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成都濟南 大城崛起路線圖

原標題:成都濟南 大城崛起路線圖

編者按 5月初,濟南市黨政考察團赴杭州、合肥、鄭州三地考察學習,在全市引起巨大震動。濟南報業集團隨之推出的「總編輯三城行」系列報道,深度解讀三城轉型發展、強勢發展的經驗做法,同樣在全市引發強烈反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濟南報業集團將不斷走出去,挖掘報道外地城市發展經驗,對照濟南實際,力促濟南「彎道超車」。今天,推出「成都行」專題報道,供大家參考。

晚上11點多,成都玉林西路55號的「小酒館」門口,三三兩兩不時冒出操著各地口音的遊客,或拍照留念,或排隊等待入內。偶有路過的當地人嘀咕,「人家真厲害,都搶著來這裡」!

作為有著獨特文化元素的西南重鎮和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有「幸福第一城」之譽,伴以休閑、宜居、包容、舒適等關鍵詞。一首《成都》,強化了幸福之城的印象。

成都

盛名之下,必然有兩個成都:外地人眼裡的,當地人眼裡的。「幸福,那要看自己的感受了。」成都一位媒體同行坦言,成都其實面臨著巨大發展壓力。

2017年4月召開的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今後五年,成都市總體目標是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城市競爭力、影響力、承載力面臨數量級提升的需求。

無論從生產總值,還是人口和面積上來說,成都比濟南都龐大許多,但從發展階段看,成都與濟南都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需要儘快掌握完善城市體系、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金鑰匙。

大城崛起的牛鼻子如何牽?

保持產業立城興城的戰略定力

大手筆破立

「我們不知道這些車的終點在哪裡,但我們知道它們的起點在哪裡。」在神龍汽車成都工廠發車區,參觀車與一輛運送配件的機器人相向駛過,解說結束語通過耳脈傳來。

神龍汽車成都工廠

這是成都引以為傲的眾多產業明珠之一。在7月2日召開的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上,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范銳平介紹,世界500強企業中,有278家在成都落戶。

大會是在特殊的背景和時間節點上召開的。2016年4月,國家正式批複《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了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增強成都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通信樞紐功能。

國家中心城市靠什麼立城、興城?在最初的激動和興奮后,成都面臨巨大考驗。它的發展,不僅舉國關注,也成為世界關注的一個晴雨表。外媒寫道:內陸地區被視為低端製造中心,同時也是外出務工人員的輸出地。

面對戰略期待,擺在成都面前的只有一條路:跨越發展,大城崛起。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深化改革開放,聚力創新發展,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

成都熱鬧街頭

不能勝寸心,安能勝蒼穹?成都承認差距:論城市功能與經濟實力,還不算真正的國家中心城市。與重慶相比,2016年成都經濟總量、工業增加值、金融業增加值只是其69%、75%、84%,增速還分別低3%、3.5%、1.6%,貨物貿易額、服務貿易額、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均不如重慶。在7月2日召開的產業大會上,一組組數據被寫進會議材料里,對標的是上海、杭州、重慶等。

無數發展實踐證明,大城崛起是產業崛起、城市功能的崛起。

不破不立,要破陷阱、立遠景。成都提出,保持產業立城興城的戰略定力,大力發展先進位造業、高新技術服務業、現代金融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開放型經濟和現代物流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重塑產業經濟地理。

破舊格局,立新結構。在戰略布局上,成都實施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十字方針」,重塑產業經濟地理。其中「東進」格外亮眼,歷史性地跨過了龍泉山脈。2016年5月份,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全面開工建設,這讓成都成為全國第三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為此,在龍泉山脈另一側,原屬於地級市資陽市所轄的簡陽市,劃歸成都代管。該機場預計2020年投入使用,將承擔全部國際航班。目前雙流機場的國際航班線路已經有上百條。為了配合這個戰略布局,成都規劃到2022年捷運運營里程將達600公里,22個區(市)縣實現軌道交通全覆蓋。

中車成都公司為成都生產的A型捷運列車

與北京相似,成都城區建設層層外延,已經命名到了六環。原處於第一圈層的中心城區資源要素過於集中,外圈層則呈現人口凈流出的態勢。在7月2日的產業大會上,成都決定打破圈層結構,將中心城區範圍擴大至原一二圈層的11個行政區加高新區、天府新區,形成「中心城區+郊區新城」的空間層次。郫都、新都、龍泉驛、雙流、溫江等原屬第二圈層的區縣也成為了成都中心城區,而承載著產業新生態生力軍重任的高新區、天府新區也有了更高的地位,傳統被打破。

破舊思維、立新理念。產業崛起,離不開強壯的產業生態鏈和生態圈。根據新的規劃,成都在全市統籌布局建設66個主導產業明確、專業分工合理、差異發展鮮明的產業功能區,每個功能區各有1到3個主導產業。

汽車行駛在位於龍泉驛區的成都經濟開發區,在綠樹、草地和景觀湖中「穿插」的工廠、企業,幾乎都和汽車有關。這裡已聚集一汽大眾、一汽豐田、東風神龍、沃爾沃、吉利等11家整車企業,整車產量從2008年的1.6萬輛到2016年的111.6萬輛,9年間增長了69倍。更為難得的是,汽車配套產業聚鏈延伸,初步形成了圍繞五大總成的配套體系,2016年實現汽車配套企業產值303.6億元,為打造汽配千億產業集群奠定了基礎;汽車產業高端要素加速聚集,新能源汽車、研發檢測等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340億元;汽車服務業蓬勃發展,汽車博覽城、汽車超市綜合體等為載體,汽車貿易千億產業集群加速形成;園區配套功能更加完善,產城互動發展,具備了百萬人口承載能力。

濟南奧體中心

比成都還要早,濟南提前謀求跨越發展。2015年6月份,濟南召開「解放思想大討論」務虛會,市委書記王文濤提出「三個維度看濟南」,「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經過兩年的發展,濟南正在加速跑。今年第一季度,濟南經濟社會發展開局超出預期,生產總值、固定投資、一般公共預算同比增幅都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這是近年來的第一次。

濟南與成都,在大城崛起的征程中,跑出了相似的路線圖。但是,奔跑的姿態各有特點,成都的步幅也更大一些。

大城崛起的驅動力如何找?

借勢發展敢當主角

「全域開放」不嫌少年窮

在成都青白江區,成都國際鐵路港與想象中不同。看上去,這裡並沒有繁忙的跡象。服務中心內的裝修設計比寫字樓還要大方,一片靜謐。工作人員介紹,港口實現了企業單-窗口一站式辦理口岸通關、國內貨物集結等業務。在港口中心站,不同顏色的集裝箱整齊擺放,白色集裝箱具有恆溫功能,專門用於高級電子產品和冷鏈食品運輸。在監控中心,工作人員演示槍式、球式視頻監控,「全國領先,各地海關都來學習」,以較少的人力,方便快捷地實現保稅倉等功能。

成都國際鐵路港服務中心

成都國際鐵路港年吞吐量250萬標準箱和1900萬噸散貨。「這裡通往世界」,宣傳片里,蓉歐快鐵的線路如長龍蜿蜒,從成都青白江駛出,途經哈薩克、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抵達歐洲大陸腹地——波蘭羅茲。

蓉歐班列2013年4月26日開通,2015年8月實現返程開通。目前,快鐵每周一班,在中歐各線路中開行最為穩定。

成都國際鐵路港路線圖

結合蓉歐班列,成都實施「蓉歐+」戰略,充分發揮產業間的關聯效應,通過通道建設與物流發展,帶動進出口增長和產能轉移。比如,「蓉歐+」陸港產業園,重點吸引國內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進出口企業入駐。在蓉歐快鐵東西兩端分別做「加法」,把國內端延伸至國內沿海沿邊城市,把國際端從波蘭羅茲延伸至德國紐倫堡、荷蘭蒂爾堡等歐洲腹地城市。

這是成都作為「一帶一路」交匯點和支撐點的最直接體現。無論一帶一路戰略,還是西部開發、自貿區、國家中心城市定位,成都牢牢抓住機遇,借勢發展,敢當主角。

成都國際鐵路港監控中心

和蓉歐班列一樣,成都的新都國際公路物流港雄心勃勃。這裡集聚傳化、普洛斯、DHL等1600餘家企業,全力打造千億級物流園區。其定位「專業化、高端化」,大力發展與「一帶一路」、「蓉歐+」緊密結合的跨境貿易、跨境電商,強力驅動物流與電商深度融合和物流行業轉型升級。

名揚全國的傳化物流,在山東和濟南也有布局。據介紹,成都是傳化物流的第二故鄉,傳化物流在這裡謀划轉型,正由「公路港」升級為「公路物流網系統平台」,接下來還要向「智能物流網路運營系統」、「生產性服務業基礎平台」發展。

這些都是「國際經濟樞紐—成都港」的一部分。「鐵公機」齊上陣,既有分工,又有融合,實幹到位,成都正在成為東西方貿易往來、產品和要素集散、產業對接、文化交融、創新和人才交匯等實體經濟的運轉中心。

成都傳化公路港的大數據

與此相匹配,成都「全域開放」誠意十足。目前,已有10個國家獲批在成都設立領事機構,使其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後的使領館「第四城」,成都還是全國第四個、中西部第一個實施72小時過境免簽的城市。

「全域開放」的誠意帶來優質合作夥伴,帶來成都速度、成都氣度。總投資額123億元的神龍汽車成都工廠23個月建成投產,比計劃提前一年多。總投資50.7億元的中車成都軌道交通產業園項目,從開工建設到實現投產,僅用315天,創造了「成都速度」新傳奇。

在效率與速度方面,我們濟南一些領域的工作曾經令人很著急。2015年12月12日,王文濤在一次重要講話中提到這樣一件事,「二環路的拆遷,市政府多次協調,但是有些幹部能拖就拖,以至於下達了9次最後期限,以至於我們覺得必須紀委介入,目前進展算是比較快」。經過思想提升與制度塑造,「鈍感」正轉變為知恥而後勇。「人家能幹的咱也能幹是本分,人家能幹的咱幹不了是無能,人家幹不了的咱能幹是本事」,對創業擔當的深刻理解,正是大城崛起的底色。濟南與成都,不約而同,從大境界里尋找大城崛起的動力之源。

成都洛帶古鎮藝庫

這種動力之源,影響深遠。成都龍泉驛區在洛帶古鎮建設中,不走「古鎮同質化,過度商業化」老路,充分激活社會力量、市場資源和民間資源,引進四川齊盛、成都地潤等企業,投資建設「藝庫」、「博客小鎮」等,已分別投資7億元和20億元,形成產業集群。目前,年遊客量465萬人次,初步形成了有品味、有內涵、有影響的特色藝術古鎮。為什麼把文化產業做成重資產?藝庫文化事業部經理歐峻岭說,文化需要積澱,需要時間,只有把基礎做紮實,才能在泡沫退去后得以留存。根據計劃,還要投入8億元,做強藝術家庫、作品庫、展覽比賽、旅遊商品設計生產、版權保護。在這個古鎮,20元無限續杯咖啡、20元一客的火鍋,以及陶瓷文化主題的酒店,都讓人感受到了「放心消費景區」的氣度。

成都洛帶古鎮藝庫

「全域開放」不嫌少年窮,帶來成都活力。2016年初,成都市首個「互聯網+」創新創業基地揭牌,創業者可申請獲得免費辦公場所。在有著西部創新創業新旗艦之稱的菁蓉國際廣場,政務服務、商務服務、中介服務、平台服務、國際服務一一落到實處,在沿街一樓各設專門窗口,甚至有「專家坐診」窗口提供服務。政府將運營工作外包,有關工作人員介紹,入駐國際廣場,可在大廳直接填寫材料申請,「主要看是否符合孵化新技術、培育新業態、實現新價值的方向,不只是看規模」,個體申請,一周左右即可批複。

成都為雙創提供「專家坐診」服務一目了然的雙創路線圖

在創新創業的推動上,政府之手「伸」得挺長。2016年,成都前海產業投資基金發布,這是成都首個統一的政府投資基金,母、子基金集群總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助推創新創業。成都高新區、天府新區是新的熱土,房價卻未出現瘋漲。原來,成都開啟了區域限購,只有擁有這兩個區相應區域戶籍的市民,或穩定就業且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1年以上的非本地戶口居民,在符合其他一定限購條件后,可以購買一套商品房。這就保障了雙創人群居有其所。就在7月2日的成都產業大會上,成都宣布將改革人才落戶政策,具有全日制大學大學部及以上學歷的青年人才,憑畢業證在成都即可辦理落戶手續。這是堅持以更開放、更包容、更有利的理念,大力實施「蓉漂」計劃的一部分。

成都高新區情況介紹

如今,「是否可能開通濟歐快鐵」「落戶政策能不能全放開」在濟南可能還是「異想天開」,相比之下,蓉歐班列、「蓉漂」計劃令人震撼,「成都速度」也顯現出不同尋常的特質,這塊土地大有希望。這給濟南帶來啟示:在新的奔跑路線上,木格張沒希望,自以為是沒出路,小家子氣沒奔頭。大城崛起要真正深化改革,捨得發展,全體動起來,敢當主角,實幹快乾。

大城崛起的管理經怎麼念?

有「河長」還有「巷長」

全面、全域督查毫不客氣

在城市管理的諸多方面,濟南正上演「成都前傳」。成都走在前面的足跡,給人很多啟示。

成都的中心城區,幾乎看不到佔道經營、私搭亂建。「拆違拆臨,真不記得是啥時候的事了。」成都一位媒體同行說,流動攤販已被安置到三環以外,今後還會進一步往外疏散。會不會因此造成生活不便呢?這位同行說,習慣了就好了。

這種習慣,體現在對城市管理的理解上。從城鎮化角度來看,是產城人的融合,從城市面貌來說,是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景更美、路更暢。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基本要素哪個都不能少、不能差。為此,成都較真碰硬,毫不含糊。

成都菁蓉國際廣場

近來,成都市城管委聯合市經信委、市建委等15個部門,開展成都「最美街道、最差街道」評選活動,半年搞一次。有關部門組織專業評審團,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媒體代表、市民代表組成市民巡訪團,開展實地評選。最終,選出最美街道10條,最差街道7條。好的獎10萬,發獎牌證書,差的通報。半年後複查,再定優劣。

成都市城管委每個月對各區縣進行考評,每半年獎懲一次。獎項設紅旗獎和先進獎,分別獎勵100萬元和50萬元,年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目標考核分別加3分/次,1.5分/次。對每個圈層排名倒數第一的區(市)縣,罰款50萬元/區(市)縣;年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目標考核扣除1.5分/次。

這種習慣,在於全域同步,沒有例外。成都市城管委高密度、高頻次監管,全面、全域督查。青羊區、彭州市還探索「巷長制」,各界參與維護經營、生活環境。

從成都中心城區到外圈層區縣採訪,一路經過高架橋和國道、省道。高架橋下,全部建綠透綠,未見它用。越往外圈層走,高架橋下的綠植越茂密,有些路段,藤本植物攀附樹木一起簇擁著高架橋,高出護欄,形成天然隔音屏障。有的下橋匝道如同林蔭大道,樹枝觸手可及。眾多連接衛星城的國道省道寬闊如濟南經十路,沒有遇到過一次堵車。道路雖寬,視覺上並不生硬,路兩側和中央的綠化帶加起來要遠遠寬過路面,滿目生機。

成都二環路高架橋下綠植

這種習慣,在於疏導結合,有更好的出路。在成都中心城區,大廣告牌很少見。與樹木、樓房爭地盤,形成視覺污染的廣告牌幾乎沒有。街頭出現的廣告,總量有控制,安置有學問。其中,LED顯示屏的科學使用,令人印象深刻。春熙路商業街上,面積數百平方米的巨幅LED屏將近10個,清晰度很高,播放的廣告與周圍商業氣氛相得益彰,既不吵鬧又顯時尚,頗有美國時代廣場的感覺。同時,生活便利店、小型飯店、水果店等,在成都中心城區的各街道隨處可見,少有佔道經營,卻也不減生活氣息,有一種市場配置的神奇韻律暗藏其中。

成都春熙路的LED大屏幕

「全面發展社會事業,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讓老人更長壽、孩子更歡樂、青年人有更多的機會。」在龍泉驛區與中心城區之間的路上,一處三面液晶顯示的立柱廣告牌正展示這樣一段話。這是記者在成都見到的最大面積立柱廣告。

我們該向成都學什麼

——成都採訪手記

在成都三天,每天有8個小時奔波在採訪點位之間,最直接的感受是「大」與「多」。作為特大中心城市,成都面積真是大,達到1.46萬平方公里,下轄22個區(市)縣,常住人口1591萬。2016年,成都GDP完成1.2萬億,各項經濟數據指標,在我們這些濟南人面前任意拿出一個來,都足夠耀眼。

成都的街頭音樂吸引行人駐足

成都的「先天優勢」非常明顯。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歷史文化、國家戰略……三千寵愛於一身。僅就城市環境來說,這裡雨水充沛、植被豐富,無沙土揚塵,比起北方的濟南來,可謂天生麗質了。再拿發展空間來說,「成都不缺地」,做起產業布局大文章來,就少了很多掣肘,產城人融合有騰挪空間。再說GDP,人多地廣,規模相應要大。

先天優勢沒法學,一些優勢也還要辯證地看。比如,以面積、人口折算,成都與濟南比GDP,其實並無優勢。

那麼,我們要向成都學習什麼?為未來所做的努力!資本已經在這麼做了。採訪中,了解到這樣一個數據:2016年,成都工業投資增幅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一。這說明企業家對成都經濟有信心。

成都的未來,得益於「先天」的很多機會,更得益於「後天」牢牢抓住機會。如果沒有後者,「休閑之都」「幸福之城」也就成了空中樓閣。這麼大的城市,沒有產業支撐不行;一個國家中心城市,沒有輻射帶動作用更是不行。成都成不成,必須「靠後天」。

成都寬窄巷子外

「很多人認為成都人愛玩、挺閑,實際上並不能這麼理解」,成都媒體同行向記者解釋,成都陰雨連綿,一旦有個好天氣,就像過節一樣要消遣,這有歷史和自然環境的原因。他還強調說,現在和以前也不一樣了。

記者趁晚上到寬窄巷子、春熙路走一走,體會到了難得的閑適,真心為「休閑之都」點上一萬個贊。但是,成都為未來所做的努力,遠比這些更令人震撼。這個未來並不遠,成都打算用5年打造符合發展新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

因此,濟南不必羨慕成都的優越條件。全體都有,學人所長,瞄準正確路線,向前看,向前沖,才是正確的大城崛起姿態。只有這麼帥的奔跑,才會奔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