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的男同現象起於何時?它的第一個「黃金時代」是怎樣的局面?

文/格瓦拉同志

男同即男同性戀者的簡稱,這個詞究竟由發明的到如今還是個謎。1989年,香港舞台劇導演,同時也是同性戀人士的林奕華將自己籌劃的首屆同性戀電影節命名為「香港同志電影節」,這大概是「同志」一詞指代男同性戀者的開端。最晚由此開始,先是在台港新馬等地,「同志」一詞逐漸被接受,最後才蔓延到大陸。

大陸到底有多少男同,一直沒有準確詳實的數字,最新一組數據還是在11年前發布的。2006年,衛生部首次公布了處於性活躍期的男性同性戀者的估算資料--500萬至1000萬。而據長期研究同性戀問題的青島大學教授、貝利馬丁獎得主張北川估計,內地15歲至60歲的同性戀人數約為3000萬,其中男同性戀和雙性戀2000萬,女同性戀為1000萬;著名學者李銀河則根據社會學依據的同性戀者佔總人口比例3%-4%認為,的同性戀者應該有約5000萬人!

關於起源:黃帝是第一人?

男同現象究竟最早源於何時,目前尚未定論。據清代著名文人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說法,孌童(即男同)之風源自人類始祖黃帝時期。然而,鑒於黃帝在歷史中的真實存在性待考以及古代史學家有將所有難以確認起源的事物都歸根於黃帝的傳統,此說似乎大有可疑。

其實,男同最早見諸於史端是應在殷商時期。《尚書·商書·伊訓》中講到「三風十愆」的不良社會現象(三風,巫風、淫風、亂風;十愆,舞、歌、貨、色、游、畋、侮聖言、逆忠直、遠耆德、比頑童),並指出 「卿士有一於身,家必喪,邦君有一於身,國必亡」。其中,「比頑童」即玩弄男童,搞同性戀。伊尹老先生憂心忡忡的指出「比頑童」之風的危險後果,似乎由此可以推斷,男同現象不僅出現得早,而且似乎一開始便勢頭強勁。

先秦時期:男風繁興

先秦是男風現象的第一個「黃金時期」。在西周時期民間的詩歌當中,充斥著讚美男風現象的詩句。比如《詩經·鄭風·子馻》一章中有不少內容經後代學者考證,都認為是「兩男相悅」之詞,其它如《山有扶蘇》、《狡童》、《褰裳》、《揚之水》等章,有「狡童」、「狂童」、「狂且」、「恣行」、「維予二人」之類的詞句,可能都和男同現象有關。

逮至春秋戰國,禮崩樂壞、諸侯力爭,社會局勢的極度動蕩,卻也迎來了文化思想界的百家爭鳴與多元自由,表現在婚戀觀方面更是明顯,不僅女子在婚姻方面具有更多的話語權,就是對男風現象也表現出更大的寬容,甚至是推崇。此一時期,對男同現象的記載多見之於各國宮廷活動當中。這些淪為玩物的美男,往往利用諸侯王公的恩寵恃寵驕縱,比如衛靈公時期的彌子瑕,不僅私自乘坐國君的車馬,而且還將自己吃剩下的桃子讓給衛靈公吃,而衛靈公卻認為彌子瑕是「愛我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分桃」作為男同代名詞便是源自這則記載。

更有甚者,男同公然干預朝政、禍亂國事的記載也是不勝枚舉,深為儒、法等家學說大加撻伐。如《韓非子》中說,國君如果「愛臣太親,必危其身」。究其原因,就是那些通過色相獲得寵愛的臣子會使用奸術惑亂君主。而這種奸術就是「同床」:「托於燕處之虞,乘醉飽之時,而求其所欲,此必聽之術也。」(見《韓非子·八奸第九》)

比如晉獻公的男嬖梁五、東關五與驪姬誣陷諸公子,擾亂朝政,終致晉國「五世之亂」;晉厲公時期的男嬖胥童、夷陽五和長魚矯亂政,與卿大夫開戰,滅郄氏,劫持欒書、中行偃,最終引起卿大夫同盟群起而攻之,最終不僅三人遭到誅殺,就是厲公也因此遇弒。類似的情況在燕國也發生過,據《左傳·昭公三年》記載「燕簡公多嬖寵,欲去諸大夫而立其寵人。冬,燕大夫比以殺公之外嬖。公懼,奔齊」。

對男同的喜愛之所以被稱為「龍陽之好」,也是源自於這個時期。龍陽君不僅是戰國時期的劍術高手,同時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魏安釐王的男妾。此君憑藉姣美的容顏,公然專寵魏王(「拂枕席」),甚至對國王選納美女一事「爭風吃醋」,以至於最後魏王為安慰龍陽君受傷的小心臟,乃下令「有敢言美人者族」,真是令人眼鏡大跌。這則記載見之於《戰國策·卷二十五·魏四》,有興趣的可以去讀一讀。

更多精彩文史知識,請關注公眾號:文史磚家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