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江蘇省新政紅利推高創新浪潮

2016年8月,江蘇省政府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創新型江蘇省份建設若干政策措施》(簡稱「40條政策」),給創新創業帶來諸多利好。如今,大半年時間過去了,「40條政策」落實推進情況如何?產生的激勵效果怎樣?創新創業主體還有什麼樣的困難和期盼?本報記者近日就此進行了調查採訪,今起推出系列報道。

讓一家年產值3000萬元的鄉鎮企業,華麗轉身為年產值30多億元的上市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電學院教授樓佩煌邁出「象牙塔」的這一步,產生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141所高校、190萬在校大學生、眾多科研院所……盤點江蘇的科教資源,是一串亮眼的數據。高校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如何將巨大的科教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促成更多像樓佩煌那樣的人才釋放創新創業能量?我江蘇省去年出台的鼓勵科技創新「40條政策」,眼下正乘著和煦春風吹遍江南江北,將「聚力創新」的浪潮愈推愈高。

「除束縛」:

讓人才放開手腳創新

揮鏟培土,工程機械隆隆開動……3月16日,南京工程學院科教創新園正式開工。投資4億多元的園區建成后,年轉化成果將在50項以上。

「江蘇省政府鼓勵科技創新『40條政策』出台後,我校推出多項促進創新跟進措施。」南京工程學院副院長曹雪虹教授介紹,比如在知識產權管理辦法中,將專利轉讓個人收益比例從原先的70%提高到現在的90%,進一步調動了教師轉移轉化成果的積極性。

行得春風有好雨。記者了解到,我江蘇省各地正在積極落實「40條政策」,更大限度地解除人才的「後顧之憂」,使創新創業呈現「千帆競發」的好態勢。

南京大學化學系在校大學部生程宇豪,開發出國內外首創的「自供氧光動力療法」,有望在癌症治療上取代放、化療。在學校支持下,程宇豪正準備將自己的「金點子」轉化為現實產品。軟體學院的畢業生劉靖康,通過創業帶領創客團隊設計出一款360度全景相機,目前已經獲得2億元的融資。記者了解到,南大校內外共5400平方米的大學生創業園,去年已實現孵化項目50個,融資5420萬元。

「在眾創空間里,只要你有創業想法,無論跟你的專業是否相關,我們都提供資金2萬-200萬元不等,不求任何回報。」南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副主任古公亮介紹,學校還有400多個項目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

「8天在線」校園網上超市,是新型校園學生技術型服務平台,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高校雲超市,而八天集團的CEO,正是南京工業大學畢業生顧問。「顧問的成功,受惠於南工大打造的『菁英人才學校』。」南京工業大學學生事務部副部長張濤告訴記者,該校選拔有明確創業意願的學生參加創業培訓,有針對性地開設「創辦你的企業」學員班,大大提升了學生們的創業能力。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創新驅動的本質是人才驅動。『40條政策』通過一系列措施,來促進科技人員投身創新創業,讓他們少一些雜事干擾,多一些時間去做實事,更多地把論文寫在企業、寫到產品、寫到產業上。」 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朱從明表示,目前這些政策正在逐一細化落地,讓人才盡嘗新政帶來的「甜頭」。

「活機制」:

破解成果轉化「斷裂帶」

東南大學現代預應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相繼在南京奧體中心、南京長江四橋等30多項重大工程中應用,解決了大跨徑結構技術難題,節鋼率達20%-30%。同樣由東大開發的「環氧瀝青混凝土材料、設備及鋪裝技術」,在南京長江二橋橋面鋪裝中應用,工程質量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今年初,為策應『40條政策』,我校推出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18條新舉措,設立專門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崗位,逐步建立和完善相應的評聘制度。」東南大學科研院副院長張曉兵介紹,為了消除科技成果轉化中成果方與企業間存在的「斷裂帶」,學校專門成立了科技成果轉化增值工程團隊,由團隊對擬產業化的科技成果進行再加工,不僅助其「風光出嫁」,而且「身價」也倍增,更便於成果轉化雙方無障礙「牽手」。

王慧雅是南京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她的另一個身份是學校科技經紀人,眼下正在為學校一位資深教授的科研成果轉化牽線搭橋。「這項成果是與企業共同開發還是直接轉讓,目前雙方還在商談中。」在南京工程學院,像王慧雅這樣的兼職科技「紅娘」,不止一個。

為促進科技成果走出「象牙塔」,南京工程學院探索嘗試在校內設立科技經紀人,出台了相應的技術轉移活動資助與激勵措施。這學期學校又在全江蘇省範圍聘請50餘名地方科技幹部和企業管理幹部擔任技術轉移顧問,進一步強化了校地、校企之間「轉化紐帶」,產生了可喜效應。

「江蘇作為科教大江蘇省,這幾年在科技項目指標、關鍵性指標方面,大概佔全國高校的十分之一。」江蘇省教育廳機關黨委書記徐子敏表示,「40條政策」對於進一步破解科研與生產「兩張皮」問題大有裨益。譬如,通過擴大高校自主權來增加高校的科技活力,通過科研人員收益上的「獲得感」來激勵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等。

「在各地大力配合下,經過廣泛宣傳培訓,『40條政策』受到了各類創新主體的高度關注。」江蘇省科技廳廳長王秦希望,各地要用足用好政策,讓「含金量高」的政策發揮出實實在在的好效應。

「提建言」:

盼政策更詳儘力度再加大

「總體來看,我江蘇省出台的『40條政策』,給高校和科研人員開展成果轉化提供了寬鬆的政策環境,激發了創新創業的活力。不過對比像湖北等兄弟江蘇省份的相關政策,還可以再細化一些。」南京工業大學科研院副院長張振海建議說,譬如,可在江蘇省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對高校的撥款中,增加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專項,每年由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對各高校服務江蘇經濟社會發展進行考核,並根據考核情況給予相應經費支持;可以試點探索在知識產權申請過程中,實行學校和成果完成人所有權共享機制,讓科技成果更快由「紙」變「錢」,惠及於民。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我江蘇省高校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方面都有一些欠缺待解。如科研評價改革進展緩慢,重大原始創新突破比較稀缺,不少成果社會服務半徑小、效益低。再比如,高校專利成果處置涉及到國有資產管理,成果價值缺乏權威第三方認定,等待過程較長,與專利成果轉化頻率快、周期短的特點不相適應,導致學校及教師對成果應用轉化缺乏足夠動力。

還有專家認為,可明確知識產權轉讓、授權收益中的個人所得稅參照稅法中「特許使用權所得」執行,收取20%稅率(現在是與工資獎金累加計稅,收取45%),橫向科研收入對科研人員的獎酬金提成也建議參照偶然所得稅率執行。這樣做,有助於進一步催化創新者的創業熱情。(吳紅梅 楊頻萍 蔣廷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