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還不會說話,所以父母很多時候都不知道寶寶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其實呢,寶寶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給父母傳遞很多信息。作為寶貝的媽媽爸爸,我們有責任和必要,去弄懂寶寶傳遞的意思。那麼寶寶都用一些什麼小動作,去傳遞開心,難過或者其他情緒的信號呢?來跟星月薈一起解讀寶寶們的微動作吧。
正能量的表現 ,動作一:寶寶咧嘴笑
寶寶一邊笑著,一邊晃著小手。
【解讀】這時候寶寶的心情非常好哦,而且還有點興奮。爸爸媽媽這個時候,可以輕輕地撫摸寶寶的臉頰,親吻寶寶的額頭,同時還要給寶寶一個寵溺的微笑哦。
動作二:寶寶微笑著咬你
咬你難道不應該是生氣嗎?錯!其實是寶寶很開心的表現。
【解讀】寶寶在很開心的時候咬你了,可不是真的生氣煩躁,而是寶寶在表現自己對你的喜愛。爸爸媽媽可以用親親和抱抱來回應寶寶的愛。
動作三:吮手指,吐氣泡
寶寶在自己吮手指,玩自己的嘴、舌頭時,其實就是一個人玩得開心的表現。
【解讀】這個時候,寶寶更想自己玩耍,不希望爸爸媽媽來打擾ta自己的小天地。這個時候,不要去用玩具來吸引寶寶哦,寶寶會覺得你搶了ta的玩具。靜靜陪在旁邊,看著寶寶就行啦
負能量的表現:用頭撞擊物體
寶寶用頭撞牆,地板或者沙發等等。心疼寶寶,但是又不知道寶寶怎麼了。
【解讀】大家肯定都知道,這是寶寶不開心,煩躁的表現。我們在感到煩躁,鬱鬱不平的時候,有一種情況也是通過拍拍腦袋來緩解煩躁。
【提示】爸爸媽媽,可以在寶寶撞擊的地方墊上枕頭或者軟墊,或者用玩具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寶寶四歲之前哦,所以爸爸媽媽們多關心一下寶寶煩躁的原因,找准對策。
動作二:喜歡咬手指
▫寶寶咬自己的指甲,而且沒事的時候就會咬手指。
【解讀】寶寶可能是犯了指甲癖,這是缺鋅的癥狀之一,家長需要引起重視哦。
【提示】指甲癖和嬰兒三個月前的咬指甲不一樣哦。因為吃手是嬰兒認知自己的開始,但是這個動作會在三歲之後逐漸消失。所以指甲癖需要引起父母的注意哦,在寶寶的飲食上多用心,補充寶寶的鋅元素。
動作三:拽自己的頭髮
▫寶寶拽自己的頭髮,而且力度還不小。
【解讀】拽頭髮也是一個十分明顯的不開心的動作。寶寶在用這個動作告訴爸爸媽媽,不開心,十分鬱悶的小情緒。
【提示】這個時候,一定要先讓寶寶穩定情緒,讓ta轉移注意力。然後開始找准原因,寶寶到底是因為什麼不開心,幫助寶寶放鬆狀態,脫離焦慮煩躁又鬱悶的情緒。為了避免寶寶在這種情況下,抓傷自己,需要不定期幫寶寶修剪指甲哦,這也是注意衛生的一個表現。
寶寶還不會說話,爸爸媽媽無法直接了解寶寶的感受。但是,這個原因不能成為我們不去了解寶寶的理由。他們的小動作,正是自己的情緒的表達。爸爸媽媽想要給寶寶需要的關心和安慰,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就一定要去了解寶寶小動作背後的含義哦!星月薈下次會解讀寶寶們的什麼小動作呢?盡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