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綁火柴 扎針 吃小葯…那些違背科學的民間帶娃土方

為了兒孫們的健康、聰明、富貴,長輩們操碎了心,而各地也有不同的辟邪、壓驚、祛病等習俗。

2017年7月22日下午,旅客陸女士和小寶寶在過白雲機場安檢時,被查出嬰兒帽子上別了一把火柴。據了解,火柴是嬰兒奶奶別上的,說是他們家的習俗,用於給小寶寶辟邪。最終,陸女士同意把火柴拿下來交給送行人員帶回。

火柴別在寶寶帽子上就能辟邪?相信不少媽媽感到不可思議。其實,除了「火柴帽」,還有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給孩子辟邪壓驚祛病等習俗,絕對讓你大開眼界!

民間習俗真能保孩子平安健康嗎?

在老人的口口相傳中,剛出生的寶寶「陽氣不足」,得在寶寶身邊放一些物件來辟邪;小孩子受到驚嚇,是會「掉魂」的,「掉魂」了就得用各種民間方法來「叫魂」、定驚了

@minilin:

我家寶月子里我都是拿把紅柄的大剪刀放在她的搖籃下面,寶寶夜裡從不哭鬧!我小時候我媽就是這樣做的!

@小欣欣:

寶寶出生后,婆婆就準備了3根桃樹枝子,放在寶寶睡覺的被單下頭一個中間一個腳一個。還可以給寶寶帶桃核和鈴鐺,據說可以辟邪,保佑寶寶平安。

@次世代Pose

「寶寶出生時,收到了好多長輩們送來的金鎖、銀鐲等禮物,說小寶寶穿金戴銀可以避邪保平安。」

@歡樂一家:

我們鎮上有位老中醫一直都用一種方法解決的,很有效果,就在中指的中關節,如果是沒有嚇著的話應該是一根青筋,如果是嚇著的話,中間就不是一根青筋,而是水靈靈的有點發黃的一根黃水痕迹。用針尖輕輕紮下去2MM后就會出現有黃色的粘水。

@LALALA:

「有朋友介紹我買八寶驚風散和猴棗散,說寶寶受了驚嚇吃了就好了。也有朋友說她婆婆都是去藥房買些硃砂,買個豬心,兩樣一起煲湯給孩子喝可以定驚。

對於這些形形色色的辟邪壓驚祛病方式,一些媽媽認為很有效果,只要對寶寶好就照做:

@琴本善良:

「女兒五歲那年,去樂園玩了空中轉圈,第二天回家就開始發燒,不吃東西,一直昏昏沉沉沒精神,去中醫院看了也看不出什麼病。後來,我媽拿個碗和那個供祖宗的黃色紙,在陽台有陽光的地方喊我女兒名字回來。結果到了晚上,真的很稀奇,我女兒燒也退了,精神很好,一覺到大天亮。」

@Moonlight:

「有段時間寶寶總是半夜哭鬧,怎麼哄都沒用,我媽說是受驚失魂了,讓我列印了十幾張『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啼郎,過路君子念一道,一覺困到大天光』的打油詩,路口電線杆、橋欄杆、牆上到處貼。我本來覺得這是迷信,但孩子當天晚上就真的不哭了。」

當然也有媽媽認為這是迷信,無法接受:

@花瓣雨:

「有天早上想親親娃再去上班,結果發現孩子的正面衣領上面別了個別針,很小的那種 。我把別針取下來問她奶奶怎麼有個這個東西,她說是為了給娃辟邪。我簡直不敢相信,現在還有人信這個,萬一傷到娃怎麼辦?」

@小白和小藍:

「我覺得剪刀、扎針、吃藥太不靠譜了,對一個剛出生的小寶寶來說,很容易造成意外傷害啊!」

的確,從父母長輩的出發點來說,這些做法都是為了孩子好。可對孩子來說,像別針、剪刀、藥物等都可能成為造成孩子意外傷害的根源:

新聞回顧

2014年4月,福建一位奶奶按照老家的風俗,在快滿月的孫子壯壯帽子上別了一根繡花針,據說這樣可以辟邪。沒想到,近4厘米的繡花針不僅沒辟成邪,反而插進了嬰兒的腦袋裡,險些要了寶寶的命,幸好醫生手術取了出來。

2010年9月,重慶一個小寶寶依依出生僅5天,迷信的老人立即給寶寶穿耳孔,認為「破相」后就可驅趕掉摔跤、燙傷等意外,哪知寶寶的雙耳穿孔部位嚴重發炎,送醫后醫生立即對依依紅腫的耳朵進行消毒處理,並開了一些外敷藥品,並叮囑千萬不要戴耳釘,否則耳朵還可能化膿。

寶寶受驚嚇這樣做才對寶寶好!

媽媽們千萬別盲目採取這些所謂的辟邪壓驚祛病方法,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寶寶受驚嚇,夜哭不止,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①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身心受到猛烈的刺激。比如:從高處(床、桌子等處)落下;突如其來的巨響等,都會讓寶寶受到驚嚇。②睡眠環境不穩定。比如:在移動的車上睡覺;抱在大人懷裡邊走邊睡;在嘈雜的公共場所中入睡。③被強迫做不願做的事情。比如:不願意洗澡的寶寶被強行洗澡;被寶寶所認為的陌生人強行抱抱親親等。④被新奇的事物驚嚇。孩子出去玩時見到新的讓人緊張的事物(比如難看或醜陋的景象、著火、暴力事件等),都可能造成驚嚇后緊張情緒,導致夜間哭鬧夜驚。⑤如果寶寶缺乏某些營養元素(如鈣),就會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就較容易出現興奮、哭鬧不安、易受驚等情況。⑥家長的語氣及動畫片中難看的場面。1歲多的小寶寶就開始逐漸理解家長的話了,有的也開始看動畫片了,如果家長說話語氣嚴厲,或大人之間大聲爭吵;或動畫片中出現個別難看或妖怪的畫面,都可能造成孩子夜間哭鬧。

為了防止寶寶受驚,媽媽一定要給予寶寶安全、體貼的照護哦!

1、給寶寶足夠的安撫

寶寶一受到驚嚇,媽媽立刻用輕柔的聲音安慰寶寶,同時進行肌膚的觸摸,如用手順著寶寶頭髮輕撫或者輕拍背部。親人的聲音和肢體接觸能很快讓寶寶得到安全感,最大程度地起到安撫作用。

臨睡前,媽媽應儘力安撫孩子,多抱、陪伴入睡。一般幾天之後孩子睡眠會逐漸恢復正常。

家長平時不要當著孩子大聲爭吵。

不要勉強寶寶接受他不願意的事物,或者用比較溫柔的方式進行。如給不喜歡洗澡的寶寶裹一塊大毛巾入浴,那樣會消除寶寶的緊張。

陌生人先逗寶寶玩,等熟悉了再抱寶寶。

2、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給寶寶一個好的睡眠環境。寶寶如果早睡,盡量不要在房間里看電視,不要太大聲說話不要讓寶寶看可能有妖怪的動畫片。

帶寶寶外出,時間不宜過長,而且一定要避免去擁擠、嘈雜的公共場所。如果寶寶表現出哭鬧、睏倦等現象時,最好能馬上回家

外出遇到令寶寶緊張的事情時,要告訴他發生了什麼事,而不要帶著孩子匆忙跑開,要給予足夠的安慰和解釋。家長的緊張是造成孩子緊張的主要緣由。

3、給予寶寶合理的膳食

良好的營養不僅給寶寶帶來健康的身體,減少疾病,也意味著給予寶寶智力、社交、心理上的良好發展:

母乳餵養的寶寶盡量堅持用母乳餵養;

如果是喝配方奶的,要保證每日奶的質和量;

如果已經開始吃輔食,最好提供給寶寶均衡膳食,自然食物,正常情況下不要給他吃所謂的補品、營養品、保健藥品。

如果寶寶的營養缺乏情況已經相當嚴重,則建議進行系統治療。

如果孩子經常夜哭,媽媽還應該及早將孩子帶到醫院接受科學的診斷和治療,而不是自行採取民間流傳的各種做法,以免延誤病情,甚至造成各種意外傷害。

這些育兒誤區媽媽也千萬要避開!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辟邪壓驚祛病等民間習俗,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媽媽也千萬別盲目相信以下育兒誤區哦!

1、給女寶寶擠乳頭

有些傳統的做法,對剛出生女嬰的乳頭進行擠壓,認為如果不擠出乳頭中的小硬物,將來孩子長大後會影響哺乳。事實上,這樣做不僅會造成嬰兒的乳頭髮炎,細菌感染,甚至可能誘發敗血症,讓抵抗力極低的新生兒有性命危險。

新生兒的乳房是飽滿的,偶爾會有少量水樣或乳汁樣的分泌物流出,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且是暫時性的,不用處理。

2、給新生兒綁腿

很多地方都認為「打包」孩子的腿才長得直,甚至還有傳言說不「打包」的孩子長大肯定會調皮。殊不知這樣一包把很多小孩包成了髖關節脫位,走路都會一跛一拐,不及時做手術那孩子的一輩子就給這蠟燭包給毀了。

3、讓新生兒睡硬枕頭

民間流行給新生兒寶寶選擇硬枕頭,如豌豆枕頭、綠豆枕頭等,認為這樣能夠睡出好頭形。實際上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枕頭過硬不但會使寶寶頭皮血液循環不暢,還容易出現「枕禿」甚至導致睡眠質量下降。

嬰兒的頭型可以塑造,但枕頭只能起到很小的作用,關鍵在於不斷變化寶寶的睡姿,而遺傳因素對寶寶的頭型作用也很大。

4、喂新生兒吃黃連

不少地方有給新生兒喂黃連的習俗,一方面是因為黃連有清熱解毒功效,另一方面也是取「先苦后甜」之意。

黃連的確有清熱的作用,但一生下來就喝沒必要,家長如果發現寶寶大便比較干,說明孩子有上火的癥狀,可以喝黃連消消火。但具體怎麼喝、喝多少,還是要諮詢兒科醫生。

5刻意地、頻繁地把尿

許多老人都覺得用紙尿褲很浪費,因此寧願經常把尿。這樣做既不利於嬰兒髖關節的發育,也容易造成嬰兒脫肛、肛裂等現象。研究也表明的高痔瘡發病率和幼時把尿是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應該讓寶寶以自然的速度學會控制排泄,而不是拔苗助長。

6、從小給寶寶捏鼻子

不少老人相信,從嬰兒期開始捏寶寶鼻子,可以讓寶寶鼻子長得高挺。

實際上,嬰幼兒的鼻腔比成人短,沒有鼻毛,血管豐富,常捏鼻子,會損傷黏膜和血管,容易被細菌、病毒侵犯,導致疾病的發生並影響寶寶的呼吸。而事實是,大部分新生兒鼻子都比較塌,隨著年齡增長,寶寶鼻子會顯現出遺傳特徵。家長完全沒有必要操之過急。

7、發燒捂汗或酒精降溫

寶寶發燒時,許多家長喜歡讓寶寶捂汗,或用酒精棉片給寶寶降溫。事實上,捂汗可能導致體溫會被「捂」得越來越高,體溫的攀升會給心臟等器官造成極大負擔。而酒精可以通過皮膚被吸收進入血液,對寶寶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已經被全面叫停。

當體溫在38.5℃之下時,可以用溫水擦浴等物理方式來降溫,同時少量多次地喝些熱水,幫助身體散熱。

8常吃小葯保平安

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都習慣在家中常備一些針對小兒病的小藥丸,八寶驚風散、保嬰丹和猴棗散,隔三差五地給孩子吃上一些,達到「健體驅病」的目的。

當寶寶有內熱、積食以及由於這些原因而有點受涼時,吃一些「小葯」,癥狀確能有所緩解。但孩子沒有明顯癥狀時不必服用,過量服用或者服用時間過長,會對身體不利。還會在孩子體內產生抗藥性,也易使孩子產生對藥物的厭噁心理。寶寶身體不適,家長不能光憑經驗處理,還是應該在醫生指導下給孩子用藥。

養育寶寶,父母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愛與耐心,還要有智慧,更應該講科學。如果大家知道更多育兒路上的迷信和誤區,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補充哦!

更多內容關注父母堂(askjane)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