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名著經典解讀④——《呼蘭河傳》,助力孩子暑期閱讀!

《呼蘭河傳》是2005年譯林出版社出版的自傳體小說,作者是蕭紅。

該小說描繪了東北邊陲小鎮呼蘭河的風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獨特的藝術個性與特色。

作者簡介

蕭紅(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原名張廼瑩(廼:nǎi,乃的異體字),筆名悄吟、玲玲、田娣等,被譽為「30年代文學洛神」。1911年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一個地主家庭,幼年喪母。1927年在哈爾濱就讀東省特別區立第一女子中學,接觸五四運動以來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尤受魯迅、茅盾和美國作家辛克萊作品的影響。1930年為了反對包辦婚姻,逃離家庭,困窘間向報社投稿,並結識蕭軍,兩人相愛,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5年首次以蕭紅為筆名,出版了小說《生死場》。夏志清稱蕭紅為「二十世紀最優秀的作家之一」。與『』蕭軍『』,『』端木蕻良『』合稱為『』東北作家群『』。

長篇小說《呼蘭河傳》是蕭紅的巔峰之作,動筆於武漢時期。多年的輾轉流徙,讓蕭紅難以有一個安寧的寫作環境。到香港后,終於有了寫完它的機會。1940年9月1日,《呼蘭河傳》開始在《星島日報》副刊《星座》上連載。此後四個月,邊寫邊連載,蕭紅沉浸在對故土和兒時生活的無限感懷與怔怔思念中,同時也融入了她對人性和社會的審視與思考。故鄉在萬里關山之外,精神卻在那裡流連不已。這是她一生中最為充實、愉快的四個月。

呼蘭河傳的歷史意義

《呼蘭河傳》的深刻主題在於揭示農村在封建統治下的社會弊病,特別是控訴了根深蒂固的傳統封建思想、封建習俗對人們的戕害。蕭紅不僅僅體會到勞動人民受帝國主義、封建統治者壓迫的苦難,而且也深深地體會到幾千年的封建統治帶給人民的精神枷鎖一一愚昧、落後,對此她深感痛苦,並且認為描寫這些,提醒人們的注意,是作家義不容辭的責任。一九三八年四月在《七月》編委會召開的座談會上,她說:"現在或者過去,作家們寫作的出發點是對著人類的愚昧!"這種提法顯然是不確切、也不全面的,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她在談這話的時候,已經動筆寫《呼蘭河傳》了。可見她創作《呼蘭河傳》並不是為了寫回憶而寫回憶,她有自己明確的創作目的。蕭紅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深刻地意識到幾千年的封建傳統思想對人民的毒害,憑著敏銳的直觀感受,她體察到人間的一樁樁悲劇,並以抒情的筆調在作品中作了娓妮動人的描述。因此,讀她的作品,"愈讀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

今天看來,《呼蘭河傳》無疑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中文長篇小說之一,2000年被香港《亞洲周刊》評選為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之九,而前八名分別是:《吶喊》(魯迅)、《邊城》(沈從文)、《駱駝祥子》(老舍)、《傳奇》(張愛玲)、《圍城》(錢鍾書)、《子夜》(茅盾)、《台北人》(白先勇)、《家》(巴金)。

在時間的長河裡,多少名噪一時的作品旋即湮沒無聞,但《呼蘭河傳》卻常讀常新,召喚不同時代的讀者與之對話。《呼蘭河傳》讓蕭紅遠遠超越了她的時代。

《呼蘭河傳》給了現代文學一抹凄迷的氣質,一種卓異的風格,一種完全有別於20世紀40年代文學的獨特品格。優雅而任性、感傷而婉諷,令人魅惑。

文字間寄寓著一個無鄉女子渴望回家的絮絮傾訴,亦包含著一個思想深邃的作家對國民性的反思與批判。情感與理性的熔鑄,讓時年二十九歲的蕭紅成為文學史上一個如此獨特的存在,這個名字因其獨創性的文字而不朽。而呼蘭河早已成為且不斷成為眾多讀者的又一處精神故鄉。蕭紅,這流落異鄉的呼蘭河的女兒,以其對故土的想象性觸摸,刺激了太多後人對呼蘭河、對後花園的想象,不斷傳說她那坎坷、傳奇而短促的一生。

內容簡介:

《雙桅船名家經典讀本(卷):《呼蘭河傳》是蕭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它以作者的童年回憶為引線,描繪了上世紀20年代東北小城呼蘭的種種人和事:不斷給人帶來災難的東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檯子戲、四月十八娘報廟會;令人心碎的小團圓媳婦的慘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馮歪嘴子一家的艱辛生活……作品通過追憶家鄉的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以更加成熟的藝術筆觸,寫出作者記憶中的家鄉,一個北方小城鎮的單調和美麗、人民的善良與愚昧。小說的風俗畫面並不僅為了增加一點地方色彩,它本身包含著巨大的文化含量與深刻的生命體驗。

近期熱文推薦 hot!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