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互聯網+大賽】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冠軍項目——「翱翔系列」微小衛星

第二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冠軍

西北工業大學翱翔系列微小衛星

2016年10月14日晚,第二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全國總決賽——西北工業大學 「翱翔系列微小衛星」項目以全場最高分贏得此次大賽冠軍。

「我們相信,在未來,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一顆屬於自己的衛星。」

當團隊市場負責人,也是今天的答辯人周挺言辭激動卻不失誠懇的結束競演后,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隨之到來的評委打分環節,伴隨著激昂的音樂與觀眾席上此起彼伏的叫好聲,屏幕中的比分停在當晚的全場最高分。

尚屬創意組的「翱翔系列微小衛星」團隊憑藉著其在以立方星為代表的低成本商業航天領域的絕對優勢「爆冷」獲得此次大賽總冠軍。

將精密衛星技術融入在大小不足立方的微型衛星中,簡化人類關於高科技的複雜想象,實現每年量產10到20顆衛星……這隻年輕的隊伍不斷證明著「做衛星其實很簡單」。

互聯網+」大賽期間,翱翔系列小衛星團隊不僅有來自於母校——西北工業大學,這所全國唯一以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高等學府的大力支持,還獲得了全國高校創新創業投資服務聯盟(以下簡稱「投盟」)專家團的鼎力支持,為該團隊提供創業生態建議及資源支持。

大賽團隊的指導老師,全國高校創新創業的投資服務聯盟副秘書長蔣楠表示「這個項目為深入實踐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地做了很好的嘗試,同時也代表了未來投資人對技術創新項目的喜好。」全國高校創新創業的投資服務聯盟理事長王蔚介紹說,西工大翱翔微小衛星產業化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歇因為涉及一些核心科技資產同時又屬於前瞻性戰略產業整個方案會比較審慎投盟也在為這個產業化提供專業的諮詢,希望通過推動這個項目的落地為新科轉法案環境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樹立一個新的範例。

冠軍團隊及導師

具有「開創意義」的「翱翔之星」

「翱翔之星」是由西北工業大學師生團隊自主研製的第一顆微小衛星。2016年6月25日,隨長征七號一起飛入太空。這是國際上首顆12U立方星,其主要任務是開展地球大氣層外光學偏振模式測量,為偏振導航技術的研究提供數據支撐,未來的「翱翔」系列衛星還可應用於伴飛巡視、對地遙感、數據中繼等領域。其次「翱翔之星」也是世界首次開展在軌自然偏振光導航技術驗證,該技術從偏振導航信息獲取的角度出發,開展大氣層外偏振模式測量,這在國際上具有「開創意義」。

西北工業大學「翱翔系列微小衛星」團隊制定了立方星總體設計、系統集成和總裝測試的研製規範,並提出基於「互聯網+航天」的商業模式,提供面向團體和個人用戶的低成本、模塊化的功能定製衛星平台和定製化、個性化的空間信息服務等。

你的「星途」你做主

團隊教師黃河介紹:「團隊製作的微小衛星,大量使用的是商業級元器件,其成本與航天級相比少了很多。」而這樣的衛星設計和組裝,又都是「模塊化」的組件,「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快、省。」

傳統衛星的研製生產多半是國家行為,微小衛星則可以由企業或個人來完成

「具備一定專業知識的個人甚至可以購買相關組件,自己組裝微小衛星。」周軍說,「就像搭積木一樣,並不複雜。甚至,你可以擬定你所屬的衛星的功能、軌跡等等應用,實現你的『星途』你做主。

想想看,你坐在家中,邊喝茶邊看著電腦,就可以看到你自己的衛星……那該是件多愜意的事情啊。」 「我覺得五年以內,國內這個市場會變得很大。」黃河介紹,「現在是大學生在做立方星,也許過不了多久,它們將出現在中學生手中。」

打造嚴格嚴謹的「造星團隊」

此外,這個「造星團隊」還有多名國外研究所參與項目研究。基於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移動平台環境感知及空天應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先後有5名研究所,參與了飛輪、小型抗輻射計算機和地球敏感器的研究。

走近「翱翔之星」研製團隊,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嚴」。這支由12名教師和20多名研究所組成的團隊,對這個字可謂感觸良多,體會深刻。「在航天企業參觀時我們注意到,技術員連上一個螺絲需要擰幾圈,都有嚴格規定。這樣的嚴格規範讓我印象深刻。」航天學院研究所朱翔感慨地說,「其實,在我們實驗室內,也是如此。在這裡,沒有『可能、大概、差不多』這樣的話。今天你偷懶犯迷糊,明天一定會反過來懲罰你」——他對指導教師這樣的「名言」津津樂道。

「研製衛星不是做玩具,我們需要絕對可靠。」朱翔說。

如今,「翱翔之星」團隊依然孜孜不倦地探索著,夜以繼日地探尋著,看著微小衛星在無邊的太空中翱翔,成為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互聯網+」,實現可預見的未來

「互聯網+」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打破了固有的校園等級壟斷,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所有學生在同一起跑線上進行創新創業,不問出身,單純根據市場的眼光審核作品。

每個送選總決賽的項目可謂「千里挑一」,以賽促教的形式影響輻射甚廣,對於普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精神意義深遠。

對於每一屆「互聯網+」大賽的送選項目,參與評審的全國高校創新創業投資服務投盟的專家評委們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紛紛表示國內的科技成果轉化在大學生中激發的創新潛力與經濟發展空間巨大,令人振奮。

隨著「雙創」教育方式的發展,以「90后」為代表的數字化時代原住民能夠被激發更多創意,開創出更多「小而美」的企業。讓最有知識的人成為「財富的自由者」,讓最有創意、最具夢想的人成為企業家,讓年輕人走上創新的舞台,也許大眾期待的「復興夢」在可預見的未來就會實現。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