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關於暗能量的一個新解釋

周一 · 最新發現 | 周二 · 牧夫專欄

紫外可見光譜的圖像展示了遙遠的宇宙。圖上的星系正以超過光速的速度加速遠離我們。我們認為宇宙中存在大量暗能量促成了這一事實。

Credit: NASA/ESA

20年前,宇宙加速膨脹理論被首次提出,之後科學家一直嘗試能夠得到簡明的、令人信服的和可以被驗證的解釋。越來越多的試驗和觀測數據指向一個假想宇宙加速膨脹的根源——暗能量,但它一直都是令人抓狂的和難以捉摸的概念。如果我們把暗能量視為功能上等效於「宇宙常數」(或空間固有的能量),將會很難評估它的特性和數值。如果我們把它視為在空間中放置物質而引發的作用力,那樣暗能量就成因於宇宙空間的特性,這一特性由宇宙和物質本身決定。

圖中星系成簇狀的形態能夠反映暗能量的存在與作用能級

Credit: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我們很容易揭示宇宙中的大多數作用力和現象。兩個大質量物體之間會產生顯著的引力作用,這種作用可以歸結於物質和能量下的時空彎曲。宇宙在膨脹,它經歷了大爆炸,之後是能量密度和分佈的持續變化。所有的宇宙粒子經歷了量子場論和矢量波色子交換的作用。從最小的亞原子粒子到最大尺度的物質,同樣的作用力發揮著作用,維繫著從質子,到人類,到行星,再到星系。

強相互作用,如同圖示發生交換膠子,維繫著原子核。

Credit: Wikimedia

一些謎一樣的現象可以用已知的知識來解釋。比如:我們不知道是否存在比反物質更多的物質,但我們知道所需要的條件:只有違反重子數、重子不守恆,以及破壞電荷共軛變換不變性和電荷共軛-空間反演聯合變換不變性的相互作用。我們並不知道暗物質的性質,但我們知道它們分佈在哪裡以及它們是如何聚集的。我們並不知道黑洞是否有信息,但我們已經知道它們的最終和初始狀態,以及他們在視界會發生什麼。

黑洞示意圖

Credit: NASA

然而,對於暗能量我們真的一無所知。當然,我們可以測量宇宙的膨脹,來評估它的作用等級。但是它們是怎樣以正態的能量形式存在於宇宙的?它又是如何永遠都以正態形式作用於宇宙,永遠都不衰減?在宇宙的初期它是如此的微弱,也就是在宇宙的前幾十億年很難注意到它的存在,而現在它的作用是如此巨大?

星系演化的行星形成階段

Credit: NAOJ

現在我們已經了解到很多關於宇宙以及暗能量的信息,它們揭示出一些有趣的關聯。宇宙中有很多空間,空間中存在量子場。引力、電磁力以及核力無處不及。如果我們嘗試計算真空中的不同量子場,那麼我們可以列出無窮盡的條目,因此只能進行大致的評估。而選取部分計算,貌似可以得到大致的結果,但我們終將失望而歸。數學上,只要大約120個數量級,或正或負的計算已經非常龐大。這些正負計算值並不能完全抵消。這裡可能存在歸因於空間本身的能量,也正因為這種能量讓遠處的星系加速遠離我們,儘管很慢但隨著時間推移持續作用。

4種宇宙膨脹結局,第4種最像是我們的宇宙。

Credit: E. Siegel / Beyond The Galaxy

宇宙為什麼在加速膨脹?是因為暗能量的作用,但暗能量來自哪裡?一種猜測是來自低溫的中微子,甚至還有可能是我們目前對宇宙膨脹研究的錯誤。但有一種簡單的被忽視的可能:那就是空間自身的性質,在空間中的物質會因為這種性質產生作用力。這種想法來源於一個已被驗證的現象:卡西米爾效應。

卡西米爾效應示意圖:兩片真空中的金屬片在「真空漲落」中發生相互作用

Credit: Wikimedia

空間中如果沒有電荷、沒有電流,就沒有電磁力。但如果我們將兩片金屬箔放置在非常近的距離,卡西米爾效應就出現了,兩個金屬箔之間出現了相互作用力。我們認為出現了由於真空能量的存在而產生的一種吸引力。事實證明,包括引力在內的所有力都表現出卡西米爾效應。

宇宙大尺度的圖像,展示了超過百萬個星系,每個點都是一個星系,不同顏色代表不同距離,紅色最遠。

Credit: Daniel Eisenstein and the SDSS-III collaboration

因此,我們將上述效應應用在整個宇宙會怎樣?答案很簡單:我們得到像暗能量這樣的表現,儘管它們可能不在一個數量級。原因很可能是我們還無法充分了解宇宙物質,也沒有掌握量子場效應的計算方式。近幾十年,我們已有長足的進步,產出了很多難以置信的研究成果。

三維重建12萬個星系的簇狀結構

Credit: Jeremy Tinker/ the SDSS-III

我們正在繪製整個宇宙的地圖。也許通過這些觀測和實驗我們永遠無法理解暗能量。也許暗能量本就只是一種理論,它可能是與某種真空能概念相似的理論,也或許甚至是更多維度空間的徵兆。這就是我們研究的宇宙,有太多難以理解的秘密,但有些秘密可以用現有的知識解答,只要我們潛心研究。

作者:Ethan Siegel,www.forbes.com

翻譯:毛明遠 | 校對:李可為

編排:毛明遠

責任編輯:解仁江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專欄打賞

太平洋上空的2017北美世紀日全食

Credit: Babak Tafreshi

謝謝閱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