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寒門子弟有人生逆襲的可能嗎?一位名校學生的看法

雖然有些事情我們極力避免,但實際情況可能並不如願,尤其是教育相關!曾經一位聯考狀元關於寒門子弟再難有出路的言論,引爆所有人的關注!那麼寒門子弟就真的沒有人生逆襲的可能嗎?啦聽聽這位世界名校學生的看法:

01

記得高二的化學課,老師曾激情昂揚地告訴我們:「聯考是千千萬萬的考生一起,爭著過獨木橋。」正是從這位老師那裡,我聽說了這樣一種觀點,聯考是我們人生中僅有的、也是最後一次公平競爭。

翻看那時留下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許多公式、符號,以及「數學十六字箴言」——「弄清問題,找准聯繫,解后反思,增強悟性」——這是非常好的解題經驗,想要通過聯考改變人生的寒門學子,要學會謹慎地在針尖上跳舞,步步為營,踏踏實實,做好每一道題目,完成每一份答卷。

從聯考前三個月,我們就開始持續不斷地演練,預備著那場即將開始的無聲的戰爭,想象著自己走在千萬人行走的獨木橋上。有許多人開始暗自準備,有的通過金錢買到獨門秘籍,有的偷偷參加補習班。

聯考是一場殘酷的競爭,許多孩子失敗了,也有一些孩子,順利地通過聯考走到了更高的平台。我那時候遇到的大多數同學,都生長在最普通的家庭里;我們的父母,許多都是這個社會裡最最平凡的普通人,靠著微薄的薪水,省吃儉用,付出了他們的全部心血,愛惜並供應著我們的成長。

02

寒門出身的同學並不多見,大多數人都比較低調,田田是一個例外。我的一個朋友田田,來自農村,她從不隱藏自己的成長經歷,並樂於與我們分享她的成長故事——她的家庭非常貧困,然而她也異常懂事,從國中開始就不拿家裡一分錢——遇到她,是一個欣喜的意外,她的許多故事,都使我大開眼界。

她節省,努力,有時在這裡打工,有時在那裡兼職,在二十歲的年紀品嘗了許多本不屬於她這個年紀的女孩子的心酸。也就是她,執著地在大四的時候申請美國的高校,並且拿到了哈佛大學某個碩士項目的錄取通知書。然而最終她不得不放棄,因為沒有辦法籌到足夠的錢,支持她前往美國念書。作為她的朋友,我見證了她所有的拼搏,以及拼搏到最後不得不做出的妥協、讓步和放棄。

她的神情是迷茫的。她非常優秀,充滿熱情。她也是我見過的最堅強的女孩子。然而她獨自面對了許多失落的時刻。現在她仍舊在一個人默默打拚,在一個遠離家鄉的城市裡,堅強地奮鬥著,從來沒有放棄過。

當年考上大學,她的故事上了當地某報刊的新聞頭版,一時轟動周圍。彷彿從那一刻起,人生就改變了,並且永遠地停留在了那個光輝的時刻。然而新聞並沒有持續地報道她的故事。我們的社會依舊不斷去塑造這樣粗糙而蒼白的「學霸」故事,卻沒能追蹤做繼續的報道。

今天有多少清華北大的學生仍舊是出身寒門?這些寒門出身的優秀的年輕人在讀書期間,能否像那些出身優渥的孩子一樣負擔得起去歐洲和美國交換一個學期的費用,他們畢業后,又能否負擔在北上廣買房和生活的費用,生存、繼而尋找到自己的生活?

03

美國出身底層的年輕人所面臨的尷尬當然並不少於我們。

一位墨西哥裔的朋友,曾向我吐露她的經歷。她的父母是墨西哥裔的非法移民。從小她就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母親與父親離異以後,帶著她四處奔走,有好幾年時間都只是在一輛破車上生活,無家可歸。她通過努力,進入美國不錯的大學接受大學部教育,並且成績優異。現在她是常青藤拿全額獎學金的博士生,喜歡逛街,對紐約各種好吃的、好玩的,了如指掌。

然而她畢竟沒有辦法像大多數常青藤學校的孩子一樣自信、無憂無慮。她曾經向我們坦言,她的親戚們絕大多數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回到他們身邊,她往往不知道同他們談些什麼;兒時所遭遇的父母離異的經歷,也顯然在她心頭留下陰影,她時常擔心遇到靠不住的「渣男」。

這一點與的社會十分相似。在教育條件相對落後的鄉鎮,師資資源缺乏,而在師資資源相對集中的大城市,獲得「名師」的指導往往需要通過參加課外補習班。貧富差距非常明顯,寒門出身的孩子往往很少有機會在聯考以前遇到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同輩或者長輩,然而這些對中產階級的孩子而言並非難事。

04

聯考或許作為改變莘莘學子所屬階層的可能性與局限性,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其實,許多看似不那麼關鍵的考試,卻扮演著事實上也很關鍵的分化的角色:

國小升國中就是一次關鍵性的分流,小孩子進入怎樣的中學決定了能否在最具備可塑性的年齡段儘可能接受最好的教育;除此之外,在大學階段選擇何種專業,畢業以後是出國留學、在國內讀研究所還是參加工作、去哪裡工作、選擇哪一行業,這些選擇都將在畢業以後塑造著我們的自我認同以及我們所屬的社會階層。

在我們這些生活在夢裡的年輕人糾結數理化公式和答題套路的時候,美國處在社會下層的年輕人很可能已經不得不開始面對由性、毒品和酒精構建起來的「焦慮、孤獨、毫無希望的生活」,非裔、拉丁裔、亞裔的年輕人,更必須理解自己所處的社會階層,準備好應對隨時可能遭遇的公開的或是隱性的歧視。

或者說,階層的差異已經真正創造了難以逾越的障礙。「在今日之美國,中產階級的孩子,不論他們來自什麼種族,是何性別,生活在哪個地區,言行舉止都驚人地相似;反過來,工人階級的孩子看起來像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而這些,甚至可能是我們學生未來將要遇到的問題!

05

就在前不久,網上還流傳著亞裔美國人群體回應在日常生活中遭遇歧視的抗議視頻,而哥倫比亞大學大學部留學生宿舍的漢語拼音名簽,還被對有惡意的人集體撕掉。

我的一位學業十分優秀的朋友告訴我,從她自小生活的曼哈頓華埠的底層社群,走到常青藤學校的精英社區,中間要經歷很多的曲折,要走很長的路,而即便她已經獲得耶魯、普林斯頓等數個名校有全額獎學金的錄取通知書,她都要時刻預備著比身邊白人中產階級家庭的同學更勤奮、表現得更加優秀,這種壓力始終存在。底層要突破自己原來所屬的階層,走到新的平台,註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有刪改,僅供參考。如有信息不當等問題,歡迎在後台留言指正。轉載請註明來源。

想要了解更多教育相關話題,可關注微信公眾平台:太星國際教育(txgjjyw).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