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學術研究文集摘編(十四)|劉京晶:雄安新區文化發展模式的創新邏輯和實踐路向

一、雄安新區文化發展模式的創新邏輯

從霍華德的田園城市構想到芒福德的人文主義城市哲學,關照人的文化心理、使人成為城市發展的起點和歸宿已經現代城市規劃建設的共識。現代城市的文化體系既包括國內文化的建設發展,也包括對外的國際文化傳播和文化貿易。

目前文化建設主要包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產業體系、文化市場體系和傳播體系。包括國家、省、地市、縣、鄉、村和城市社區在內的六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已經初步建立,全國和地區性的文化產業格局和文化市場逐漸形成,電視台、廣播、報刊、網站等傳播體系基本完善,對外傳播則主要集中在中央層面。各大體系均由職能部門各自垂直管轄,但不同部門之間管轄業務又有所重合交叉。雖然各職能部門均在中宣部的指導下開展工作,但各大體系基本獨立、閉環完成治理行為;各體系平行發展,體系之間未建立有效的互動協調通路。如2015年1月中辦、國辦2號文《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當中明確要求「推動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協調發展」。但是在實踐當中,由於現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文化產業、文化市場體系的制度設計未安排體系之間協調發展的接入口,在實踐當中往往沒有切實有效的抓手,無法形成制度性的協調發展機制。

除了跨部門的文化資源整合之外,城市文化發展還面臨著均衡發展的關鍵問題。目前城鎮化率已達57.35%,但是城鄉文化發展不均衡問題依然不容忽視。雄安新區的建設規劃大約在200-250萬人口。現有100萬人口中有近60%的人口需要在地城鎮化,而新遷入雄安新區的150萬居民與原有居民還存在文化融合問題。此外定位於國家科技新城的雄安新區也需要挖掘和塑造自己的城市文化特質。樹立自己的城市文化品牌。

國家對雄安新區的建設定位為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因此貫徹落實雄安新區的發展理念需要創新文化發展模式。雄安新區的文化發展應以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為核,以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現代傳播體系為支撐,四輪驅動、協調發展。

一核是雄安新區文化治理歷史擔當的生動體現。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加國民的文化認同感和文化素養,提升的文化軟實力是雄安新區文化發展的目標和方向。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文化發展的基石,不僅僅是滿足人民的群眾文化需求,更需要引導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在雄安新區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著重需要解決四個問題:一是高效能地供給公共文化服務;二是營造激發創新活力、充分滿足國際化科技創新人群特色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空間;三是解決當地100萬多居民在地城鎮化進程中的文化融合;四是保護利用好現有的文化遺存。

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是文化發展的動力。雄安新區的文化產業發展趨向於兩個方面:一是發展以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為代表的高科技類文化產業,創新因子和單位產值高,通過技術、模式、內容、平台、渠道創新引領全國乃至全球文化產業的發展;二是發展以戲劇產業為代表的娛樂體驗類文化產業,滿足科技新城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在文化市場體系構建當中將以國際市場為先導,通過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在世界文化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成為文化走出去的標杆。

現代傳播體系是文化發展的橋樑。雄安新區的傳播體系宜以新興媒體為主,通過規模化、專業化的對外傳播成為發出聲音、展現精神、提出主張的旗幟。

「一核四輪」的文化發展模式將圍繞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將核心將四個文化內容體系融會貫通、通過制度安排推動四個體系協調發展,整合資源形成文化發展合力,實現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雄安新區文化發展模式示意圖

二、雄安新區文化發展模式的實踐路向

基於雄安新區的文化發展模式,其實踐邏輯可概括為三個關鍵詞:開放、協調、創新,而這三個關鍵詞將從理念到行為深刻影響雄安新區文化發展的路向。

開放發展,既要充分吸納各類社會主體參與雄安新區的文化建設,完善新區文化發展的自組織功能,又要在「一帶一路」大的戰略背景下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提高文化傳播能力,充分借鑒吸收全世界的文化成果為我所用,以開放的胸懷造就一個千年雄安。

協調發展,既要統籌雄安新區的城鄉、區域文化發展,又要統籌文化發展、改革和治理。需要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體現文化例外的要求;正確處理文化遺存保護和經濟建設的關係。以弘揚發展中華傳統文化為目標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

創新發展,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時代發展要求,加大文化改革力度,全面推動文化內容形式、方法手段、載體渠道、體制機制、政策法規等創新,激發發展動力、增強發展活力、釋放潛力。

一)塑造新的文化發展理念

近20年來,的文化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在文化產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遺產保護、對外文化交流方面都結出了豐碩的成果。但是需要正視雄安新區的文化發展是一項漫長的事業,「功成不必在我」,做好雄安新區文化發展的頂層設計。

將雄安新區的文化發展理念植入城市規劃建設當中,以梳理雄安新區的文化脈絡為前提,圍繞文化遺存進行新區建設,不能將歷史文化作為城市建設的犧牲品。從人的文化心理出發,立足於人在城市空間和城市環境中的經歷和意義,並以此作為城市規劃的根本出發點,而不是人造的文明城市。在國際化過程中更要城市的本土特色,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在全球化環境中建樹地域性的文化品格,實現在全球時代的「高技術」與「高情感」協調。

長期以來,文化領域的政治性過度而專業主義不足成為影響文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在雄安新區的文化發展當中,要堅持政治性與專業性相結合,將政府決策與執行相分離,科學、規範、高效地進行文化建設。因此也需要選用一批具有敢於創新、善於創新的專業化幹部,以高度地歷史責任感保護和傳承雄安當地文脈,將傳統文化融入當代文明、現代社會。

此外還需要警惕「文化GDP」意識,避免將文化作為新的政績工程。因此需要改變現有的文化政策話語體系,更強調與民眾獲得感關係更強的文化社會指標評價。

(二)營造新的文化市場環境

城鎮化、技術創新、建設消費型社會是當前經濟的內生動力。無論以創新抑或消費驅動文化經濟發展,都需要建立公開公平的文化市場環境,提升文化市場活力。雄安新區是文化領域改革絕佳的試驗田。建立競爭性的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市場、探索文化領域PPP模式、為中小企業減負、在體現文化例外要求的前提下建立負面清單制度等等改革舉措,都可以在雄安新區大膽嘗試。

雄安新區現有的產業基礎如服裝加工產業、包裝產業都面臨著轉型升級。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製造業的融合可以顯著提升其產品附加值,從製造型向「智造型」轉型。

(三)確立新的文化治理體系

面對雄安新區新的發展模式,需要確立新的文化治理體系,大部門、扁平化、參與式、法制化將是雄安文化治理體系的重要特徵。

大部門:文化領域的大部門改革呼聲已久,在雄安新區建設中更顯急迫。要革除現有體制機制壁壘,統合文化領域資源,必須推動文化的大部門治理。雄安新區作為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需率先打破體制束縛,實現文化大部門制,將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等文化職能部門進行整合,提高文化治理效率,為四輪協調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扁平化:目前多行政級別的城市體制直接造成了資源配置不均從而導致了發展不均衡的局面。雄安新區作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載地,不能走上大城市無限擴張的老路,成為另一個「大城市病」患者。因此文化治理當中要弱化行政系統的資源配置,以社區為單位實現多中心文化發展。一方面可以節省資源層級分配的損耗,另一方將文化治理下沉到城市社區,深度介入居民日常生活。

參與式:雄安新區的建設是一個龐大的人工系統,而文化發展的自組織功能不容忽視。過去文化領域的改革發展過於中央化,主要以政府意志為導向,因此社會動力不足。從過去三十餘年的改革開放經驗可以看到,成功的改革不是政府的意志而是社會主體成為資深動力。因此雄安新區的文化發展必須重塑政社關係,政府分權給社會,政府權力進一步縮小並受到制約,充分吸納調動各個社會主體參與文化建設,使文化治理自身不斷優化。

法制化:隨著依法治國的不斷深入,文化領域的立法工作不斷深入,《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已經出台,《文化產業促進法》正在制定當中。文化法制的不斷健全將從制度層面有力保障文化的發展。但法律制度需要細節,只有細節完善的法律才能真正實現法律的規範功能,否則也將淪為水中明月可望而不可及。雄安新區的文化治理在制度建設當中應當從細節入手,推動文化法制化建設。

結 論

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不論承載著多麼重要的歷史意義,終究還是人的城市。以人的訴求為出發,通過高品質的城市建設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是城市建設的本質回歸。文化是人的必需品,也是城市的必需品。雄安新區的文化建設水平直接決定了城市的品質;雄安新區的文化發展模式決定了城市文化的發展水平。

雄安新區的最珍貴之處在於提供了文化改革創新實踐的廣闊空間,制度紅利、政策紅利為雄安新區的文化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更為解決文化建設的瓶頸困難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以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紐帶,將文化建設的方方面面統合協調,通過目標統一、資源集聚、舉措得當的的文化路徑在雄安新區建設中先行先試,探索出文化開放創新發展的新模式和新道路,是雄安新區在實現「文化強國」戰略的責任擔當,也是新城建設「智慧」的體現。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