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系列講座第三講|德國科幻的起源(北師大)

轉載:北師大科幻基地微信公眾號

編者按第三期科幻理論新視野系列講座歡迎大家前來!

九世紀時,社會變化和發展(工業革命、科學發展等)在每個歐洲國家都勢必引起了一種文學的變化。科學概念和結果進入了小說,鑄就了近代科幻小說的基本。從全球來說,凡爾納和奧威爾顯然是這個時代和過程最有名的代表。但事實上,那個時代的德國科幻文學(「科學神話」:「Wissenschafts-märchen,」 「未來小說」:「Zukunftsroman,」等)也非常豐富。

一方面,傳統的幻想、理想文學遇到工藝、科學發展,另一方面,社會、政治問題和背景創造了一種慾望——恐怖的人性矛盾。 從科幻小說的來源來說,這樣的情況並不特別,而且那時候翻譯還不夠發達,因此凡爾納和奧威爾的作品用了很長時間才影響到德國的科學神話。這樣,德國科學文學作家就創造了一類單獨的科幻小說和理論。從19世紀一直到 1960 年代,德國科幻文學都很有影響,比如佛列茲·朗的《大都會》(1927 年),還有Theo MEZGER/ Michael BRAUN 的《太空巡邏》 (1965 年)等。但後來美國的科幻電視劇越來越受歡迎,德國的就漸漸減少了。

報告的重點是德國早期兩個最重要的科幻作家:Julius VON VOSS (1768-1832 年)和庫爾德·拉斯維茨 (Kurd LASSWITZ, 1848-1910 年)。直到現在,Von VOSS 的作品一本也沒有翻譯過來。雖然他的 《Ini. 一本第二十一世紀的小說》(1810 年) 比瑪麗·雪萊的 《科學怪人》早八年,但他在德國也很少被提到了。他的作品反映那一時代的社會和文學影響,《Ini》是一個德國魏瑪的古典主義(」Weimarer Klassik」)和畢德麥雅時期(「Biedermaier」)的幽默的未來諷刺。

與之相反,拉斯維茨是德國最有名的科幻作家,也是德國科幻理論的創始人。這位科學和哲學教授 1871 年寫下了他的第一大學部幻小說,但是1897 年的《在兩個行星上》應該算是他最大的成功。在 900 多頁的兩本書中,他闡述了他對社會、戰爭的批評,以及他的道德、哲學想法和科學觀念。此外,我們看他1900-1910 年間的科幻理論,也不難發現一個非常發達、與近代非常類似的科幻研究思想,包括提到了奇異、似真、類比的作用等。

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漢學碩士畢業,德國波恩大學漢學系、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東亞研究中心研究部門、北京外國語大學全球史研究院在讀博士生,EACS、AAS 成員。

主要研究晚清早期科幻小說。研究興趣為中德翻譯、明清小說、科學史、早期科幻小說。在《Minima Sinica》, 《Orientierungen》等刊物發表譯作幾篇。

時間:4月29日 14:00—16:00

地點:北京師範大學前主樓C5049

科幻理論視野系列講座

北京師範大學是科幻研究的重要基地,由吳岩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多年來不斷耕耘,持續貢獻著新的成果。

為促進學術交流,北師大科幻創意研究中心從2016年春季學期開始,舉辦「科幻理論新視野」系列講座,邀請學界同人來校做學術報告。報告人將就某一學術領域的研究歷史、現狀和最前沿的進展進行介紹,並討論該領域的研究成果、理論、方法論對於科幻研究的參考和借鑒意義,以此豐富科幻研究界的視野,增強彼此的交流。

本系列講座計劃每月兩次,時間一般為每月第二周、第四周的周末。第一期於2016年春季學期成功開展,第二期將於2016年國慶后舉行。各期具體時間將以當期講座的海報信息為準。歡迎關注本公眾號。

獲得更多科幻領域學術研究信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