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文創新思路新形態丨又一個行業被風吹死了?

「2016年千萬不要跟這些人交朋友:借錢不還的、自稱自己有網紅潛質的、目前在從事VR創業的!」

這是今年4月份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當時VR(虛擬現實)已經火得失控,誰進入VR了不是新聞,誰沒有進才是新聞。用雷軍的話講這是一個「風口級」行業,可這股風還沒刮起來就突然停了,把衝進去的人晾在了空中。

當一個22歲的輟學生賺到6億美金

2012年7月,20歲的遊戲愛好者帕爾默•洛基從加州大學輟學,創辦了VR公司Oculus。Oculus是拉丁文,意思是「眼睛」,當時VR技術已經發展好多年了,但體驗不夠好,洛基希望自己設計的VR頭盔,能將用戶帶入一個感覺逼真的虛擬之境。2014年3月,他取得了初步成功——Oculus被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而他本人的身家也暴漲至近6億美元。

這樣一個財富傳奇在隨後兩年不斷發酵,並在全球引發了一場VR創業熱潮。

科技巨頭們首先行動起來。2014年6月,谷歌推出手機端VR眼鏡——Cardboard,售價只有9.99美元。此後索尼、HTC、三星等紛紛入局,其中前兩者走高端路線,開發與電腦相連的VR頭盔——PlayStation VR和HTC Vive,三星則開發與其手機相配套VR頭盔——Gear VR。

這些一線巨頭之所以投資VR,是因為VR是一項被認為有廣泛應用前景的酷炫科技。

比如,它可以讓你在遊戲中擁有超人的神力。

或者來一場瘋狂地戰鬥。

它還可以讓你在家裡身臨其境地逛商場,買東西,還能試!

它可以讓男票們以為女票買內衣的名義「欣賞」商場的模特。

它可以讓男生們做得更過分,比如這樣……

或者這樣……

這兩名男生在做什麼,請自行腦補。還有更加勁爆的動圖,比如島國推出了VR愛情動作片(頭盔+輔助設備),由於畫面太污,就不在這裡放了。

當然,這麼高大上的設備也可以有高大上的用途,比如親臨戰爭、災難等新聞現場。

另外,它還可以用來看演唱會、NBA、拳擊賽等,而不受場地座位限制。

旅遊也是一個熱門應用。在本月上映的科幻片《奇異博士》中,奇異博士曾瞬間被至尊魔法師,從尼泊爾的一個寺廟帶到喜馬拉雅山上,完成空間的乾坤大挪移。而有了VR,每個人都可以實現這種乾坤大挪移,只是感受不到極寒和缺氧。

其他的應用就更多了,比如可以在本地看異地的房子、車子、醫生,或者聽課,等等。

VR不光能一個人使用,還能跟異地朋友聯合使用,共同進入另外一個地方,並在那交談、繪畫、合影,等等。今年4月份,Facebook就在其開發者大會上向外界展示了這種技術,引起不小的轟動。

正因為VR有如此廣泛的應用,所以才刺激了市場的想象力,引得各路資本紛紛湧入,其中最瘋狂的是人。

「2016年是VR元年」

在,VR創業來勢兇猛,席捲全國,去年這個時候,創業者們高喊「2016年是VR元年」。

VR創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設備,二是內容。今年春節前後,的這兩類公司都獲得了大筆融資,其中設備類公司的主要融資如下:

可以看到,光是上億人民幣的就有好幾家,其中最著名的是暴風科技旗下的「暴風魔鏡」。暴風魔鏡的第一代產品於2014年9月推出,比谷歌的Cardboard只晚三個月,但其材質和性能卻比後者強。暴風科技於2015年3月在A股上市,之後創造了55個漲停板,其股價從7.14元一路躥升至300.81元,被稱為「妖股」,其中「VR」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

內容公司也獲得了不少融資,蘭亭數字、創幻科技、SightPano的融資都在千萬元以上,蘭亭數字的融資更是達到3150萬元,估值則為2.1億元。

熱潮之下,從未涉足VR的其他公司也殺了進來,動靜最大的當屬阿里。阿里於3月份成立了VR實驗室,在影視和購物兩個方向發力,其中影視內容輸出到優酷平台,購物方面則是啟動了Buy+項目。雙十一時,Buy+項目正式發布,這是阿里當時的視頻廣告。

其他IT大公司也沒閑著,梳理如下:

騰訊在2015年12月公布了側重於遊戲方向的VR平台戰略,同時開發基於手機端和PC端的VR設備;百度則在其視頻頻道上線了VR專區。

有手機業務的公司更加積極。樂視發布了側重影視方向的VR內容生態,小米則於今年1月成立了探索實驗室,其首個科研項目就是VR,就連鎚子當時都宣布進軍VR領域,與上表的諾亦騰合作,並表現得好像很有實力。真正有實力的可能是華為,但華為一直默不作聲,急得記者追問其手機負責人余承東,「華為會否推出VR產品?」余承東則回答:「你認為我們會不做嗎?」後來華為果然推出了自己的VR眼鏡,有些型號的手機還配發類似谷歌Cardboard的簡易VR眼鏡。

不久,影視及直播公司也參與到這股熱潮之中,華誼兄弟啟動了實景娛樂項目里的VR遊玩項目,光線傳媒則宣布2016年將推出自有VR硬體,其總裁王長田則稱,已經「默默無名潛心研究」VR及AR(增強現實)三年之久。此外,威銳影業、米粒影業、檸萌影業、追光動畫等也都在嘗試製作VR短片。社交K歌APP「唱吧」則推出了VR直播。

彼時,有人調侃稱:「上市公司離布局VR之間,只差一場發布會!」

由於VR火得太快,而人們又不了解相關情況,於是誕生了大量組織行業交流的業務。一個段子手調侃道:「2016年其實是VR沙龍和VR論壇元年,據說有十家搞活動的公司通過舉辦各種VR沙龍和論壇賣門票上了新三板。」

風口之下,投資人和創業者言必稱「VR」,要不都不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於是,有些人剛開了一個線下體驗店(相當於遊戲廳),就敢聲稱自己「進軍」VR行業了。

當然也有明白的,有評論人就指出,「VR的確是下一代的計算機平台,同時也是一群浮躁創業者的墳墓!」興沖沖衝進VR領域的創業者沒有想到,這句話竟很快變成了現實,「VR元年」還沒有展開就結束了。

「資本、整個環境不夠好」

VR這股風停得很急,中間幾乎沒有過渡,一下子就從火山變成了冰山。

轉向大體始自5月中旬。當時證監會叫停了上市公司的跨界定增,涉及互聯網金融、遊戲、影視、VR四個行業,並且叫停了這四個行業的併購重組和再融資,甚至在6月進行過一次重點稽查。

VR風口是被投資而非需求拱起來的,投資方面發生轉向,風口自然難以為繼,尤其是對於實力較弱的玩家。總結如下:

9月開始,VR公司倒閉、轉型、裁員的消息不斷見諸媒體,涉及的企業包括暴風魔鏡、米多娛樂、眾景視界等。10月,曾發布過鹿晗VR演唱會、拿下《我是歌手4》和吳亦凡IP的米多娛樂,更被傳出欠薪新聞,其不少前員工向媒體反映,公司拖欠他們半個月到4個月的工資,「整個技術部門從7月到現在所有工資都沒發!」

無獨有偶,一家叫「眾景視界」的VR、AR公司也被曝出欠薪新聞。該公司在4月份曾推出首款產品——AlfaReal,之後就壞消息不斷。8月30日,大約30名員工寧可放棄裁員補償也要離職,只希望公司能把拖欠的工資和五險一金補齊,結果他們等了40天,被堅守在那的20多名同事告知公司經營不下去了,CEO劉俊峰也聯繫不上了。無奈之下,他們只能選擇法律維權,對前公司發起集體仲裁和訴訟。

據報道,眾景視界拖欠員工的工資並不多,只有200萬元,但新聞標題卻被定為「破產清算也不夠付」。這個行業的「寒冬」由此可見一斑。

暴風魔鏡的處境可能更具有參考價值,這家出身於「妖股」——暴風科技的VR頭盔公司在10月20日被曝出裁員新聞,據報道,團隊規模從500多人裁減到300人,辦公室空了一半。好在其母公司家業大一些,相關善後工作都已處理妥當。

事後,暴風魔鏡CEO黃曉傑在接受採訪時稱,「這次的資本寒冬很冷。」他的老闆、暴風科技CEO馮鑫則說,「資本、整個環境不夠好。」

以上幾家都是VR頭盔公司,內容公司的情況也差不多。蘭亭數字聯合創始人、COO庄繼順9月中旬接受採訪時抱怨說,「做起來蠻痛苦的。」他解釋,由於公司估值在瘋狂時期被炒得過高,導致投資機構「不看產品、不看技術、不看應用,而直接調財務報表,看利潤,看流水。」

今年前九個月,蘭亭數字的團隊從20多人擴張到100多人,庄繼順不知道要如何帶領這100多人度過冬天。他在接受採訪時悲觀地預期,「3年之內,我不認為任何一家VR內容公司可以盈利,這個行業需要經歷很長時間的發展。」

「被閹割」的過程

庄繼順沒有把VR寒冬的原因歸結於證監會的政策,而是認為這個行業本來就不該成為風口。

「今年初的那一波資本太猛了,那都不叫資本助力,完全叫催熟,讓的VR公司過早扎入了商業化。」「去年(2015),大家把第一波產品拿出來,理論上講,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都得迭代幾次,才應該被商業化。可是資本直接把迭代期給閹割掉了。」庄繼順解釋。

庄繼順的看法和用戶的體驗是一致的,即VR還沒有成熟到可以大規模普及,它還沒有誕生一款像iPhone那樣的革命性產品。

VR設備目前以頭盔的方式存在,而這個頭盔本身就有問題,就很不VR。

VR是英文VirtualReality的縮寫,翻譯成中文是「虛擬現實」或「虛擬實境」,其理想狀態是為用戶營造一種分不清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超真實感受,就像電影《黑客帝國》所展示的那樣。

而現在的頭盔會給用戶帶來眩暈感,這種眩暈感比看3D電影要難受得多,好的頭盔也只能減少眩暈感,而不能徹底消除。這就導致用戶不能長時間體驗VR,更不會覺得那跟現實無二。

更何況,碩大的頭盔本身就很影響體驗。試想,一個人如果戴這麼大一個眼鏡看正常世界,他會覺得自己正常嗎?有評論人士則乾脆指出,頭盔就是VR行業的「大哥大」,而不是「iPhone」。

即便排除這一因素,現在的許多頭盔和VR內容,也不是真正的VR。真正的VR是身臨其境——沉浸感,用戶不但要能360°全景式地看到現場,而且能與現場的人和物交互。

不妨以最近熱映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打比方,該片是李安用120幀制式拍攝的3D電影,比傳統24幀制式的3D影片現場感更強,感覺影片中的人物就在自己眼前。而若用VR全景式拍攝,則那些人物不是在自己眼前,而是在自己周圍,就像身邊的人一樣,不但能看,還能摸,能交互。

目前,谷歌的Cardboard以及與之類似的稍好一點的手機端VR頭盔,因為沒有控制器,都無法做到交互,只是一個「半拉子工程」。內容平台就更是如此了,優酷VR頻道甚至直接就叫「優酷360°全景」,其他平台也類似,均將「全景」二字作為主要賣點。

現場感和交互性做得最好的是Oculus、索尼和HTC三家的產品,它們都是基於PC端的頭盔,都有控制器,上面的Facebook短片就展示了這種交互技術。

不過,資深評論人士仍覺得這遠遠不夠,他們指出,這些交互方式根本就不是人在正常狀態下的交互方式,是逆人性的,完全不同於喬布斯發明的用手指操作智能手機的觸控式交互。他們認為,在發明更加人性化的交互方式以前,VR很難獲得像iPhone那樣的普及。

VR行業的另一個大麻煩則是內容供應嚴重不足。這一方面是因為行業爆發太快,內容供應商還沒有準備好,另一方面是因為VR頭盔的出貨量還沒有大到足夠吸引人們去製作內容。

11月下旬,HTC發布數據稱,自今年2月發售的HTC Vive已經銷售了14萬台。目前,Oculus還沒有給出具體銷售數據,一位「了解情況」的業內人士稱,遠達不到20萬台。索尼PlayStation VR的銷售情況最好,但最樂觀的調研機構也只敢預測說,會賣到260萬台。

對於用戶而言,缺乏足夠吸引人的內容就沒有必要購置VR頭盔,若想體驗進體驗店即可。

況且,目前VR頭盔的價格也實在太高,阻止了設備普及。以口碑很好的HTC vive為例,其在大陸的售價為6888元,而且要配備一台具備強大視頻處理能力的電腦主機,而這種主機又得花掉大約7000元。

出貨量大的是基於手機端的頭盔,即便不考慮體驗不佳的因素,這種頭盔也有很明顯的問題,最大的兩個問題是:

  • 一、VR視頻的體積太大,20分鐘的視頻,180°視角的動輒過G;

  • 二、會導致手機發燙,有研究者稱,手機運行VR時比平時發熱量要高出3~5倍,在低端機上就更是感覺手機要燒壞了。

綜上可見,VR行業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良性互動的生態,把這樣一個行業標榜為「風口」,實在是言之過早。

「這類項目哪有寒冬,都在搶!」

那麼,VR的創業機會是不是就這樣過去了呢?

也不是,真正的VR巨頭沒有撤退的,反而都在加大投入。華商韜略(微信公眾號:hstl8888)梳理的資料顯示,就在國內頻發裁員、欠薪新聞的時候,國外的Facebook、微軟、谷歌、索尼、Steam等都推出了新產品,或者舉辦了開發者大會,其中谷歌推出了VR平台——Daydream。

在國內,連一向鼓吹「風口理論」的小米都在寒冬之後沖了進來,推出兩款低價VR眼鏡,雖然那還基本上是個玩具,但卻證明行業並沒有寒冷到許多媒體描繪的程度。事實上,就在這個「寒冬期」,全行業仍然出現了至少22筆融資案,其中至少有8起在國內。另外,在本月的「雙十一」中,阿里也熱熱鬧鬧地發布了VR購物平台——Buy+。

企業之外,政府也開始參與到VR行業的發展,南昌、福州等地陸續啟動VR產業園,一些政府扶植的基金也在慢慢成型,並尋找項目,其在投資時附加條件也不多。

更重要的是,中央高層已經為VR行業的發展確定了正向基調。在9月舉辦的杭州G20峰會上,習大大說,「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日新月異,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將給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變化。」

其實,VR行業並沒有遇到根本性的困境,也就是沒有市場前景,或者市場已經飽和,而是目前的產品沒有辦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另外硬體的價格也沒有降到可以普及的程度。總之,就是還沒有出現一款像iPhone那樣的革命性產品。

不過,對於VR創業者而言,這難道不是機會嘛——解決其中任何一個問題都可以飛黃騰達,誰能發明iPhone,誰就是喬布斯。

李建軍是北京中關村技術孵化平台——創客總部的合伙人,他在9月接受採訪時說,「其實,大量的錢正在悄悄投入到關鍵技術和人身上。這類項目哪有寒冬,都在搶!一旦技術成品化,是非常可怕的。」目前,創客總部正在深度孵化室內定位、核心演算法、網路傳輸及感測設備等VR基礎技術。

內容領域也出現了令人欣喜的現象,HTC Vive負責人汪叢青近日接受採訪時稱,「現在有5個左右的遊戲開發商,月收入超過百萬美元。預期很快可以誕生周收入超過百萬美元的公司,而在未來兩三年內,還會出現日均收入超過百萬元的內容公司。」

其實,對於真正的VR創業者而言,目前的局面不但不是寒冬,而且是最好的時代,因為市場已經把虛高的泡沫給擠掉了,使創業成本變低了。今年上半年,當VR概念最熱時,一家公司甚至為一個非技術的PR總監開出50萬~100萬元的年薪,另加期權!這能創業?

引領這波VR創業大潮的是Facebook,Facebook誕生於2004年,在其成立之前的2001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滅,納斯達克指數從5133點暴跌至1108點,可是之後谷歌、蘋果和Facebook都越做越大,稱霸全球。

————————

轉自:移動互聯網資訊

歡迎關注「元浦說文」訂閱號

金元浦 教授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

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教育部文化部動漫類教材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傳媒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博導

「元浦說文」由人民大學金元浦教授創辦。目標在於速遞文化信息、傳播深度思考、彙集文化創意產業的業界和學術精英,搭建產學研的合作橋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