的必備要素。也只有具備自信的孩童,才能進而培養理性能力,學習解決人生問題。孩童最終會認知到,他原本信以為真的天空或大地母神,只是個象徵。

舉例來說,如果孩童在閱讀童話之後,學會相信一開始看似具威脅性的可怕角色,可能神奇地變成他最得力的朋友,他自然會相信,自己遇上的陌生孩子,也能從一名威脅者變成迷人的同伴。相信童話里的真實,讓孩童能夠鼓起勇氣,不會因為對方一開始的陌生樣貌而退縮。當孩童回想起許多故事裡的主角,都因為勇敢結交乍看不討喜的人物,而在人生中獲得成功,他會相信同樣的魔法也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筆者已知有許多案例,特別是進入青青期後半的少年,長年相信魔法,以補償自己在童年時期太早就被迫接受嚴峻的現實,剝奪了他們對魔法的信念。這些青少年的表現,就好像覺得這是彌補人生經驗中嚴重匱乏的最後機會,或者好像如果不曾經歷一段相信魔法的時期,他們就沒辦法面對成年人生中的艱困難關。如今,許多年輕人突然藉由吸毒陷入夢境、拜在某位人生導師門下、相信占星術、練習黑魔法等方式逃避現實,或者以其他方式沉溺於與魔法體驗有關的白日夢,希望藉此改善生活,那都是因為他們在還未成熟之前,就被迫以成人的觀點面對現實世界。他們試圖用這樣的方法逃避現實,追根究柢,問題出在他們的早期成長經驗,無助於他們發展出這樣的信念:人生可以用符合現實的方式去掌控。

*本文摘自《童話的魅力》

《童話的魅力》是心理學方面的經典著作,也是童話研究領域的一部力作。英文版於1976年出版后廣受好評,曾獲美國國家書評獎和美國國家圖書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