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什麼樣的腦洞,讓既無王霸之氣,更無山川之險的開封成了北宋都城!

1127年初,來自東北的女真騎兵再次南下洗劫了北宋都城開封。4月,金兵擄徽欽二帝和後宮大臣三千多人北返,至此北宋滅亡。

(圖)北宋滅亡

從960年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北宋,到北宋滅亡,徽欽二帝成為階下囚,前後一百多年時間。

這正印證了趙匡胤遷都洛陽失敗后說的一句話: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很多人認為,正是因為沒聽太祖之言,北宋才落得如此下場,要是早聽他的話遷都洛陽,也不會有靖康這檔子事。

(圖)靖康之變

既然如此,為何北宋對開封「情有獨鍾「?

開封什麼時候這麼火了?

作為八大古都之一,開封城不白給,追溯它的建都情節,那還是在戰國。

戰國後期,秦國強大起來后,終於佔領了魏國的河西之地,為了避其鋒芒,魏國遷都大梁,就是開封。但魏國滅亡后,開封就銷聲匿跡了,直到唐朝滅亡。

(圖)戰國後期形勢

安史之亂后,長安地區屢屢被吐蕃侵擾。安全起見,政治中心開始東移,朱溫滅唐后,定都開封,以洛陽為西京,開封成為中原政權的首都。

其後五代,除了後唐定都洛陽,後晉、後漢、後周都以開封為都,這讓開封的地位空前提高。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后,開封順理成章地成為北宋的都城。

(圖)五代十國

但是趙匡胤並不滿意這裡。

首先,他是武將出身,深知地形對於國防的重要性。開封四周是大平原,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面對敵軍特別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騎兵天然沒有抵抗力。黃河雖寬但稱不上天險,不具備遲滯敵人進攻的軍事防禦功能。因此建國后,趙匡胤就開始琢磨給自己以及子孫找一個固若金湯的地方。

經過考察,他將首選定為長安,次選定為洛陽。他的思路是,先遷洛陽,再遷長安。

(圖)宋太祖趙匡胤

但是當他把想法告訴大家時,大家炸了鍋,反對之聲不絕於耳。他們紛紛表示開封挺好,沒必要瞎跑。

因為好多大臣都是從後周甚至後漢一路走來的舊臣,他們的家眷朋友圈什麼的都在開封,打死不願到另一個城市去創業的。

但是趙匡胤有自己的想法:"吾將西遷者無它,欲據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

趙匡胤是對的,開封為「四戰之地」,無險可守,一旦敵軍前來如入無人之境。為了應付這種局面,北宋推行募兵制,維持著一支龐大的禁軍力量拱衛都城,同時在開封城北大量植樹造林,希望以柳樹林遲滯騎兵的步伐。這種以人代山川之險的做法可謂真正是「用血肉築起新的長城」。但這很燒錢,北宋的財政收入很大一部分都是貼補給禁軍了,所以到洛陽去,到長安去,以山川之險對抗敵軍,乃是省錢的好辦法。趙匡胤作為開國之君,是節儉的典範。

(圖)北宋禁軍

但是長安和洛陽就一定合適嗎?

光環不再的長安城

開封的定都史在長安眼裡,也就是個零頭。

(圖)漢高祖劉邦

這座古城從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開始,締造了漢帝國的傳奇。隋朝初立,隋文帝在漢長安城的廢墟處營建大興城。隋朝滅亡后,唐朝繼續完善,終於讓長安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獨一無二的城市。

算起來,這座城市前前後後光榮了上千年。

但是盛名之下必有隱憂。

(圖)關中平原

選擇定都長安,首要因素是長安地處關中平原。關中沃野千里,有八百里秦川的美譽。在那個人口不是很多的年代,這裡的糧食產量完全能夠供養這個都城。關中平原周圍,東有太行、西有青藏、南部秦嶺、北部黃土高原,群山環繞。東西南北各有函谷關、大散關、武關和蕭關把持隘口,可謂固若金湯。當年張良勸說劉邦定都這裡時就曾說關中 「金城千里」。

這樣的利好,在此建都,捨我其誰!

但是長安的發展就如同創業一樣,先進來的人吃香喝辣,後進來的人連湯都喝不上。經過數千年的演進,人心還是那樣的人心,關中卻不是以前的關中了。

(圖)阿房宮

定都就要蓋房、建城市、修宮殿。古代盛行土木結構,那麼最先遭殃的就是黃土高原的植被。為了修阿房宮,秦始皇差點把驪山的樹砍光。大砍大建后,古人也沒有植樹造林的意識。久而久之,就把後面的朝代坑了。

隋朝開始,關中糧食產量就難以自給了,所以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從南方調糧;唐朝開始,渭河水位已經下降到不能通航。所以,生態的惡化已經讓上天拋棄了長安。

(圖)隋朝大運河

後世不僅趙匡胤來過,朱元璋也曾讓太子朱標考察過西安。然而,並沒有什卵用。

千年老二的洛陽城

一直以來,洛陽就是陪都的身份。

歷史上定都洛陽的朝代,除了東漢,大多都是割據政權且不長久。

(圖)東漢全圖

對比開封的五險可守。洛陽四面環山,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然而並不是!

相比於長安的八百里秦川,洛陽的活動空間可謂小得可憐。這在面臨戰爭時是很致命的,這意味著洛陽根本就沒有戰略縱深。如果敵人在外圍搞封鎖,那麼都城的軍民就只剩下兩個選擇:

要麼,據險而守,自力更生,依託首都周邊的糧食生產自給自足,堅持抗戰;要麼突出重圍,東山再起。坐擁關中的長安都無法自給,洛陽那一小片地方就更不值一提了;突出重圍,周邊的山脈也會成為自己的阻礙,倒不如四戰之地的開封跑得快。

(圖)洛陽地形

畢竟開封也算得上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地方。

現實意義的開封城

四戰之地,容易引發八方來攻,軍事上不安全,但是凡事總有兩面性。

(圖)北宋漕運

人習慣向城市聚集,這就意味著首都人口規模一定是巨大的,所以養活這些人是個大問題,開封的汴河,作為大運河的一段,直通江南產量區,這保證了源源不斷的糧食供應。

漕運的發達是開封的一大優勢,不僅養活了開封的人口,還補給著都城周邊的數十萬禁軍,這些募兵制下的精銳這是趙匡胤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相比之下,洛陽就顯得太過寒酸,定都洛陽的後唐庄宗李存勖就是因為洛陽周邊的糧食不到位導致禁軍叛亂最後丟了性命。

(圖)後唐庄宗李存勖

所以在趙匡胤遷都時,才沒有北魏孝文帝般那麼堅決。後來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說出一條「在德不在險」的理由,最終打動了趙匡胤。

只是趙光義的動機,並沒有哥哥憂國憂民般純潔。

(圖)宋太宗趙光義

都城之爭持續了千百年,直到今天也沒有停止。選擇好的位置固然可以依託山川之險保全社稷,但是沒有一個強大的國力,再固若金湯的城池也會被踏平。石勒陷洛陽、安史之亂下長安、八國聯軍進北京等就是典型。

發展國力,才是根本。

(圖)安史之亂終結了大唐盛世

文|趙裔儒臣,期待與君一起探討精彩的歷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