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哈佛與MIT的恩恩怨

與波士頓相隔一條查爾斯河的劍橋鎮擁有兩所著名的高等學府──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正如文理學科見長的北大和工科技術領先的清華同處北京的五道口一樣,哈佛和MIT在劍橋也擦出了許多激情四射的火花

44個美國總統中8位(約翰亞當斯、約翰西昆·亞當斯、拉瑟福德·海斯、西奧多·羅斯福、富蘭克林·羅斯福、約翰肯尼迪、小布希和歐巴馬)畢業於哈佛,其擁有美國國家科學院(NAS)、美國國家工程院(NAE)、美國國家醫學院(IOM)三院院士300餘人,其家科學院院士及國家醫學院院士居於全美首位。

MIT則共產生了85位諾貝爾獎得主、6位菲爾茲獎得主以及20位圖靈獎得主,人類歷史上僅有的四位登月宇航員也都全部是MIT校友。正是因為雙方勢均力敵又傲氣十足,才造就了這對互黑不斷的歡喜冤家。

互黑的第一階段:打嘴仗

MIT的校刊曾刊登一幅漫畫,畫中兩校的學生正在進行智力競賽。主持人問MIT選手:「地球的半徑是多少?」MIT 當即回答:「6367km.」主持人轉問哈佛一方:「1+2 等於多少?」哈佛的學生則抓耳撓腮,然後大叫:「為什麼給我們的題目需要運算?這不公平!」

受到如此侮辱,哈佛學生不動聲色地反擊,躺槍的是斯隆商學院——「是的,MIT 的Sloan商學院是最好的,培養了世界最多的商界僱員。在企業里,我們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就專管Sloan 畢業生。」

哈佛某個洗手間牆壁上還塗鴉有這樣一句話:「What does M.I.T. stand for?」下面是煞有介事的自問自答:「Monkeys In Training!」將理工生比作不會思考的猴子接受機械訓練,不得不說語言遊戲還是哈佛玩得老辣。

互黑第二階段:爭名頭

1982年,耶魯與哈佛大學的橄欖球賽在哈佛主場舉行,有3萬多人觀賽。在中場休息剛開始、球員退場、啦啦隊進場之際,突然一聲爆炸,只見球場正中央裂開一個大洞,升起一顆氣球,上面竟寫著代表麻省理工學院的「MIT」三個大字母。

原來,MIT學生深夜潛入哈佛球場埋伏了這個機關,成功在重大賽事里搶走了哈佛與耶魯兩校的風頭。

MIT學生要從學校所在的查爾斯河北前往波士頓,有一座橋是必經之路,這就是始建於1891年的哈佛大橋。MIT人鬧上法庭要求市政府重新命名這座橋。

而哈佛大學據理力爭,稱早在1636年就橫空出世的哈佛對美國教育有卓越貢獻,學校跟前的橋叫「哈佛橋」是當仁不讓的,於是乎,MIT的申訴被悲慘地無視了。

更有趣的是,隨後MIT工程師在此時站出來說他們分析了哈佛橋的結構,認為這個橋不穩固,如此糟糕的設計正好配哈佛之名。市政府不以為意,哈佛也當是MIT嘴硬不肯認輸,誰料到橋建成后的第5年,由於交通量劇增,它真的華麗麗地垮了……現在大家看到的哈佛橋已經是升級過後的2.0版本了。

明信片上的哈佛橋

哈佛橋重建后不再有倒塌危機,MIT 決定想辦法「收復」大橋主權。1958年,一個叫Oliver Smoot的MIT學生叫上幾位同學,在8月的一天登上哈佛大橋來測量大橋的精確長度,而測量的工具——是他自己的身體。Smoot同學橋頭到橋尾躺倒數百次,要看看這座橋到底等於他身長的幾倍,這幫MIT的學生給橋上留下了數百個Smoot的身長記錄,很快這些記號變成了這座橋最受關注的景觀,橋還是那個哈佛橋,但人們經過時心裡想起的永遠是一個MIT學生髮明的全新「度量衡」。

互黑第三階段:MIT Hacks 獨領風騷

秉著娛樂至上的互斗,經過這幾十年的纏鬥,兩校由一開始赤脖紅臉地互黑轉變成MIT工科生單方面調戲哈佛,具體事例如下:

2007年在熱門遊戲《光暈3》發布前夕,幾個MIT的學生半夜偷偷跑進哈佛校園,給John Harvard的雕像掛上了頭盔和機槍,改成了光暈中士官長的形象,並很貼心的地在旁邊附上拆卸說明……

互黑原因

相愛相殺?

據傳MIT對哈佛最大的「仇恨」來源於哈佛一直想吞併MIT的野心,MIT嶄露頭角之初,哈佛有意招安MIT成為哈佛的工程學院,這樣MIT的學生便可以取得燙金的哈佛學位。

當時的小字輩MIT好似遭受凌辱一般,把送來的紅包原封不動就給扔了回去,從此雙方結下了梁子。而真實歷史其實是雙方已經達成了學校合併意見,只是這個決定被個州法院否定了,它認為兩大牛校合併違反《反壟斷法》。

其實,兩校的合作與認可程度很深,英雄相惜!雙方學分互認,課程資源共享,這些互黑的故事,非但沒有損害兩校的榮譽,還被很多學生所崇拜和嚮往,並以能夠為惡作劇貢獻靈感為榮

作者 | 圖文來自網路、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以便處理。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

讀書吧| QQ群:481160039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