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achel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能見到許多「聰明」的人。
他們有的記憶超群,有的思維敏捷,有的理解力出色,有的充滿創意……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許是學霸,也許是圈子裡的意見領袖,也許是團隊的業務骨幹。總而言之,他們能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那麼,這些人之間,有沒有存在一些共性呢?
或者說,他們跟更多「沒有那麼閃耀」的普通人相比,差別在哪裡呢?
所謂的「聰明」,實質就是識別、分析、提取信息,並利用信息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它跟天賦和智力的關係不大,更多的是一種可以通過鍛煉習得的技能。
面對同一個問題,為什麼聰明人能比普通人看得更深些?
只是因為他對於這個事件,掌握的信息比普通人更多,經歷的更多,並且在足夠多的客觀資訊和主觀感受上面,加了一些總結歸納而已。
為什麼聰明人想到的解決方法比普通人更多?
只是因為他考慮過類似的問題,也了解過這些不同的方法,甚至對比過他們的優劣點。這樣,一旦問題發生時,他就可以迅速作出反應。
為什麼聰明人能考慮到各種可能性及應對的方式?
只是因為他經歷過足夠多的思考,將思考內化成一種積累和習慣。從而,當面對任何抉擇時,都能迅速調動自己的積累來使用。
我有一位朋友,他的文章,總是會令你覺得無可挑剔,甚至想找毛病都找不出來,無論你想到什麼,他已經在文章裡面替你回答了。
是他天生比較聰明么?其實不是的,他跟我說過,他在寫作時,每寫一句話,都會反問自己一句:為什麼非要是這樣?這樣行不行呢?這樣呢?
也就是說,他每闡述一個觀點,甚至每用一個詞,都會站在讀者的角度對自己挑刺,然後,再根據挑刺的內容,逐步將文章完善。這樣,你能夠想到的問題,他已經事先想過並解答了,自然就顯得無可挑剔了。
簡而言之,這些特性總結起來,其實就是兩點:刻意練習,以及反覆思考。
02
如果把每個人的思維,看成是由許許多多個概念相關聯組成的網路。那麼,聰明人的「概念網路」中,不但內容比常人更多,每個概念與其他概念的連結也更豐富,並且提取一個概念所需要的時間也更短。
普通人平均每個概念跟其他3個概念連結,聰明人可能是5個,因此針對同一個概念,他能夠聯想到的內容更多。
普通人平均提取一個概念需要10毫秒,聰明人可能只需要5毫秒,因此在相同的時間內(以及相同的工作記憶內),聰明人進行提取-加工的概念數量,遠遠比普通人要多,亦即他的思維速度更快,思維深度更深。
為什麼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因為,對於聰明人來說,他們刻意練習過「提取」。一個概念,你「提取」的次數越多,你透過它能聯想到的東西也就越多,同時,你「提取」它的速度也就越快。
打一個比方:常人的思維,是圓柱體狀,概念雜亂無章地漂浮在裡面,越往上,越容易被提取,而沉澱在底部的概念,要麼被遺忘,要麼得不到利用。
而聰明人的思維,是倒立的圓錐狀,一方面,沉澱在底部的概念更少;另一方面,對於底部的概念,在頂部都有相對應的「鉤子」,就好比做了索引,可以通過一些方式輕易獲取。
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差別?
這是因為,信息從接觸到儲存,需要一個編碼-記憶的過程。這個過程,我稱為「內化」。
舉個例子。
有一種方法,叫做記憶宮殿,說的是:將你熟悉的空間編碼,記錄每一個位置,然後將想記住的事物放在各個位置上,這樣,就通過熟悉的空間環境和路線,為這些沒有關聯的事物建立了聯繫,方便記憶。
這種方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將接觸到的新信息,通過跟舊的、熟悉的信息建立聯繫,將它們裝進你的知識體系裡面。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對於信息的利用率,其實是極低的。我們不會去進行主動的理解、記憶和提取,而只是驚鴻一瞥,過後便把它忘掉,只留下殘存的一點點印象。
但是聰明人不會這樣,他們會將獲取到的新信息,跟舊的信息建立聯繫,並將它們放進自己的知識體系裡面,找到合適的位置。
這就是內化。
建立的聯繫越豐富,越牢固,它就越不容易忘掉。
這就是聰明人思維方式的本質:對於一切新事物,不滿足於「知道」,而是會去深入思考。
03
思考得越深入,與這個新概念的連結就越多、越牢固,它就越能在你的思維里紮根。
同時,思考本身,就是一種「提取」的過程。提取得越多的概念,會被大腦安排更高的優先順序,更容易被提取。對一個概念的思考,會同時提升它自身,以及與其相關聯的概念的優先順序。也就同時提高了這部分概念的利用率。
那麼,這種深入思考,具體來說,是思考什麼呢?
1. 不滿足於表象,多問幾個為什麼。
世界上萬事萬物,在本質上都是彼此聯繫的。對於一個事物,當你去探尋它的本質時,你會發現,它的背後都可以用某些特定的規律和原理來解釋。
這些規律和原理,可能來自於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它們跟人的思維模式綁定,從宏觀和底層的角度指導一切現象。
而不斷發問和找出答案的過程,就是逐步將現象和這些原理建立聯繫,從而構築起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的過程。
只有這樣,我們所接收到的信息,才能被我們牢牢記住。
2. 不滿足於在框架內考慮問題,而是先考慮「框架」。
在日常工作中,給你一個方案模板,再給你需求,普通人思考的,可能就是:我要找什麼樣的內容來填充這個模板,諸如此類。
但聰明人可能會想,這個模板為什麼要這樣設置?它的結構是否合理?它是否是最符合這個需求的模式?這裡面能否有什麼可以優化的空間?
對於一個觀點,普通人可能會直接考慮這個觀點的對錯,但聰明人可能會先考慮:這個觀點是誰提出來的?為什麼要提出這個觀點?是否涉及立場、利益、大眾常識?是否以果推因?等等。
當你開始著手解決問題時,其實就相當於接受了問題的框架。而用不同的框架呈現問題,得到的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比如,如果問你「2017年一線城市的房價會在什麼時候開始下降?」當你進行思考時,其實就已經默認了一點:2017年一線城市房價可能會下降。但實際上真的如此嗎?
知乎上有一句名言:先問是不是,再問對不對。很多人不以為然,但絕大多數時候,它確實是成立的。因為我們出於偏見、狹窄視野、立場等因素,問出來的問題,「納入思考的問題」,往往很可能是不全面的。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得到的結果必然也是不全面的。
3. 不滿足於單一路徑,而是尋找多種路徑的解釋和應用。
對於一個問題,當建立起一套自洽的解釋和解決方案之後,普通人可能就會滿足於現狀,將這套解決方案視為標準答案。
我們將這種情況,稱為路徑依賴。
顯而易見,路徑依賴是最省力的方式。對於一條熟悉的路徑,我們已知的信息最多,風險最小,花費的時間、精力最小;而更換其他路徑的話,我們需要花更多成本去嘗試,獲得的短期收益往往是更低的。
但是,使用其他路徑的過程,就是激活我們大腦中不同區域的過程。一方面,它可以完善我們的知識體系,激活那部分我們不熟悉的領域;另一方面,通過建立「聯繫」,它可以使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和理解,達到更加全面的層級。
所以,聰明人不會放棄思考,他們永遠會想:是不是只能這樣做?還有沒有別的可能性?有沒有別的方式?
這個過程,就是不斷地在進行「刻意練習」的過程。
思維認知,是人與人的根本區別作者|傅盛
人的四種認知狀態
這是一個人認知的四種狀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也是人的四種境界。我將其簡單翻譯為: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自以為是的認知狀態。
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開始空杯心態,準備豐富自己的認知。
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情的規律,提升了自己的認知。
不知道自己知道——永遠保持空杯心態,認知的最高境界。
人和人根本的區別就在於這四種狀態。更可怕的是,95%的人都處在第一個狀態,甚至更多。這也就是為什麼碌碌無為的人是大多數。視而不見,只會失去升級的可能性。只有自我否定,保持空杯心態,一個人才有可能真正成長,實現跨越。
今天,我們處在一個大拐彎的時代,每一個行業的認知都在迅速疊加,跨界越來越普遍。如果不保持這種「自我否定」的認知狀態,很難完成對快速變化的行業的認知。
人和人最大的差別是認知
認知,幾乎是人和人之間唯一的本質差別。技能的差別是可量化的,技能再多累加,也就是熟練工種。而認知的差別是本質的,是不可量化的。
記得在香港約過一次馬雲喝茶,他幾乎不用電子郵件,當時我就琢磨,他為什麼能去指揮那麼大一個帝國?後來發現,他在不斷觀察行業變化,從變化里找關鍵切入點,找資源和人配合。
人和人比拼的,是對一件事情的理解和對行業的洞察。執行很重要,但執行本質是為了實踐認知。
有時候,我也會鑒古通今地去琢磨,為什麼鴉片戰爭時期,大清帝國輸那麼慘?簡單說,一群懷揣現代物理學認知的人,打敗了另一群信奉四書五經認知的人。其實就是兩種不同認知的較量。
真正的認知需要通過行動展現,行動一旦缺失,認知容易陷入誤區。我總結了兩個可能遇到的誤區:
➤誤區一:以為自己知道,遠遠不如以為自己不知道
自以為是,是自我認知升級的死敵。回想奇虎當年搜索沒幹過百度,老周一度總結為不小心把公司賣了,百度沒賣。他沒想到,當時李彥宏對搜索的認知遠高於他。老周不願打硬仗,不願打重型戰役,不願搞大研發,不相信演算法。那時候賣,本質上是打不下去了。可他不這麼認為。
自我否定,就是假設自己無知,是自我認知升級的唯一路徑。不做痛苦的自我否定,認知上不了一個新台階。即使正確信息擺在面前,你也會視而不見。這基本是區別英雄和凡人唯一的機會了。
➤誤區二:以為自己認為重要和真的認為重要,往往不是一回事
有一個詞叫自我迷惑。自認為覺得很重要,但根本沒把它轉化成真正的行動。
我最大的反思就是對頭條的理解。兩年多前,我說頭條就是移動端的搜索。我的反思是什麼?我當時認為挺重要的,一直到15年四季度,我才開始召集人馬,著手海外頭條的業務。
這是認知里經常出現的一個誤區:以為自己認為很重要和真的認為很重要,往往不是一回事。
不行動的認知,就是偽認知。炫耀自己知道,有什麼用?一個浪潮打過來,認知就沒了,如同沒有。真正的認知,必須知行結合。
把一件事情轉化成行動,難度之大。認知到行動,中間有巨大損耗。我給認知升級開了三劑解藥:
➤解藥一:堅信大趨勢
想法要立刻轉為行動。堅信大趨勢,堅信這家公司的各種認知決定。不要簡單的批判,你一定要相信那些行業領頭人。他們拿到的信息肯定比你多,處理信息的能力比你強,他們的認知不是現階段的你所能趕得上的。不理解,就執行,在執行中理解。
盲目堅信,立即行動,在行動中形成認知。不要怕死,早死早超生。去年,我想出做機器人的決定,幾乎沒人認為可行。我就想,先去找人,堅信趨勢,立即行動。那種情況,不做,更沒有機會,只能是大量時間的損耗。
不行動,是最糟糕的。行動,才有可能證偽。坐而論道,沒有意義。
➤解藥二:對外求教,不做井底之蛙
有一個對外求教的心態,非常重要。對外求教,是為了擴展你的視野。要找到帶路黨,吃過豬肉不一樣。他們比你強不是他們聰明,而是有著你不知道的認知。
當年我和徐鳴做可牛影像,我們的口號是我們來了。我們的技術水平,做過的客戶端體驗,見啥滅啥。我們來這個行業了,誰還活得下去?結果,美圖秀秀把我們打得內心都快崩潰了。
這是我們特別容易陷入的一種狀態:以自我為中心,不向外看。面對新事物,很多人甚至連嘗試和對外溝通的慾望都沒有。完全不知道外面發生什麼。
強調一點:認知理解與聰明度無關。只有從認知角度,而不從聰明角度,去理解這個世界,理解所在行業,你才會有更多不一樣的認知,才能看到更多別人看不到以及頑固不願去理解的機會。
越是處在絕路的團隊,越是往外看得多。
➤解藥三:活在當下,面向未來
活在當下,恐懼時,想想錯了又如何?多錯才有機會對。這是我給自己的一個思維訓練。當你面對一些事情,想想最壞的結果是什麼?想完你會發現,最壞結果與你內心的恐懼,根本不在一個量級。
恐懼就是恐懼本身。不肯嘗試的本質是不敢面對所謂失敗。但,這個失敗的後果是什麼?很少有人認真思考過。其實絕大部分失敗是沒有後果的。
再就是面向未來,糾結時,想想五年後會怎樣?會不會被淘汰掉?如果五年後,你跟這個時代已形同陌路,這才是最可怕的。行業變化之快,超出我們想象。
所謂成長,並不來自於所謂的位高權重,不來自於所謂的財富積累,也不來自於你掌握的某一個單項技能。
行業里有很多這樣的人。比如史玉柱。最慘時,欠了一屁股債,什麼都沒有。靠一個腦白金,重新崛起。因為他在整個營銷上的認知水平,領先了一個時代。即便失去所有財富,甚至所有隊伍,就憑他對營銷的理解,也是那個時代無人可望其項背的。只要他活著,隨時可翻身。
絕境當中,他真正擁有的核心武器,根本不是資源,而是認知。
想想騰訊這些年的發展。3Q大戰前,騰訊講花瓣策略——我的花朵上長出很多花瓣,每個花瓣都能幹掉你。這種態勢,使得騰訊在每個領域都不得不與當時各個領域最先進的認知打,非常困難;3Q大戰後,騰訊的策略改為生態鏈。第一個投資的就是獵豹,接著又投了一批公司。
結果如何呢?騰訊市值從300億美金漲到了今天的2000多億美金。《福布斯》雜誌曾經做了一個年齡在四十歲以下的四十位商業精英年度排行榜「40 Under 40」,第一位是劉強東,其次是王小川、我、姚勁波。馬化騰當時留言說,前五個當中,四個都跟我有關係,很榮幸。
此後,我一直思考,其實馬化騰通過投資形成的生態系,幫助他建立了足夠的行業認知。因為,當他投資了這些公司之後,他就不是在跟一個普通的產品經理聊了,而是跟劉強東聊電商,跟王小川聊搜索,跟獵豹聊國際化。
所以,騰訊用這樣一種開放的生態策略,本質拿到的不是投資掙來的錢,而是投資掙來的認知。它和大家建立友好的關係,怎麼會不知道出行市場的規模、方向和目標呢?怎麼會不知道國際化有哪些機會呢?核心就在於行業認知。
回顧360崛起給我帶來了什麼?簡單說,就是讓我拿到行業最一手的認知——一種對於安全行業,對於客戶端軟體,對於互聯網怎麼顛覆一個行業的認知。
離開360時,我的前東家只給了我1塊錢,但朋友安慰說,沒關係,你積累的認知,別人都拿不走,將來所有東西都會還給你。我就帶著一個認知,走上了茫茫創業人海。
就因為這麼一個小小的認知。
我才能那麼堅決做Clean Master。沒人知道APP全球化怎麼做,好多單詞也不認識,沒做過商業。當時幾乎對所謂國際化,對美國市場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做了All in Clean Master的決定。就因為有那樣的認知。
因為我就信一點——360單點撬動一個行業的事情,在我面前真真切切發生過,而我就是親歷者。
所謂成長,就來自於認知。
有時候,想起這個時代,我腦海常浮現一個歷史典故——煮酒論英雄。兩人坐在那,一個指點群雄,一個一味謙恭。問天下英雄是誰?曹操說唯使君與操耳,劉備嚇得筷子都掉了。縱然天下各種人物擁有千軍萬馬,但曹操真正顧忌的卻是這個正在種菜的劉備。雖然劉備寄人籬下,內心卻是匡扶漢室的認知。
後面的歷史走向也正如以上的認知討論一樣。天下大勢,何其複雜;即便如此,也能簡化到最關鍵的點,即關鍵人的關鍵認知。
而認知的本質就是做決定。人和人一旦產生認知差別,就會做出完全不一樣的決定。而這些決定,就是你和這些人最大的區別。你擁有的資源、兵力,都不重要,核心是你腦海里的大圖和你認知的能力。
單點也好,勢能也好,獵豹能有一點成績,本質是在移動互聯網巨大紅利增長之下,做了一個未必那麼關鍵但很正確的決定。那個時候,我們開了先河。但這個認知,不足以支撐我們變成一家卓越而偉大的公司。我們依然需要認知升級。而獵豹和我在過去一年獲得的最大財富,就是開始了認知升級。
一個人卓越,造就不了一家卓越的公司;一群人卓越,才能造就一家卓越的公司。而卓越的核心是一家公司和一群人的認知升級,否則不可能真的上新台階。
只會陷入死循環:認知不統一,事情推不動。推不動的本質是大家沒有建立對這件事重要性的認知。看不見也罷,頑固拒絕也罷,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
如果一個人,不斷想學習,想了解,要放下恐懼,不拒絕改變。認知升級,其實也就是捅破那層窗戶紙。成長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