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野史趣聞:慈禧太後為何三十晚上包餃子?

導讀:三十吃年夜飯,包餃子應該是由來已久的傳統。只不過這好像是漢人的習慣,其他少數民族有各自的習俗。慈禧太后是滿人,按理來說是有自己的民族習慣,可是她偏偏在大年三十包餃子,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嗎?我們一起去看一下。

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餃子,會覺得沒有過年的氣氛。正如現在的人,大多要看春節聯歡晚會。諺語:「三十晚上吃餃子——沒有外人。」以示親密無間。可見餃子當年是除夕之夜各家各戶慶團圓的必備之物。

網路配圖

北方人吃水餃,喜歡親手包的。在舊時代,逢年過節,包餃子是百姓人家喜慶的一項節目。可見在製作麵食方面,北方人的手巧。熟能生巧,這是因為北方人太愛吃並且常做麵食(尤其是餃子)的緣故。

關於餃子,北方人有句名言:「好吃莫過餃子。」有點將它列為天下第一的意思。至少在北方,誰也沒反對過這種說法,它幾近於公認的真理了。其實南方人也愛吃餃子,只不過不太會製作,勉強為之也手法生疏,造型粗糙,與之相比,北方人堪稱雕塑家了。所以南方人尋覓餃子,常常要下館子。賣水餃的餐館也打出招牌:「北方水餃」,以標榜其正宗。餃子快成為北方的專利了。

即使蘇州姑娘,能在絲綢上刺繡工筆的花鳥,也不見得包得好餃子。北方人,卻能將餃子捏合得天衣無縫,有款有型,用熨斗熨過一般挺括餃子之吉利,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其造型,酷似古代作為「硬通貨」的元寶;吃餃子,近似於儀式,象徵性地在「招財進寶」。另一方面,借餃子的諧音,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之寓意。

人相信餃子能帶來財氣,帶來好運。如果這算作迷信,也是一種很美好、很積極的迷信。人生甘苦,總應該有一點點精神寄託的,如果它兼而給你帶來口腹的享受,倒未必是壞事。人們還將抽籤的習俗引進飲食中,包餃子時於餡里埋藏銅錢、銀幣、寶石、珍珠之類小小的吉祥物,占卜各自的時運。吃餃子的過程,跟抽彩票一樣激動。瞧瞧誰能中大獎?更使通俗的飲食多了一份浪漫的憧憬。這才是最好的調味品呢。

網路配圖

清朝乃至民國,水餃又叫「煮餑餑」。「夏令去,秋季過,年節又要奉婆婆,快包煮餑餑。皮兒薄,餡兒多,婆婆吃了笑呵呵,媳婦費張羅。」這是清代李光庭《鄉言解頤》一書中收錄的民歌。看來包餃子有助於融合婆媳關係。一笑!

北方還有諺語:「三十晚上吃餃子,沒有外人。」以示親密無間。可見餃子是除夕之夜各家各戶慶團圓的必備之物。我的朋友伊沙,寫過一篇針對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酷評」:《這鍋餃子怎麼煮》。他把老牌的春節聯歡晚會,比喻為一鍋「文化餃子」,是否有新意,關鍵還看包的什麼餡兒。

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餃子,會覺得沒有過年的氣氛。正如現在的人,假如不看春節聯歡晚會,一定很空虛。

在節奏慢的時代,全家人圍坐一桌包餃子,東聊西扯,是一項很有情趣的集體勞動。包似乎比吃還過癮。尤其春節,家庭成員悉數在場,其樂融融;誰若缺席,會讓大伙兒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感傷與思念。哥們姐們,新年鐘聲敲響之前,一定要趕回家裡吃一碗餃子喲。這樣的習俗很有人情味的。能遵守的話一定要遵守。

網路配圖

不僅平民百姓,連清代的慈禧太后,都把三十晚上包餃子,當成不可省略的禮儀。葉赫顏禮·儀民,寫過一遍《清末宮廷過新年》,回憶前朝舊事。

「除夕之夜十二點的鐘點將過,太后命眾人齊至殿上,排好長案后,由御膳房將事先預備好的各種素菜端上桌,眾人一齊下手做素餡都餑餑,於是切的切,剁的剁,大殿之上霎時叮兒亂響。切剁好后,都交到太後面前,由皇后、妃子、大公主等人拌餡兒,口味鹹淡,由太后決定。天到亮時,餃子已包齊。太后命眾人退回更衣,重新梳頭打扮。不大工夫,眾人回到殿上。太后坐在案端,皇后等人都站在案旁。太后命宮女把煮好的煮餑餑端上來,太后說:此刻是新年、新月、新日、新時開始,我們不能忘記去歲的今日今時,今天我們能吃一碗太平飯,這就是神佛的保佑,列祖列先的庇護。說完,命大家用膳。大家向太后叩頭謝恩。吃罷煮餑餑,天才大亮。」

慈禧太后吃餃子時,確實挺虔誠的:謝天,謝地,謝祖宗。她恐怕想不到:大清帝國,這隻包了兩百多年的大「餃子」,捉襟見肘,不久就要「漏餡」了。一旦「漏餡」,再無法彌補。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會親手包餃子了,什麼都可以機器生產,人們也不再花時間去弄這些。可是機器的水餃畢竟少了一絲家的感覺,少了一絲溫情。可是現如今誰還在乎這些呢。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情味也淡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