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走前輩的老路結局能逆轉嗎?摩拜和ofo或難逃合併命運!

驅動2017年5月4日消息 如果說前兩年是網約車全面爆發的元年,那麼在今年,互聯網共享腳踏車則成了接任網約車的新型社會元素,各大品牌湧現、爭相搶灘。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底,共享腳踏車市場整體用戶數量達到1886萬,預計今年年底,這一數據將增長到5000萬規模。

ofo和摩拜的數據大戰

目前,國內共享腳踏車市場上,最早入局的ofo與摩拜優勢最為明顯,兩家進入到競爭最為焦灼的白熱化階段,紛紛用有利數據碾壓對方:

摩拜宣稱,4月份摩拜活躍用戶環比增速超過200%,短短一個月新增2400萬註冊用戶,速途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國內共享腳踏車市場調研報告也顯示摩拜腳踏車以5197萬次的累計下載量奪冠。

ofo則表示,自己是唯一為全球4個國家100座城市提供服務的共享腳踏車出行平台。在全球範圍內覆蓋的城市數量已經超過行業第二名到第十名的總和。某機構報告顯示,ofo日充值筆數超越摩拜,位居第一。

從市場投放量看,ofo達到80萬台,市場佔有率51.2%,摩拜腳踏車60萬台,市場佔有率40.1%,但結合ofo僅300元的腳踏車成本和摩拜號稱3000元的成本來看,一個是平民,一個是豪門,一個勝在速度,一個勝在質量。同時,ofo有支付寶站台、摩拜則背靠微信,這樣一場力量和實力相持衡的競爭很難評判誰是行業第一股!

但這場均認為自己是「行業第一」的角逐戰像極了當初的滴滴和Uber,滴滴是本土企業,而Uber屬於外來入侵的國際名流,如今同是鑽研移動出行領域的ofo和摩拜,踏著前輩的老路,能走出一個不一樣的結局嗎?

ofo和摩拜的效仿之路

僅從腳踏車生產角度來看,ofo與摩拜都在脫離之前的成本模式,ofo共享腳踏車開始增加GPS、智能電子鎖等核心配置,這也意味著,ofo間接承認了摩拜具備定位和智能鎖的優勢;摩拜則投入了lite版(輕騎版),軸轉動改為鏈條轉動,相比之前外觀更接近於普通租賃腳踏車,在這一點上也算是靠攏ofo的輕便騎行。

兩家都各自在生產領域尋找運營和成本之間的平衡點,這導致不同品牌的腳踏車在成本和配置上的逐漸趨同,合併顯然並非不可能。

投資方的心知肚明

從投資人角度看,摩拜和ofo背後的投資方來說,只有利益是原始驅動力。目前ofo和摩拜在一輪又一輪的融資中爭得頭破血流,還有騎車搶紅包、優惠券等活動,再加上一場場撕逼、一輪輪談判……這一切和當年的滴滴Uber如出一轍!

滴滴和Uber都曾瘋狂燒錢,在司機補貼力度上比拼,在乘客優惠政策上對抗,難解難分之時還藉助輿論力量,然而就在大家等著見證誰是最後的勝利者時,前一秒相見分外眼紅的「死對頭」在下一秒卻強強聯手,壟斷了的網約車市場。

所以ofo和摩拜的投資方應當也是心裡有數的: ofo和摩拜終究難免合併!畢竟,持續的燒錢大戰並非長久之計,只會加重投資者負擔。

但合併究竟是什麼時機下才會發生的事件呢?

ofo和摩拜面臨的困局

合併時機還得看ofo和摩拜的生命周期,目前共享腳踏車發展過程中的諸多問題已經讓其成為投訴率飆升最快的行業之一。

共享腳踏車最初的定位是「最後一公里」,同時綠色出行能減少污染、減少交通擁堵,然而現實中共享腳踏車卻發展成「阻擋最後五十米交通」的元兇,並且形成新的城市「污染」:

大中小城市均面臨「停車難」、「停車亂」的問題;並排騎行、逆道騎行、擠進機動車道;腳踏車「病號」逐漸增多,要麼殘缺不全、要麼二維碼被塗;還有被套上私家枷鎖的「囚禁」腳踏車;嫁接兒童座椅的改裝腳踏車……驚人的破壞力導致腳踏車維修成本增加,「小市民」觀念更是讓部分共享腳踏車成為沉沒成本。

除此之外,共享腳踏車在押金和用戶餘額管理上還存在很多弊病,比如押金退還不及時,餘額不能退還等,有的還因為腳踏車故障導致用戶超額支出……

ofo和摩拜合併的最佳時機

服務跟不上擴張速度,這導致共享腳踏車的政策枷鎖來的更早了點,上海交警部門曾約談ofo、摩拜等共享腳踏車企業商討進一步規範成年人騎行或駕駛非機動車行為;部分地方要求共享腳踏車投放前需先通報投放規模、違規停放將予以清理、必須具備實時定位功能、預存金退還時需公示等,政策規範無疑是揮向共享腳踏車無序擴張的達利克摩斯之劍。

所以目前ofo、摩拜在角逐的同時,還有更多亟待解決的行業難題,他們都將受制於腳踏車數量等缺點,如果持續增加市場投放數量,每輛車的使用次數將會降低,回本周期也會拉長,如果合併,腳踏車將進入過度供給的階段。

再加上目前ofo和摩拜都被質疑存在股權分散、創始人架空的現象,所以ofo和摩拜在短期內合併還並不真實。

但從長期發展來看,投資方的資金都花在以降低價格為代價補貼用戶的政策上,但服務水平卻仍難跟上,這場有社會使命、有創業理想的燒錢遊戲終究會到達疲乏階段,合併將成為那時必然的趨勢,到時候就看是誰先難以忍受這場遊戲規則而低頭,那麼另一方自然成為合併的優勝者。

滴滴和Uber難以繞開「合併」劫,甚至於58同城與趕集網、美團與大眾點評、美麗說與蘑菇街等有著互聯網元素的企業也都沒有逃過合併命運。共享腳踏車的未來走向恐怕也早已奠定,特別是對資本關係錯綜重合的兩大巨頭ofo和摩拜來說,合併似乎是遲早的事。

資本紛紛站隊,共享腳踏車的這場混戰最終還是會以合併洗牌的方式結束,或許將來我們看到的不是ofo,也不是摩拜,而是mfo的壟斷巨頭!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