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時也、勢也,銀行與企業還能共榮嗎?

多年的銀行從業經驗,我做過公司信貸、零售類信貸、經歷了鋼貿風波、煤炭風波,現在又在經歷著去產能、去庫存,在銀行做起了風控。這幾年,目睹了小企業是如何在銀行的支持下發展壯大,也看到很多企業在銀行的支持下過度擴張而倒閉,銀行和企業的關係很多時候是一榮俱榮、一損共損的。這幾年銀行的不良貸款飆升,銀行真的是拿著水晶鞋去找白馬王子,找著找著,發現王子可能找錯了。

一、銀行客戶經理成了企業的「哥們」

總分行每年都要給支行制定各種考核任務,包括存款、利潤等,為了完成這些指標,因為相應總分行里要求大力扶持某類行業金融發展。不斷的在市場上搜尋優質貸款。

大部分企業對於銀行的「高標準、嚴要求」來說,很多是不達標的。財務報表就是個硬杠杠,大部分企業對於銀行的審核要求都是無法達標的,即便是大型集團、國有企業也如此,更別提什麼小微企業了,光是一條流動資金測算就過不了關。所以,銀行客戶經理為了完成指標考核,為了做成這筆業務,在盡職調查時,會順便配合企業去優化一些有瑕疵的資料,美化一下財務報表。

當然,對於資深客戶經理來說,這些都不是事兒。搞定企業與上下級、調整財務數據、美化現金流、要求企業提供與交易對手的貿易合同,他們會有一套嚴謹的手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么。既不會讓別人能抓到任何證據是他們作假的,又能更方便的通過銀行信貸系統、授信評審部、信審會……

當然,這不屬於做假資料,僅僅是技術性處理。因為只是給客戶建議,而不是強制性的要求客戶怎麼做。當過客戶經理的你,有沒有這種情況呢?你有沒有和客戶說起過,我們總行的標準是這樣的,你就按照這個標準來,類似這樣的話呢?曾幾何時,客戶經理成為了企業的好哥們。

二、在企業的概念中,銀行應該一直續貸

小微企業往往沒有很好的財務規劃,他們認為只要按時的還利息,貸款到期還款時問朋友或者小貸公司調個頭寸,先還了銀行貸款,繼續提供貸款資料,加上有好哥們客戶經理,再到銀行跑跑關係,銀行的續貸批複就會按時出來。但是,當銀行的信貸政策調整以後,在很多領域銀行選擇逐步退出,還有的銀行總部一紙文件下來,某些行業的信貸停放,很多企業得知了銀行的信貸政策,不願再背負很高的利息去借上民間的錢去還銀行,所以只能魚死網破,逾期不還。信用黑了沒關係,企業至少還在正常運作。

三、銀行在拚命找那些有錢的企業

2008年9月,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后,經濟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現負增長,大批農民工返鄉,經濟面臨硬著陸的風險。政府投資了4萬億,這時銀行拚命找那些「有錢」的企業,記得那時我當客戶經理,企業的貸款需求都很旺盛,因為這些錢都是自動送上門來的,所以一個比一個手筆大,根本不需要你出去找客戶。那時當個支行行長多好呀,每天請你吃飯的貸款客戶都要排隊。結果這些錢都去哪裡了呢?都去了利潤最大的房地產行業了!

高樓大廈遍地起,房地產市場異常紅火,你看,內蒙古鄂爾多斯的康巴什,不就是典型的鬼城嗎?現在居高不下的住房庫存,這些大部分都是用銀行的錢蓋起來的。

房地產行業是發展起來了,連房地產的上下游也火了,鋼筋水泥等建材行業都帶動起來了,但是製造業升級的道路被打亂了,實體工廠也越來越蕭條……銀行把那麼多資金灑向了房地產,那麼實體產業的造血功能必然受到很大影響。很多銀行拿著報表分析稱,我們的信貸投向中房地產的信貸資金佔比並不高,我們沒有深陷房地產的漩渦中。但是,你可知,又有多少是借戶貸款,錢實際上是流入到了房地產行業呢?

四、產業轉型還要依靠銀行

當這些老闆回過神來,決定要產業轉型,又找到了新的項目,投資回報率高,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導向,這時,一幫原來是搞房地產的企業主們又想到了一路支持過自己老朋友——銀行。

但是,這些企業們,深套房地產行業,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很多已經資不抵債了,當你拿著再好的項目來找銀行時,銀行難道能一分為二,無視眼前的風險,再去支持你的新項目嗎?如果,這個企業混熟了金融圈,混熟了銀行高層,貸款獲批的概率還是有的,但是大部分想要轉型的企業,大多沒什麼希望,因為你的新項目要想獲得銀行的支持,真的很難!

五、銀行也在困惑

目前,鋼鐵、煤炭、房地產、地方政府平台等傳統的「重資產」投放領域,有效信貸需求大幅萎縮。新型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新型政府投融資模式的融資需求旺盛,但難以符合傳統信貸要素或信貸流程,商業銀行資產業務,也在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感和困惑感。

(一)現行信貸政策存在一定不適應

一是「輕資產」的抵押擔保問題。「輕資產」與商業銀行重實物抵押的風險管理方式難以契合。如科技型企業的知識產權、技術等無形資產佔比高,依據現有信貸政策難以准入。醫療、教育、旅遊、文化、養老等產業也同樣存在押品有限的問題。對這些產業,沒有資產作為抵押,銀行介入動力和積極性不高。

二是對民營企業的支持未有實質性突破。近年來,商業銀行對新興產業、醫療、教育等行業放寬了民企准入,但在實際運作中,如果沒有政府背景的「隱性擔保」,在現行信貸模式下,缺少識別和控制這類客戶風險的有效手段,絕大多數民營企業仍無法進入信用體系。

(二)新的融資服務模式創新不足

近年來,新型融資模式不斷湧現。很多地方性銀行的定位於政府金融,但是政府的PPP、產業基金項目,大多交易結構較為複雜、融資期限較長,在項目評估、合規調查、還款方式等方面很難套用制式化的信貸政策。

目前的商業銀行,大部分是以「老銀行」的思維看待新業務,習慣以信貸業務對接新客戶,新型融資產品少;習慣於套用信貸業務的准入授權、經營模式、政策流程,以信貸業務的管控手段來管理新興業務,導致業務准入門檻高、流程長。

以上,僅僅是個人一些粗淺的認識,銀行與企業如何共榮,這是個系統性問題,要根據不同的經濟形勢和環境理性看待,銀行笑到最後,才是本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