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巴西最高選舉法院維持2014大選結果

當地時間9日晚,巴西最高選舉法院的七名大法官通過投票,判定維持2014年大選結果。截至記者發稿時,最高選舉法院的院長仍在陳述自己的投票,但已經表示將站在國家大局和政治穩定性等角度考慮,支持維持大選結果。

當地時間9日晚,巴西最高選舉法院的七名大法官通過投票,判定維持2014年大選結果。這意味著巴西現總統特梅爾將繼續出任巴西總統,而由本次最高選舉法院審判引起的政壇風波也將相應平息。

在過去幾天的審判過程中,最高選舉法院的七名法官之間爭論激烈。在審判最終的投票中,直到最後一名法官,也就是最高選舉法院的院長投票前,支持維持和廢除2014大選結果的法官各佔三人。

截至記者發稿時,最高選舉法院的院長仍在陳述自己的投票,但已經表示將站在國家大局和政治穩定性等角度考慮,支持維持大選結果。最終最高選舉法院以4:3的票數決定維持2014年總統大選結果的判決。

但巴西政壇整體的動蕩局勢卻仍在持續。日前,巴西聯邦警察就最高聯邦法院針對總統的調查向特梅爾提出大量質詢問題,同樣是9日,巴西總統特梅爾表示拒絕回答。(央視記者殷岳)

早前報道:

從盧拉到羅塞夫,巴西,褪色的金磚

2016年8月31日,巴西參議院最終投票通過了總統彈劾案,該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羅塞夫被罷免,勞工黨長達13年的執政史也隨之終結。巴西曾依靠亮眼的發展速度在國際舞台上風生水起,被列為「金磚五國」之一。

繼2013年聯合會杯、2014年世界盃后,巴西2016年又舉辦了奧運會。獲得主辦權時,時任巴西總統盧拉曾激動地宣稱:「我比其他任何一天都更自豪我是一名巴西人:巴西已經走出二流國家隊伍,步入一流國家行列。」然而,短短几年裡,這個曾閃耀全球的「金磚國度」迅速黯然失色。

「劫貧濟富」的軍政府

作為一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的國度,巴西自殖民時代起就獲得領主葡萄牙的空前重視。然而,在葡萄牙的極力壓制下,巴西除了向歐洲供應蔗糖、橡膠、咖啡等經濟作物之外,並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

「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的巴西,其發展之路走得極為迫切和匆促。1964年,巴西經歷了政變,新上台的軍政府將執政合法性寄托在了經濟發展上,急匆匆地退出了「進口替代戰略」。

所謂「進口替代」,就是對外建立高關稅壁壘,對內依靠國家扶持搞工業。在上世紀60年代,包括在內的社會主義國家以及印度等第三世界國家都試圖通過這一套走向工業強國之路。然而,巴西的「進口替代」之路更順利些,有賴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歐美資金的注入,1968年到1973年,巴西經濟的平均增長率高達11.2%,被譽為「巴西奇迹」。

然而,在奇迹的背後,隱憂早已埋下。關起門來搞工業,產出的工業品也要由本國人民來買單。由於巴西的種植園制度歷史,軍政府認為底層民眾買不起高大上的工業品,而是通過多種政策手段補貼富豪和中產階級,鼓勵其消費。眾所周知,作為行政機構,政府本身並不產生任何經濟效益,其補貼所用的資金,最終還是要由民眾買單。於是,巴西形成了一套政府主導的「劫貧濟富」體系。

錢不夠,政府能想到的只有加印鈔票。1973年,巴西通貨膨脹率達到14.9%。隨後逐年走高,到上世紀80年代初,巴西已經出現了通貨膨脹率過百的「超通脹」狀態。走投無路的軍政府只好在1985年還政於民,新上台的民選政府雖然通過旨在削減開支的「雷亞爾計劃」最終遏制住了通脹。但軍政府數十年如一日「劫貧濟富」種下的惡果已經長成,到1999年,占人口總數1%的巨富階層擁有全國53%的財富,而占人口總數20%的赤貧階層則僅擁有2.5%的財富。

正是這樣一個舞台,給了盧拉和他的巴西勞工黨表演新「奇迹」的機會。

「福利興邦」的盧拉

從某種意義上說,巴西前總統盧拉的政治生涯,就是一部「逆襲史」。他生於貧民窟,14歲輟學。1970年,正當國家GDP吃了興奮劑般連創新高時,25歲的盧拉卻因付不起醫藥費,不得不眼睜睜地看著懷孕8個月的妻子病逝。

國家屢創「經濟奇迹」,老百姓卻窮得連「買命錢」都沒有,可以想象當年盧拉對這樣的巴西社會有多麼憤恨。「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盧拉的想法得到了巴西廣大貧民的支持,2002年,幾經磨礪的盧拉終於登上總統寶座。巴西開始了左翼勞工黨執政時代。

本質上,盧拉麵臨的問題,與其痛恨的軍政府面臨的問題一樣——發展了工業,工業製成品賣給誰?與軍政府青睞中上階層不同,盧拉將目光投向了底層。上任伊始,盧拉推出一系列福利制度,集中向底層民眾撒錢。

既然要撒錢,就要解決錢從哪來的問題,在這一點上,盧拉是幸運的,他執政的時代剛好趕上了一個黃金期,以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的龐大需求,推動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連年上漲。而巴西剛好是個原材料出口大國,鐵礦石、石油儲量豐富,還生產咖啡、蔗糖、大豆、肉類等農產品。資源價格高漲,讓巴西過上了躺著數錢的幸福生活。軍政府當年「劫貧濟富」,盧拉卻不需要「劫富濟貧」,雄厚的資金保證他不得罪任何人就能實現當年的夢。

盧拉當政時期,巴西政府用在社會福利上的開支常年佔到GDP的20%以上,巴西還建立了「世界上最慷慨的養老金制度」——只需繳費15年,女性到60歲、男性到65歲就可領取全額養老金,而如果繳費30年,男性53歲就可退休領養老金。

這種福利大派送的結果,是盧拉時代巴西產生了空前的消費繁榮,他執政的8年間,巴西經濟年均增長率為4.06%,為巴西近30年來發展最快的時期。更難得的是,這8年裡,巴西2000萬人擺脫了絕對貧困,3000萬人進入中產階層。2010年盧拉卸任時,民意支持率高達87%,被巴西人親切地稱為「巴西之子」。

羅塞夫只是「接盤俠」

然而,在盧拉創造的「福利嘉年華」中狂歡的巴西人忘了,雖然盧拉政府與當年的軍政府相比,似乎一個天使、一個魔鬼,但政府終究不產生任何經濟效益,盧拉所做的,不過是將賣資源所產生的巨大利益分配給平民而已。一旦資源價格下跌,巴西怎麼辦?而這個隱憂,偏偏在盧拉的繼任者羅塞夫那裡成真了。

盧拉制定的高福利政策,的確給底層民眾帶來了實惠,但造就了巴西國內新一輪通脹。各類消費品價格,尤其是房地產價格高企。一路上揚的物價極大地改變了民眾的心態。年輕人迫於昂貴的生活成本,不願意從事製造業,轉而投身金融、房地產、銀行、保險等能「掙快錢」的行業。中老年人在看到自己的積蓄被上漲的物價稀釋后,也不再寄希望於靠本職工作謀生,轉而投資股市、房產,或要求政府提供更好的退休福利。這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其中,受損最嚴重的無疑是製造業,由於人員和資金都流向了來錢更快的房地產和股市,巴西製造業在2002年後迅速萎縮,工業化水平較之于軍政府時期更低,有學者甚至乾脆稱其為「去工業化」時期。

當整個巴西經濟呈現「空心化」后,與羅塞夫上台幾乎同步的國際資源價格暴跌就成了戳破繁榮假象的最後一擊。數據顯示,國際原油價格從2008年7月147.27美元/桶的高點,暴跌至目前的46.58美元/桶;而國際鐵礦石價格則從2011年的180美元/噸,跌至目前的不足40美元/噸。資源價格暴跌讓巴西的高福利難以為繼,而高福利「斷奶」的後果則是大批貸款消費的民眾破產,巴西「消費經濟」解體引發更大規模經濟危機,進而導致更多人失業。

面對困局,羅塞夫採取了加息遏制高通脹的政策,希望避免重蹈當年軍政府的覆轍。但這導致了個人和企業貸款更加困難,經濟更加雪上加霜。2015年,巴西GDP萎縮達3.8%。在失業、銀行貸款、通脹三重壓力下的巴西人,將滿腔怒火撒向了政府。在2014年世界盃和2016年奧運會期間,進行抗議示威「給國家抹黑」。

在經濟發展的光環褪去的同時,巴西政府官員的貪腐問題持續發酵,不光是羅塞夫,前總統盧拉也被揪了出來。2015年7月,巴西檢方決定正式調查盧拉在總統任內涉嫌巴西石油公司腐敗案。

正如有些經濟學家指出的那樣,無論是軍政府時代的「劫貧濟富」,還是盧拉的「福利興邦」,巴西經濟的真正問題是政府在經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太重,政府的過度干預扭曲了經濟的本性,在「貧富分化懸殊」和「福利國家」之間迷失了方向,這才是巴西經濟的病根。巴西這塊金磚褪色的過程,值得所有發展家深思。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