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企業500強放榜!廣東有51家企業入圍靠的是……

廣東企業又交出一張靚麗的成績單!

9月10日,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發布的2017年企業500強榜單顯示,廣東共有51家企業上榜,上榜企業數量僅次於北京的104家,排名全國第二。

咱廣東上榜企業不僅數量多,質量也是杠杠的!在51家企業中,50家企業均實現盈利,凈利潤破百億的至少有11家。

大寫的服吧?今天,有料哥就從這份榜單入手,給你解碼廣東企業好成績背後的奧秘。

你以為入圍500強榜單很容易?283.11億元營收是低配

對於長期關注產經新聞的有料哥來說,企業500強榜單並不陌生。

而今年的榜單,更是透露了不少新經濟時代下的企業發展趨勢,有料哥先給大家總結一下。

1、入圍500強門檻再創新高

這份榜單以營業收入作為入圍標準。與2002年首次發布榜單的20億相比,此次500強入圍門檻增幅高達13倍,達到283.11億元,較上年提升了39.65億元,提升幅度是2002年以來最大的一年。

注意嘍,這只是入圍門檻,也就是排名第500位的企業營業收入是283.11億元。

如果算一份總賬,可以發現500強企業去年營收總額達到64萬億元,較2016年增長7.64%。這是500強企業營收總額首次突破60萬億元,也扭轉了連續兩年的下滑態勢。

當然,營業收入高並不代表企業賺錢能力強,儘管入圍企業凈利潤總額較上年還是有增長的。

2、新經濟新業態企業群崛起

縱觀近十年的企業500強榜單,互聯網、供應鏈服務等新經濟企業群發展迅猛。互聯網企業在十年來的榜單上,數量越來越多,排名越來越高。其中京東、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的排名分別為:59、103、109和213。

3、「虛」「實」不平衡態勢有所緩解

今年500強企業榜單數據顯示,17家上榜的商業銀行營收下降3.69%,五大國有商業銀行營業收入全部出現負增長,行業人均利潤減少2.58萬元,同比下降4.2%。

但這並不意味著金融業就不賺錢了。證券業收入利潤率高達24.61%,商業銀行緊隨其後,達22.63%,均高於製造業相關行業。

比較而言,製造業盈利也有好轉。數據顯示,今年上榜500強的245家製造業企業共實現凈利潤5493.1億元,佔500強凈利潤總額的19.42%,一改過去五年凈利潤佔比連續下降態勢。

廣東企業賺多了,排名也前進前進前進進了

有了對今年榜單的整體直觀印象,有料哥這就說說咱大廣東企業有多牛!

今年,上榜的廣東企業成績可謂相當耀眼:共有51家企業上榜,上榜企業數量僅次於北京的104家,排名全國第二。

平安、華為、華潤、南方電網、招商銀行、廣汽、萬科、恆大、美的、碧桂園、騰訊、南航、格力、TCL、比亞迪、中興、廣葯、唯品會、溫氏等大家熟悉的企業悉數上榜,其中不少是響噹噹的行業龍頭。

來,看看廣東企業的排名情況↓↓↓

「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真的不是蓋的。有料哥發現,入圍的51家企業中,除中興通訊(利潤為-235742萬元)外,其餘企業均實現了盈利。從企業性質來看,除了國有企業,也有不少民營企業「殺」進榜單。

有料哥粗略統計,廣東上榜的51家企業中,凈利潤破百億的至少有11家。平安無論從營業收入還是利潤來看,都排在全省第一位。其他包括華為、華潤、南方電網、招商銀行、萬科、恆大、美的、碧桂園、騰訊、格力、溫氏食品等利潤都突破百億元。

那麼,這些牛企都來自哪裡?有料哥發現,51家企業大多集中在廣州、深圳這兩大廣東經濟增長極,其中來自深圳的企業就有27家,幾乎佔據廣東上榜企業半壁江山。

對此,有料哥並不意外。廣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完善區域協調創新體制機制,打造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在這條超過一百公里長的創新走廊上,分佈著一批行業領先的龍頭企業和潛力巨大的「瞪羚企業」,這些明星企業如同一顆顆珍珠,串成了一條創新「項鏈」。

在有料哥看來,這條可以媲美美國「128公路」的創新通道,正在成為珠三角乃至全省的「創新輻射源」。從今年的榜單看來,這個論調,得到了有力的佐證。

有料哥對比去年榜單,發現不少企業較去年排名上升,顯示出粵企強勁增長勢頭。

以廣葯集團為例,相較去年,廣葯排名上升16名位至171位。目前其已是全國最大製藥工業企業、全國最大中成藥生產基地。事實上,去年廣葯集團銷售已突破878億元,今年年底有望進入「千億俱樂部」。

在科技和互聯網企業中,華為控股以5216億元營收排名第17位,足足提升10個名次;騰訊則比去年提升31名,排名上升至109位。

除大家熟悉的華為、騰訊等科技「大佬」外,垂直電商唯品會則是第一次登上企業500強之列。此外,雪松控股和比亞迪成為新晉千億級企業。排名105位的雪松控股資產為1018.81億元,比亞迪則排名第148位,資產1450.71億元。

廣東好成績,靠的是提質增效

為什麼廣東能有51家企業上榜?有料哥認為,這與廣東實體經濟的提質增效,特別是智造升級、加快創新密不可分。

作為製造業大省,此次入圍的廣東製造業企業也不在少數,如廣汽、美的、格力、TCL、比亞迪。要知道,這些行業龍頭與省內「鋪天蓋地」的製造業中小企業一道,成為上半年廣東省工業經濟回暖的核心力量。

從今年上半年數據來看,廣東工業經濟回暖是最大的亮點之一。省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廣東工業增加值增長6.9%,增幅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

製造業回暖還體現在稅收貢獻上。今年上半年,廣東第三產業GDP高過第二產業,但稅收卻是二產高過三產。「其中,先進位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表現搶眼。這兩塊的稅收占製造業稅收比重達六成,傳統製造業的比重持續下降,實體經濟結構明顯優化。」廣東省國稅局局長鬍金木說。

以華為、騰訊、中興、唯品會為代表的科技新貴是廣東上榜企業的另一大亮點。

在前不久舉行的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華為發布了其首款移動AI晶元麒麟970,引得眾多科技商業媒體瘋狂打call。和麒麟970一同亮相柏林的還有能拍攝球形全景的無人機、可以拍攝子彈時間的VR相機、全球首款智能騎行頭盔、格蘭仕微蒸烤一體機、格力G-IEMS局域能源互聯網系統……

像這樣能輸出黑科技的高新技術企業,廣東有近20000家,數量居全國第一。雖然規模不一、創新能力不同,但它們所形成的合力不可小覷。正是這些企業在去年申請了1.8萬件國際專利,數量同樣居全國首位。

在提質增效的道路上,越跑越穩的廣東,最近又「放大招」!8月24日,廣東省政府正式對外公布《廣東省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實體經濟十條」)。戳這裡!看南方+解讀

在十條政策措施中,有七條指向幫助企業「減負」,有三條則是通過財政支持做「加法」,以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根據預判,「實體經濟十條」實施后,廣東今年可為企業直接降成本620億元,至2020年可累計降成本2600億元。

620億元、2600億元,這次廣東頒布的政策堪稱「加減法」並用,有料哥認為,「實體經濟十條」勢必為廣東製造企業轉型升級再增助力。

來源|粵有料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