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產業觀察|新零售浪潮下:「快遞+便利店」模式成新風口

摘要:在許多人心中,快遞與零售業的交集大多是收送物品。

在許多人心中,快遞與零售業的交集大多是收送物品。但近日,一家便利店使用郵政線上購物平台「郵樂購」的LOGO引起大家的關注。隨後,圓通開始做「媽媽菁選」生鮮便利店的消息也在微博上傳開。

根據商務部發布的《便利店指數景氣報告》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便利店總體景氣指數為72.2,高出榮枯線22.2。可見,便利店發展趨勢較為樂觀。於是,郵政、順豐、圓通等快遞企業也涉足線下便利店行業分享這塊大蛋糕。

據悉,與零售企業不同,快遞企業大部分是利用自身的物流優勢切入零售業態,那麼快遞企業的加入,能否攪動傳統的零售市場呢?

快遞企業有優勢

馬雲曾說過:未來阿里巴巴將沒有純粹的電子商務,我們將談「新零售」,未來的零售業是線上線下加現代物流的結合。而在新零售浪潮下,便利店正成為資本追捧的新風口。據媒體報道,快遞企業已經開始嘗試採用線上線下加快遞融合的方式拓展便利店業務,試圖通過便利店業務來擴大快遞業務量。

近日,以郵政、順豐、圓通為主的快遞企業開始搶佔便利店市場。從功能上看,快遞企業添加的便利店業務是快遞、電商、便利店的一體化服務。快遞行業想藉助快遞和電商的優勢來帶動便利店的銷售,實現「線上下單、門店提貨」、「門店下單、倉庫配送」等新型零售方式。

有業內人士表示,快遞企業選擇便利店業態作為自己的新模式,是因為線上的發展已經基本飽和,很難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快遞企業把業務往線下發展也是必然的趨勢。而在「新零售」概念提出后。便利店業態模式有開店靈活、規模小、網點分佈全面、貼近消費者等特性,可能會成為快遞行業取得突破的金鑰匙。

快遞物流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在接受《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快遞企業做零售一定要抓住自身有快遞物流這個優勢,在細分市場上和別人去競爭,做出差異化的商品,從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據了解,在國外,「快遞+便利店」是一種成熟的商業模式。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快遞+便利店」市場已有成功的先例,消費者去便利店取包裹時,可能還會在便利店買一些生活用品,這種便利店業態也是快遞多元化的一種方式,將成為快遞走進社區市場的捷徑。

天津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叢屹在接受《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從2015年開始,國家大力倡導「互聯網+」的背景下,部分快遞企業已經嘗試線上線下的互動融合進行轉型創新。而快遞行業增加便利店業務能更好地拓展它的產業鏈,通過零售業的線上線下的模式,再加上物流的優勢,可能更有利於形成新的整合式的發展業態。所以「快遞+便利店」應該是一個比較有效的策略選擇。

對零售企業衝擊不大

目前,便利店行業發展非常可觀。據《2017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連鎖品牌化便利店門店數已接近10萬家,銷售達1300億元。2016年便利店行業增速達13%,市場規模超過了1300億元,開店數量及同店銷售雙雙增長。而快遞企業開展線下便利店業務是否會影響傳統零售行業的問題備受關注。

對此,徐勇認為,快遞企業涉足線下便利店行業對零售企業不會造成影響。快遞企業只是有物流的優勢,而在商業營銷方面並沒有優勢。快遞想發展線下便利業務應該以商業為主結合物流的優勢,而不是利用物流的優勢讓商業去搭配。

其實,「快遞+便利店」的出現,是對快遞網點服務的一個延伸和補充,從單純的收取快遞到社區零售便利服務平台。這樣的模式可以幫助快遞企業降低配送成本;可以減少快遞丟失的幾率,有效地解決快遞攬收不及時、快遞不快、服務不熱情等難題;還可以提供便利零售電商平台,提高消費者購物的便利性。

叢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快遞企業做便利店業務不會影響零售企業。從發展趨勢來看,「互聯網+」使零售、物流這些業態發生著一些本質的變化,快遞行業朝這個方向去發展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快遞企業必須發展便利店業務,快遞企業還可以和零售企業強強聯合形成加盟、連鎖這種聯合的業態,各自發揮優勢,這可能是當前趨勢之下更穩妥的一個發展策略。

發展存風險

如果快遞企業介入便利店行業,他們可能會面臨資金和人才兩大瓶頸。徐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快遞公司發展便利店市場不能鋪得太大,便利店的商品也不能太雜,必須要做專、做精、做優。如果想像京東、天貓、淘寶一樣的話,那快遞行業的便利店業務就沒有自己的競爭力,也很難得到發展。

記者了解到,零售業的經營成本很高,快遞增加便利店業務雖然可以節省人力成本,但需要很高的租金成本和貨物周轉資金。所有光靠收寄快遞的盈利絕對無法維持一個便利店的正常運營。

一位有經驗的超市老闆告訴記者,經營一家便利店的租金成本很高,大約每年30萬。在做便利店之前一定要對供應鏈資源、店鋪位置、顧客的消費習慣、新零售的發展趨勢等進行考察研究。如果在對行業不了解的情況下盲目開店,很可能會血本無歸。

記者梳理中發現,快遞企業涉足零售業其實已經不是新鮮事了。早在2010年,郵政就和美國地平線投資集團簽約「中郵百全連鎖超市」項目,當時郵政是想藉助郵政的優勢在各個網店開設超市,後來因不熟悉超市的經營模式被迫轉讓。隨後,順豐在2011年也開始在快遞網點開設便利店門店,也就是嘿客。但有數據顯示,兩年時間嘿客造成了16億人民幣的損失。

目前,快遞想介入零售行業的案例不少,但大多數快遞行業因沒有好的規劃和經營策略以失敗而告終。有專家分析,若快遞行業想做便利店業務僅靠物流優勢是很難的,必須先讓社區電子商務發展起來,這種「快遞+便利店」模式的優勢才能體現,社區便利店的取快件服務才發揮作用。

叢屹認為,目前來看,快遞行業的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如果快遞企業在線下零售業務上盲目地擴張,極易導致這個快遞企業資金佔壓過大而導致虧損。然而快遞行業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物流的優勢發展線上線下的融合,採取加盟或者連鎖,按這樣的形勢發展可能是快遞接入零售行業比較有利的一種方式。

產經新聞

新增長時代的思想力

Thinking Power in the New Growth Era.

新聞拼盤 品味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訂閱:cien_offical微博:@產經新聞投稿[email protected]

講述,你在產經一線的故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