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營銷思考之商店打折策略

零售業革命有兩條明顯軌跡:

一是業態的變化。

二是促銷手段的繁衍。

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兩條軌跡都圍繞著一個核心:價格。業態的變化是經歷了百貨商店、一價商店、連鎖商店、超級市場、折扣商店等形式,其商品價格是逐漸降低的過程;促銷手段的繁衍是經歷了有獎銷售、還本銷售、優惠券,直至這幾年的打折熱潮,直接觸及到價格這根敏感的神經。

對於商家頻繁運用打折策略,專家們有著不同的評價:

一部分認為價格戰是低層次競爭,極易導致兩敗俱傷的結果;

另一部分認為價格戰只不過是一種形式,本質上是總成本領先戰略,並無高低優劣之分。專家的爭論並未影響商場打折的頻度與幅度,我們需要對這一現象進行營銷層面的思考。

近幾年零售業的變化令人震驚,西方國家前後經歷了八次零售業革命,跨越了近150年的時間,而同樣開始的這些革命,僅在三、五年內就全部登台亮相了。

一、打折:有效的促銷手段

打折意為降低商品價格,是價格策略的一種運用。商家運用不運用這一策略,取決於競爭環境的變化及企業的競爭定位。

世界第一大零售集團沃爾瑪,1999年實現銷售額1660億美元,已名列世界500強排行榜的第2位。其成功的核心是奉行「天天低價」的策略,通過總成本領先優勢擴大市場佔有率。「天天低價」意味著天天打折。

美國著名營銷專家菲利普?科特勒認為,「價格也是營銷組合中最靈活的因素,它與產品特徵和承諾渠道不同,它的變化是異常迅速的。」這樣,就使價格策略成為應付競爭者變化及擴大銷售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商家產品過剩時、市場份額下降時或成本降低時,都可能啟動降價手段。

打折現象屢見不鮮,除上述價格策略本身的靈活性特點外,還與競爭者策略和消費者偏好有關。

1、商場必須贏得一定數量的顧客,通常的做法也要打折。消費者很容易因為找到更廉價的商品而動搖品牌、店牌忠誠度。因此,降價促銷常會迅速地提高市場佔有率,吸引蜂湧而至的顧客。無論在怎樣的市場環境下,總有大量的消費者對商品價格十分敏感,他們根據商品特性與成本的比值來評估購買值不值,對價格要求十分苛刻,有計劃地購買商品。降價活動能彙集人流、產生轟動,最容易吸引感性購買者,正是由於他們購物的隨機性,遇到降價機會,會產生「揀便宜」的心理,因此往往超出自己實際需要進行超量購買。降價促銷成為大量消費者接受或者說難以抵制的誘惑,世界上許多百貨商店定期舉辦降價打折活動,其效果是驚人的。

2、商場必須對競爭對手的打折行動做出反應,通常的做法是跟進降價。因為現今商場經營的商品是大同小異的。「在一個同質的產品市場中,這種降價情況是實在的,企業如果不跟進降價,大多數買者將到價格最低的競爭者那裡去購買。(它將喪失一定的市場份額,因為它沒反應,人們沒必要花高價去買同樣的產品。)」在當今商場視銷售額高於利潤的機制條件下,更是如此。

英國倫敦哈羅德百貨商店將每年的兩次大降價視為生命線。該店在1981年1月大降價的第1天,顧客竟達30萬人,9小時營業額超過500萬英鎊。

無論輿論如何評說,事實證明,打折者無罪,降價促銷非常有效。

二、打折:變幻莫測的風險

打折,儘管有奇效,但副作用及風險切不可低估。稍不留神,就會掉進變幻莫測的陷井。

陷井之一:虛假打折,折了信譽。在打折風潮中,有些企業鑽了法律不太健全、監督機制不太完善的空子,發布虛假打折的廣告,諸如本來原價,謊稱打折;僅有個別商品打折,謊稱全部打折;殘次品處理,謊稱正品打折;僅有個別商品五折,謊稱五至九折。據央視調查諮詢中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公認最易使人上當受騙的銷售手段,減價讓利酬賓排在首位,儘管人們認為折價銷售容易上當,也難以抵制折價的誘惑,但是已清楚地表明折價者形象會因折價而受到傷害。

陷井之二:頻繁打折,折了形象。經濟學中有一個著名的邊際效益原理。打折活動,隨著次數的增加會使其對顧客吸引力逐漸縮小。為增大誘惑就需要不斷加大打折幅度,同時又要經常性地採取降價策略,其結果,或是虧本賺吆喝,或是搞假打折。無疑,商家過分注重打折活動,會喪失自身活力,更重要的是損害了形象。同時人們對打折商品質量產生懷疑。「即便」低價能買到市場佔有率,但是買不到顧客的忠誠,他們會轉向另一個價格更低的公司。

陷井之三:盲目打折,折了特色。低價僅是零售業經營特色的一種表現形式,另外還有檔次、質量、環境、服務等多方面的內容。儘管世界第一家百貨商店名為「廉價百貨商店」,但今天廉價已不是百貨商店的特色了。超市、倉儲商店大都位於非繁華區,設施簡陋,費用很低。因此可取得低廉價格,歷史事實證明位於城市中心區、裝修典雅豪華的百貨商店無法在價格上與超市、倉儲商店競爭。相反,保持價格,創造特色更容易成功。

陷井之四:競相打折,折了效益。說折價是最低層次的競爭,是因為它原始和簡單。競爭一方降價,另一方也會降價,形成一種競相打折的狀態。前幾年的中原商戰,仍使我們記憶猶新,鄭州的幾大商場競相打折銷售,越打越低,直至降到成本價以下,據估計,造成的損失達200多萬元。可見,打折儘管有效,代價也是十分昂貴的。它不是包醫百病的靈丹妙藥,也不是零售業生存和發展、取得競爭優勢的核心策略。

三、打折:運作的策略與藝術

商家應把「打折」視為一匹烈馬,只有馴服得當,才能用其所長,避其所短。不能因其效果驚人而頻繁使用。如何打折,需要進行精心地策劃與決策。

第一、明確打折的目標。降價的目的可以有多種,諸如提高市場佔有率、擴大銷售量、回報消費者、處理積壓商品等。對於大型百貨商店來說,不應把折價作為競爭手段,而應作為促銷手段,促銷不是為了擠垮對手,而是為了回報消費者,或者處理換季商品。西方各國百貨商店大減價幾乎都不是針對競爭對手的。

第二、遵守打折的規範。打折不能違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一條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同時堅持避免假打折,通過一些較為規範的運作方式贏得顧客信任。西方許多國家對大減價有著法律上的規定,雖然各國規定的次數和時間略有不同,但對大減價的商品有大體一致的要求,即過時的、陳舊的、尺碼不全的、季節之末沒能賣掉的,商店在大減價時必須標出兩種價格,一是原價,指商品在大減價前30天的最低售價;二是現價,即大減價的價格。

第三、選擇打折的佳機。商家在什麼時候打折,一年打折幾次,並不能隨心所欲,如果頻度過高,顧客專揀減價的日子來買,不減價的日子就不來買,大減價將會失效。日本商工會議所研究后認為,百貨商店大減價有三個時機,一是年末或是節日需求量增加的時候,減價要能刺激需要;二是處理積壓商品,一般選擇季節終了時;三是把平常由於顧客照顧所得利益的一部分,歸還給顧客。大減價的意義要在於調整商品結構的不平衡,絕不單是為了增加銷售。

歐美各國百貨商店大減價的次數每年在2-3次,由於次數不多,次次都能引起轟動效應。倫敦哈羅德百貨商店每年1月和7月舉行兩次為期三個星期的大減價。1月的大減價,既是聖誕、新年後的削減庫存、減少積壓活動,也是春季換季大減價。7月的大減價,主要是換季甩賣。商店大減價常與節日相伴隨,人越多,購買量越大,越減價。而西方各國的大減價常是節日過後、人氣下滑時的行為。

第四、確定打折的方式。打折的方式包括打折的範圍與幅度。打折範圍的確定應根據打折目標確定。從回報消費者角度講,全部商品都實行打折順里成章,最易產生轟動效應。但是,全部商品打折,必須進行效益對比分析,或者說要確定返還給顧客多少利益。季節性降價不可與回報消費者混為一談,更不能將季節性降價宣稱為回報消費者。

眾多百貨商店常採取犧牲的降價策略,即將眾所周知品牌商品的價格降低,其他維持原價,以招徠顧客光顧,帶動全商店銷售。例如北京賽特購物中心、西單商場推出特價廳,都達到了這樣的效果。

商品打多少折,零售商店對此研究的十分不夠。從目前市場情況看,一至九折,無所不及。世界零售專家們經過廣泛的研究證實,在一般情況下,打折率低於20%,起不到促銷效果,超高值商品除外。打折率超過50%會給人一種質量次劣的感覺。因此,百貨商店的打折幅度在5-8折為宜。西方百貨商店大減價中常見的打折幅度為20%、25%、30%和50%。

第五、加強對打折的操作管理。西方一家百貨商店的經理曾言道:「準備一次大減價,就象準備一次戰役。」首先,要提前做好廣告,將大減價信息廣泛地傳播;其次要提前將充足的商品陳列在櫃檯上;其三,聘用足夠的職工進行現場服務;其四,為了避免過於擁擠,可將大減價開始之日放在星期五,而非星期六或是星期日。其五,要協同好與廠商關係,貴友大廈打折的成功在於與廠商各負擔10%的折扣。其六,減少失竊。不少商家在大減價中都發生混亂,偷竊時常發生。只有成倍地安置保安員才會使商品丟失減少。

第六、進行打折的效果評估。在決策進行打折活動時,必須事先分析能否達到目標。預測打幾折、銷售多少商品,這些商品的利潤是多少。能否對商店形象造成傷害。打折完成後,及時進行總結與評估,為以後的打折活動提供經驗與教訓。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