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走黃河看農業》紀錄片:關注黃河流域農耕文明

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守英在新聞發布會上點評紀錄片《走黃河看農業》

新華網濟南8月30日電(張偉)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農業文明和農耕文化的源泉,今年7月起,30集三農紀錄片《走黃河看農業》在農林衛視持續熱播,引發社會對黃河流域農耕文明的關注。

黃河是北方大河,創造了旱作農業,是農業發展的根源,也成為全世界農業耕作特色的典型代表。

「作為農業媒體,農林衛視《農資秀》欄目有責任同時也有義務走進祖國的母親河,去探尋她的農耕文明,訴說母親河的前世今生。」《農資秀》欄目製片人兼主持人孫希超(小超)表示,節目從各地的農業文化、農耕起源、現代農業發展、特色種植、養殖等多角度各方面進行拍攝,展示新時代黃河流域所誕生的現代農業風貌。

據了解,農林衛視《農資秀》欄目自2017年年初便與山東綠寶珠肥業達成共識展開推進工作,攝製組從6月正式啟動採訪,從黃河源頭青海省海拔5000米的黃河第一縣瑪多縣出發,一路走過青海、四川、甘肅等黃河流經的九省區,選擇各省特色的農業縣依次採訪。

該紀錄片節目在7月3日已面向全國開播。截止目前,《走黃河看農業》已走過青海、甘肅,拍攝製作完成超過15集節目,正在農林衛視《農資秀》欄目持續熱播。9月上旬,多路編導即將趕赴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地進行採訪。

「走黃河看農業的意義在哪呢?就是找到我們整個文明的一種自信。」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守英認為,「如果不找到你的根,不找到你最原本的最深厚的這種文明的底蘊,你的城市文明,你的工業文明也是不走穩的,走不久的。」

劉守英建議,在採訪再現的過程中,應該帶著比較的眼光,歷史是什麼樣的,現在是什麼樣的。通過一個長時段來看待整個農業文明的變化,看待整個農業的現代化、鄉村的現代化和農民的現代化的整個進程。

國學學者張建雲認為,如果對農業、農村、農民不重視,這是一種危險,一定要把農民當做根本,為三農服務,大家責任重大。

據悉,農林衛視是兩大農業衛視之一,《農資秀》則屬於農林衛視主打欄目。為助推農業發展,2017年,《農資秀》欄目推出了《走黃河 看農業》等5個全國性品牌主題活動節目。(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