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燒烤,要說大夏天,什麼最好吃的,可能就是燒烤排第一了,閑時叫上兩三個好友出門擼串,三兩杯下肚,侃侃人生,莫不瀟洒!燒烤可能是人類最原始的烹調方式,是以燃料加熱和乾燥空氣,並把食物放置於熱干空氣中一個比較接近熱源的位置來加熱食物。一般來說,燒烤是在火上將食物(多為肉類,海鮮,蔬菜)烹調至可食用,因此台灣亦有稱此為烤肉;現代社會,由於有多種用火方式,燒烤方式也逐漸多樣化,發展出各式燒烤爐、燒烤架、燒烤醬等
2.牛肉麵,「吃碗牛肉麵,你就會愛上台北。」台北市長郝龍斌為上海市長韓正舉辦接風宴,就端上了牛肉麵大力推介。牛肉麵在台灣興起於上個世紀50年代,從大陸遷台的老兵,因思念家鄉開始製作牛肉麵。不同地域的老兵,添加了自己不同的家鄉味。
在台灣從南到北,隨處可見牛肉麵館。有間藏身松山路30幾年的「老兵」專賣湯頭辛辣不刺激的紅燒牛肉麵。大鍋燜煮湯汁香氣平順,透過微微辛辣提高湯頭醬香的濃郁口感,喝起來清辣帶麻、入口回甘的感覺讓人自願上癮。
半筋半肉的牛肉炒得豐腴多汁,咬起來一點也不塞牙縫,可惜,湯香掩蓋了牛肉香,如果兩相得宜應該會更迷人。麵條雖非手工拉麵,憑著老闆娘手藝控制下鍋后的嚼勁,拌著湯頭增添香氣,再來幾匙辣味酸菜,讓你吃得大汗淋漓,很是過癮!
3.鼎邊銼
許多人到基隆,都想一嘗鼎邊銼的口味。日本NHK獨家專訪,特地來基隆攝影專輯其製作過程。鼎邊銼是福州小吃,在福州人家裡這算是家常小吃。
裡面有肉羹、蝦仁羹、金針、香菇、木耳、魷魚、小魚乾、竹筍、高麗菜,內容豐富,是標準的湯好料多。然而這只是配料,主菜是白白嫩嫩的一片稱之「鼎邊銼」。「銼」是台語,為爬滾的意思。其製作是用米磨成米漿,沿著大鍋鼎邊滾下,米漿滑滾的動作叫銼,所成白白一片,就是鼎邊銼。鼎邊銼以邢家所做最為有名。
鼎邊銼,台南著名小吃,來自明末清初闖王李自成落難民間,向百姓乞討用以果腹的逃難點心,登基后因懷念這樣一道點心,不只為其命名還訂為御菜,流傳至今。
4.小龍蝦,炎炎夏日,不來盆小龍蝦配啤酒怎麼過夏天,小龍蝦體內的蛋白質含量很高,且肉質鬆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蝦肉內還富含鎂、鋅、碘、硒等,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塞。小龍蝦含有蝦青素,蝦青素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日本大阪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蝦青素有助消除因時差反應而產生的「時差症」。另外,小龍蝦還可入葯,能化痰止咳,促進手術后的傷口生肌癒合。
市內各式各樣的鄉土小吃,充分反映出高雄都會的移民特色:六合大飯店前的筒仔米糕,以陶土製的「筒仔」蒸米糕,吃來香甜不黏糊;緊臨的烤肉烤魚之家以現場火烤聞名,攤上擺滿了各種魚及肉串,碳烤的香味令人垂涎;
42號前的正老牌度小月是夜市裡的老店號,紅燈籠、矮桌凳,引人思古幽情,小小一碗擔仔麵肉燥香噴、湯頭鮮濃,滷蛋也十分入味;
66號前的黃老牌擔仔麵則以獨到的秘方調味,精燉肉燥口味道地,也有不少老主顧;
82號的過魚湯採用最新鮮的材料,不論是過魚湯、干拌魚皮或生魚片,都讓食客豎起大拇指;
85號前的鱔魚面材料新鮮,老闆甚至就地殺起鱔魚,引得人們駐足圍觀;
87號前的花生粽也是數十年老店,當天下午才包的粽子,絕對新鮮,是贏得口碑的主要原因;
110號前的咸圓仔湯、海產粥可說是夜市中的名店,口感特殊的咸圓仔,秘決在於精選糯米,甜而不黏,而料多實在的海產粥,總是讓人回味無窮。
整個六合夜市除了本土口味外,也有不少外國人來擺攤,例如有來自安哥拉的正統土耳其人在賣正統的土耳其冰淇淋,還有墨西哥人賣著墨西哥脆餅,還有日本人、印度尼西亞人也來此地擺攤賣飾品,十分有國際味道,逛六合夜市,也千萬別錯過這些國際性的攤位。
雞翅包飯雞翅包飯,金黃的外皮包著鮮香的米飯,樣子十分誘人。剛烤出來時,米飯吸收雞肉烤制時的香味,雞肉的油脂被清香的米飯吸收,一口咬下,雞皮香酥米飯香溢,令人實在愛不釋手。
烤冷麵一張冷麵皮,一個雞蛋,一根火腿腸,些許調味料和洋蔥,簡單的食材組合起來,卻是你吃過一次便再也無法忘懷的美味。
鐵板魷魚魷魚是大家很喜愛的海鮮之一,夏天吃夜市人人都必點的美食。濃濃的醬香,一整條的魷魚,烤好撒上一層白芝麻點綴幾粒香蔥……一條吃完根本不過癮好嘛!
臭豆腐作為「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典型代表,臭豆腐絕對是一部分人的「心頭肉」。炸的外酥里嫩的臭豆腐,再搭配上酸酸甜甜的特調醬汁,讓人吃起來一點都不油膩,雖然臭,卻讓你唇齒留香。
錫紙花甲冬粉用錫紙煮花甲粉,最大的好處是儘可能的保存了食材的鮮美度,避免營養過多流失。熱乎乎的花甲粉華麗出鍋,打開錫紙包,香味四溢,花甲的鮮,全部吸收到冬粉里,滿滿一大口的營養叫人怎能不愛呢?
蒜蓉烤生蚝新鮮的生蚝一個個撬開,直接放調料在碳火上烤,嗞嗞烤出的湯汁,加上蒜蓉的香味實在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