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富士GFX 50S評測:不為跑分而生 好用的中畫幅數碼無反相機

拉開中畫幅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數碼相機的進化絕非單純地堆砌像素,尼康D1讓數碼單反整體化時代來臨,讓數碼相機走進了更廣泛的應用範疇,佳能EOS 5D MarkII讓全畫幅數碼相機走下唯專業化的神壇,今天富士GFX 50S面臨數碼相機發展不再高熾的時代,擔當起中畫幅數碼相機普及使命的挑戰。

先說外觀。

正面來看,GFX 50S方方正正,較為簡潔,除了鏡頭右側的FN按鍵和鏡頭拆卸卡榫之外,就是鏡頭左側的同步終端。

GFX 50S外廓體積和全畫幅單反相機*相差無幾,當然和索尼α7系列機身還是有比較明顯差距的,不過搭載上鏡頭來說,兩者的鏡頭體積倒是差不多。碩大無比的卡口可以看到44mm×33mm的CMOS感測器,理論上這個卡口尺寸富士已經沒可能在下一代升級更大尺寸的中畫幅CMOS了,富士要在數碼相機上進行絕對的差異化戰略是一個原因,如果要容納更大的CMOS,那麼GFX的整體尺寸也不是很好控制。

*EOS 7D MarkⅡ外廓體積和全畫幅基本接近。

頂部左側是ISO撥盤,提供C、A、ISO100~ISO12800,1/4擋間隔,撥盤中間凸起按鈕起到防誤觸的作用,按下后鎖死,再按彈起后可以自如撥動,這個設置比Leica M10那個ISO撥盤防誤觸設計好一億倍。1/4擋的間隔可以提供比較多的ISO檔位選擇,在ISO100和ISO200中間,有ISO125、ISO160兩檔可以控制,以此類推。ISO撥盤阻尼恰到好處,段落感很清晰,不過我覺得有些過於清晰。

機頂右側傳統功能區富士GFX在擁有獨立的快門速度撥盤的基礎上,取消了曝光補償撥盤,取而代之的是一塊LED液晶屏。此外頂部還有drive按鈕drive按鈕富士用戶比較熟虛,是切換單張、連拍、各種包圍等拍攝模式的入口。

右側手柄頂部是快門按鈕和開關撥桿、曝光補償按鍵、前撥輪。單獨的曝光補償鍵是按下后,通過後撥輪進行曝光補償操作,這個操控方式尼康用戶比較熟悉,雖然沒有獨立的曝光補償撥盤,但是邏輯並沒有更複雜許多。曝光補償的組合操控可以在內部菜單進行設置為按一下曝光補償按鍵,然後通過後撥輪進行補償操作,也可以設置為按住曝光補償按鍵,然後再撥動后撥輪。

LED肩屏

機頂右側的這塊肩屏還是能提供非常豐富的信息的,而且非常人性化的是這塊肩屏的信息可以自定義,富士為GFX的肩屏提供了8個自定義信息的位置,有大有小,攝影師可以根據習慣,調整肩屏上顯示的參數。

另外這個肩屏左側還有個小按鈕,按下肩屏就亮了。

LCD頂部

GFX 50S的LCD處於一個突出的位置,有一個挺翹的屁股,在這塊突出上,左側是單次對焦、連續對焦和手動對焦的撥桿,右側是回放和刪除鍵,不過實測,正常拍攝時,刪除和回放按起來比較彆扭。

側面

機身左側上部兩處是各種介面和mic介面,下部是碩大的電池倉。

電池倉里藏著型號為NP-T125電池,額定容量為1250mAh,14Wh,充電電壓12.6V,富士原廠生產,國內組裝。

續航CIPA標準約為400張左右,實際上如果頻繁的使用EVF和屏幕,勉強可以使用一天,如果只使用屏幕,不用外接EVF,一天妥妥的。

機身右側為雙SD卡槽,茲瓷UHS-Ⅱ/UHS-Ⅰ/SDXC/SDHC/SD卡,茲瓷UHS-ⅡSD卡在拍攝視頻時,就不太擔心讀寫的壓力了。不過目前GFX50S並不支持4K視頻拍攝,而且碼率也不是非常專業,用中畫幅拍4K,系統也不是很完善,這是聊勝於無的一個功能。不過在連續拍攝RAW格式照片時,SD卡的讀寫速度肯定越快越好,GFX 50S的RAW文件在每張在110mb左右。

官方給出的儲存卡容量和圖像尺寸信息

背面

背面有3個Fn按鍵、后撥、Q鍵、八向撥桿、四方向鍵、菜單/OK鍵、Dispback鍵。

首先之前提到在LCD頂部的回放和刪除鍵按起來比較彆扭,可以通過背部拇指位置的FN鍵解決,將背部拇指位置的FN鍵設置為回放,然後菜單鍵刪除,整個操控非常流暢。

之後,GFX 50S也搭載了非常好用的八向撥桿,由於GFX 50S有425個對焦點/區,當攝影師選擇最小尺寸的對焦區域時,沒有這個撥桿想要快速調整對焦點簡直不可想象。

LCD翻轉屏

這塊3.2英寸326萬像素的LCD液晶屏提供觸摸功能,也具有翻折功能,目測上翻180°,下翻約45°,更有意思的是這塊翻折屏還可以橫向翻折,橫向翻折約60°左右,配合機內的自動旋轉功能,在豎拍時可以獲得很好的取景角度。

這塊屏幕可以觸摸對焦,還可以在回放時進行滑動照片、放大縮小、拖動等操作。

簡單介紹了富士GFX 50S的各個按鍵布局,總結一下,經過一個月左右的體驗,GFX50S是現在操控最好的數碼中畫幅相機,操控流暢程度和數碼中畫幅單反645Z有過之而無不及,反人類的設計錯誤很少,除了LCD頂部的那個回放和刪除鍵,我也考慮到了如果GFX是架在影棚里拍攝,這兩個鍵的位置反而很順手。如果外出手持拍攝,可以通過FN按鍵解決這個問題。而撥盤操控上,GFX取消了獨立的曝光補償撥盤,取而代之的是組合按鍵操控,但是曝光補償範圍擴大到了正負5EV擋,設想一下,如果一個撥盤做到正負5EV,那麼這個撥盤的體積也挺蛋痛的,所以乾脆取消了改為一塊顯示信息豐富的肩屏,得失取捨我還是能接受的,畢竟這個自定義肩屏對於專業攝影師或者攝影發燒友來說,作用和意義還是很大的。

性能 · 畫質 | 最均衡的中畫幅數碼相機

對焦 | 大面積反差對焦系統

相比起獨立的相位對焦系統,焦平面對焦系統理論上是可以做到100%覆蓋、對焦點數沒有上限的。但是在實際上,即便焦平面相位對焦系統點出了不影響畫質的雙二極體科技,也要考慮到像素間隙、高密度像素帶來的串擾以及當前的CMOS工藝水平。而焦平面反差對焦系統實際上對對焦點是沒有限制的,最大的限制仍然在於感測器本身的採樣幀率,而這不是由下游相機廠商決定的,是由上游CMOS廠商決定的。

富士GFX 50S最精細有25×17區/點對焦模式,說是點,實際上反差對焦都是矩陣,也就是區。這個對焦區/點是可以調整的,最大可以調整為13×9。按下八向撥桿,通過後撥輪就可以調整對焦區/點的大小,當選擇最精細的對焦點時,雖然可以帶來非常精準的對焦表現,但是實際上對焦速度是不如大矩陣對焦區/點的。

這不得不提一句,反差對焦,對焦速度受限於CMOS的採樣幀率,和LSI的處理速度,也就是說CMOS的採樣幀率越高,那麼合焦速度理論上是越快的(實際上要受到鏡頭對焦驅動的限制)。M 4/3畫幅不少機身的對焦速度比相位/反差混合對焦的索尼全畫幅速度快很多,是因為M 4/3不少機身都具備240FPS的採樣幀率,而索尼α7系列全畫幅做不到這一點,畫幅越大、像素密度越高的CMOS越難做到這一點。如果大畫幅、高像素的CMOS想要提高採樣幀率,不僅CMOS、LSI的功耗要進一步提升,發熱也是難以避免的,尤其是無反相機的體積更為緊湊,散熱效率捉急,當CMOS過熱,對畫質的影像就會非常明顯,例如某台中畫幅長曝光熱燥的問題一方面是優化不足,一方面也是機身過於緊湊,散熱效率過低。

廢話說了很多,說對焦感受,基於當前CMOS反差對焦採樣幀率和ISP的處理效率的技術水平,我對於GFX 50S對焦速度要給出高分評價,不過搭載的GF63mm F2.8鏡頭的表現沒有讓我感到很爽……

人像識別

Fujifilm GFX 50S / GF 63mm F2.8 / F2.8 1/160秒 ISO 100

在拍攝人像時,不論是用GF 63mm F2.8鏡頭還是GF 120mm F4鏡頭,我推薦的對焦方式都是 人眼/人臉識別>區域自動對焦 >大範圍單點對焦 > 精細點對焦。

Fujifilm GFX 50S / GF 63mm F2.8 / F2.8 1/100秒 ISO 100

拍攝人像時,人眼自動識別的成功率非常高,事後放大眼部檢查,焦點肥腸清晰。拍攝人像時我不是非常推薦用25×17的精細對焦,因為首先對焦區域太小,映射到模特臉部,其實你不太確定當前對焦點到底對的哪個部分,其次精細對焦之後,感測器調用的像素矩陣很小,檢查反差的效率很低,導致對焦速度很慢。而GFX 50S對感測器的調教很下功夫,整個CMOS的採樣幀率實際表現非常好,人臉/人眼識別速度很快,合焦速度也很快,實際上體驗要比固定對焦點要流暢、精準。

暗光對焦

Fujifilm GFX 50S / GF 63mm F2.8 / F2.8 1/105秒 ISO 6400

帶著GFX 50S夜晚出來掃街,起碼面對這樣光照條件的場景,搭配GF63mm鏡頭並不會特別令人惱火,只要對焦點選中有反差的區域,合焦速度還是比較令人放心的,拉風箱的情況有,但並不嚴重。

Fujifilm GFX 50S / GF 63mm F2.8 / F2.8 1/20秒 ISO 6400

放大合焦位置

CMOS反差對焦在暗部對焦上優勢是很明顯的,官方沒有透露這塊感測器的對焦範圍,但是CMOS反差對焦可以提高增益,讓死黑區域提亮,然後再進行對焦。實際體驗,在暗光環境下,區域自動對焦,或者範圍稍大一點的單點/區對焦,成功率都很高,只要人眼看過去,不是死黑,都可以完成合焦。

畫質 | 44×33中畫幅感測器

GFX 50S採用了索尼半導體的IMX 161CMOS,5140萬像素,像素尺寸5.3μm,可拍攝8256×6192像素的照片,色深14bit,根據蘭拓的說法,IMX 161在片上集成了AD轉換器,因而色深被限制在了14bit。從畫質來說,我並非唯畫質論,而且雖然富士對GFX 50S的畫質表現有很高的預期,但我仍然認為,GFX 50S的意義在於擁有當前半導體工藝水平可提供較好的畫質的基礎就夠了,更多的是拉低中畫幅門檻,促進數碼相機產品線豐富發展,讓許多全畫幅數碼相機擁有者,在升級器材時,有比較合適的台階。

沒有採用X-trans感測器的原因有兩個,首先,這個畫幅基礎上,像素密度的確不用特別擔心摩爾紋和偽色,另外一個富士X-Trans感測器實際上是在索尼量產感測器的基礎上,富士提出工藝要求,進行定製,但是實際上在不同量產感測器的基礎上進行新的工藝開發,並不是很簡單,因而富士並沒有貿然採用X-Trans感測器,我猜測富士還是進行過測試的,不過匹配的演算法可能並沒帶來有比普通的量產型號更優秀的結果,因而擱置了。未來,索尼半導體44×33畫幅一億像素的感測器,沒準會出現X-Trans結構。

5000萬像素

Fujifilm GFX 50S / GF 63mm F2.8 / F2.8 1/80秒 ISO 100

下圖為原圖,上圖為剪裁后的作品,實際上在5000萬像素的原圖進行這種程度剪裁根本影響不到畫質。

Fujifilm GFX 50S / GF 63mm F2.8 / F2.8 1/240秒 ISO 100

畫質是細膩的,層次是豐富的,顏色是生動的,細節是銳利的,Fuji No.1

Fujifilm GFX 50S / GF 110mm F2 / F5.6 1/125秒 ISO 100

局部放大

這是使用最新的GF110mm F2棚內拍攝的模特,在P&E展上趁機拍攝的,中畫幅的確最能顯示其價值的地方的確在室內影棚……

膠片濾鏡

富士坦言CMOS為採購,但ISP仍然是自己的,所以GFX 50S擁有齊全的、當前頗受歡迎的膠片濾鏡,例如經典CHROME、ACROS等。(經典CHROME、ACROS濾鏡依靠ISP的處理才能得以展現,因而沒有搭載最新X-Processor Pro處理器的富士機身,都不支持這兩款濾鏡)

Velvia 鮮艷模式

CLASSIC CHROME 經典正片模式

ACROS 黑白模式

GFX 50S的JPG仍然非常「富士」,實際上除了客觀評測部分之外,我都全程使用GFX 50S的Super JPG模式,

使用GFX 50S機身搭配GF63mm F2.8鏡頭,拍攝時降低曝光補償,並在最新的LR中分別拉回曝光。

微信看圖可能看不太出來……

GFX 50S機身在-2EV拉回曝光時,表現非常自如,畫質損失很小,到-3EV時,可以看到有輕微的畫質劣化,但是並沒有出現顏色的問題,到右下角-5EV時,畫質有明顯的劣化,但是仍然沒有明顯的偏色,但是有不少噪點在放大后已經可以看到。

微信壓縮嚴重,在意的吃瓜群眾可以參考其他媒體的客觀評測部分,總得來說,理論寬容度14擋,處於中畫幅數碼相機標準水平之上。

高感表現

GFX 50S的高感降噪處理風格較為「原始」,即便ISO12800時,降噪塗抹都很少,都是顆粒分明的噪點。

根據編輯的感官來說,可用ISO在ISO800左右,在這個標準以下,放大看圖的噪點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5000萬像素縮圖后,在非4K屏幕上看,噪點都不是很明顯。

Fujifilm GFX 50S / GF 63mm F2.8 / F2.8 1/40秒 ISO 12800

Fujifilm GFX 50S / GF 63mm F2.8 / F2.8 1/7秒 ISO 6400

實際上如果不是商業要求,GFX 50S的感光度可以調整的更高,ISO6400甚至ISO12800都可以……畢竟噪點風格非常直白,乾脆當作膠片顆粒,稍微後期降噪處理一下,或者縮圖處理都能接受。

鏡頭點評

GF63mm F2.8 R WR

GF63mm 鏡頭結構圖

鏡組結構 8組10片
鏡頭視角 45.9°
光圈範圍 F2.8~F32
光圈葉片 9片
最近對焦距離 50cm
濾鏡口徑 φ62mm
尺寸 φ84mm×71mm
重量 405g

GF63mm 鏡頭參數

這支鏡頭的結構基本上是個器材黨都看的出來,那麼即便沒有摸過這個鏡頭,也大概知道這支鏡頭的畫質應該較為出色。實際上在體驗過程中,我對GF63mm的畫質、焦外都較為滿意,而且這支鏡頭還具備WR功能,帶著它穿風入雨心裡都比較踏實,唯一有些令人惱火的就是這支鏡頭沒有採用LM線性對焦馬達,並且採用了外對焦。

值得一提的是,GF卡口鏡頭全都具備WR功能,但很蛋疼的是GF 63mm F2.8R WR這支標頭,是目前唯一一支沒有搭載LM線性馬達的鏡頭……當然後續還會有一支GF45mm F2.8等效35mm的鏡頭也是普通馬達……

Fujifilm GFX 50S / GF 63mm F2.8 / F2.8 1/120秒 ISO 100

如果單純計較這支鏡頭的等效虛化能力,實際上GFX 50S搭配GF63mm F2.8和X-Pro2搭配XF 35mm F1.4是相等的,等效焦距、光圈都為50mm F2.1左右,如果想要獲得更強烈的虛化,可以等待GF 110mm F2這支鏡頭等效焦距、光圈約為85mm F1.5。

GF 120mm F4 R LM OIS WR Macro

GF 120mm 鏡頭結構圖

鏡組結構 9組14片
鏡頭視角 25.7°
光圈範圍 F4~F32
光圈葉片 9片
最近對焦距離 45cm
最大放大倍率 0.5×
濾鏡口徑 φ72mm
尺寸 φ89.2mm×152.5mm
重量 980g

GF 120mm 鏡頭參數

這是富士雄心勃勃打造的一支微距鏡頭,帶防抖鏡頭髮抖,0.5×放大倍率,9組14片結構,3片超低色散鏡片,浮動對焦鏡片,雙重線性馬達(標頭愛好者的編輯希望這個配置能給GF63mm加持上)。這支鏡頭是富士為購買GFX 50S進行商業攝影的人群準備的,中畫幅系統怎能少的了一支120mm微距呢?這支鏡頭的等效焦距約為95mm。

Fujifilm GFX 50S / GF 120mm F4 R LM OIS WR Macro / F4 1/90秒 ISO 100

雙重線性馬達驅動一片小小的浮動對焦鏡片非常輕鬆,故而這支鏡頭的合焦速度非常快,在實際拍攝時,這支鏡頭的合焦速度明顯要比GF63mm要乾脆,快速,寧靜。

系統 · 擴展

GFX 50S雄心勃勃,其不單純加入了中畫幅市場,而是想要複製X-Pro/X-T系列在APS-C無反相機市場上的成功,讓GFX 50S將44×33中畫幅無反市場更進一步擴大。

焦平面快門讓GFX 50S擁有非常好的轉接性能,理論上沒有什麼鏡頭不能插在它上面用,唯一需要擔心的是鏡頭的暗角,但是全畫幅鏡頭的像場普遍比135規格要大一些,不少50mm以上長焦鏡頭插在GFX 50S上用暗角是非常輕微的,更別說佳能的17mm、24mm移軸如果用在中畫幅感測器的GFX 50S上,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GFX 50S唯一讓商業攝影師不滿的地方在於,其最高閃光燈同步速度為1/125秒,有許多攝影師顧慮這一點,不過GFX 50S的高速同步可以採用FP的形式,高速頻閃,多次閃光,達到偽高速同步的作用。

棚內閃光燈目前只能期待第三方,也就是閃光燈廠商提供更多的支持。

為了適合商業拍攝的需求,富士GFX50s還支持通過lightroom進行實時聯機拍攝,只需要上lightroom官網指定的鏈接下載,不過是需要另付費的。在使用閃光燈配合使用的情況下,因為富士GFX50s是簾幕式快門設計,所以閃光默認同步速度是1/125,在需要高速閃光的時候有一定限制,相信未來會有支持高速脈衝的引閃器出現解決這種問題,目前富士XT-2和X-pro2上已經可以通過第三方提供的引閃器和接收器提供高速閃光同步。

GFX50s作為無反相機和中畫幅相機,在對焦性能方面目前肯定是無法和旗艦單反相媲美的,在拍攝時候使用我的直觀感受是和中畫幅單反和索尼微單的反應速度相當,為了方面人物拍攝,增加了人臉識別功能,在拍攝體驗后還是很實用的功能。

富士GFX50s模塊化的取景器與可以橫豎雙角度調節的翻轉屏幕也是一大亮點,在需要俯仰角度拍攝的時候還是非常方便的,尤其這款翻轉屏幕還是觸摸屏,隨時可以通過手觸開放大縮下查看畫面,甚至可以使用觸摸屏幕進行拍攝,讓整個拍攝事半功倍。

@褲子拉

以下樣片均為GFX 50S 搭配TS-E 24mm f/3.5L II拍攝

@褲子拉是一位在建築院工作的建築攝影師,也是GFX 50S發售之後很早一批用戶,選擇GFX 50S的原因很簡單,轉接方便,寬容度高,後期餘地比135要高不少。GFX 50S搭載24mm移軸,等效焦距在18mm左右,不過使用24移軸,會有一定的暗角。

結論

Fujifilm GFX 50S官方給予的定位非常廣泛,期冀專業攝影發燒友的選擇的同時,更希望獲得攝影工作室中商業攝影師的青睞。實際上單純從市場角度出發,已經出貨幾個月的GFX 50S,最主要的購買用戶,仍然是攝影發燒友,有許多手持全畫幅機身的攝影愛好者,希望更進一步,但是對商業范、昂貴的飛思、哈蘇敬謝不敏,也不想繼續在全畫幅範疇里打圈圈,這類型的攝影師,購買GFX 50S的慾望更佳熾熱。

而相比起哈蘇X1D來說,GFX 50S仍然代表著更好用的相機系統、更低的門檻、更有趣的攝影體驗(例如轉接),而不是帶著高貴的北歐血統的奢侈品,就好比佳能尼康全畫幅單反和徠卡全畫幅旁軸的用戶群一樣,雖然有重疊,但實際上這兩款產品的受眾是完全大相徑庭的。

總得來說,GFX 50S的對手並非是目前其他任意型號的中畫幅數碼相機,而是感測器性能、畫質表現越來越好的全畫幅相機。在商業領域,飛思哈蘇中畫幅單反的地位很難撼動,因為許多商業工作室需要飛思和哈蘇的附加值,就好像即便Type-R在紐北跑出很高的圈速,但是商業賽車賽事和豪華跑車買家仍然青睞保時捷和奧迪。

相反,GFX 50S其實最大的潛在客戶是目前在使用全畫幅相機系統,但並不滿足全畫幅、或尋求增加一台機身的專業發燒友用戶。

對這些用戶來說,GFX 50S的優勢絕不僅僅是富士特殊定製的IMX 161,而是GFX 50S沿襲X系列相機好用、有趣的操控和出色的機械性能表現。在這一點,我覺得GFX 50S是能滿足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