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泰禾美文丨福州書院:名人的搖籃,培養代代桃李

本文選自91期《泰客會》雜誌

口述/王勇堅

書畫藝術研究院顧問

王勇堅,古建築設計師,設計過眾多知名廟宇,重修過名人故居。從小在福州長大的他,深諳福州城歷史,在國內外報刊發表過大量福州歷史人文故事。此次採訪,小編有幸與其一同暢談福州書院的發展脈絡,現將其口述內容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點亮文明的神燈,書院初露光芒

福州的書院,始於唐五代十國時期。閩王王審知下令各州縣要創辦地方學校,在福州設立了「四門學」,在這之前,福建區域一直被稱為「南蠻」,教育基本一片空白。

「四門學」算是書院的前身,就在福州聖廟路,原來稱「孔廟」現在叫「文廟」的那個位置。裡面的學生,三分之一是官宦子弟,三分之二是農家子弟,老師是中原戰亂時到處跑的幕僚名仕。這在福州文化史上算一盞點亮文明的神燈了。

隨著程朱理學的出現和發展,書院在宋朝興起,盛於明清。朱熹在南安九日山創「九日山書院」,又先後在漳州、晉江、建陽等地建書院,讀書風氣甚為濃厚,一時有「閩之濡風,甲於東南」之譽。彼時書院制度已經很完善,院長叫山長,多為德高望重者擔任。福州有名的四大書院便是於清朝創辦,皆分佈於當時的福州城內。福州城內與城外的劃分,與現在不同。那時候的福州城只指現在的鼓樓區,城內書院教育繁盛,家境殷實的男子和女子皆可入書院讀書。

書院的教學形式不是我們想象的那種苦讀四書五經,整日搖頭晃腦朗朗讀書,反而更活潑,甚至有點寓教於樂的意思。折枝詩是其中一項,確定題目之後,學生開始作詩,以香焚銅錢線,下面有銅盤承接,香焚線斷,錢落盤鳴,時間即到。然後進入評選環節,由老師評出詩中狀元、探花、榜眼,這種形式又名詩鐘。正因為這樣的訓練,福建的對聯創作能力很強。

潤物無聲,百家爭鳴促文化啟蒙

但是,當時有條件去書院的人,還是集中在城內。家境不好的人,關注的是如何把田種好,雙手還綁在生計上,這就造成城內外教育水平的差距拉大,而城外為數不多的書院也是在模仿城內的書院。

我們現在所知的四大書院,環境都很好。以前的讀書人,喜歡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吟詩作賦,曲水流觴。在茂林修竹中思想碰撞,辯是非,爭長短。讀書人匯聚的地方,自然是有不同聲音的,所以不同書院也有不同的側重和流派。有些側重傳統儒學,有些專註八股寫作,還有不同的文學流派,不同的思辨理論,學生們慕名而至,各有選擇。書院就在文化的碰撞中培養了代代桃李,可謂福建名人的搖籃。

書院一直保留到民國,後來改成學堂,新成立后逐漸衰微。但縱觀福建文化教育史,書院對歷史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書院里各種觀念爭鳴,最終是真理越辯越明,相當於來了場潤物無聲的文化啟蒙運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