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歐洲藝術之旅又一程,巴塞爾藝術展搶先看

今年的六月盛夏,最完美的藝術之旅莫過於歐洲——兩年一屆的威尼斯雙年展、五年一度的卡塞爾文獻展、十年一更迭的明斯特雕塑展,以及將在6月13日揭幕的瑞士巴塞爾。換句話說,如果錯過了2017年的六月,下次想再「一條龍」地遊覽四大頂級國際藝術博覽會,恐怕還要再等十年。今天,將帶您探訪這條無與倫比的年度藝術之旅的第一站——

巴塞爾。

今年是瑞士巴塞爾舉辦的第48屆,共有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的291家頂級畫廊參展,其中17家新參展畫廊包括 Salon 94、Susanne Vielmetter Los Angeles Projects 以及來自亞洲的天線空間、Hopkinson Mossman 及魔金石空間。

本年度展會仍包括有226家畫廊參展的主展區「藝廊薈萃」(Galleries),專門為版畫及限量作品而設的「限量編製」(Edition),由32家畫廊參與的策展項目「策展專題」(Feature),新晉藝術家和年輕畫廊的個展組成的「藝創宣言」(Statements),巴塞爾藝術展的獨有展區「意象無限」(Unlimited),由藝術家創作的特定場域雕塑、介入城市環境的藝術和表演作品構成的「城藝之旅」(Parcours),以及「光映現場」(Film)、「與巴塞爾藝術展對話」(Conversations)及「沙龍漫談」(Salon)。

藝廊薈萃

藝廊薈萃(Galleries)是巴塞爾展會的主要展區,將展示4000多位藝術家創作的繪畫、油畫、雕塑、裝置、印刷藝術品、攝影作品、錄像及數碼作品等。

Galerie 1900-2000 畫廊帶來的畢加索作品《Portrait de Dora Maar》,1939年Galerie Thomas 畫廊帶來馬克思·恩斯特(Max Ernst)作品《Femmes traversant une rivière en criant》,1927年
圖片來源:Galerie Thomas 2017, © VG Bild-Kunst, Bonn 2017
Take Ninagawa 畫廊帶來山崎鶴子作品《TITLE》,1976年
圖片來源:LADS, Osaka and Take Ninagawa, TokyoPhoto by Kei Okano

限量編製

6月13日-18日

「限量編製」本次有15家機構參展,除了展位中的展覽,今年「限量編製」將同時推出新項目「焦點之作」(Spotlight),參展畫廊 Brooke Alexander, Inc. 將呈現藝術家羅伯特·隆戈(Robert Longo)的作品《Men in the Cities (Frank, Gretchen , Eric, Cindy, Edmund, Anne)》。

STPI 帶來瑞恩·甘德(Ryan Gander)作品《I』d like this to work out for me》 ,2014年Noire Contemporary Art 帶來莫里奧·那努奇(Maurizio Nannucci)作品《Not all at once》,1996年

策展專題

6月13日-18日

本年度有32家畫廊參展「策展專題」單元,其中有包括 The Box、Leila Heller Gallery、Jenkins Johnson Gallery 等7家畫廊首次參與巴塞爾藝術展。Jörg Maass Kunsthandel 將呈獻馬克思·貝克曼(Max Beckmann)於1910至1920年代間創作的罕見版畫作品;Bureau 將帶來充滿活力的二人創作項目,展示 Erica Baum 及 Constance DeJong 兩位藝術家截然不同的敘事角度及故事表達形式;柯恩畫廊(James Cohan Gallery)將展出韓國藝術家白南准(Nam June Paik)的多媒體作品;Hamilton 則將聚焦展示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對二十世紀攝影的重要貢獻。

Corbett vs. Dempsey 畫廊帶來 Margot Bergman 作品《Blossom》,1996年,圖片來源:藝術家及畫廊柯恩畫廊(James Cohan Gallery)帶來白南准作品《TV Buddha》,1989年Hamiltons 帶來羅伯特·弗蘭克作品《In the Background – Caerau, His Village (Ben James)》,1951年

藝創宣言

6月13日-18日

「藝創宣言」單元今年將有18間畫廊參展,其中8間為首次參與巴塞爾展會,包括魔金石空間和天線空間等。天線空間將呈獻關小的裝置作品《Air Freshener, Spray》,延續藝術家對於激發虛偽情感的環境氛圍的探索。Kate MacGarry 將呈獻多媒體展覽,展示由馬拉維出生的藝術家 Samson Kambalu 創作的「心理地理學」電影,作品啟發自美國西部民間傳說及早期電影院原型。Kate Werble Gallery 將聚焦呈獻阿爾巴尼亞藝術家 Lui Shtini 由3件大型布面油畫組成的《Couples》系列作品,藝術家在橫向的畫組上描繪了兩個互相砥觸的身軀,探索性格及身份的主題。

Chapter NY 帶來山姆·安德森(Sam Anderson)作品《A designer and and Architect》,2016年魔金石空間帶來王墒作品《Sivatherium Sp.》,2016年

意象無限

6月13日-18日

「意象無限」展區自2000年首度引入巴塞爾藝術展后,以其佔地1.6萬平方米的展覽空間,展出了大型雕塑、錄像投影、壁畫、攝影系列及表演藝術等在傳統展位中無法展出的作品。本年度「意象無限」展區將帶來76件作品,由赫什洪恩美術館及雕塑園(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的總策展人基安尼·傑策(Gianni Jetzer)連續第6年策劃。

Galerie Gisela Capitain 帶來 Stan VanDerBeerk 作品

其中,蘇博德·古普塔(Subodh Gupta)在作品《Cooking the World I》中以鋁製餐具重建了一座庇護所,並於庇護所內表演烹飪與進食,以此紀念這種儀式行為。道格·阿提肯(Doug Aitken)的影像裝置作品《Underwater Pavilions》探索了置於加州附近海域海底的三座鏡面雕塑,讓觀眾如同置身其境,與廣闊的海洋相連結。

特肯(Doug Aitken)作品《Underwater Pavilions》,2017年

安妮卡·伊(Anicka Yi)的早期裝置作品《Skype Sweater》以一個鼓風的降落傘將3個雕塑元素聚合在底座上。而朴贊景的作品《公民森林》則反思戰爭帶來的影響,邀請觀眾穿過充滿聲音與影像的裝置,象徵抗美援朝戰爭受害者的鬼魂列隊而行。芭芭拉·克魯格(Barbara Kruger)的作品《Untitled (Our people are better than your people)》——最早於1994年巴塞爾美術館(Kunsthalle Basel)的展覽「World Morality」中展出,藝術家利用語言將媒體與政治對人性的強大影響主題化,該主題迄今仍然備受社會高度關注。

國際畫廊(Kukje Gallery)與 Tina Kim Gallery 共同帶來朴贊景作品《公民森林》,2016年Sprüth Magers 畫廊帶來芭芭拉·克魯格作品《Untitled (Our people are better than your people)》,2016年

城藝之旅

6月12日-18日

「城藝之旅」展區將連續第二年由瑞士比爾斯費爾登(Birsfelden)的 SALTS 總監及策展人薩繆爾·洛伊恩貝格爾(Samuel Leuenberger)策劃,在巴塞爾的明斯特廣場(Münsterplatz)及周邊地區展出22件場地特定裝置藝術作品,包括艾未未、卡蒂卡·博克(Katinka Bock)、佩德羅·卡布里塔·李斯(Pedro Cabrita Reis)、米瑞安·坎(Miriam Cahn)、阿曼達·羅斯-何(Amanda Ross-Ho)、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及曾吳。

Galerie Jocelyn Wolff 與Meyer Riegger 帶來 Katinka Bock 作品《Parasite Fountain》,2017年

艾未未的大型雕塑《Iron Tree》將在明斯特廣場為觀眾創造一個冥想的環境,反思我們與自然、文化、歷史及自身之間的關係。伊朗藝術家 Reza Aramesh 的《Site of the Fall: Study of the Renaissance Garden》中,三座手工雕刻並打磨的卡雷拉(Carrera)大理石雕塑分別被置於不同的語境中:包括 Antiquities Museum 的殿堂級展品旁邊、萊茵河河岸上,以及巴塞爾民事法院入口處。Aramesh 的作品在形式上暗喻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理想,以受到詛咒、被逐出天堂的受害者為美,藉此質疑西方藝術史規條中對苦難的傳統表現手法。

neugerriemschneider 帶來艾未未作品《Iron Tree》,2016年Leila Heller Gallery 帶來 Reza Aramesh 作品《Site of the Fall: Study of the Renaissance Garden》,2016-17年

在巴塞爾市政廳中,弗萊卡·哈力提(Flaka Haliti)將呈獻新作《Concerned by the ghost without being bothered》。作品集合不同形狀及大小,並以藍線繪畫的廣告橫幅,暗喻了集會人群、遊行或示威隊伍。曾吳的作品《The secret life of things is open》設於平日作為私人俱樂部的 Club de Bâle 的圖書室與吸煙室中,藝術家在此建構了一個琳琅滿目的圖書館,當中展示來自與詩人及理論家弗雷德·摩騰(Fred Moten)持續合作完成的作品,包括電影、聲音作品及印刷品。圖書館將成為展會一周期間秘密表演節目的入口,並在「城藝之旅之夜」中舉辦現場表演。

neugerriemschneider 帶來里克力·提拉瓦尼作品《untitled 2007 (stories are propaganda so pay a penny for the royalties and sing a prologue to history if the mass is against the classes the girls will be god the only free choice is refusal to pay choking on the billboards philosophy》

光映現場

6月12日-17日

「光映現場」展區將呈獻34部電影及錄像作品,今年將連續第3年由駐開羅電影策展人瑪莎·佐勒(Maxa Zoller)策展,佐勒本年度的策展主題圍繞政治展開,包括恐怖主義、種族主義與失敗的革命等時事議題。本單元將特別放映由駐紐約電影策展人瑪麗安·瑪索內(Marian Masone)挑選的斯坦利·圖奇(Stanley Tucci)作品《最後的肖像》(Final Portrait),以及約翰·亞康法(John Akomfrah)、卡德爾·阿提亞(Kader Attia)、何翔宇、烏戈·羅迪納(Ugo Rondinone)及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等藝術家的作品。

Esther Schipper、Galerie Eva Presenhuber、Gladstone Gallery 及 Sadie Coles HQ 聯合帶來烏戈·羅迪納作品《thanx 4 nothing》,19』48」,2015年

6月13日,藝術家何翔宇的電影《游》將在巴塞爾藝術展現場進行歐洲首映。影片記述藝術家回到位於與北韓邊境的家鄉寬甸,以複雜的角度對變化的環境進行了深入觀察。他採訪了曾參與抗美援朝的退伍軍人以及來自北韓的「脫北者」。在影片優美自然風景的襯托之下,呈現出了其家鄉的矛盾特性。

白立方畫廊帶來何翔宇作品《游》,96』,2017年

特別放映環節的斯坦利·圖奇作品《最後的肖像》將於6月16日進行國際首映,作品由澳洲演員傑弗里·拉什(Geoffrey Rush)主演,讓觀眾一窺瑞士畫家及雕塑家阿爾貝托·賈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在離世前兩年間的工作室環境與個人性情。

斯坦利·圖奇導演《最後的肖像》,90分鐘,2017年

來自5家畫廊的17位藝術家的52件作品

此次巴塞爾有5家本土畫廊參展,參展藝術家超過4000位,17家畫廊是首次參展瑞士巴塞爾,其中有三家畫廊來自亞太地區,包括來自上海的天線空間、北京的魔金石空間以及來自紐西蘭的Hopkinson Mossman畫廊。

主展區「藝廊薈萃」(Galleries)將展示226家畫廊,呈獻其最優秀的油畫、雕塑、繪畫、裝置藝術、攝影、錄像及限量作品,本土畫廊長征空間、香格納畫廊以及來自廣州的維他命藝術空間將在主展區亮相。天線空間和魔金石空間分別帶來年輕藝術家關小和王墒參展「藝創宣言」(Statements)展區。

此次參展瑞士巴塞爾的五家本土畫廊以往參展情況

今年帶去瑞士巴塞爾的作品所涉及的藝術家較往屆有了明顯的縮減

長征空間

Galleries | Hall 2.1 | S22

陳天灼《Dear》,2016,長征空間展位,裝置,不鏽鋼鈦板,200.0×90.0×92.0厘米

徐震-沒頂公司出品,《永生 – 隋代菩薩立像,Marble statuette of Aphrodite Anadyomene》,2014

玻璃增強纖維混凝土、大理石顆粒、砂岩顆粒、鋼、礦物顏料,300 x 80 厘米

徐震-沒頂公司出品,《Evolution》,2016,長征空間展位

雕塑,木、PVC,150.0 × 50.0 × 41.0 厘米

徐震-沒頂公司出品,《I』ve Just Invented Painting》,2016

長征空間展位, 裝置, 鏡面不鏽鋼,金屬鏈條,74.0 × 97.0厘米

劉韡,《Line No. 1, 2011》,長征空間展位,布面油畫, 80.0 × 50.0 厘米

陳天灼,《Mayhem》,2015

長征空間展位, 裝置,不鏽鋼,皮革,鏈條 240.0 × 242.0 厘米

徐震-沒頂公司出品,《MadeIn Curved Vase-Blue-and-Jun Yao Glazed Lotus Seedpod VaseQianlong, Qing Dynasty》

2014,長征空間展位,雕塑,瓷,31.0 × 17.0 × 17.0 厘米

徐震-沒頂公司出品,《MadeIn Curved Vase – Blue and White Vase with Dragons Design Kangxi Period Qing Dynasty》

2013,長征空間展位,雕塑,瓷,27.0 × 13.0 × 13.0厘米

劉韡,《TBC》,2017,長征空間展位,布面油畫,180.0 × 220.0 厘米

徐震-沒頂公司出品,《Under Heaven-2232GL1512》,2015

長征空間展位, 布面油畫,鋁,90.0 × 120.0 × 13.0 厘米

徐震-沒頂公司出品,《Under Heaven-3611FL116》,2016

長征空間展位, 布面油畫,鋁,80.0 × 120.0 × 14.0厘米

蘇予昕,《三倍靜態》,2017,長征空間展位,布面油畫、丙烯,100 x 160 cm

展望,《小宇宙不鏽鋼系列3號》,2016,長征空間展位

不鏽鋼黑鈦板、不鏽鋼、少量綜合材料,200 x 100 x 23 cm

蘇予昕,《Writes and Wrote》,2017,長征空間展位,木板油畫、丙烯,45.0 × 35.0 厘米

蘇予昕,《無題(Carry It Away)》,2017,長征空間展位,布面油畫、丙烯,100.0 × 160.0 厘米

香格納畫廊

Galleries | Hall 2.1 | S11

香格納畫廊將攜鳥頭、耿建翌、韓鋒、歐陽春、孫遜、余友涵、趙仁輝和趙洋等藝術家的作品參展,每件參展作品都呈現出藝術家的近階段現況。鳥頭以展覽「歡迎來到鳥頭世界——義大利2017」作為在米蘭藝術空間Gluck50駐地項目的總結,此次參展作品也來自這一駐地項目的成果。在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館正在展出的耿建翌的「書」系列,為藝術家自上世紀90年代至2000年所創作,該系列部分作品也將會在本次香格納展位上呈現。韓鋒以及新加坡藝術家趙仁輝分別在香格納北京以及新加坡空間舉辦其個展,前者的「Somewhere」系列的作品以及後者的「聖誕島,自然而然」系列作品也將登陸此次藝博會。近日被提名為ArtReview Asia Future Greats之一的藝術家趙洋將展出其油畫作品。

余友涵,大土豆,2007,香格納畫廊展位,布面丙烯,185.0 × 172.0厘米

韓鋒,《Boat VIII》, 2015,香格納畫廊展位,布面丙烯,170.0 × 180.0 厘米

韓鋒,《Door》,2015,香格納畫廊展位,布面丙烯,200.0 × 150.0厘米

趙仁輝,《圖26》,2016,香格納畫廊展位,攝影,Matt Diasec in Black Frame,80.0 × 120.0厘米

趙洋,《Innocence and the Beginning》,2017,香格納畫廊展位,布面油畫、丙烯,200.0 × 180.0厘米

耿建翌,《無法命名(35)》,1996,香格納畫廊展位,繪畫,剪紙,24.0 × 18.0厘米

趙仁輝,《Last Cat On Christmas Island》,2016,香格納畫廊展位,攝影,Matt Diasec in Black Frame,40.0 × 60.0厘米

趙仁輝,《紀念聖誕島上的最後一隻貓》,2016,香格納畫廊展位,裝置,木,樹脂,90.0 × 80.0 × 50.0厘米

耿建翌,《重疊受光部之一(160) 》,1996,香格納畫廊展位,繪畫 | 紙上水彩分佈在畫面正反兩面、剪紙,21.5 × 19.5 × .3厘米

耿建翌,《重疊受光部之三(160) 》,1996,香格納畫廊展位,繪畫 | 紙上水彩分佈在畫面正反兩面、剪紙,21.5 × 19.5 × .3 厘米

耿建翌,《重疊受光部之二(160) 》,1996,香格納畫廊展位,繪畫 | 紙上水彩分佈在畫面正反兩面、剪紙,21.5 × 19.5 × .3 厘米

耿建翌,《重疊受光部之四(160) 》,1996,香格納畫廊展位,繪畫 | 紙上水彩分佈在畫面正反兩面、剪紙,21.5 × 19.5厘米

耿建翌,《重疊受光部之五(160) 》,1996,香格納畫廊展位,繪畫 | 紙上水彩分佈在畫面正反兩面、剪紙,21.5 × 19.5 × .3 厘米

鳥頭,《情放志盪-2017-22》,2017,香格納畫廊展位,攝影,銀鹽黑白沖洗和Lambda彩色列印,金屬釘固定,90.0 × 115.0厘米

鳥頭,《情放志盪-2017-10》,2017,香格納畫廊展位,攝影,銀鹽黑白沖洗和Lambda彩色列印,金屬釘固定,90.0 × 115.0厘米

趙仁輝,《3rd Christmas Island Conservation Plan》, 2016,香格納畫廊展位,裝置

耿建翌,《Portrait》, 2000,香格納畫廊展位,紙上彩鉛,26.2 × 19.5 厘米

耿建翌,《Portrait》, 2000,香格納畫廊展位,紙上彩鉛,27.0 × 20.0 厘米

韓鋒,《Somewhere 10》, 2017,香格納畫廊展位,布面丙烯,220.0 × 300.0 × 5.0厘米

耿建翌,《Portrait》, 2000,香格納畫廊展位,紙上彩鉛,26.2 × 19.5厘米

孫遜,《諸神之首》,2014,香格納畫廊展位,紙上繪畫油畫棒、手工桑皮紙, 昆蟲標本,300.0 × 200.0厘米

趙洋,《黑洞》,2014,香格納畫廊展位,布面油畫,180.0 × 180.0厘米

耿建翌,《The Reason Why Classic Is (154-1)》,2000,香格納畫廊展位,綜合材料,書、紙上水彩,19.4 × 26.7 × 1.7厘米

歐陽春,《城郊》,2012,香格納畫廊展位,布面油畫,280.0 × 220.0厘米

耿建翌,《The Reason Why Classic Is (59)》,2000,香格納畫廊展位,綜合材料,書、紙上水彩,19.3 × 25.7 × 3.6 厘米

耿建翌,《The Reason Why Classic Is (78)》, 2000,香格納畫廊展位,綜合材料,書、紙上水彩,19.4 × 26.7 × 1.8厘米

耿建翌,《The Reason Why Classic Is (85)》, 2000,香格納畫廊展位,綜合材料,19.4 × 26.7 × 2.0厘米

耿建翌,《閱讀方式 (99)》,2001,香格納畫廊展位,綜合材料,書、紅墨水,19.1 × 26.5 × 5.7 厘米

維他命藝術空間

Galleries | Film | Hall 2.1 | K9

鄭國谷,《2017 Visionary Transformation of Sukhavati I》,2017

維他命藝術空間展位,布面油畫,155.0 × 108.0 厘米

鄭國谷,1970年出生於廣東省西南部的陽江,這裡位於南海的邊緣,以生產刀剪而聞名。鄭國谷成長於藝術世家,其父為傳統樂曲製造工匠和演唱家,曾為香港歌劇院工作,陽江東部五小時車程。青年時期,鄭國谷和同輩藝術家通過電視、好萊塢電影的盜版 VCD 和電腦遊戲了解西方和香港。雖然他的身體與外界相對隔絕,但在精神上他已經開始了解西方,認為全新的經歷和自由是理所應當。他進入廣東美術學院學習,主修版畫複製。在校期間,他曾於 1991 年加入由稍年長的藝術家成立的大尾象工作組(林一林、陳劭雄、徐坦、梁矩輝),他們鼓勵青年藝術家嘗試表演藝術和概念藝術。2002年與陳再炎、孫慶麟創辦陽江組,榮獲06年當代藝術獎,現任教於北師大珠海分校國際傳媒設計學院。

天線空間

Statements | Hall 2.1 | N12

藝創宣言(Statements)展區每年呈獻嶄露頭角的新晉藝術家和年輕藝廊的個展,今年有18間畫廊參展,其中8間為首次參與巴塞爾展會,2013年創立於上海的天線空間便是其中之一。1983年生於重慶的關小,現在北京工作、生活,此次參展瑞士巴塞爾,她的全新裝置作品《Air Freshener, Spray》將展出,延續藝術家對於激發虛偽情感的環境氛圍的探索。

關小,《日出》,2015,天線空間展位,裝置

Light box, metal, artificial plants, tires, the exhaust pipes,250.0 × 408.0 × 250.0 厘米

關小的創作包括影像、裝置和雕塑。2013年,關小於魔金石空間舉辦首個個展「倖存者的狩獵」,展覽以作品陳述關小的觀點——萬物都在狩獵,一切都是獵物,能把精神世界存活下來,就是倖存者。此次個展后,關小在國內外的影響力逐步升溫:2014年,她在柏林舉辦兩次個展;2015年,她入圍了「第二屆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並在當年於上海天線空間舉辦個展「關小:基本邏輯」。不難看出,三十而立后的關小,近幾年保持非常穩定的活躍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關小的影像作品中,常常會出現文本。它們看似不與作品對應,卻真實記錄了關小的思考軌跡。關小說,她的作品往往從撰寫一段文字開始,這些文字可能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一次短暫的對話,或是長達半本書的文本創作。不過,當她開始製作圖像時,那些最初的想法可能已「不記得了」——即便如此,她認為這是一種「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的不記得」,因為作品的核心已深刻紮根於她的思維里。

除視頻以外,關小還創作過不少雕塑和裝置,內容涉及博物館級的遠古文物、球鞋、音箱、和其它運動器材設備等。這些裝置或許和她的生活經歷相關——她愛街頭、愛音樂、愛電影、舞蹈、手工藝,但她並不想把這些日常物「符號化」,她認為,它們只是作為一個「概念」而存在。

吳曾,《The secret life of things is open》,2014

伊莎貝拉·波特羅茲畫廊, 天線空間,裝置, 多聲道影音裝置

此外,還有華裔藝術家吳曾創作於2014年的影音裝置作品《The secret life of things is open》展出。

魔金石空間

Statements | Hall 2.1 | N1

2008年創立於北京的魔金石空間也是首次參展瑞士巴塞爾,展位同在藝創宣言展區,帶來王墒的最新項目。王墒,1984年生於北京。同時作為一名藝術家和執業寶石學家,他常常在作品中探索地質、自然歷史與人類文明之間的關係。在「藝創宣言」單元,王墒以傳統藝術中常見的風景山水題材為出發點,以全新的雕塑系列作品再詮釋天人合一的理想。

通過引述傳統山水和文人石中所蘊含的對於自然的崇尚,王墒試圖闡釋當下科技與自然關係中產生的新的現實與困惑。藝術家有意和傳統藝術中對於自然的表現進行區別,捨棄水墨畫中對山石的摹繪,用大理石紋理的高清圖片製成偽造自然形態的雕塑。這些三維形態的表面經由數碼改造——色彩與圖案被層層疊加變換,最終構成抽象山石不鏽鋼形狀上的紋理。這些結構共同構成了一個地質澱積層,記錄下無序流動、互相碰撞的地質事件,同時也將人類科技作為一個可見的影響一併納入。這是對我們所生活的新的地質紀元——人類世——的訴說;是對當下人類文明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地質因素的紀念與展現。

另一系列的雕塑以山石多樣的表現方式為構造元素。每一個「文人石」雕塑都融匯了多種美學語言,仿如由不同晶體所凝聚而成的礦石結晶。王墒聯結人類美學的多種語言使它們與自然發生碰撞,從而令假山庭院由玄妙的冥想空間變為不同價值意義與它們荒誕的自然背景互相衝撞的地帶。在展會上,宛如庭院的歡慶布景中瀰漫著一絲荒誕的氣息。它似乎傳遞了一種歡慶與焦慮並存的視角——一面玩味似的引用對東方美學的閱讀,同時更植根於當下我們的文明與科技發展在現實中的諸多矛盾。

王墒現生活和工作於北京。他畢業於金匠大學(Goldsmiths College)和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畢業后,他參加了美國寶石研究院的課程,並從事珠寶行業。在這段他自己稱為「生活實踐」的過程中,通過所獲得的知識和體驗,他逐漸明確了自己此後藝術創作的理念。他的繪畫、裝置、雕塑以及影片從不同角度訴說自然的歷史,並以此審視當今人類對自身文明與大自然關係的質疑。個展:藝創宣言,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2017);魔金石空間,北京(2015);OCAT深圳館,深圳(2014);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2011)。群展:天線空間,上海(2015);義大利卡薩雷斯博物館,義大利(2015);BETWEEN藝術實驗室,上海(2015);OCAT深圳館,深圳(2014);日本橋三越,東京(2012)。

值得一提的是,本年度第18屆Baloise Art Prize將從藝創宣言展區的參展藝術家中挑選最多兩位藝術家為得獎者,得獎名單將於展會期間公布。Baloise集團也將買下得獎藝術家的作品,並捐贈予兩間頂尖歐洲博物館。機構將為該獎項的得獎者舉辦個展。

王墒,《Ahuna No. 210》, 2017,魔金石空間展位

雕塑,不鏽鋼、絲網印刷,150.0 × 160.0 × 40.0 厘米

王墒,《Caloris No. 102》, 2017,魔金石空間展位

雕塑,不鏽鋼、絲網印刷,195.0×180.0×65.0厘米

王墒,《Game of Love No. 119》, 2017,魔金石空間展位

繪畫,亞克力,絲網印刷,帆布,150.0×150.0厘米

王墒,《Hadley No. 53》, 2017,魔金石空間展位

雕塑,不鏽鋼、絲網印刷,200.0×120.0×60.0厘米

王墒,《Zgorhiza Kochii》, 2016,魔金石空間展位

雕塑,銅、不鏽鋼、油漆,160.0×90.0×80.0厘米

王墒,《Sivatherium sp.》, 2016,魔金石空間展位

雕塑,銅、不鏽鋼、鋯石,160.0×90.0×80.0厘米

往期精彩

如何找到熱愛藝術的同道中人?

即可和來自天南海北的藝術愛好者交流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