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地方名勝:土山古鎮景點概覽

(作者:婁可樹 魯連仕)

馬跡猶在 英風長存

土山最早出現在史書《三國志》里。那時,土山周圍是一片荒涼低洼的沼澤地,無人居住。據縣誌記載,當時土山高30余丈,站在山頂上,可以望到下邳城(今古邳鎮)。爾後,歷經滄桑,直到明初,土山周圍才有百姓居住。到了明末清初,土山商貿業便初具規模。清朝中期,山西、陝西、河南、江西等外地商家陸續來土山開店坐鋪,共有十幾家。這時的土山,街道整齊,兩旁店坊林立,商業興隆,集市熱鬧,成為邳南的大集鎮,邳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清朝康熙年間,山東郯城發生一次大地震,造成黃河決堤,古邳下沉,土山也隨之下降。原來高大的土山,只剩方圓200多平方米、高20余米的山丘露於地面了。但地下的山石,仍向東南西北遠遠伸去。從前有一首土山古鎮歌,道出了它的古迹景點:

四山五廟五門樓,九橋十井兩河堂;

關約三事亭七跡,三樓四殿兩廂房;

兩街兩巷並兩坊,三產三行四店庄;

一大殺場至今在,義勇之碑永放光。

四山 即土山、小黃山、洛山、珠山。土山在關公西路北側,街南、街北兩村境內。小黃山在黃山村境內。而洛山、珠山原在土山東南方向,因清時郯城地震及黃河決堤,使山石下沉,泥土淤積,沉沒於地下了。

五廟 指三官廟、閻王廟、火神廟、城隍廟、關帝廟。

三官廟 位於土山街北門外,百年以前就毀掉了。

閻王廟 位於現在關公西路中段北側。此廟解放前仍香火很旺。合作化后,一度為生產隊的倉庫,逐漸損壞倒塌了。1990年在此址上建了土山中心幼稚園。

火神廟 原在東門橋外東北側,解放前香火還旺,后逐漸倒塌失修,現為民宅了。

城隍廟 原在土山西門內,現關公西路西段北側,與關帝廟相鄰。此廟遠在一百多年前便倒塌無存了。

關帝廟 此廟為邳州境內最大的廟宇,始建於明朝天順年間,乾隆二十七年修復一次,民國三年商用中駐土山又作了修復,並重建了馬跡亭。

五門樓 即土山街的東門、西門、北門,西南門的門樓及大小街相交處的過街門樓。解放前,四門樓下是居民出入必經之處,門樓上有護城兵把守,以保街內安全,解放前後陸續倒塌,現全部無存了。

九橋 即土山四門樓下的四座青石橋,加上南門村境內的「方園橋」(現不存在),還有東門境內的「九籠橋」(即九個長編的籠子堆成的橋,也早不存在了),小北門外的「落魂橋」(現也不存在了),西門外圍河上的「濟夫橋」,小北門外的青石橋。

十井 即西門外的「青石井」,關帝廟后的「方口井」,小北門外的「青石井」;大北門內外的「兩口井」,東門外的「青石井」、西南門外的「圓口井」,南門境內的「雙眼井」,還有西門境內的「三山夾一井」,共十井。

兩河 即土山北房亭河(原名白馬河)及繞土山街周圍的人工開挖的護城河。

兩堂 即土山東門內的天主堂和耶穌堂。天主堂是1921年外國人建造的,位於東門村境內,分南北兩院,北院是主教堂,呈凸形,南側突出的是十餘米高的教堂樓。北側是教堂,均有1000多平方米。教堂房面上一律是不鏽鋼瓦楞板。教堂東側是神父住的六間堂樓。樓前方院內花草很美。樓東一院為神父辦的洋學堂。北堂南邊是小教堂,大門朝西,內有兩排長約各九間的走廊平房,是修女住房和行醫用房等。兩處面積達7000平方米。可惜主教堂於1969年被拆除改建。小教堂也被毀掉了。

新建天主堂,位於天主教堂北,僅一路相隔,此堂較小,是東西長15米,南北寬15米的四合院,現為民宅,此堂遷至土山小北門重建了。

關公約三事 指關羽要曹操答應他提出的三個條件而降曹。

七跡 即原馬跡亭周圍山石上的石跡:有關羽磨刀石、馬蹄印、栓馬樁、張遼拜見關羽的跪印、釣魚台、馬屁股印。

三樓 即關帝廟內的戲樓及東西觀戲樓。

四殿 即關帝廟內的前大殿及東西兩側殿和后大殿。

兩廂房 即關帝廟內的東西兩廂房。

兩街 即土山圩內的兩條青石條街,東西大街長約250余米,南北街長約100余米。

兩巷 即土山街南面的陳家巷和大街北面的棋桿巷。

兩坊 指外商在土山建造的酒坊和油坊。

三產 即土山特產,白布、麻線和苔干。

三行 即聞名百里的商人呂省三開辦的鹽行、糧行、土布行。

四店庄 即清朝中期來土山經營的四大商店。有河南人的「隆興」茶食店,江西人經營的「姚萬和」中藥店,山西人經營的「寶泉涌」醬油店和江寧人經營的東西五柳藥房。

一大殺場 1938825日,日本鬼子在土山西門外,一次槍殺四十八名無辜百姓的地方。

義勇碑 19387月,邳縣抗日義勇隊在土山關帝廟內成立的紀念碑。此碑是當年義勇隊隊長栗培元同志於1990年所題,現立於關帝廟前院。

另外,古鎮土山還有古圩河、明清小街、浴德池、沈家大院、魏家布莊、王家大樓、天主教堂等十多處明清建築。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保衛局長婁夢俠烈士墓坐落在古鎮西南。

繞古鎮緩緩流過的古圩河,自開挖至今有300多年,是當年土山古鎮的護城河。

古圩河長約五華里,在流過東、南、西、北四門處建城橋,城橋上建城門樓。每天天黑前,守城人將城門關閉,城外的人無法入內,第二天早上再及時開門,方便商人百姓出入。

近年,當地黨委政府將圩河進行了疏通,同時兩岸植樹綠化,民居改建,部分恢復了當年的古風舊貌。

東門橋牌坊上「土厚山靈」四個大字赫然醒目,蘊含著土山人的淳樸、善良、才智、熱情。

穿過東門橋牌坊,就到了明清古街。古街長近500米,青石鋪路。明清時期這裡商賈雲集、店鋪林立,繁華熱鬧。而今,我們還能看到街道上光滑的青石,街道兩旁富有明清建築特色的店鋪、民居。這些建築一律青磚小瓦,飛檐翹角,既古樸,又典雅。

關帝廟作為土山的五大古廟之首,是江蘇省最大的關帝廟,建築規模位居全國關帝廟第四位。它始建於明朝天順三年(1459),至今已有500余年的歷史。它經歷了崇禎、雍正、道光和民國年間的四次大修,但每次修復都因為經費不足,只是修了從前到后的主建築,而兩側建築則隨著時間的逝去先後倒塌,最後淪為民宅。解放后,經過多次修復,才使得這片古建築群得以保存下來。2006年,邳州市委、市政府在原23畝的廟址上,按照原貌進行了全面修復,再現其昔日的輝煌。現為江蘇省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是邳州獨具三國文化特色的旅遊勝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關帝廟是三路四院的建築格局,中軸建築為主,對稱的兩側建築為輔。廟房一百餘間,廟內有鐘樓、鼓樓、馬跡亭以及關公當年的磨刀石、拴馬樁、馬跡印、張遼跪印等古迹。請看這副楹聯:「儒稱聖、釋稱佛、道稱天尊;漢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可見關公在的歷史文化地位和巨大影響,關羽已不僅僅是一個名字、一個人物,他已成為了一種精神、一種文化。

鐘樓、鼓樓 進入大門,左側鐘樓,右側鼓樓,是左青龍、右白虎二位保護神的象徵性建築。你要想求得青龍、白虎的保護,就到上面擊鼓撞鐘。請記住下面口訣:撞鐘擊鼓求吉利,三六九響最為宜。三響表誠意,猶如桃園三結義。六響事事順,心想事成全如意。九響大福利,福壽財到全家喜。

前面通道正中建了一座牌坊,上寫「精忠貫日」四個大字。牌坊和鐘樓鼓樓分別建在正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上,意寓桃園三結義的「三」。

向左邊走,有一排古碑廊,廊內立有雍正三年碑、道光三年碑、民國三年碑、民國九年碑。這些碑刻見證了此廟的歷史悠久。

通道的左右兩側共有九間展室,是關公生平圖志展。九間展室的牆壁上都是精工細刻的石板壁刻:殺呂熊、桃園三結義、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三顧茅廬、單刀赴會、智取魯肅、水淹七軍……這一幅幅畫面,形象生動地再現了關公忠義仁勇的一生。關羽一生,義不負心,忠不顧死,披肝瀝膽,身經百戰,屢建奇功,因此被歷代統治者及黎民百姓尊崇,敬稱他為侯、為公、為帝、為神、為聖。正所謂「英雄有幾稱夫子,忠義惟公號帝君」。歷史上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不可勝數,關羽之所以脫穎而出,名揚天下,是因為他用自己的一腔熱血,譜寫了一曲撼天震地的「忠義仁勇」的壯歌。

春秋門 通道上方鑲有「春秋門」的鍍金橫額。「春秋門」三個字由著名書法家啟功題寫。關帝一生愛讀《春秋》,正如後人賦詩所讚美的那樣:「有文無武不威如,有武無文不丈夫。誰似將軍威與武,戰袍不脫夜觀書。」

古戲樓 通道前邊上方是一座古戲樓。戲台正對著關公銅像,以便於關老爺看戲。樓上是演員化妝備演的地方,樓前有伸出院中的戲台,東西兩側分別是東觀戲樓和西觀戲樓。從前,每年農曆的九月十三關帝廟廟會,這裡都要連唱三天大戲,有權有錢的人坐在觀戲樓上看,而平民百姓只能坐在青石台階上看。

關帝殿門前有四棵古槐,最大的已經100多歲了。樹榦從上空到下,但是仍然頑強地維持著生命。多年來,這四棵古槐呈枯死狀態,枝葉寥寥。關帝廟重修之後,它們居然漸漸地枝繁葉茂,大家都說這是關公顯靈的結果。於是,遊客們紛紛為古槐繫上紅綢,祝福它們更加茂盛,長壽萬年,並爭相觸摸。據說,槐樹洞里摸一摸,一定能活100!古槐前是議事堂、忠義堂。

議事堂 議事堂里塑有關公和張遼像,展示的是「屯土山關公約三事」的動人傳說。土山是關羽一生的轉折點,困於土山,走出土山,而後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之後隨劉備風雪訪賢、單刀赴會、智取魯肅、水淹七軍,被稱為「五虎上將之首」。

忠義堂 展示的是,關羽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偃月刀,鳳眼圓睜,蠶眉直豎,直衝敵營,殺了顏良,並將其首級掛在馬後,凱旋時,曹操、程昱親自迎接的情形。

忠義堂內的房梁值得一提,因為它雖經歷歲月煙塵,依然保存完好,樑上的原始花紋仍清晰可見。

再前邊便是前大殿,即關帝殿。

關帝殿 是廟中的主殿,土山人稱其為前大殿,殿內塑有關帝的正身坐像。左側是關公義子關平的執印站像,右側是大將軍周倉的持刀站像。這三尊塑像為青銅鑄造,重約4噸,其中關公像重2噸,關平、周倉像各重1噸。關公像高2.36米,是全國室內最高的關公銅像。關羽一生仁義忠勇,無人可比,為光復漢室,功勛卓著,所以書法家在主殿大門橫額上題了四個字:「亘古一人」。

賢良殿、兩廂房 穿過關帝殿,進入關帝廟的第三道院,這裡是關羽的夫人和兒女們住的地方。正中的殿是賢良殿,殿內是關夫人胡氏像。胡氏名為胡金定,是關羽的元配夫人。關羽十八歲那年與胡氏成婚。關夫人一生非常賢惠,所以這個殿稱為「賢良殿」。附近的人也稱為「娘娘殿」。傳說關夫人精通醫術,周圍村民常來上香求子求孫,願望多半會得到實現。

東西兩邊分別是太子廂房和公主廂房。這兩座建築,房上無脊。在古代,這種無脊房一般是大戶人家的婦女居住,在官家則是官夫人的住房。看來,500多年前建關帝廟時,也是十分講究此規矩的。太子廂房內塑有關羽次子關興夫婦像。關興從小很聰明,諸葛亮說他長大后一定是國家的棟樑之才。果然,成人以後,他南征北戰,英勇頑強,屢立戰功,官也做得很大。後來得知父親被殺后,不幸病故在疆場上。

公主廂房內是關羽的女兒關娥的塑像。關娥才貌雙全,一生協助父親幹了很多大事。後來,孫權派諸葛瑾前來提親,想讓關娥做兒媳婦。關公為此大動肝火,大罵道:「吾虎女焉能配犬子!」諸葛瑾稟報孫權,孫權大怒,立即派兵攻打荊州。關羽認為有長江天險可憑,疏忽大意,結果失去了荊州。

關公失去荊州以後,孫權大將呂蒙算計到關公必走湖北當陽,於是在當陽設下絆馬索。傍晚時分,關公在當陽落馬被俘,第二天便被孫權殺害,時年59歲。關娥終身未嫁。

再前邊便是「結義園」、「春秋堂」。

結義園 劉、關、張三兄弟結拜的地點其實在河北的涿縣,那時叫涿州,現在已屬北京市了。這裡的結義園是仿照山西解州關帝廟中的結義園格局復建的。園內有結義亭。結義亭的三根柱子象徵著劉、關、張。他們雖為異姓兄弟,卻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他們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義氣豪情,千古流芳。

春秋堂 堂內有關羽秉燭夜讀《春秋》以及保護二位皇嫂場面的雕塑。關羽降曹后,隨曹操到許昌。曹操故意安排關羽和他的二位皇嫂共住一處房子。二位皇嫂休息在內室,關羽則端坐讀《春秋》於外室,度過漫長寒冷的黑夜,直至天亮。曹操聽說后更加敬佩關羽的美德。

前面的大土丘,就是土山頂。從前土山是青石山,有30余丈高,後來由於黃河改道、黃沙淤積以及郯廬大地震的影響,使山位下沉,變成名副其實的小土山了。

馬跡亭 馬跡亭建於山頂。三層的亭閣,高18米。馬跡亭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至清朝末年坍塌。民國時期,軍閥張勳駐紮徐州,派他的乾兒子商用中營長進駐土山。這個營長比較喜歡懷古,就用處罰一個土豪劣紳的罰款來重建了馬跡亭。當時就有民謠流傳:「李道陵,不要能,輸了官司罰修馬跡亭」。亭為六面三層的磚木結構,琉璃瓦頂。知縣李時亮為亭題寫了幅楹聯:「馬跡而今聲價重,將軍從此留姓名」,橫額是「美髯遺風」。後來馬跡亭再次毀滅在歷史的塵埃里。直到本世紀初才再現原貌。

關公出戰,都是騎馬揮刀。他身經百戰,能屢立奇功,其戰馬功不可沒。看,山石上還留有赤兔馬的蹄印和屁股印呢。此外,拴馬樁和磨刀石、試刀印的遺迹猶存。在邳州,民間傳說每年的農曆513日是關公的磨刀日。磨刀日的前後三天內,總會飄來黑雲,落上一陣雨,哪怕滴幾滴,也說明關老爺在蘸水磨刀了。傳說畢竟是傳說,事實也畢竟是事實,這種現象到現在也無法解釋。

關帝廟和馬跡亭,都是磚木結構,主要殿堂都是雕樑畫棟,房門都是不同花形的木製油漆花棱門,色彩艷麗,龍鳳形象逼真。

關帝廟內,還有抗日戰爭時期邳縣青年救國義勇隊成立處。那是19387月,為了開展敵後宣傳,進行抗日武裝鬥爭,中共邳縣縣委負責人栗培元,組織部分青年團員在關帝廟內召開大會,正式成立「邳縣青年救國義勇隊」,大會選舉栗培元為隊長。此後,義勇隊取得了三次戰鬥的偉大勝利,鍛煉了隊伍,擴大了影響。正是從這裡開始,黨的地方工作和抗日鬥爭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傳說故事

關公兵困土山

東漢獻帝時,天下諸侯割據,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當時力量較小的是蜀國。劉備兵寡將少,駐在小沛、徐州、下邳一帶。劉備和張飛守小沛、徐州,關羽護二位皇嫂在下邳。魏相曹操自許昌親率大軍征討,先進軍小沛。劉備與張飛聞之,便合謀夜襲剛剛駐紮小沛外圍的曹營,結果大敗。先後丟了小沛、徐州,便落荒北逃。隨即曹操又揮兵東進攻下邳。曹操謀士獻計曰:「關公有萬夫不擋之勇,不用計攻不可破城。」於是,曹兵埋伏於土山北面,派大將夏侯淳至下邳城外罵陣,城內關羽聞之大怒,便引兵殺出城外。夏侯淳佯裝敗走,關公飛馬緊追,至土山時,被曹兵團團圍住,雖奮力拚搏,無奈人困馬乏,只得到土山上屯兵暫歇。關公遙看下邳城已火光衝天,大驚,幾次衝下山去,都被曹軍亂箭射回。

第二天清晨,關羽正準備再次突圍,忽見一人單槍匹馬奔向山來。關羽一看,是曹將張遼。關羽與張遼昔日是朋友。張遼下馬拜見關羽,關羽義正辭嚴地斥問張遼:「為何上山?」張答道:「特來報告,下邳昨日已破,何去何從,應當即立斷。」關羽大怒曰:「我雖處絕境,但視死如歸,決心下山死戰。」張遼勸道:「今日你關雲長就是戰死,天下必恥笑你無義。你和劉備結拜弟兄,應同生死共患難,今你先死是一不義;劉備把家眷託附於你,你先死,兄嫂無人保護,此二不義;你武藝高強,精通經書,你先死,不思報國,此三不義。」關羽考慮良久曰:「你看我現在該如何?」張遼曰:「今你四面被圍,你若不降,則必戰死無疑,不如暫降曹。一不負桃園之情;二又不負劉備所託;三可保有用之軀,待今後打聽到劉備下落,再投之不晚。」關羽曰:「你說得合情合理,既然如此,我約定三件事:一、降漢不降曹;二、確保兩位皇嫂安全;三、今後若探聽到劉備的下落,當即辭別。如曹操答應,我便投降」。張遼見關羽回心轉意,當即下山稟報。曹操愛將心切,雖對第三條有些顧慮,還是滿口答應。

後來,曹操為了籠絡關羽,贈金錢美女,賜戰馬戰袍,但關羽始終不為之動心。不久,果然打聽到劉備的消息,便封金掛印,辭別曹操追尋劉備去了。

這就是《三國演義》第二十回所寫的「屯土山關公約三事」的事,也是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的「身在曹營心在漢」這一典故的由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