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他們是「榮民」,更是台灣的建設者

原標題:他們是「榮民」,更是台灣的建設者

台灣立法機構這兩天連續上演「老兵圍城」。數萬名退役老兵、公務員、教師因不滿蔡英文當局的所謂「年金改革」,憤而包圍立法機構,阻止對「公務人員退休撫恤法」進行審議。蔡英文當局如臨大敵,為了阻止這些退役退休的軍公教人員進入會場,在立法機構四周架起五層拒馬、蛇籠、刀片,彷彿層層「鐵幕」,並動用數千名警察與民眾對抗。

看著現場群眾憤而追打「綠色民意代表」的混亂場面,前幾天經過台灣中橫公路的情景又呈現在我的眼前。

台灣中橫公路東起花蓮縣太魯閣,西至台中縣東勢鎮,是台灣第一條貫穿險峻的中央山脈,將東海岸與西海岸連接起來的橫貫公路,與南橫、北橫公路相對,常被稱為中橫公路。中橫公路蜿蜒近300公里,所經之處地形複雜,從平地到三千多米高的合歡山,許多路段必須鄰淵鑿壁而成,一路隧涵橋樑相連,九曲盤腸。1950年,台灣公路管理部門請美國人勘探設計,美國工程師認為要花11年時間才能完成工程。後來又請日本人設計,估算要7年時間才能完成。是的,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修築中橫確實是一個十分限巨的工程。

然而,1956年7月7日,中橫公路舉行開工儀式,到1960年5月9日通車,台灣僅用3年9個月18天就完成了這個工程。工程之所以這麼快完工,不是當時的施工技術有了進步,也不是當時的工程機械有了新的發明,而是開鑿這條公路的是那些剛剛拿了微薄退役金而又無家可歸的退役老兵。當時,台灣當局通過「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動員了一萬多名退伍的「榮民」,他們用十字鎬和炸藥,硬是在懸崖絕壁之上開鑿出這條今天被人們喻為最美景色的山區公路。今天,當你走在太魯閣段的步行道上,看著腳下的絕壁,感覺對面的山崖象一堵牆似的向你砸來,你就可以想象出當年那些退役的「榮民」們以繩縛腰,在懸崖上打鋼釺裝炸藥的艱辛。不到300公里的路,有212人獻出生命,702人受傷,幾乎是每公里就犧牲1人。

那天,導遊遙指著一處飛流環繞的建築告訴我們,那裡是「長春祠」,是為紀念修築中橫公路獻出生命的212個老兵而修建的。一車人齊齊盯著那個方向,沉默了。

在台灣,老兵或者叫榮民,是社會政治生活中一個始終繞不開的話題。這次在台期間,我們到台北景東里交流,參觀社區時就遇到一個祖籍四川的老兵。老人80多歲了,但身體硬朗,精神閃爍。這位從朝鮮戰場來到台灣的老兵,手臂上還有當年在戰俘營的紋身。只是被裹脅來台後,並沒有馬上過上幸福的日子,與沒錢沒家的老兵們一起,他在墳地邊上搭了窩棚度日。當年的荒郊,今天己是鬧區。但他們依山坡而建的房子雖然經過改造,與一路之隔的高樓仍然形成巨大落差。問老人想家嗎?老人笑了,說,這裡就是我的家呀。旁邊里長告訴我們,老人雖然年高,但身體很好,社區的事都來做的,當義工比誰都積極。

是的,這些來台灣幾十年的老兵,也許,慈母的眼淚會常常在夢裡纏繞,但那更多的已是遙遠的想念。而台灣,這個消磨了他們青春年華的地方,才是他們的家。他們是四川人、湖南人或者江蘇人,但他們現在更是台灣人。他們早已融入台灣社會,他們和其他台灣人一樣熱愛他們的社區、熱愛他們的家園。台灣那些生下來就可以住高樓、到清境農場剪羊毛、到太魯閣看美景的人罵他們,要他們「滾回大陸」的時候,心裡何來的「台灣人」的優越?

這些老榮民,他們當年百戰未死,不打仗了,他們打鋼釺、埋炸藥,開山築路,他們搭窩棚、修小道,荒郊野外有了人氣,他們打滷麵、賣饅頭,才有了台灣街頭巷尾的迷人小吃。他們在台灣最困難的年代,用自已的雙手為社會作出了貢獻,他們什麼時候就變成了「肥貓」和「米蟲」了呢?

台灣社會確實有許多問題需要改革,但如果「改革」只有對政治對手的清算,或者,「改革」只是「台獨」分子們對堅持「一中」族群的剝奪,更或是,借著這種剝奪,製造寒蟬效應,為「台獨」開路,那麼,這種「改革」只能製造族群對立,進一步加深社會裂痕。(台灣網特約作者:且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