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不便利」的地方會有便利店的出現

[ 億歐導讀 ] 電商的出現對線下店商造成衝擊,面對三波衝擊,零售業可能正在崛起,再此,從發展態勢上看,提到三個疑問。①百貨是個什麼玩意兒?②多大面積的超市更有前途?③便利店向何處去?

【編者按】互聯網時代到來,電商異軍突起,給線下店商形成衝擊。本文作者從實際出發,除了大型連鎖公司與電商平台是未來零售業的兩大主導力量之外,當前個體小店在未來可能會成為零售業的第三大主導力量,例如百貨、超市以及便利店。而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便利店行業出現了線上與線下相互融合的趨勢。當然,便利店的轉型與發展需要一定時間來觀察。

本文發自「商界雜誌」,作者:周勇;億歐編輯轉發,供業內參考。

有人說,孤獨的時候,有便利店關心你。這就是便利店的意義所在!順著這個路徑去思考,便利店時代的到來,還需要經營者去深挖消費者需求,哪裡有「不便利」,哪裡就有便利店的市場。

從傳統、封閉、相對落後中急速邁入現代社會的人,對新事物的常持開放、包容的態度。尤其是從1994年3月獲准加入互聯網至今,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在轟轟烈烈地野蠻生長,滲入各行各業。從2014年「雙12」推出減半促銷活動,到2016年7月14日天貓超市高調宣稱要做「最大超市」,再到「貓狗」狂扔幾十億元補貼的任性對撕,顧客獲得的是短暫的「貪」與「懶」的快感,商家實施的則是火燒兩線的戰術。

自誕生以來,電商對的線下店商就造成了三波衝擊:

第一波衝擊以「引流」為主導,電商用便宜和便利吸引消費者,導致店商客流量減少,業績下滑。但這一階段的電商與店商仍然是各自為陣。這一波衝擊局部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並且由年輕人群向其他人群不斷擴散。

第二波衝擊以「支付」為主導,線上的電商越來越多地進入了地上的店商,兩個陣營出現了交叉融合的趨勢。

第三波衝擊以「陣地」為主導,電商平台越做越大,流量越來越大,胃口也越來越大,從要人、要錢發展到要陣地、要地盤。先是搶佔物流陣地,其後搶佔鋪面陣地。

經過三波衝擊,從市場份額來看,大致有一條「二八分界線」:電商與大型連鎖集團合佔20%的市場份額,其它終端渠道約佔80%的市場份額。其中,電商的市場份額已經趕超連鎖百強企業。所以,大型連鎖公司與電商平台是未來零售業的兩大主導力量。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第三股力量,那就是個體小店。目前這些店鋪大多數是私人分散經營,未來通過電商整合、特許加盟等方式,有可能成為零售業的第三種主導力量。

1、百貨是個什麼玩意兒?

百貨的聯營模式與居高不下的價格是近年來談得比較多的問題,而在向梅西百貨等老牌企業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大力渲染「顧客體驗」的重要性,各百貨公司漸漸地都玩起了「O2O」的遊戲。

資深百貨行業專家、尚嘉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王裕強說,百貨本來沒有體驗,購物中心的產生就是為了提供體驗服務的。在美國,有75%的消費者願意去購物中心進行體驗消費,這能夠給人帶來愉悅感。

全球第一家百貨的起源是一個廉價的小商店,再後來,由於超市、便利店、折扣店等大眾化業態的迅猛發展,才使百貨公司走上了「高端化、時尚化、特色化」的道路。值得強調的是,購物中心應該是一種跨業態的集群,而且應該是讓人愉悅的!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真真切切的硬道理,也是百貨行業應該挑起責任的夢的一部分!

在互聯網時代,消費者將不再光顧無感、無尊、無趣的百貨店,無感是沒有特色,無尊是缺乏人性化,無趣是不能打動顧客的訴求點。為什麼大眾越來越不喜歡逛百貨公司或購物中心,歸根到底只有一個原因:這是一種勞命傷財、極度奢侈的消費行為。但有一種情況例外:當人們既開心又有閑暇時間,就需要有個去處可以開展休閑活動。符合這些條件的,應該是傳統商業街上的百貨店。

所以,傳統的單體百貨店不是沒有前途,而是要想盡一切辦法去迎合當下的消費心態,並通過不斷試錯,努力觸達、親近、滿足消費需求。

以百聯旗下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淮海中路755號的物業為例,原來這裡是百聯旗下的東方商廈淮海店,通過改造以後,引進了無印良品旗艦店,集成了生活提案館、全透明廚房、創意家居、香薰工坊等全新服務形態。改造以後原有客戶只留下5%,但是首次到淮海路區域的客流增長了40%,實現了客戶年輕化的目標。所以,對大集團來說,不必追求每一個品牌都能健康成長,只要把強的做得更強就可以了。

總的來說,消費者去百貨店或購物中心,與其說是「購物」,更不如說是「娛樂」,重在「體驗式消費」。所以,零售業發展的主流將會從「商品買賣」轉變為「休閑娛樂」,零售業應該定義為廣義的「娛樂業」。

2、多大面積的超市更有前途?

超市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早已呈現出差異化格局,業界普遍認為生鮮化與餐飲化是基本的發展趨勢,但具體如何實施,有待實踐探索。

由於食物結構與製作方式不同,國內外超市面積有所差異。我們發現,從前最賺錢的標準超市已經開始虧了,也許是因為租金高,也許是因為空間不夠、粘性差,所以難以吸引顧客。那麼,在,到底多大面積的超市更有發展前途?以下為幾位行業大咖的觀點摘錄:

樂城股份總經理王衛認為,開小業態能發展得不錯,它比標準店小,又比便利店大,類似上海從前開的伍緣折扣店。

城市超市總裁崔軼雄則表示,最麻煩的是500㎡的店,建不了廚房,討好不了顧客的口感,粘性差就沒前途,至少得有1000㎡的面積。

《零售O2O心法招法與實戰》作者張陳勇表示,1000㎡的精品店,強化鮮食的超市有前途。國外確實有很多小店,但是人口多,2000㎡的社區店還是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雨潤集團電商項目負責人、前大潤發店總王劍峰認為,小超市或便利店不受電商影響,反而能有大發展,甚至利用電商與周邊的居民互動,1500㎡左右「不大不小」的店最危險。

聯商網調查顯示:34%的行業人士選擇1000㎡~2000㎡的店鋪;300㎡佔25%;2000㎡~5000㎡佔17%;500㎡佔14%;5000㎡~10000㎡不到8%。

上述數據可以得出三個結論:第一,不看好超市大店,主要是大賣場和綜超(大賣場6000㎡以上,綜超2000㎡~6000㎡);第二,普遍看好小業態,但小業態的面積是300㎡還是500㎡有爭論,有待實踐;第三,1000㎡~2000㎡的店鋪有人認為是未來的主力店,但也有人認為還是小業態、小商圈的社區小店更有吸引力。不過,由於地域廣袤,消費差異巨大,各種業態都會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3、便利店向何處去?

國外零售業態的周期發展具有明顯的規律性,如戰後日本零售業態就經歷了百貨時代、綜超時代、便利時代。再發展下去,就應該是網購時代。目前零售業態的演進大概處於日本上世紀80年代末期綜超主導時期,但消費者似乎已經厭倦了綜超。所以,連鎖公司紛紛在做升級版綜超或轉型做小業態。

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便利店行業也出現了線上與線下相互融合的趨勢。一方面,便利店借用實體平台加快了信息平台建設,漸進式發展預購、代溝、快遞收發等業務;另一方面,電商對便利店也情有獨鍾。不僅如此,原來經營大賣場的公司也紛紛開辦便利店:2008年,樂購在上海開辦「TescoExpress」;2009年,沃爾瑪在深圳開辦「Smartchoice(惠選)」;2014年,家樂福在上海開辦「EasyCarrefour」;2014年,麥德龍在上海開辦「合麥家」。

便利店是向下滲透、深入社區成為一個服務站點,還是向上延伸、高攀網商成為一個打擊店商站點?或是還有其他發展模式?便利店的轉型與發展之路,需要對其進行重新定位后再細細考量。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