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一到,天氣變冷,麵糰發酵變得特別不容易。最近小編收到不少關於烤箱發酵功能相關問題。如何使用烤箱發酵麵糰?烤箱沒有那個「發酵」功能該怎麼辦?發酵需要多長時間,需要發酵到什麼程度?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下「關於發酵那些事」!
關於發酵
在確定酵母有活性並正確使用,糖、鹽和黃油適量的情況下,要盡量保證適合麵糰發酵的環境。
(以下數據適合大部分軟式麵包,而傳統歐式麵包、起酥麵包不需要這樣高的溫度與濕度)
【基礎發酵】
適宜溫度:27度,相對濕度:75%
【二次發酵/最後發酵】
適宜溫度:35-38度,相對濕度:80-85%
發酵技巧
溫度較低時,如何保證麵糰在適宜的溫度下正常發酵呢?
【基礎發酵】
麵糰放在案板/面盆,蓋上保鮮膜。放在溫暖的地方,進行基礎發酵。
【二次發酵/最後發酵】
①放進有「發酵」功能的烤箱,上下火調為0度,在下層放一碗熱水。
②烤箱沒有發酵功能,如烤箱最低溫度不高於40度,也可以將上下火調為30度,在下層放一碗熱水
(烤箱最低溫度為100度,則不適合利用烤箱自身功能發酵)
③利用烤箱/微波爐相對封閉的空間,製造一個適宜的發酵環境:放一碗熱水,但需勤換水。
④找一個密封性好的盒子/柜子/泡沫箱,將擺好麵糰的烤盤放進去,同時放一碗熱水。
(也可以放一個溫度不算很高的熱水袋,蓋上盒蓋進行發酵)
TIPS:熱水並非開水,開水會使得發酵環境濕度過大,對麵糰發酵有影響。如果水涼了,仍未發酵好則需要換了一碗熱水。
發酵程度
基礎發酵、二次發酵需要多長時間?並沒有確切的答案,只能通過麵糰的狀態判斷發酵完成情況。
【基礎發酵】
手指插入麵糰,如果小洞不會回彈,麵糰也不會塌掉,則說明發酵合適;小洞很快回彈,則說明發酵不充分。
(發酵過度的表現:打開保鮮膜時,酸味較重,輕拍麵糰會快速塌掉。)
【二次發酵/最後發酵】
手指輕壓麵糰,手壓處不會立即回彈,並顯得略有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