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武漢54座破損山體變身公園 今明兩年再修破山11座

原標題:武漢54座破損山體變身公園 今明兩年再修破山11座

圖為二妃山將成為綠色體育主題公園

圖為黃龍山綠樹紅花栽滿坡

完成生態修復的沌口硃山,將與周邊景點一起申報國家3A風景區;漢陽湯家山完成生態修復后,將與臨近的龍陽湖「搭檔」,打造華中創意汽車露營基地。記者昨日從武漢市園林部門獲悉,武漢2013年擬定的54座山體生態修復計劃已超額完成。圍繞修復后的山體而規劃打造的山體公園和景區,將成為未來武漢市民休閑娛樂、戶外活動的新去處。

探訪

破山復綠建配套變身公園

家住城市之光小區的居民喻秀菊女士,常常帶著孩子就近去黃龍山散步。「如果不是住在這裡的老居民,沒有人看得出這裡原來是一片破爛的山頭。」喻女士盯著正跟小夥伴玩耍的孩子,一邊跟記者聊天,「這裡以前就是大塊大塊的黃色,都是土,風一吹都是灰,下雨還有泥巴漿」,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桂花樹、杜鵑,還有些花我認不得,種了好多花草樹木,到處都是綠的」。「黃龍山現在成了周邊居民、學生、上班族的休閑公園。」武漢光谷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綠化部的林志剛,見證了黃龍山從禿變綠的全過程。「破損的黃龍山從生態修復規劃之初,定位就很明確,修山不能只是掛眼科,除了復綠好看,還要規劃有用,民眾要能夠在裡面休閑、運動、散步、養身。」如今,眼看著越來越多的來自周邊城市之光、佳源花都小區、湖北二師、武漢工程大學、湖北經濟管理大學的師生們,都在此休閑,他坦言:「很有成就感。今年計劃把黃龍山綠道與二妃山綠道打通,讓騎行族和慢跑族跑得更帶勁。還有沿線驛站也將陸續投用。」

破山變公園,黃龍山可以說是武漢比較典型的成功範例。而在未來兩三年間,還會有更多類似的山體公園出現。就在前不久,記者從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了解到,該區擬對龍靈山風景區進行全面整合,參照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標準建設。而規劃中的龍靈山風景區,就包含了龍靈山生態公園、鳥語林、硃山公園、五湖相連濕地等四個景區。其中,硃山公園此前就是一座破山,而今已完成破損山體修復,後續將建設主題公園。「截至目前,武漢破損山體生態修復實施計劃中確定的54座破損山體,其生態修復工程已全部完成。而實際總數上還不止於此,從2013年至今,武漢完成生態修復的山體數量已達到60座,其中規劃為山體公園的就接近10座。」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造林處陳敏介紹說。

調查

江城有500座「山頭」此起彼伏

許多人都知道武漢是「百湖之市」,其實武漢的山體資源同樣豐富。

武漢市園林部門曾進行過一次摸底,全市有大大小小466座山體(系)。「466座這個概念還不是很准,因為,黃陂、新洲這兩個區內的山林是大別山南麓余脈的山體,山脈相連的程度很高,好多山體實際是山系。」陳敏說,所以如果真要按「山頭」來分的話,應該超過500座。

武漢的山都不是很高。最高峰是黃陂的雙峰尖,高度約為840米。據介紹,武漢山體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僅佔總數的30%左右,大多數是相對高度在30米以上的低山。而其中,不少山體都與湖泊相鄰,形成天然的山水資源。

但是,2012年調查資料顯示,武漢市的「三線三區」(公路、鐵路、水岸線、景區、開發區、居民區)可視範圍內的破損山體有54座(處)。實際破損的山體已有上百座,佔山體總量的20%左右。

採礦取土把山吃「破」了

「開山炸石、採礦、取土、劈山修路的過程,是武漢百年以來山體破損的直接原因。」陳敏介紹說。因為武漢的礦藏資源多半為石膏礦,而城市建設中的基建、道路、橋樑、建築等都需要石灰、石材等原料。原料需求量大,山間又有資源,「靠山吃山」成為許多地方不成文的「規矩」。

據林業部門統計,在2006年以前,武漢市有大大小小的採礦企業300多家。轉變從2006年開始,武漢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期間,對全市整個礦產企業進行了一次大的治理。到2012年,全市只剩下30多家採礦企業。到2015年,全市僅剩下2座「地下石膏礦」,地面上開採的礦山基本上全部關停。「採礦企業的關停,為2013年開始的修山計劃打下良好的基礎。」陳敏說。

治理

棄土消納與山體修復「搭夥」

5月18日,漢陽湯家山棄土消納場投入試運營。爬到山體高處,記者可以遠眺龍陽湖,而表面斑駁、碎石滿地的破損山體,沿途也處處可見。「湯家山山體主要為廢棄採石場,山體、植被等生態破損嚴重,亟需對其進行修復治理。」現場,武漢市環投園林綠化公司工作人員嚴宏向記者介紹說。在他們設計的規劃里,湯家山現有的坑凼,將在兩年內承載漢陽地區約1162萬立方米的棄土消納重任,之後將依託鄰近的汽車城人氣,借景東面龍陽湖風光,打造一個集生態承載、休閑觀光、露營體驗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公園。「屆時的汽車露營區,將面向龍陽湖,可謂華中最大。因為湯家山就在三環線邊,這個山體公園也是目前唯一一個規劃中位於中心城區的公園。」

將棄土消納與山體修復相結合,是武漢市「修山」計劃中最重要的辦法之一,既解決了城市建築棄土無處安放的窘境,又解決了環境治理的成本消耗。武漢最早採用此辦法「修山」的,就是黃龍山。僅黃龍山在山體修復中就消化了周邊建築棄土約3000萬立方米,在修復山體的同時,節約成本超過2000萬元。如今,東湖高新區的頂冠峰、江夏的長山和秀山、漢陽的湯家山等,均是山體修復工程,同樣也是武漢城市棄土的消納場。其中,頂冠峰也規劃在兩年後形成以綠道為紐帶、以公園為重點、以山體為屏障的自然山體森林公園。

今明兩年再修破山11座

「遏制了山體進一步破損,僅僅只是第一步,想要恢復山體的青翠,構築良好的生態環境,僅靠植綠並不夠。」陳敏說,從2006年到2012年期間,武漢市對破損山體還只是停留在山體復綠。直到2013年,武漢市政府下發《關於加快破損山體修復的意見》,生態修復終於走到台前。「不再只是盯著破損山體上的結疤種草了。山附近的土地資源都進入了規劃視野。這意味著今後山體修復成為景中景的案例會越來越多。」

60座破損山體的生態修復已告一段落,但武漢的「修山」計劃卻遠遠沒有結束。「今明兩年,我們計劃對外環以內、市內殘存的11座破損山體實施修復,有的已經開工,比如湯家山。」陳敏透露,到2020年,外環以外剩餘的破損山體同樣也會被納入修復範疇。「下一步的山體修復,方向比較明確,就是儘可能地按照郊野公園、山體公園的模式來推進,滿足市民就近踏青郊遊、休閑度假的需求。」文/記者彭嵐 通訊員凌勇 周玉琴 趙靜 圖/通訊員林志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