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微醫第七年:依託互聯網醫院聯合體,如何推動人工智慧戰略升級?

也許你知道前身為挂號網的微醫,知道它成立了烏鎮互聯網醫院,但可能你還不知道,它也正在努力成為人工智慧技術的推進者。

微醫戰略升級的重要一步,就從與學校研究院的合作開始。就在上個月,微醫向馬上滿 120 周年的浙江大學捐贈 1 億元人民幣,支持後者成立的浙大睿醫人工智慧研究中心。

建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對於微醫而言似乎有點不太搭調——從 2010 年的挂號網到 2015 年的互聯網醫院,微醫的形象一直定位於「移動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平台」。但近年來,微醫在醫療健康數據挖掘和智能化應用上展開了探索和嘗試。不論是為用戶提供精準推薦的「尋醫」產品,還是基於影像、心電、皮膚的醫學人工智慧的輔助診斷,都是通過與醫院或名家合作的方式實現的。

此外,微醫一直與高校關係良好,去年依託復旦大學醫學院全科醫學系主任祝墡珠團隊建立了微醫全科學院。因此,這一次通過合作與浙大建立聯繫,資助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的建立,其實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在 CEO 廖傑遠的想法中,這將成為微醫 3.0 戰略升級的敲門磚。

很多人知道廖傑遠都是因為挂號網,因為微醫。而甚少人知道的是,他在 20 年前其實是人工智慧語音領域的先行者,因而他帶領微醫走上人工智慧之路,也算得上是「殊途同歸」。

微醫CEO 廖傑遠

廖傑遠大學就讀於自動化控制專業,畢業後分配到了林業研究所,但他並不安於現狀,更希望能讓更多的人用上他設計的產品與服務。他開始嘗試研究將計算機上的文字轉換成聲音——這也就是語音合成軟體的雛形,當時的他還不到 25 歲。

在 1998 年,廖傑遠就成為了「國家 863 計劃」項目天音軟體公司的總經理。第一次創業的他帶領研發了第一套能聽會說的「話王」,一款非常早期的語音識別兼語音合成設備,當時在賣了六萬套,隔年廖又帶領團隊推出了第一台智能語音電腦「天音 I 代」。廖傑遠作為早期創始人成立的矽谷天音,也成為了科大訊飛的雛形。

離開語音行業后,廖傑遠還是想做能改變現狀、改變人們的事情。他的第二次創業瞄準了醫療行業,「在微醫創建之初,只有一個夢想,希望能夠通過技術和創新提升的醫療體系效率。」廖傑遠這樣告訴雷鋒網。

在 2015 年 9 月,挂號網宣布獲得了國開金融、騰訊、復星醫藥等共同投資的3.94億美元,自此公司也更名為微醫,實現了從挂號平台向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第二次轉變。

2015 年的互聯網醫院概念如火如荼,微醫自然不會錯過。根據廖傑遠的介紹,目前微醫的 19 家互聯網醫院已深度嵌入了大江南北的 1.2 萬家基層醫療機構。截至去年年底,微醫互聯網醫院覆蓋全國29 個省份,與 2400 多家重點醫院的信息系統實現連接,擁有超過 1.5 億實名註冊用戶和 26 萬名重點醫院的專家,「累計服務人次超過 9.1 億,為國人節省了 7200 萬個工作日。」

通過互聯網挂號、在線問診,抑或是通過互聯網醫院將資源下放到基層,讓大專家大醫院從常規問診中解放出來,都是秉承「用互聯網連接人與人,以減少繁瑣就診流程,在家附近就能找到好醫生」的理念。但如何通過技術手段進一步提升就診的效率呢?

廖傑遠將目標放在了人工智慧上。「人工智慧將無數人的智慧凝聚成一個機器的大腦,通過機器的大腦能夠替代繁雜的人工工作,成為每個醫生的助手,讓每個的醫生都成為超級醫生。」

醫學人工智慧已經到了「乾柴點火」的時候。廖傑遠告訴小編,微醫之所以在這個節點上開始進軍人工智慧,於公司而言,主要是有兩大領域獲得了成熟。首先是微醫目前的基礎數據處理能力,包括大數據處理能力及網路數據的交換和傳輸能力已經成熟;而與之匹配的硬體能力,也開始顯現指數級的提升。其次,隨著互聯網醫院的普及,病歷的電子化應用已經日趨成熟,數據的結構化作為人工智慧處理數據的基礎,自然是醫學 AI 普及不可或缺的部分。

從微醫的角度來看,資助浙大成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則是實現技術進步的重要一環:作為合作方,微醫用資金人力贊助的方式推動人工智慧助手的開發和落地;而作為已經打下堅實基礎的互聯網醫院,就成為了睿醫研究中心最佳的應用場景,將技術惠及互聯網醫院覆蓋的當地老百姓。

如此一來,產學研結合的模式閉環就形成了:浙大與微醫構成技術研發體系,微醫的互聯網醫院成為技術落地的土壤,醫院所收集的結構化數據回過頭來又得以反哺研發的訓練需求。

毫無疑問,人工智慧首先可以將把大醫院的大專家從大量重複性的勞動,甚至從大量帶知識和精力的體力性勞動解放出來,提升專家的診療效率。微醫現在能通過互聯網傳輸來自基層的 1.2 萬個醫療機構影像數據,讓專家來做複核。

互聯網醫院聽起來彷彿是在互聯網上運作,而其實相反,包括微醫在內的不少互聯網醫院都是向基層下沉的,而醫學人工智慧的想象空間就可以在基層互聯網醫院中發揮。

廖傑遠笑稱,這和他的個人情結不無關係,他用帶著福建龍岩口音的普通話告訴雷鋒網,「因為小時候在農村長大,我特別知道基層醫療對周邊、對鄉鎮的重要性,不可能到浙一、浙二、邵逸夫(醫院),就像我老媽,生病了一定是在當地,不會到城市醫院裡。所以,基層醫療水平的提升是真正實現健康醫療的保障。」

如果人工智慧得以發展,廖傑遠希望給每個基層醫生都配一個人工智慧的輔助診斷助手,這樣一來,哪怕是社區醫生、鄉鎮衛生院還是基層醫生,都會成為非常優秀的專家。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賈偉平院長曾經表示,「人工智慧在未來可以將 80% 的常見病與治療方案交給機器醫生完成,剩下的 20% 疑難雜症再讓更有經驗的專家做會診「,而廖傑遠也表示,基層才是醫學人工智慧需求最大的地方。

而反過來,基層的治療水平提升之後,也能有效地將病人留在本地,他們也不需要跑到大醫院中就診,無疑也能減輕看病難的問題。

這也回歸到廖傑遠的初心上,也就是通過技術和創新提升的醫療體系效率。「分級診療的核心就是幫老百姓找到合適的醫生,而不是最大的醫生。所謂的合適,第一就是擅長,第二距離不要太遠,第三有時間。並不是只有 301、協和的醫生才是好醫生,我們身邊其實就有一批好的醫生,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微醫想做的,就是想讓你知道,身邊誰是最合適的醫生。」而加入了睿醫助手的基層醫院,將能解放更多的大醫院與大醫生,使之「術業有專攻」。

而對於未來,廖傑遠還有更多的期待,微醫目前正在圍繞每一個用戶,根據所有的數據、電子病歷和健康檔案形成健康畫像,並形成全息數字人像,結合每一次的健康檢查實現自我健康管理,人工智慧也能有效地彌補國內缺失家庭醫生體系的不足。

七年前,廖傑遠抱著用互聯網提升就醫效率的想法成立了挂號網;兩年前,他懷著同樣的想法將互聯網醫院嵌入 1.2 萬家基層醫療機構;而今天,微醫正在經歷第三次戰略升級。「微醫希望成為睿醫眾多的應用場景之一,把浙大睿醫的成果普及到 100 萬基層醫療機構。」人工智慧的戰略升級只是技術進步的結果,而非原因。能夠更好地惠及更多的老百姓,從根本上解決看病問題,才是讓廖傑遠感到最為興奮的。

更多最新科技資訊,請關注【小明評測】微信(xiaomingpccom)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