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古代一種奇葩風俗哭嫁,要哭一個月,嫁而不哭就是沒教養!

「哭嫁」,亦稱「哭出嫁」、「哭嫁囡」、「哭轎」等。是漢、土家、藏、彝、壯、撒拉等民族的傳統婚姻習俗,即新娘出嫁時履行的哭唱儀式活動。

在三峽民間,特別是在巴人(土家族)的生活習俗中,哭嫁無疑是最富特色的一種婚嫁儀式,新娘從出嫁前半個月就開始哭起,一直哭到上轎。哭嫁的風俗與古代的婚姻制度有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

土家族過去有這樣幾種不合理的婚俗廣是「凡姑氏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叫做「接骨種」;二是無論何家女子,只要男方看中,買一串鞭炮到她家門口放了即為定親,女方任何人不得反對。若一個女子被幾個男子同時看上並舉行了行放炮定親儀式,男方有時候甚至打倒婚敵來贏得婚姻,當然也有殃及女方安全的;三是搶親;四是過去的婚姻大都是「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女方對男方及其家庭不了解,對未來生活充滿著擔憂。在這樣的婚姻制度下,女人的婚姻通常不幸,因此哭就成了一種必然。

哭嫁一般從新娘出嫁的前半個月、一個月開始,有的甚至前三個月就已揭開了哭唱的序幕。不過,開始時都是斷斷續續進行的。可以自由地哭。親族鄉鄰前來送禮看望,誰來就哭誰,作道謝之禮節。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轎時,哭嫁達到高潮。這段時間的哭唱必須按著傳統禮儀進行,不能亂哭。誰不會哭,就會被別人嘲笑甚至歧視。總的來看,哭唱的內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頭」、「哭祖宗」、「哭上轎」等。

哭嫁的過程先是待嫁姑娘獨自哭,婚期前一夜,姑娘的相好女友和三親六戚姊妹集聚一堂,圍坐一屋,輪番哭述。哭述的內容逐漸衍化成有一定調式和韻律的曲子,成了「哭嫁歌」。而且,土家人還把能否唱哭嫁歌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誌。新娘不僅要對家中的每位親人唱一首,就是遇上陌生人也要唱,每做一件事也要唱。

哭嫁歌的內容一般都是訴說父母養育之恩、兄弟妹妹的深厚情誼和離別之苦,或者是表達自己對未來生活的一種擔心等等。

哭嫁之風現已在大多數地方消失,只在重慶的黔江、石柱、秀山和湖北的巴東、長陽等土家族人生活的地方還可見到。

粵西哭嫁以出稼女為主唱,母親、嫂嫂、姐妹陪唱或答唱、和唱。出嫁女邊哭邊唱傾訴對父母和親人依依不捨之情。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