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我媽啥都好,就是恨我爸」

(一)


我爸媽又冷戰了。

是的,又。


起因是因為幾個雞蛋。

我媽之前貪便宜買了好幾盒雞蛋,她去弟弟家以後,我爸忘了將雞蛋放進冰箱。

我媽這幾天來我這裡住,看到她買的雞蛋全壞掉了,天台上她種的菜都爛掉了也沒收割,就對我爸很不滿。


當然,這種不滿是積累了三十幾年的,「雞蛋事件」只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導火索。


兩個人辯了幾句,我爸不知道說了什麼,惹得我媽很生氣。


我媽看到我爸的褲子扔在洗手盆上,氣不打從一處來,就把褲子扔到了地上。

我爸看到了,非常鬱悶,嘆了一口氣就出門散心去了。


這兩天,我媽不搭理我爸,連吃飯都不跟他坐一個桌子。她想跟我爸說什麼,就含沙射影、指桑罵槐一頓,或是讓我女兒轉達。


這副場景,要讓外人看見,不看得目瞪口呆也會暗自好笑,但在我,卻「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我笑嘻嘻地看著這一切,像在看兩個幼稚園的孩子。


從小到大,我都是看著他們倆吵架長大的。記事以來,他們幾乎就沒有和睦相處過的幾天,以至於有時候他們倆哪天要是沒吵架或沒冷戰,我頓時覺得家庭氛圍很尷尬很怪異。


每年大年初一,我爸媽會休戰一天,因為在老家,有這樣一種說法:「大年初一怎麼過,關係到那一年的氣運。」


到了年初二、年初三,兩個人又開始為了一點點雞毛蒜皮的事情慪氣,我和弟弟會相視一笑,然後長舒了一口氣,像是心裡懸著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


每次兩個人吵完架,我們家就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


小時候這種氛圍讓我覺得窒息,現在則是一笑而過。我想:就兩個老小孩,隨他們去吧。



(二)


我的整個童年、少年、青年時期,都是聽著我媽對我爸沒玩沒了的抱怨和指責度過的。


我不知道一個人得恨另外一個人到了哪種程度,才會將三十年前發生的事情都記得清清楚楚,包括一些細枝末節。


到了後來,我懷疑她在控訴我爸的時候,已經不帶任何憤恨的情緒。她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只是將「控訴我爸」這事兒變成了一種本能或是生活習慣,與睡前洗澡刷牙無異。


早些年,因為我媽沒完沒了的對我進行洗腦,我也覺得我爸實在是太不像話。雖然他對家庭、對妻子、對兒女很有責任感,但總在一些小問題上犯二,脾氣也太暴躁,誰嫁給他估計都要受委屈。


那時候,我甚至發誓:絕不嫁給像我爸一樣的男人,因為實在是太不懂關心女人了。


可越是到後來,我越是覺得我媽的問題可能更大一些。她最大的問題,便是自始至終無法克服自己的怨婦心態。


我媽有六個兄弟姐妹,她是家裡的長女,下頭有四個妹妹、一個弟弟。她唯一的弟弟,也就是我的舅舅,因為是家裡的獨子,從小備受寵溺,長大後果真長成了一個混蛋,現在已經眾叛親離。


我媽的四個妹妹,沒有一個有她運氣好。我媽小時候因為身體體質比較差,干不起農活,所以外公就給了她機會去讀書,而二姨、三姨、四姨則因為體力健壯一些,只能在家務農,一生大字不識。


我二姨嫁給了一個賭徒,辛苦一生。三姨嫁給了一生從不間斷出軌的三姨父,她一生都在斗小三。四姨嫁人後倒是沒掉進火坑裡,但四姨夫為人太過忠厚老實,沒什麼經濟頭腦,所以一家人一直過得很窘迫。我媽最小的妹妹,也就是我小姨,嫁人後被家暴致死。


相比四個妹妹,我媽應該算是嫁得最好的了。我爸沒有任何不良嗜好,不嫖不賭不出軌不家暴,打工掙了錢就悉數交她手上,對家人也算關心……在農村,這樣的男人已算是稀缺品了,但她一生對我爸不滿意、怨恨滿滿。


首先,她對我爸永遠只有批評和抱怨。

她生氣的時候,見不得我爸高興,我爸在家裡拉二胡、吹口琴,她會說「都窮成這樣了你還在高興什麼,你怎麼不去街頭賣唱?」

我爸若是不小心做錯個什麼事情,她幾乎不過腦子就脫口而出「你個畜生!」


其次,她很難被取悅。

我爸給她買東西,她嫌我爸浪費錢、不會挑東西,不管買什麼回來都是一頓批評和責怪。

我爸有時候也會下廚,他做出來什麼我就吃什麼,做得好吃我就多吃點,做得不好就少吃些。若是某道菜做得好,我還會誇獎他一番,但我媽從不這樣,她幾乎能從每道菜里找到能責備我爸的理由。

我爸被罵急了,也會還嘴,說的話也很難聽,我媽經常被氣得渾身發抖。「作」起來的時候,她直接往床上一躺當「病人」,我爸消氣了以後也會主動去哄她,有時是煮好了粥或甜品端過去,但我媽從不領情,甚至都不回答他關心的問話。

再次,她始終沒法擺脫怨婦心態。

過去三十年間我爸對我媽的所有不好,她都全部記在了心裡,還時不時拿出來溫習一番,一遍遍地提醒自己:他曾經那麼虧待過我。


他們就這樣吵了一輩子,也過了一輩子。


有一回,我跟朋友說:「我發現我爸媽吵架的由頭都是因為錢。如果我們家有錢,是不是他們就不會吵了。」


朋友說:「不一定,窮的時候可以為一顆釘子吵的夫妻,有點錢以後也可以為了顆鑽石吵。」


朋友說的這話果真沒錯。大學畢業后,我慢慢將一家人拖出了貧困的泥潭。我和弟弟也都還算爭氣,在城裡買房買車安了家。現在我媽和她的幾個妹妹比,已經像是生活在兩個不同的階層了,但她還是會和我爸吵架,有時候只是為了幾粒根本值不了幾個錢的雞蛋。


我問朋友:「他們為什麼就不能好好相處呢?」


朋友回答:「也許,吵架、冷戰就是他們的相處方式。如果不吵、不冷戰,或許他們就找不到任何與對方鏈接的方式了。你也別管了,你媽那麼作,估計就是想引起你爸的注意。你看,她對兒女、對外人就不會這樣吧。」


的確,我媽是一個無私為家庭奉獻一切的女人,對外人也非常溫和、友善,跟曾經的女婿和現在的兒媳也相處良好,但就是會和我爸過不去。

我勸得了很多人,卻勸不了我媽。或許,在他們的婚姻里,我爸確實有很大的責任,導致她變成了一個怨婦,但仔細想來,她和我爸並沒有實質性的矛盾,也沒有原則性的分歧,她之所以一看到我爸就來氣,不過是因為自始至終無法放下對我爸的積怨罷了。

像我媽一樣放不下積怨的中老年母親,身邊真的有很多。


我有個閨蜜的母親,早些年因為丈夫出軌離了婚,但她一生都沒法走出這個被背叛的陰影。從三十歲到現在八十歲,她從未停止過對前夫的控訴。哪怕她所控訴的那個人都已經入土了,她一想起當年的事情,依然恨得咬牙切齒。


我無法勸她們,因為她們的怨氣太重。你若說點什麼,她會覺得你「站著說話不腰疼」,絲毫不理解她的痛苦和怨尤。


最終的最終,我只能對她們報以理解。

她們曾經確實過得很辛苦,曾經壓力山大,大到超過她們所能承受,而且無一人能分擔。她們沒時間去看書學習,沒時間去思考和反省,終其一生只能被怨恨情緒牽著鼻子走,無法覺知,無法了悟。


要媽媽們改變是很難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是少和她們計較,把她們當孩子養。

(三)


有這樣一則寓言:河道中若有一艘空船沖向你的船,你可能不會對一艘空船生氣;但如果船上有人掌舵,你就會生氣了。


我覺得可能對我媽她們而言,她們的丈夫就是這艘船。她們的意識里認為自己已經為丈夫、為這個家、為了孩子付出和犧牲了一切,所以丈夫就應該對自己無條件的好。

也正是因為如此,她們無法承受任何來自丈夫的傷害。一旦覺得自己被丈夫虧待了,她們便耿耿於懷,並且始終無法從「不被愛」的感覺和怨氣心態中走出來。

只要覺得那個特定的人不了解、不欣賞她們,她們就極為在意,這不啻將自己禁錮於受害者的心態中,認為別人應該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事實上,如果我們可以放下受害者心態,以一個懂事的大人眼光來觀察那個傷害我們的人,便能看到那些傷害你的人,其實也跟我們一樣都是有缺陷、有傷痕的人。


「眾生皆苦」,那些傷害我們的家人何嘗又不是?他們也有局限,也要面臨各式各樣的困頓和壓力,所以沒法對我們更好。


即便他們是真的不願意對我們好,那我們依然手握離開他們然後去找尋對我們更好的人的權利。


怕只怕,一直沉浸在過去的經歷和受害者的身份之中,無法對當下的善意、溫暖和愛打開心靈。


我知道這話聽起來很「雞湯」很「聖母」,但如果被傷害已經成為了一種事實,而且因為現實條件的桎梏,我們沒法或不便報復回去,那麼,我們首先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跳出「受害者心態」的藩籬。


我們需要站到圈外去,站到高出去,俯視這個正在受苦的自己,然後生出慈悲心。


「慈悲心」的第一要義是什麼?是先放過自己,對自己慈悲。


如果一直臣服於積怨,我們就會一直處於「TA怎麼可以那樣待我」「TA虧待了我」的憤恨之中。

在這種心態下,我們的心靈也被囚禁在了暴怒和仇恨中。被這種情緒裹挾,於人於己都不是一件好事。


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上帝不會供給我們所渴望的一切。

來到這世上,我們註定要面臨各種憤恨、失望、痛苦和劫難,但有些不好的事情發生,也有助於我們清醒過來,產生更強的能量,然後蛻變成為一個更寬容、更平和、更有愛的人。


只有這樣,我們才對得起那些受過的苦、流過的淚。


這樣看來,即便命運曾給我們最殘忍的一擊,但說到底我們會覺得它還是很慷慨仁慈的吧?

編輯:小雪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