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信陽光山扶貧幹部難歸家 女兒寫信稱其「田螺媽媽」

近日,一封題為「我的田螺媽媽」的信被信陽幹部刷屏。女兒信中難見一面的「田螺媽媽」,是光山縣晏河鄉幹部畢雪麗。這封信的背後,是鄉鎮幹部紮根基層、脫貧攻堅的動人故事。

女兒一封信讓扶貧媽媽成「網紅」

6月29日,記者來到晏河鄉政府,見到了穿著休閑短袖、長褲、運動鞋,正在辦公的畢雪麗。辦公室內除了有辦公桌,還有床、洗漱用品。

畢雪麗告訴記者,這棟樓的辦公室都是工作與宿舍一體的格局。「鄉鎮工作量大,很多家不在本地的工作人員需要長期住宿,他們就在辦公室辟出一塊生活區。」她說。

說到女兒的信,畢雪麗說,學校發起一個家長與孩子互相寫信的活動,自己在家長會上看到了這封信。幾天前,和同事說到孩子,畢雪麗說起因為忘記了女兒的生日,女兒寫信稱她「田螺媽媽」的事。同事很感興趣,看了這封信,發到網上,沒想到自己就這樣「走紅」了。

為獲理解曾讓女兒定期下鄉體驗

2013年3月,畢雪麗從光山縣來到晏河鄉工作。因為鄉村建設工作繁忙,基本半個月回一次家。隨著脫貧工作進入攻堅階段,畢雪麗更加投入,無暇顧及上高中的女兒。即使回家,也常常是夜晚,孩子已經睡了,她只能幫她洗好衣服,早起準備早餐,又匆匆離開。

「因為是獨生子女,以前對孩子照顧較多。扶貧后對她的關心少一些,肯定有些不適應。」畢雪麗說,這封信中女兒寫的都是事實,但基調還是有些傷感。實際上,這不是女兒第一次情感爆發,之前也有「媽媽關心不夠」的抱怨。為了獲得孩子的理解,每年女兒放假時,畢雪麗都讓她坐公車來到自己所在鄉鎮,觀察體驗幾天媽媽的工作。

「聊天時,我會把農村、貧困戶的情況給孩子說,否則她也不會在信里把村民的事情寫得那麼清楚。」畢雪麗說,「我想讓她明白,工作對媽媽意味著價值和責任,脫貧攻堅對媽媽意味著使命和擔當。」

畢雪麗說,隨著女兒逐漸長大,已經能夠理解自己,但是畢竟是個孩子,在生日被忘記時,仍會感到委屈。「在她小時候講過田螺姑娘的故事,說田螺姑娘總是默默把工作做好,在別人看到她的時候,隱身變成田螺。可能這個形象在孩子心中記憶深刻,所以就給我起了這麼個外號吧。」

茶樹變成搖錢樹 村民樂得一天喝瓶啤酒

畢雪麗的女兒在信中提到的「王家哥哥」、「尤家奶奶」、「小昊」、「小建」等村民的生活,是畢雪麗在工作中最關注的。

「貧困人口持續增收、致富的關鍵途徑是發展富民產業。我們鄉把產業發展作為全鄉脫貧攻堅的著力點,針對南部西部淺山丘陵、東部北部平地加崗嶺地的地貌,在鄉北部毗鄰大蘇山區域,發展有機茶、苗木花卉產業;西部有傳統果業種植,進行改造升級;中東部發展特色養殖;南部淺山區發展油茶、茶葉種植。」畢雪麗介紹。

在晏河鄉付店村的茶山間,記者遇到剛除草回來的村民王葉再。「今天喝啤酒了沒?」畢雪麗笑著問。「肯定的,一天一瓶,雷打不動!」王葉再樂呵呵地說。

王葉再今年71歲,和老伴一起種著八畝茶園,今春茶葉收入兩萬多元。村幹部告訴記者,王葉再是2012年年初第一批實驗種茶的農戶。當年,該村推廣種植茶樹,創建專業合作社,爭取國家扶貧專項資金、幫扶單位幫扶資金以及社會捐款等,為村民免費提供茶種茶苗、免費開挖土地、義務培訓等服務。

因為茶樹要等到2到3年才見效益,很多村民借著政府提供的資源和勞動力,悄悄種上了豆子、芝麻等經濟作物。幹部們為王葉再的孩子介紹了務工崗位,解決後顧之憂,老兩口決定支持政府,先試種兩畝。堅持下來,果然有了收益,也帶動了其他村民的參與。

在另一戶異地搬遷的村民王世棉的新家,老鄉熱情地端上了新摘的黃瓜:「你們辛苦了,每次來都要幫我們解決困難,自家種的蔬菜,一定要嘗嘗。」王世棉告訴記者,自己家中也種了八畝茶樹,收入達到3000多元一畝,春季人手不夠,還要請人幫忙。「多虧了咱們的好乾部,讓我這貧困戶脫了貧,還能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王世棉說。

茶葉村、藥材村 村村致富有絕招

2014年以來,付店村引進優良茶葉品種,繁育無性系優質茶苗125畝、1300餘萬株,解決了本村貧困戶茶苗需求,而且帶動了晏河鄉、涼亭鄉等周邊鄉鎮的茶產業發展。繁育基地用工也解決了本村113名貧困人員的短期就業問題,人均增收3000餘元。今年,該村又流轉閑置土地580畝,用於油茶的實驗種植。

沿著鮮花盛開的山路,記者來到該鄉詹堂村。畢雪麗告訴記者,這些花朵都是藥材苗株,不僅美觀,還能夠創造經濟價值。村支書詹齊斌告訴記者,每年8月底到10月,是這些花開得最好的季節,周末不少周邊居民都來遊玩。

畢雪麗說,詹齊斌就是本村返鄉創業的典型,利用「企業+農戶」的產業帶貧模式,流轉貧困戶的土地,使貧困群眾不僅有了地租收入和土地入股分紅收入,還可以到基地務工,實現就地就近就業。

「讓貧困戶以土地入股或流轉土地收取租金等形式,通過打造『茶葉村』、『藥材村』特色產業發展,實現穩定增收,脫貧致富。」她說。

回去的路上,畢雪麗告訴記者,在基層的脫貧工作中,有無數「田螺媽媽」、「田螺爸爸」,自己不過是其中一員。在脫貧的攻堅階段,他們需要暫時放下家庭,為更高的事業奮鬥,但是這些努力,也是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為他們創造更好的未來。

據悉,光山縣晏河鄉總人口51446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31戶5506人,截止到今年5月,該鄉已脫貧658戶2836人。(今報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