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國畫清風雅集:夜月一簾幽夢 春風十里柔情

每天更新的「書畫藝術收藏清風堂」

每天不一樣的藝術享受

今日導讀

一、俄羅斯繪畫:少年錦時 水晶身子 浪漫的事

二、國畫清風雅集:夜月一簾幽夢 春風十里柔情

三、拍場:讓全世界藏家關注的畫家 今年13歲了

四、 碑帖欣賞:元 趙孟頫《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

五、加拿大攝影:在光影里 超越自身

六、每天古書畫:《宋人畫冊》選

七、義大利繪畫:日常生活的肖像

八、英國繪畫:細膩如絲的鋼筆畫

五代 董源 寒林重汀圖

董源(?-962),江南鍾陵(今江西進賢)人。他的山水多畫江南景色,對於他的畫風,米芾道:「平淡天真, 唐無此品。」這種畫風到元、明之後產生丁巨大的影響,他也被尊為山水畫的鼻祖之一。此圖是典型的董式水墨 ,江南景色,山石輪廓不突出,而是以細密、有柔性的披麻鈹和潤濕的苔點表現山石的凹凸,平沙淺渚,淡墨輕嵐,給 人以溫推柔潤之感。

北宋 黃庭堅 《行書小子相帖》

此帖行書七行,計一百零四字。未見作者款識。從內容看,可知書與其子名相者,所謂寓教於書。從通篇書寫風格看,其用筆結體與元祐間所書已有不同,而與其晚年益見蕭散的筆意相近。

宋 米芾 《李太師帖》

釋文:李太師收晉賢十四帖。武帝、王戎書若篆籀,謝安格在子敬上。真宜批帖尾也。

明 文伯仁 《四萬山水圖》四萬圖屏之「萬頃晴波」

本圖是嘉靖年間(1522~1566年)吳派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整幅畫中大量使用了一種名為「清勁」的白描筆法,表現密度極高。本圖是文伯仁為友人顧從義而畫,作於文伯仁50歲時。

明 文徵明 行書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其詩、文、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 他雖學繼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風格。他一專多能,能青綠,亦能水墨,能工筆,亦能寫意。山水、人物、花卉、蘭竹等無一不工。

文徵明書法溫潤秀勁,穩重老成,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雖無雄渾的氣勢,卻具晉唐書法的風致。他的書風較少具有火氣,在盡興的書寫中,往往流露出溫文的儒雅之氣。也許仕途坎坷的遭際消磨了他的英年銳氣,而大器晚成卻使他的風格日趨穩健。

明 戴進 溪堂詩思圖 戴進(1388~1462), 浙江杭州人,被譽為「浙派」的領袖人物。在山水畫方面,他主要繼承了馬遠、夏圭的藝術成果,並吸收董源、巨然、范寬及元人的技法而自成一家。 此圖是戴進晚年的傑作。 用筆蒼勁渾厚,布置精 密,頗見生機。描繪出層 峰疊翠,山泉溪流,雜樹 成林,煙氣迷濛,山麓林 下,茅堂之中,老者凝思, 侍童抱琴的生動景象。

明 唐寅 《草屋蒲團圖》

此幅畫面環境幽雅清靜,給人以深厚、凝重之感,呈現出大自然的生動景象。為唐氏作品中少見的渾厚、凝重的作品。畫心繪江南初秋景色,環境幽雅清靜,給人以深厚、凝重之感,呈現出大自然的生動景象山巒起伏,晨霧飛動,溪水潺潺,書聲琅琅。前景畫草屋於高山腳下,屋內一士人抱膝坐於蒲團之上,側首注視行走在石板橋上的書童,屋內几上放著書卷,似在晨讀。整幅畫面的景象清新幽靜,凝重精鍊,充分的表達了作者對世外桃源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以及對現實生活中追名逐利、奢華淫逸的厭惡。

明 王鐸 行書臨《靜息帖》

清 王翬 小中現大冊

王翬(1632~1717), 常熟(今屬江蘇)人,字 石谷。他悉心臨摹歷代 名作,熟諳諸家技法,與 王時敏、王鑒、王原祁合 稱「四王」。他的弟子眾 多,被稱為「虞山派」,其 影響一直延續到近現代 山水畫。此冊共八幅,茲 選一幅。此幅為《仿李成寒林雪景圖》,寫高峰幽谷寒松挺勁,樓宇深藏。 以清潤的筆調,簡筆皴 擦,淡墨渲染襯托,使寒林積雪宛然在目。

清 錢杜 《虞山草堂步月詩意圖》

此圖以大密大疏之反差為特色。層層茂林,以精細的點法為之,捲雲般的山石,以密集而具裝飾趣味的解索皴寫成,與空曠的天地及白牆形成密不透風、疏可走馬的強烈對比。畫法融王蒙之繁密與文徵明之細膩為一體。

清 袁江 《法李營丘雪棧圖意》

此作巨幅中堂,氣勢雄偉。畫面描繪的深山亭閣,曲徑通幽,意境深遠。書畫線條頓挫轉側,筆力粗壯,變化多端;山石皴法多做點子皴和釘頭皴,略近范寬。

清 八大山人 書法

朱耷筆墨特點以放任恣縱見長,蒼勁圓秀,清逸橫生,不論大幅或小品,都有渾樸酣暢又明朗秀健的風神。章法結構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繪畫對後世影響極大。

唐 張旭 郎官石記序(局部)

張旭(675年~約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唐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開元、天寶時在世,曾任常熟縣尉,金吾長史。

以草書著名,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稱為【三絕】[1] 。詩亦別具一格,以七絕見長,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之一。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書法與懷素齊名。

性好酒,據《舊唐書》的記載,每醉后號呼狂走,索筆揮灑,時稱張顛。實也說明他對藝術愛好熱狂度,被後世尊稱為「草聖」。

明 董其昌 杜甫謁玄元皇帝廟詩

明 仇英 《玉洞仙緣圖》

此圖描繪遠離塵埃的人間仙境。畫面奇峰峻岭,蒼松翠柏,瓊樓水閣,溶洞流溪,雲煙縹緲其間,山壑時隱時顯。溪水潺溪的溶洞前,一士人臨流撫琴,陶冶於自然美景之中,侍童們忙著煮茶、端盤和陳設古玩,以助主人雅興。瑰麗多姿的山川景色和樂在其中的生活情趣,展開出了士大夫理想的隱逸環境。這類題材和構思,在前人作品中經常出現,但仇英在幽美寧靜之中更多賦予歡悅、明快的情調,具有一種健康歡樂的意趣,而較少消極遁世之感,這在同類隱逸題材中是頗具特色的。

明 仇英 《桃村草堂圖》

此畫描繪的是一幅幽深靜逸的隱居環境。松下一人獨步,一童子正捧甌過橋。草堂位於山坳。其後是桃林一片,溪流出其下,有一童子踞溪側洗硯。更上則高嶺白雲,叢樹列布,極幽深之致。這是一幅文人隱士的普通生活圖景,表現了古代文人崇尚山林的心境。整幅畫意境如詩入仙,畫法精細工謹,細緻入微。通幅大青綠著色,色彩艷麗深重。方薰在《山靜居論畫》中說:「設色不以深淺為難,難於色彩相合,合則神氣生動。」

明 陳洪綬 人物圖軸圖冊

畫面中的主人公身著寬鬆長袍,身姿碩健,手持梅花與靈芝,悠然自得,用筆遒勁挺拔,形體造型誇張,塑造人物古樸,形象地表現出主人公遺世獨立的精神面貌。

題識:「老遲洪綬畫於獅子林。」 鈐「陳洪綬印」白文印,「章侯氏」朱文印。

明 陳洪綬 人物圖

明 劉珏 《夏雲欲雨圖》

此圖仿吳鎮筆意,繪夏日山中陰雨之景,層巒疊嶂,林壑幽深,泉深石亂,木秀雲生,筆墨濃潤,氣韻蒼渾。作者用濕筆淡墨長披麻皴,再加濃墨苔點,與礬頭相映發。筆道細秀綿密,墨氣風流藹然,別具清麗幽媚之格。

清 查士標 松壑鳴泉圖 水墨紙本 立軸

款識:梅花道人畫松壑鳴泉,有巨然遺意,因擬之。

鈐印:士標私印(白) 查二瞻(朱)

籤條:查二瞻松壑鳴泉圖。平等閣舊藏。

鑒藏印:狄氏種石軒(朱)

査士標,字二瞻,號梅壑老人,是明末清初新安畫派的領袖人物,與「弘仁、汪之瑞、孫逸」一道被稱為「新安四大家」。他的作品筆墨疏簡,格調秀遠,所展現出的清逸之氣非世人能及。

在這幅畫中,査士標將「著墨無多」,「用筆高簡」的特點發揮的淋漓盡致。群峰起伏,林木迴環,煙嵐變換,山徑盤區,溪水橫流,野景迷離,在他的筆下,這些景象的排列組合無不令觀者有一種深邃悠遠之感。雖自題法梅道人,但得意仍在倪、黃之間,而清潤的情致,則全然是自家風韻了。

清 王樹轂 《弄胡琴圖》

來自陳子昂憤而碎琴的典故。作品中,避開碎琴的高潮情節,而是選擇他遭受冷落的一幕。青年琴師席地而坐,正彈奏胡琴。對面的兩人卻顯得漠不關心,一童子挾物返身欲走,另一擁羯鼓者則掉頭他顧,無動於衷。熱情的演奏和冷淡的反響所造成的深刻矛盾、知音難覓的孤獨和人們之間的冷漠都被烘托得觸目驚心。作者雖師法陳老蓮,但筆法流利,設色溫雅,人物的造型和結構比例準確,生動傳神。畫中除了必要的道具外,不畫一景,更加強了失意落寞之感,正是通過這種孤獨的境遇來刺砭埋沒、摧殘人才的弊端。

清 羅聘 《易安像》圖冊

嘉慶三年(1798)初冬,羅聘幸遇老友易安,便繪此圖以作臨別紀念。圖中以玲瓏剔透的湖石為背景,石前立一老者,傾首嗅梅,神情怡然,有卻塵脫俗之風骨。畫家由彼此的君子之交,聯想到唐代詩人李白與孟浩然的友誼,特錄太白詩於畫端。整個畫面,施以淡墨,行筆稚拙,給人以素雅、瀟洒、安寧的感受。羅聘晚歲信佛,畫風漸趨平和中庸,而畫中瘦硬古拙之趣,則得陳老蓮真髓。

清 黃向堅 《荷亭清夏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