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原生家庭只是外力,幸福的內生增長點是意識|真愛時代來臨

撰文 | 秋丹

編輯 | 蔡娜

圖片 | 楊菲朵

今天文章開頭的這首音樂全名叫做《Air on the G String/G弦上的詠嘆調》。它背後有個有趣的故事——傳說在宮廷舞會上巴赫的大提琴被做了手腳除了G弦之外所有的弦都斷裂了。當所有人都準備看巴赫出糗時他僅僅只用了一根G就即興演奏了這首絕美的詠嘆調。

這首歌,正如本文作者秋丹的人生,她的人生並不符合原生家庭的劇本,雖然走過不幸的童年,長大后卻過得很幸福。

她說:「父母、童年經歷這些都是幸福的外力,真正決定幸福的是一個人的內力。幸福真正的內生增長點,是意識。當人的意識持續上升時,顯化出來的生活狀態也會持續上升。」

即使外在環境無比糟糕,你的人生是否還能演奏出優美的詠嘆調?

最近弟弟妹妹來北京小住,過暑假。我和小妹又可以躺在一張床上深夜閑聊,這時候自然是要聊一些小時候的事情的,也聊到了奶奶。小妹:「小時候,我覺得奶奶不疼你,只疼我。每次我們有矛盾,奶奶都會護著我。」我:「我知道奶奶不疼我。」小妹繼續看著我。我說:「我知道奶奶不疼我,我也知道我小時候爸爸對我也不上心。」我4歲時,父母離婚后,妹妹歸爸爸,我歸媽媽。我和媽媽一起生活之後,她時不時把我送回爸爸那邊,再接走。沒多久,爸爸馬上就要再婚了。媽媽再次把我送回去,而且再也沒有把我帶走。當時馬上要和爸爸結婚的女人不能接受我,離開了。父母之間並沒有做撫養權交接,法律上我屬於母親撫養,實際上是父親撫養我。母親一去不回,本來要和父親結婚的女人,也離開了。

我與妹妹一起生活在奶奶身邊。奶奶非常不喜歡母親,也不疼我。爸爸能養育我就不錯了,其他的也不上心。這就是我5歲回到父親那邊生活時的處境,而且我什麼都知道。按照這種人生腳本,我應該活得沒有安全感,自卑,渴望被愛,被關注,長大以後難以進入親密關係之類的。可是我並不是如此。

我回到爸爸那邊沒有多久,奶奶就中風癱瘓,加老年痴獃,她不記得我了,沒有叫過我的名字,每次需要什麼時,嘴裡喊著的都是某個姑姑的名字,我就過去了。那時家裡光景困頓,父親艱難養家,我一邊帶著妹妹,一邊上學。不過,我的學業並沒有因此而耽誤,一路上重點國中,重點高中,名牌大學到畢業。18歲遇見初戀,戀愛7年,25歲嫁給愛情。大學畢業后,也是直接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寫點東西,開開課,做著喜歡的事情。和父親、繼母的關係很好,弟弟妹妹也每年都來北京過暑假。長大后,我的人生沒有什麼故事,只是過得很好,是一個內心純粹,生活飽滿的人。

我後來的人生完全不符合腳本,大概是我從小就是一個內心純粹的人。純粹與純真不同。小孩子的純真,像一張白紙,沒畫之前是潔白的,畫下什麼,就會留下什麼痕迹。這是純真,不是純粹。純粹就像水晶,本身通透,不僅百害不侵,而且可以刪除低頻能量。每一個人在生活受傷的點,正好是意識不純粹的點,只有意識中的雜質與外界的發生共振時,才會產生受傷的感受。我看到《阿甘正傳》時,完全明白,這樣純粹的心靈,百害不侵。人類大多數時候寧願相信自己是被外界傷害了,從而避免看見自己意識中的雜質,當然更有可能是沒有那個覺知力看見。也許,對於大多數人類來說,不被家人所疼愛,被母親所放棄,傷心甚至怨恨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不會。不管是什麼理由,我都不會讓怨恨入侵我的心靈。保持意識的純粹,是我從小到大的本能。真正的受傷,就是這件事在心靈上留下了雜質,只要我的意識仍舊純粹,這件事情就不會在我心裡留下痕迹。之所以會留下雜質,是因為心裡生出了「我」,「我」就生了「自私」,「自私」就生了「你為什麼不愛我?」,然後就受傷了,就留下雜質了。真相上,受傷是因為「我」,而不是這件事。《瑜伽經》里,沙吉難陀說:如果我們將「痛苦」與「不痛苦」這兩個名詞改為「自私」與「無我」,可能更容易理解。「自私」的想法最後一定會帶來痛苦,即便它最開始可能是快樂的,比如愛一個人的甜蜜之後隨即跟隨的痛苦、嫉妒、仇恨等。每一次當我感受到痛苦時,我都感受到我的自私。如果因為奶奶不疼我而痛苦,其實是我想從奶奶那邊得到一些東西,比如關愛,但是我沒有得到,才會痛苦。但是,真相是,奶奶可以不疼我,她雖然身處奶奶的角色,但是她首先是她自己,她可以按照她的真實意志來對待我。當我沒有「自私」的時候,我不會因為她不疼愛我而痛苦,而是尊重她的意志。雖然這件事對我並不利,但是這仍舊是奶奶的自由意志。

我長大后談戀愛也是如此,即便我先生的意志對我不利,我也會尊重他的意志。如果我不能接受,那我可以離開我先生,但是我不會受傷,也不會覺得他不能這樣做。每個人都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意志活著。就像我之前寫過的《真愛,首先是自由意志,其次才是愛》。我小時候當然不可能想明白這些事情,什麼「自由意志」「自私」之類的。我不是想明白了,才不痛苦的,而是因為心靈本身的純粹,幾乎完全沒有「自私」,讓我像通透的水晶一樣,在這泥潭般的經歷里保全了自己,也並未給成年之後的我造成任何問題。現在很多心理學都很關注過往的發生對心靈的影響,尤其是童年經歷,覺得心靈進入這樣的痛苦,是因為小時候經歷的事情。但是,就像《瑜伽經》說的,「痛苦」與「不痛苦」,其實就是自私和無我。

不過呢,人把自己的痛苦歸於外界,是出自於自私之心,覺得別人要為自己的經歷負責,也是出自於自私之心,最後就把自己捲入了更深的痛苦。

大學部時,學宏觀經濟學,印象最深的是,內生增長理論。內生增長理論是產生於20 世紀80 年代中期的一個西方宏觀經濟理論分支,其核心思想是認為經濟能夠不依賴外力推動實現持續增長,內生的技術進步是保證經濟持續增長的決定因素。其實人生也是一樣的原理,看起來影響人生的外界因素很多,但是人生可以不依賴外力的推動而實現,而且內生的意識純粹才是人生幸福的決定因素。

我之所以注意到這一個理論,就是因為它符合我的生命體驗。從外界來看,我的外界完全無法支持我的人生繁榮,甚至會給我帶來致命性的傷害。但是,我相信,意識的純粹度,是幸福的內生增長點。不管發生了什麼,我只有一件事,就是保持意識的純凈。保持意識的純凈,就是保全了我自己。

保持意識的純凈,關鍵的是,不起自私之心,完全尊重別人的意志,也完全守護自己的意志。多年以後,母親說:「你一定很恨我,對不對?」我說:「我不恨你,我過得很好,我從未浪費一分鐘去恨你。」母親改嫁后,也生了弟弟。他很愛讀書。他讀國小時,我就給他寄書,《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是這些書里,他最喜歡的一本。上國中后,我沒有再給他選書,而是給他買了一個kindle,綁定了我的信用卡,他看上的電子書都可以一鍵支付。我沒有想太多理由,只是剛好力所能及而已。

很多人都相信,是因為發生了某些事情,心靈受傷了,才會留下雜質。但是,人類的集體認知和真相總是相反的。其實,是心靈上本來就有雜質,才會在事情發生的時候感到受傷。至於心靈上為什麼本來就有雜質,也許最初是某個時刻起了自私之心,就有了雜質。累生累世的轉世中,還不斷執迷不悟,繼續積累雜質,到這一世出生時,多數人的意識已經攜帶很多的雜質,佛法里說這是因果業力。

當發生了一件事時,如果在與這件事有關的部分,心靈很純粹,基本上不會有受傷的感受,也不會共振。如果有了受傷的感受,其實需要的是從這件事去追溯自己的意識,看見自己在這件事里,在哪一個點上起了自私之心。當重新選擇愛時,雜質和陰影都會消失,重歸純粹,不覺得受傷,亦不痛苦。就像文章開篇所寫,如果我因為奶奶不疼愛我而受傷。

其實是因為自私之心覺得奶奶的這個行為會損害我的利益,本來應該得到的關愛,我沒有得到。當我追溯到這一個點的時候,我需要認清一個真相,就是沒有人有義務愛我,以及我只接受真正的愛,而不是因為角色而愛。還有,她可以不疼愛我,但是這不影響我愛她。愛,不是奶奶的選擇,但可以是我的選擇,這就是我的意志。奶奶癱瘓中風了兩年,我照顧了她整整兩年,直到她病逝。我大學畢業那一年,我一手帶大的妹妹也考到了國內著名高校,那一刻,我竟然有種我家有女初長出的欣慰。這些年,我從未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我很喜歡我自己。我在每一件事情里,都保全了意識的純粹,也全力以赴去愛,我當然很值得幸福。用自己的力量站著,沒有什麼是生命無法承擔的。當生活砸下來的暴風雨,你承擔起來了,並且保全了自己,還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去創造自己的人生。

暴風雨會過去,你也會變得更加強壯,你的人生也沒有因為暴風雨有絲毫耽誤。我的人生並沒有因為小時候的狗血劇情有絲毫耽誤,雖然這不容易做到,但是完全有這種可能。也許,人類需要把注意力回到自身的意識,而不只是盯著外界的發生。我知道外界發生的,真的讓人難受,我也熬過很多年的難受。但是,保住了意識的純粹度,不起自私之心,是我們內在可以去做的。

人生,不是由過往經歷決定的,而是由人自身的意識顯化的。當這二十多年,以及以後的人生里,我在每一件事里,都保住了我的意識純粹度,那麼顯化出來的人生,自然是很圓滿很幸福的。父母、童年經歷這些都是幸福的外力,真正決定幸福的是一個人的內力。幸福真正的內生增長點,是意識。當人的意識持續上升時,顯化出來的生活狀態也會持續上升。

尤其是那些童年經歷不幸福的人來說,好消息是,你當下的意識,才是幸福的內生增長點。壞消息是,成年人的意識多數已經固化,以及很難誠實,想要提升意識,無疑像神仙飛升一樣困難。不過,那些有決心有恆心面對重新淬鍊自己的意識的人,還是很有可能在成年之後獲得幸福的。過程很艱難,結果很值得,就看你自己要不要開始這一趟旅程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