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丙肝患者變成肝纖維化、肝硬化了怎麼辦?不想得肝癌進來看

大家好,我是春編,獲取最新口服藥信息、印度獲葯攻略!低價葯、真葯唾手可得!(因為春編和印度肝病科的好多位醫生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春編WeChat:一三五一貳壹柒壹柒肆玖 (聰明的小夥伴把數字轉為阿拉伯數字就可以啦~)

大家都知道丙肝是一種慢性且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在染病的10-20年間會進展為肝硬化、肝纖維化,其中中年因輸血感染丙肝的患者發生率為18%-30%【1】。《丙肝防治指南 2015年更新版》中提到:肝硬化和肝癌是慢性丙性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肝硬化發生失代償期的每年發生率為3%-4%,也就是說每年因丙肝肝硬化失代償期的患者為400,000。這個時候還有多久的生存時間呢?來看看指南中的研究結果:

(若丙肝進展為失代償期肝硬化,10年生存率僅為25%)

另外,《丙肝防治指南 2015年更新版》中還提到:丙肝患者的肝癌發生率在感染30年後為1%-4%【2】,而這類丙肝患者主要是已經進展為肝硬化和進展期肝纖維化的患者。一旦診斷出肝癌,一年內死亡的可能性為33%【3】

春編科普什麼是肝纖維化

肝纖維化是一個病理生理過程,是指由各種致病因子所致肝內結締組織異常增生。任何肝臟損傷在肝臟修復癒合的過程中都有肝纖維化的過程,如果損傷因素長期不能去除,纖維化的過程長期持續就會發展成肝硬化。因此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

春編再科普什麼是肝硬化

肝硬化是臨床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覆作用形成的瀰漫性肝損害。在大多數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蟲性肝硬化。病理組織學上有廣泛的肝細胞壞死、殘存肝細胞結節性再生、結締組織增生與纖維隔形成,導致肝小葉結構破壞和假小葉形成,肝臟逐漸變形、變硬而發展為肝硬化。早期由於肝臟代償功能較強可無明顯癥狀,後期則以肝功能損害和門脈高壓為主要表現,並有多系統受累,晚期常出現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繼發感染、脾功能亢進、腹水、癌變等併發症。

如何診斷是否患有肝纖維化及肝硬化呢?春編轉達國內肝病科專家的指導意見:

肝活檢對於肝臟組織學的判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肝活檢畢竟是有創性操作,臨床有一定禁忌,也不易被患者所接受。當前開發了多種基於血清學的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無創檢測方法,如AST-血小板比值指數(APRI)、Fib-4纖維化指數等,另外還有肝臟彈性等基於影像學的判斷指標。

在無創方法和肝活檢的選擇問題上,一般而言,如果血液指標和肝臟彈性等影像指標結果判斷明確,而且一致,可以不做肝活檢。反之,如果無創檢查結果不明確,且判斷有無肝硬化或肝纖維化程度對治療決策很重要,則需要做肝活檢。而具體選擇哪種無創性檢查手段則要根據具體情況,如APRI和Fib-4所需要檢查的指標多包括在常規的評
估檢查項目中,幾乎不需要額外的花費,可以初步判斷有無肝硬化。儘管其準確性不太高,但還是比較適合於一般應用,特別是基層醫院應用。如果患者條件允許,可以選擇更準確但花費較高的項目。

如果診斷髮現患有纖維化或肝硬化,如何進行有效的治療和干預,防治肝癌發生呢?(下述春編結合指南和印度肝病科專家的治療指導)

《丙肝防治指南 2015年更新版》中提到:對於進展期肝纖維化及肝硬化患者來說,清除丙肝病毒可降低肝硬化失代償的發生,可降低但不能避免肝癌的發生,需長期監測肝癌的發生情況。

在肝硬化的治療中,病因治療是重要、最有效的治療。大量證據顯示,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后能使肝纖維化和炎症減輕、逆轉。但需要提醒大家,「及時」很重要!如果治療及時,肝纖維化甚至早期肝硬化是可以逆轉的。但如果到了比較晚期的肝硬化,特別是伴有明顯門靜脈高壓症的肝硬化,即使成功清除病毒,臨床上仍然可能發生門靜脈高壓的併發症,而且肝細胞癌也不能被完全阻止。同時,伴有肝硬化的丙肝,更需要足療程使用直接抗病毒藥物。

隨訪:

一位來自鎮江的蔣先生在接受抗病毒治療前感應度為15.8, 2個療程的治療周期結束后,肝硬度已降低到8.1。

對於有肝硬化的患者,雖然清除了病毒,但發生腫瘤的基礎仍然沒有完全去除,仍然需要監測肝細胞癌的發生;而對於已有肝細胞癌的患者,需密切觀察其治療效果並警惕複發的可能。

PS:因工作的關係,春編端午佳節也沒有休假,任然和印度醫院保持密切的交流,朋友們有任何問題歡迎叨擾,春編WeChat:一三五一貳壹柒壹柒肆玖 (聰明的小夥伴把數字轉為阿拉伯數字就可以啦~)

參考文獻:

【1】 Freeman AJ, Dore GJ, Law MG, et al. Hepatology. Estimating progression to cirrhosis in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J]. Hepatolgy,2001 ,34(4 Pt 1):809-816。,

【2】 ElSerag HB, Rudolph K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epidemioogy and molecular carcinogenesis[J]. Gastroenterology,2007,132(7):2557–2576.

【3】 Huang YW, Yang SS, Fu SC, et al. Increased risk of cirrhosis and its decompensation in chronic hepatitis C ,patients with new-onset diabetes: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J]. Hepatology 2014; 60(3):807-814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