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讓大學教育「授知識」更「啟智慧」

繆煜清教授在給學生教授《人類文明與化學》課。(王丹供圖)

■本報首席記者樊麗萍 通訊員王丹

現在的大學里,各門學科自成體系,學科之間更是涇渭分明。而在上海理工大學理學院化學系,繆煜清教授一直嘗試打破學科界限,推動科學、人文、德育教育的融通。這位化學老師不僅是150餘篇SCI論文和2篇ESI高被引論文的作者,也是漢英文字起源與比較、人類文明與化學史的「資深級」愛好者,他主講的通識課《人類文明與化學》顛覆了化學在學生心中的傳統印象,上至哲學的人類終極思考,下至化學微觀世界里的奇幻美妙,都出現在他的課堂里。

有學生用「一旦上過,就很喜歡;一旦喜歡,再難割捨」來評價他的課。繆煜清教授認為,專業課程首先要用豐實而鮮活的素材使學生產生興趣,進而自覺擔起學人應有的使命和責任,才能培育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打破學科界限,哲學問題出現在化學課堂上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丹砂爐鼎,何成鎳金玄圓?」這是由繆煜清在蘇東坡《水調歌頭》基礎上改編的。這幾句話印在了他設計的一幅東坡賞月圖上,只是圖中的月亮「非同一般」,它是用化學方法在實驗室中合成的超圓鎳合金微球,直徑只有5微米大小,也就是A4紙厚度的十六分之一,肉眼幾乎看不見,但是在電子顯微鏡下如同一輪明月,惟妙惟肖。

「同學們,蘇東坡眼中的這輪明月有什麼特殊嗎?」「微觀世界是一個豐富的大世界,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細胞、微納顆粒等,都充滿了豐富的內涵和科學魅力。」這就是繆煜清打開化學課堂的方式。

在繆煜清看來,化學是一門中心學科,是工程技術與自然科學之間的媒介,化學知識的學習是高層次工程型人才培養必不可少的環節。化學也是理學的核心組成,對工科和文科學生進行化學教育是培養其科學素質的重要途徑。

在化學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在人文教學中灌輸化學知識,這就是繆煜清在學校開設《人類文明與化學》課程的基本思考。

讓學生不再被專業局限,感受探究的樂趣

「化學給人以知識,而化學史給人以智慧。」繆煜清經常借用化學家傅鷹的這句名言。他說,化學植根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大學教育不僅要給學生知識,更要給他們智慧。

多年來,繆煜清承擔了《大學化學》《人類文明與化學》《化學專業英語》等化學相關課程的教學任務。結合學科教學,滲透社會責任的教育,這是繆煜清的課的「個性」所在。

比如,在上《大學化學》時,他經常為學生打開化學的另外一扇門———科技哲學。在現實生活中,食品安全、環境污染、戰爭武器等,都是與化學密切相關的現實問題。化學到底是好是壞?我們該如何應用化學?繆教授會有意引發學生思考這些涉及到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關係的哲學問題。這些「不經意」出現在化學課堂上的問題,讓學生逐漸清晰自己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應該恪守的理念、準則,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更好地應用化學造福人類。

「繆老師的課顛覆了我以前的認知,讓我了解到以前完全不知道的領域,讓我不再被專業所局限,充分感受到了探究的樂趣。」一位聽過課的學生這樣評價。

建設好實驗室文化,打造學生成才沃土

在理工科院校,實驗室是學生花費時間最多的地方。「實驗室就像學生成長的土壤,一個擁有好的文化的實驗室能幫助學生養成優秀學術能力,同時也是開展課程德育的重要場所。」繆煜清的實驗室里,除了有各類儀器設備,牆面文化、桌面文化、板報文化都非常豐富。

比如,實驗室的每一面牆都被他賦予特別功能。一進實驗室,首先進入眼帘的是幾個大字「世界是一扇門,而非一堵牆」。實驗室的一面牆上,貼滿了學生各類獲獎證書,另一面牆上,則貼滿了他的科研教學獲獎證書以及團隊歷年的科研成果,還有一面牆則貼滿了各種剪報,包括繆煜清撰寫的有關科學與人文、如何做科研等方面的思考文章。

實驗室的每個房間,包括走廊,隨處可見繆煜清創作的中英文化學小詩,在眾多詩歌當中,他最愛的是「億萬星雲漫卷,恆河沙數大千,以芥盡納須彌,梵天更有梵天」這一首,因為它包含了化學、宇宙、世界、文化等不同角度的哲思。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我就希望在無形之中引導他們、鼓勵他們、鞭策他們。」繆煜清說。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